开放式色彩管理探索

开放式色彩管理探索

一、开放式色彩管理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杨静[1](2021)在《面向众创空间的旧工业建筑适应性改造策略研究 ——以包头糖厂设计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城市的迅速扩张,大量旧工业建筑被拆除,大拆大建带来严重的工业文明的破坏、城市文化的断层和资源的浪费,工业建筑的转型迫在眉睫。而此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战略时代背景下,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需要在城市中寻找更多的空间载体。2016年国务院部署了加大扶持并鼓励将闲置厂房、仓库等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和双创基地的发展战略。该政策为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提供了契机。旧工业建筑改造和众创空间在哪些方面契合,面向众创空间转型的旧工业建筑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这些都是本文待研究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旧工业建筑改造与众创空间的适应性,为旧工业建筑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众创空间的设计提供借鉴也为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提供切实可行的设计策略导则。本研究在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对众创空间的空间特征、结合模式、功能组成进行了解析,对旧工业建筑的空间类型、空间结构、改造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从区位资源、空间尺度、结构类型三个方面分析旧工业建筑改造众创空间的可行性。综合多种因素,选取4个典型旧工业建筑改造的众创空间案例,进行SD法的问卷调查研究。通过对案例调研的数据进行分组分析,研究在不同改造方式下,人们对空间使用的心理感受评价的差异。再运用因子进行数据的分析、筛选,抽取,提取最能影响使用心理感受的三个影响因子,将提取的三个因子命名为外部空间环境因子、内部空间因子和室内物理环境因子,最终从这三个层面提出适应性改造策略。本章最后包头糖厂为改造项目,结合包头糖厂现存的问题和周边人群的使用需求,运用外部空间环境、内部空间和室内物理空间三个方面策略对包头糖厂进行适应性改造。

魏旭强[2](2021)在《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旧美术馆于1997建成,是当时自治区唯一的专业性美术馆。随着时间推移和新美术馆的建成,承载了一代人历史记忆的旧美术馆逐渐变得闲置下来,面临着是该拆还是该留的尴尬处境。我国目前大量性存量建筑的适应性更新已经成为当下各地建筑师面临和探讨主要问题。然而,在建筑设计策划阶段,存量建筑的发展方向如何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需求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本文试图引入社会学领域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呼和浩特旧美术馆旧建筑案例进行使用人群调研访谈分析研究,形成理论模型,并以此为依据反映社会居民对于内蒙古旧美术馆建筑的改扩建策划意向。文章首先对旧美术馆相关的50人进行深度访谈,整理分析并总结各访谈案例中使用者对当前美术馆的更新意向,得到1186个标签619个概念和194个初始范畴,通过进一步的提炼与归纳,围绕旧建筑评价(、宏观定位、使用意向和建筑改造意向等4个主导方向形成共61个附属范畴客观反映了使用者对于内蒙古旧美术馆评价与改造的意向,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公众参与视角下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模型。本研究分析了公众参与视角下旧建筑改造的的总体意向,并将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分为五类,包括旧美术馆评价、宏观定位、功能意向、展览意向、建筑改造意向五个维度。内蒙古旧美术馆不仅是本地域9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代表,也承载了一代人的历史记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应当保留并改扩建;内蒙古旧美术馆应该补充新美术馆的缺陷,继续为普通民众提供民间美术类作品的展示场所,并为社区提供相应的艺术文化服务,其主要功能意向依然是展示功能尽量做到展示类型多元化,展示形式多样化;内蒙古旧美术馆建筑尽量设计入口缓冲,增加停车和室外活动场地,在建筑空间方面尽量增加空间的舒适度和灵活度,增加休闲空间,尽量在材料、灯光、色彩等方面,既要尊重历史建筑,又要营造现代气息和地域特色,形成新的地域建筑景观。综上所述,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调查表明扎根理论在旧建筑更新过程中,在设计策划阶段通过扎根理论基于公众认知的意向调查是可行的,既激活了旧建筑场所功能空间的活力,又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对未来旧建筑改扩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王琨[3](2021)在《开放式教育理念下小学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云南文山民族小学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开放式、体验式、探究式等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出现,素质教育在向着开放式教育理念发展,以培育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主导。同样,开放式教育理念对小学建筑空间环境提出了新的需求,在满足基本教学课堂的同时,校园应该提供更多弹性的、开放的课外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爱好与个性化的自由发展,来激发培养孩子们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而粗放式大发展下的小学建筑公共空间形态和组织单一、乏味、封闭,难以满足于新的教育理念发展及学生成长与学习的需求。因此,在教育走向越来越开放的背景下,如何在教室之外的公共空间中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活动与交流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上述思考,笔者以云南省文山市民族小学校项目为研究对象,前期通过国内外不同教育理念对校园空间影响的梳理,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小学公共空间的设计发展概况,发现素质教育理念在逐步向着国外开放式教育模式发展,学校公共空间设计在向着开放化、人性化、复合化发展;之后通过对当下新型优秀小学案例的分析、图解、转译,从校园空间布局和功能组织、专业教室和公共教学用房的开放设计以及公共空间节点设计三个层面,总结归纳出国内优秀小学公共空间的新颖设计手法及原则;最后基于新型校园公共空间开放设计的手法与原则,以及云南地域元素、文山当地民俗文化、气候等因素的调研分析,综合考虑学校设计的外部条件,融入云南传统地域民族文化特色,为文山市打造一个开放、舒适、安全、绿色、传承的新时代民族小学,以提升云南文山地区教育短板、促进新型教育理念的发展,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设计提供实践参考。本文详细阐述了云南文山市民族小学项目的前期研究与规划,并依据新时期小学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成果,进行校园规划布局、综合教学楼及风雨操场设计的详细过程。同时,针对传统教学楼公共空间的单调、乏味、封闭等问题,对文山小学公共空间开放设计进行专项分析研究,为今后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相关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设计参考依据。

闫菁清[4](2021)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的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的高速发展,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浪潮、公民文化需求兴起的大时代背景下,作为政府制度改革创新产物的行政服务中心是行政服务工作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它通过将行政审批职能部门集中整合形成一站式服务机构,来为企业与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以提升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消除制度性障碍的同时,提高政府对公众的回应力。行政服务中心在从诞生至今的二十余年内,发挥着巨大成效并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建设。目前,随着各级政府对政务服务建设的重视度逐年提高,各地行政服务中心纷纷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不断进行政务创新,开始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建设,而当下的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依旧沿用僵化、保守的政务办公建筑设计方法,忽略了行政改革及信息化时代背景发展需求,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明显滞后于新的政务服务模式,而显现出建筑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基于对此的思考,本文以我国各地的市级、区级行政服务中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针对当下时代发展需求与行政服务中心建筑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分析梳理,以“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影响机制为启发对行政服务中心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提出策略性意见,从而使行政服务中心建筑顺应时代发展,产生积极效应。本文以当前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切入点进行阐述,探究阻碍行政服务中心建筑发展的深层困境。分析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产生背景、作用机制以及它对行政服务中心建筑的影响,总结归纳出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行政服务中心建筑发生的转变,并根据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行政服务中心建筑发展新趋势,总结出行政服务中心在互联网+政务模式下的设计前期和建筑设计的策略,对行政服务中心建筑在建设目标、功能配置、空间构想方面提出前期策划策略,对行政服务中心建筑在空间形态、布局组织与环境设计等方面的设计策略做出详细阐述,为互联网+政务模式下的新型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筑设计提供指导与借鉴。

刘洋[5](2021)在《中小学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以英华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小学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推行带来的中小学学位需求增长与快速城市化进程导致的中小学建设用地普遍紧张,二者的矛盾日益突出,将多种功能整合到一起的中小学教学综合体设计模式成为解决上述矛盾的方法之一。近年国家在素质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新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中小学生身心全方面的综合发展,也使得承载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针对中小学教学综合体的公共空间设计研究具有典型性的研究价值。本文以中小学教学综合体的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中小学教学综合体的特征及组织结构进行研究,阐明中小学教学综合体与传统中小学教学建筑的区别;并对中小学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的构成、分类及活动布置进行梳理,创新的提出中小学教学综合体的公共空间应来源于建筑设计中的交通空间、公共功能空间等必要空间以及屋顶平台、架空层等无使用功能的附属空间。其次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中小学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的经典案例进行剖析,总结其优缺点;并运用实地调研及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英华学校及其师生进行调研,归纳出使用者的具体需求。再次对中小学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的相关理论如环境行为理论、场所理论及空间正义理论进行研究并探讨如何将其引入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小学建筑综合体公共空间的四个设计原则:系统性设计原则、复合适应性设计原则、开放共享性设计原则及场所性设计原则。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创新的提出中小学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的五大设计策略:功能复合化设计策略、界面模糊化设计策略、空间领域化设计策略、意向人文化设计策略及体验趣味化设计策略,运用案例分析法及图表分析法对设计策略进行详细论述,并将设计策略运用于实际项目英华学校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中小学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对于同类型的设计实践具有现实理论指导意义。

杨琬莹[6](2021)在《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公众审美及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增长,营造舒适、美观、宜居的城市景观环境已成为公众、城市建设者及管理者三方共同追求的愿望。然而,不少已建成的景观环境与公众目标相悖难以被公众接受,并在舆论的压力下面临“打破重来”的窘境。随之而来的反复拆建,对城市形象、经济及人们日常生活都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协调景观环境与公众接受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社会和业内学者不断思索的命题。本文以城市景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出发,通过多理论融合分析,以接受活动过程为依据,从接受活动中的实体、目标、中介、活动四个方面展开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的研究,建立公众接受视角下的景观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及设计模式。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研究以接受美学、知觉现象学、景观美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对城市景观环境中接受活动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构建以“实体——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介——公众行为模式、目标——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活动——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2)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评价分析。1)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目标,本文以公众在景观环境中的接受活动过程作为分析路径,从“审美接受”及“身体接受”两个角度揭示公共艺术接受效应产生的因素,构建由期待效应指标、召唤效应指标、交流效应指标、身体效应指标4个二级指标,及1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分析。2)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实体组成部分,本文从公共艺术、景观类型、空间特征等角度分析,确定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物理要素集,并以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物理要素进行成分提取及分析,提出由场所性因子、审美性因子、自然性因子、维护性因子组成的特征因子,并运用SBE分析方法及方格测量法对公共艺术景观环境中物理要素进行评价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总结接受性景观环境特征和空间模式特征。3)基于SEM的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结论,采用SEM对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影响路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及筛选,解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产生接受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影响路径以及公众行为模式作为中介变量的影响效应,形成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解释框架。(3)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综合前文各个章节结论提取关键影响因素,以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研究为基础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根据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提出景观设计策略;并运用模块化思维方法提出包括信息收集与提取(Collect)、要素思维地图(Map)、景观模式应对(Pattern)的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最后,通过对西安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对策略的有效性做进一步的应用与探索。通过以上核心内容研究,本论文旨在为风景园林学中有关公众接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为景观设计实践提供现实指导。

张乐情[7](2021)在《基于可游戏性评价的幼儿园公共活动空间构建》文中指出幼儿园建筑是教育建筑的一种,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的建筑和空间。与其他教育建筑相比,其特殊性在于,幼儿园建筑的服务对象年龄较小,通常为3~6周岁的幼儿,使得建筑本身除教育意义外更多地被赋予了启蒙、交流的功能。幼儿园建筑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更早的体验集体生活,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这个过程中,幼儿游戏成为幼儿公共活动的关键。近年来,幼儿友好型空间相关理论的发展,是建筑和空间设计师们关注幼儿空间需求、希望提升幼儿空间品质的表现,体现在幼儿园的公共活动空间中则表现为该空间是否具有可游戏性。本文通过梳理其他建筑空间评价系统,构建关于幼儿公共空间是否具有可游戏性的评价体系,以使用功能性、社会交流性、趣味娱乐性三个评价构面进行初步调研、问卷调研和结果分析。数据处理方法主要有需求度与满意度的叠加、分析各项评价与得分之间的相关性与显着性等量化关系,分别得出现有设计需求的有关结论、及该需求与具体设计要素的关系结论,从而得出具体改进的幼儿公共空间方向和构建方法。最后,通过典型案例的提升构思,按照评价构面提出功能性、社会性和趣味性3个方面的具体提升建议,探讨提高幼儿园公共空间可游戏性评价的策略和方法。

聂移同[8](2021)在《基于生态-审美感知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标准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同时也促进了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诞生与发展。二战后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迫使公众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适度开发与恢复保育。城市湿地公园在协调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突出问题:如过分推崇生态功能,较少考虑或不考虑实际使用者的感受,缺乏对公众审美需求的满足;或过度迎合公众感受及审美意趣,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评价标准的构建协调公众感知与专家认知之间的矛盾?是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审美感知相关理论为依托,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通过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深入分析影响公众生态—审美感知的设计影响因子及其排列组合方法,并提出协调生态系统健康与公众审美体验需求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策略。本论文由7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归纳核心思想;据此提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推导出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对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生态美学等概念进行界定并明确其内涵;以目标变量、空间变量及其作用关系为基础,结合扎根理论与使用后评价两种方法构建本文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三章是城市湿地公园研究对象选择与分析,以实地调研与相关设计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度分析,明确研究对象的生态属性与审美属性,确定了跨案例对比研究的思路。第四章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的构建,包括公众感知标准、专家认知标准及设计评价标准3部分。公众感知标准通过以扎根理论为基础的实地调研得出,专家认知标准通过文献分析构建初步体系,后经专家访谈进行检验与完善。设计评价标准通过文献分析获得,最终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专家认知标准是保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不具有妥协性,与公众感知标准冲突时,通过设计评价标准进行协调,即在满足专家认知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公众感知标准。第五章是城市湿地公园典型节点空间设计影响因子提取,以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为基础,分别探索侧重生态需求、侧重审美需求与生态审美需求兼顾3种情况下设计影响因子的排列组合方式。第六章为城市湿地公园节点景观设计优化策略应用,运用第五章得出的设计方法对生态—审美感知程度较差的场地实施优化,将生态属性与审美属性评价均较差或生态属性完好但审美属性缺失的场地改造为两种属性兼顾的场地,达到审美需求与生态效益发挥协调平衡的状态,缓解“生态—审美”之矛盾。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提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本研究的结论有4点:(1)通过扎根理论自下而上的归纳了城市湿地公园公众感知标准;(2)通过文献分析方法总结了城市湿地公园专家认知标准;(3)构建城市湿地公园设计评价标准;(4)基于上述3类标准的分析提出了节点景观优化策略。

闫秋月[9](2021)在《从深圳“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出发看当今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设计》文中认为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课程标准及授课方式随之发生变化,对教学空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场所由教室向公共空间拓展形成“第二课堂”。同时,我国处于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城市人口剧增,紧张的用地与短缺的学位之间产生了不平衡。“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既是深圳中小学建筑设计的一次创新,也成为全国中小学校的先锋者,笔者以“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中的中小学校教学区公共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此进行相关的建筑设计研究。首先,本文在梳理国内外中小学校公共空间历史发展与现状的基础上,从深圳“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入手,选取了红岭实验小学、新洲小学、人民小学和新沙小学四所学校进行详尽的分析,学校在设计过程中突破了原有“僵硬”的规范与指标,公共空间推动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并成为学校与城市之间的纽带。其次,从走廊、厅空间、庭院、屋顶空间四方面分析“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和现有中小学校公共空间的设计及使用现状,其中包括空间的功能构成、形态、尺度、界面、内部设施等,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中小学校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再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和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提出中小学校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和四大设计策略:“单一性”到“复合性”的设计策略、弹性化设计策略、多样性设计策略和模糊化设计策略。最后,总结出中小学校公共空间的三大发展趋势,公共空间立体化、扩大化及部分社会化趋势。

孙丹丹[10](2021)在《基于数学史网络研修的在职初中数学教师观念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研究是一项在数学教育中运用数学史的实证研究,关注数学史研修对在职初中教师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的影响。为此,研究者设计实施了一项旨在发展在职初中数学教师观念的基于数学史的网络研修项目,共持续一年,包含九个主题的数学史学习及教学研讨,研究致力于分析:参与研修项目的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学观是否有转变?如果有:(1a)教师数学观内容有何转变?(1b)教师数学观持有方式有何转变?(2a)教师数学教学观内容有何转变?(2b)教师数学教学观持有方式有何转变?(3)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学观转变有何联系?这些转变与数学史有怎样的联系?研究收集了教师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前后测李克特问卷、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前后测开放性问卷、9个研修主题的反思单及若干教师的反思单追踪访谈、个案教师教学设计、个案教师半结构化访谈等数据,综合教师总体与教师个案两个层面来分析问题1教师数学观的变化及问题2教师数学教学观的变化,总体层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教师观念转变趋势,个体层面的分析有助于深入转变细节,问题3数学史、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转变关系的探索依赖于具体情境,因此仅在个案层面回答。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法分析教师总体观念转变,采用案例研究法分析教师个体观念转变。研究发现,教师数学观表现出更支持柏拉图主义和问题解决观、更否定工具主义观的趋势,教师数学教学观表现出更支持强调理解及学生中心、更否定强调表现的趋势。具体而言,教师数学观内容的转变体现在:持有更加动态的数学观;倾向认为数学思维的应用也是一种数学应用;否定数学是不相关的事实规则集合。教师数学观持有方式转变体现在阐释性、例证性、论证性、一致性的增强。教师数学教学观内容转变体现在:深化“双基”目标;重视情意及观念目标的培养;尊重及重视学生的想法;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及思考;补充调整教科书。教师数学教学观持有方式转变体现在:例示性、论证性、执行性及联结性增强,冲突性减弱。研究从数学史(横向枚举史、纵向演进史)和HPM课例实施及观摩两方面阐述了数学史网络研修对数学教师观念的影响路径。本研究理论创新在于综合信念内容及信念持有方式两个视角来探索数学史对数学教师观念系统的影响,关注了已有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究较少关注的数学教学信念,同时讨论了数学观与数学教学观之间的联系。实践创新在于设计了可推广的指向在职初中数学教师观念发展的教师教育项目,借助网络研修拓广了以数学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辐射面,为开展“互联网+教师教育”提供参考原型。

二、开放式色彩管理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放式色彩管理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众创空间的旧工业建筑适应性改造策略研究 ——以包头糖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旧工业建筑适应性改造的兴起
        1.1.3 众创模式的迅速发展
        1.1.4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的良好前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解析及范围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3 研究现状评述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的基础研究
    2.1 旧工业建筑改造理论与研究
        2.1.1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相关理论
        2.1.2 旧工业建筑建筑分类及特征
        2.1.3 旧工业建筑改造模式分析
    2.2 众创空间相关理论与研究
        2.2.1 众创空间特征
        2.2.2 众创空间结合模式
        2.2.3 众创空间功能组成
    2.3 旧工业建筑与众创空间的适应性分析
        2.3.1 区位资源相近
        2.3.2 空间尺度匹配
        2.3.3 建筑结构可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的案例调研与分析
    3.1 调研方法和案例的选择
        3.1.1 调研方法的选择
        3.1.2 调研案例的选择
    3.2 SD法案例调查的内容
        3.2.1 北京朗园ideapod众创空间
        3.2.2 北京77 文创园梦想加众创空间
        3.2.3 北京东四共享际优客工场
        3.2.4 上海威海路wework联合办公
    3.3 使用人群分析和SD法问卷调查设计
        3.3.1 使用人群类型和行为特征
        3.3.2 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
        3.3.3 SD法案例调查表的设计
    3.4 SD法案例调查数据分析
        3.4.1 调研案例数据分析
        3.4.2 不同分组的数据分析
    3.5 调研数据因子分析
        3.5.1 因子分析
        3.5.2 因子轴轴取
    3.6 适应性改造要素的提取及相关问题总结
        3.6.1 外部空间环境适应性要素
        3.6.2 内部空间适应性改造要素
        3.6.3 室内物理环境适应性改造要素
    3.7 本章总结
第四章 面向众创空间的旧工业建筑适应性改造策略
    4.1 面向众创空间的旧工业建筑适应性改造原则
        4.1.1 建筑原真性原则
        4.1.2 建筑新旧共生原则
        4.1.3 开放共享原则
        4.1.4 空间弹性可变的原则
        4.1.5 可持续发展原则
    4.2 外部空间环境适应性改造设计策略
        4.2.1 交通空间的共享
        4.2.2 外部形态的优化
        4.2.3 工业景观的重塑
    4.3 建筑内部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
        4.3.1 空间重构方式
        4.3.2 空间组织形式
        4.3.3 功能性空间设计
        4.3.4 弹性可变空间的设计
    4.4 室内物理环境适应性设计策略
        4.4.1 采光通风
        4.4.2 色彩材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众创空间的包头糖厂适应性改造实践
    5.1 项目概况与解析
        5.1.1 项目概况
        5.1.2 区位交通
        5.1.3 周边人群需求调研
    5.2 项目定位
        5.2.1 园区整体规划
        5.2.2 单体建筑现状及问题
    5.3 适应性改造设计
        5.3.1 外部空间环境适应性改造设计
        5.3.2 内部空间适应性改造设计
        5.3.3 室内物理环境适应性改造设计
    5.4 本章总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片索引
附录B 表格索引
附录C 公众需求的众创空间设计问卷调查
附录D 面向众创空间改造的旧工业建筑.使用满意度评价
附录E 包头市糖厂改造意向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介
毕业设计图纸

(2)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旧建筑有机更新的相关研究
        1.3.2 使用者参与的建筑策划研究
        1.3.3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
    1.6 研究范围
    1.7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案例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旧建筑
        2.1.2 微更新
        2.1.3 公众参与
        2.1.4 使用者为中心
    2.2 扎根理论概述
        2.2.1 扎根理论的起源
        2.2.2 扎根理论发展及特点
        2.2.3 扎根理论研究程序
        2.2.4 扎根理论的应用
    2.3 旧建筑更新案例分析
        2.3.1 国外相关旧建筑更新案例研究
        2.3.2 国内相关旧建筑更新案例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内蒙古旧美术馆概述
    3.1 内蒙古旧美术馆简介
        3.1.1 内蒙古旧美术馆建设背景
        3.1.2 内蒙古旧美术馆区位分析
    3.2 内蒙古旧美术馆历史沿革
    3.3 内蒙古旧美术馆建筑本体调查
        3.3.1 调查概述
        3.3.2 建筑空间尺度
        3.3.3 建筑功能组成
        3.3.4 交通流线分析
        3.3.5 建筑立面造型及材料
        3.3.6 建筑周边环境
    3.4 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调查
    4.1 扎根理论的可行性分析
        4.1.1 使用者需求的改扩建研究
        4.1.2 扎根理论的可行性
    4.2 调研数据收集
        4.2.1 样本选择
        4.2.2 半结构式访谈
        4.2.3 访谈提纲
        4.2.4 设备应用
        4.2.5 数据整理
        4.2.6 人群态度
    4.3 调研数据分析
        4.3.1 开放式编码
        4.3.2 主轴式编码
        4.3.3 选择式编码
    4.4 理论建构
        4.4.1 旧建筑评价
        4.4.2 宏观定位
        4.4.3 使用需求
        4.4.4 建筑改造意向
    4.5 理论饱和度检验
    4.6 小结
第五章 内蒙古旧美术馆调查结果分析
    5.1 旧美术馆评价分析
        5.1.1 优点
        5.1.2 缺点
    5.2 宏观定位分析
        5.2.1 层次定位
        5.2.2 特色定位
    5.3 建筑功能意向分析
        5.3.1 主要功能需求——展示功能
        5.3.2 次要功能需求——社区服务功能
        5.3.3 附属功能需求——商业休闲功能
    5.4 美术展示意向分析
        5.4.1 展示方式
        5.4.2 展示类型
        5.4.3 展示内容
    5.5 建筑改造意向分析
        5.5.1 建筑空间
        5.5.2 建筑造型
        5.5.3 建筑环境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6.1 研究创新
    6.2 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录
附录B 表录
附录C 访谈问卷(样卷)
附录D 文本整理(样本)
附录E 扎根理论开放式编码汇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开放式教育理念下小学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云南文山民族小学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提出问题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鉴定
        1.2.1 研究内容
        1.2.2 相关概念鉴定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现代小学公共空间发展概况
    2.1 国外小学公共空间发展演变与开放式教育
        2.1.1 国外现代小学公共空间的演变
        2.1.2 国外开放式教育理念及内涵
    2.2 我国小学公共空间发展概况
        2.2.1 我国素质教育的缘起
        2.2.2 适应素质教育的我国小学公共空间演变
    2.3 开放式教育理念对我国小学建筑设计的影响
        2.3.1 素质教育和开放式教育的比较
        2.3.2 开放式教育理念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与局限性
        2.3.3 开放式教育理念对学校公共空间设计的需求
    2.4 本章小结
3 新时期小学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3.1 小学校舍布局现状及对公共空间的影响(规划层面)
        3.1.1 我国校舍形态
        3.1.2 小学空间布局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3.1.3 教学楼功能组织形式对公共空间的影响
    3.2 专业教室及公共教学空间开放设计(建筑层面)
        3.2.1 专业教室的开放设计
        3.2.2 公共教学用房的开放设计
    3.3 新型小学公共空间节点设计分析(节点层面)
        3.3.1 廊道空间
        3.3.2 厅空间
        3.3.3 垂直交通空间
        3.3.4 室外庭院空间
        3.3.5 灰空间
    3.4 新时期小学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3.4.1 整体性原则
        3.4.2 开放性原则
        3.4.3 功能复合性原则
        3.4.4 安全舒适性原则
        3.4.5 绿色生态性原则
        3.4.6 文化传承性原则
    3.5 本章小结
4 开放理念下小学设计——云南文山市民族小学设计
    4.1 云南地域性表征
        4.1.1 云南传统民居建筑
        4.1.2 传统民居街巷空间特征
    4.2 项目前期研究
        4.2.1 项目背景
        4.2.2 项目区位分析
        4.2.3 项目基地分析
    4.3 文山小学规划设计
        4.3.1 小学建设目标
        4.3.2 开放设计理念
        4.3.3 校园规划布局设计构想
        4.3.4 综合教学楼开放设计构想
        4.3.5 建筑体量生成
        4.3.6 规划总图及成果分析
    4.4 综合教学楼设计
        4.4.1 多层次的功能布局
        4.4.2 高效的流线组织
        4.4.3 开放公共空间组织设计
        4.4.4 建筑地域化表达
        4.4.5 教室空间布局
        4.4.6 校园生态设计策略
        4.4.7 平、立、剖面设计
    4.5 风雨操场设计
        4.5.1 平面设计
        4.5.2 立面设计
        4.5.3 功能布局
        4.5.4 结构分析
        4.5.5 剖面设计
    4.6 开放理念下校园公共空间设计
        4.6.1 开放共享廊空间设计
        4.6.2 绿色生态的庭院设计
        4.6.3 多层次的“灰空间”设计
        4.6.4 形式多样的楼梯设计
    4.7 建筑材料及构造节点
    4.8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
    5.3 研究价值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内外优秀中小学案例整理一览表
附录B 项目任务书
附录C 设计成果及图纸
附录D 图片索引
附录E 表格索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的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治体制改革与信息化快速发展
        1.1.2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提出
        1.1.3 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问题亟待解决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行政服务中心的研究现状
        1.4.2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概况与现状问题
    2.1 行政服务中心的演变与发展概述
        2.1.1 行政服务中心的历史演变
        2.1.2 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概况
    2.2 当前行政服务中心发展所处的时代背景
        2.2.1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浪潮
        2.2.2 人民公共文化需求兴起
        2.2.3 信息化发展与广泛应用
    2.3 行政服务中心的现状调研及存在问题
        2.3.1 调研总体框架
        2.3.2 问卷调查分析
        2.3.3 当前存在问题
    2.4 行政服务中心建筑现状问题成因分析
        2.4.1 政务服务职能定位的失衡
        2.4.2 传统官僚管理体制的弊病
        2.4.3 传统政务服务模式的僵化
        2.4.4 政务服务的服务理念偏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形成及对行政服务中心建筑的影响
    3.1 “互联网+”介入政务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3.1.1 “互联网+”的发展概况
        3.1.2 “互联网+”引入政务服务模式的可行性
        3.1.3 “互联网+”对政务服务模式的指导意义
    3.2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综合概述
        3.2.1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产生背景
        3.2.2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范式转变
        3.2.3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基本要素
    3.3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对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的影响
        3.3.1 服务体系指引建筑建设方向
        3.3.2 运行机制催化空间形态变化
        3.3.3 办理模式衍生布局组织转变
        3.3.4 服务理念主导空间情景氛围
    3.4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新趋势
        3.4.1 功能构成标准化与复合化
        3.4.2 空间形态多义性与开放化
        3.4.3 布局组织集约化与灵活化
        3.4.4 环境氛围智能化与体验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的行政服务中心设计前期策略
    4.1 适应新模式的科学化建设目标
        4.1.1 基于体系的职能定位重构
        4.1.2 协同城市发展的规划选址
        4.1.3 满足发展需求的建设规模
    4.2 协同政务服务体系的功能配置
        4.2.1 市级——拓展复合化服务功能
        4.2.2 区级——设定标准化服务功能
        4.2.3 基层——与社会资源功能整合
    4.3 契合政务服务新模式的空间构想
        4.3.1 功能空间类型划分
        4.3.2 功能空间配置标准
        4.3.3 功能空间规模构想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的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策略
    5.1 增强建筑空间的适应性
        5.1.1 网络化取代等级化的办公空间
        5.1.2 信息化整合趋势的服务空间
        5.1.3 强化多义与复合的交往空间
        5.1.4 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辅助空间
    5.2 布局组织的整体性优化
        5.2.1 集约整合的整体布局
        5.2.2 灵活自由的空间组织
        5.2.3 优化高效的流线组织
    5.3 强化服务意识的环境塑造
        5.3.1 增强建筑空间的体验感
        5.3.2 建筑边界的开放性塑造
        5.3.3 环境氛围的人性化营造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中小学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以英华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来源
    1.2 研究内容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1 国内外学校教学综合体研究概述
        1.4.2 国内外中小学公共空间研究概述
        1.4.3 中小学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实践研究概述
        1.4.4 研究综述结论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中小学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的基础研究及调研
    2.1 中小学生心理行为特征及活动分类
        2.1.1 中小学生心理及行为的特征
        2.1.2 中小学生的活动分类
    2.2 中小学教学综合体的特征及组织结构
        2.2.1 中小学教学综合体的特征
        2.2.2 中小学教学综合体的组织结构
    2.3 中小学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的概述
        2.3.1 中小学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的分类
        2.3.2 中小学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的构成
        2.3.3 中小学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的拓展来源
    2.4 中小学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的案例分析
        2.4.1 线性连续式教学综合体案例
        2.4.2 多层地面式教学综合体案例
        2.4.3 复合院落式教学综合体案例
        2.4.4 集中整体式教学综合体案例
        2.4.5 案例分析总结
    2.5 英华学校项目现状公共空间调研
        2.5.1 调研方法
        2.5.2 实地调研
        2.5.3 问卷调查
        2.5.4 调研结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小学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的相关理论及设计原则
    3.1 中小学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的相关理论
        3.1.1 环境行为学理论
        3.1.2 场所理论
        3.1.3 空间正义理论
    3.2 中小学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
        3.2.1 系统性设计原则
        3.2.2 复合适应性设计原则
        3.2.3 开放共享性设计原则
        3.2.4 场所性设计原则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小学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研究
    4.1 功能复合化设计策略
        4.1.1 功能多样综合
        4.1.2 空间适应生长
    4.2 界面模糊化设计策略
        4.2.1 界面的弱化
        4.2.2 界面的消隐
    4.3 空间领域化设计策略
        4.3.1 空间的层级性
        4.3.2 空间的可达性
    4.4 意向人文化设计策略
        4.4.1 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
        4.4.2 物质空间设计的人性化
        4.4.3 文化氛围的营造
    4.5 体验趣味化设计策略
        4.5.1 场景趣味化
        4.5.2 流线趣味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小学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实践——英华学校教学综合体设计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区位
        5.1.2 现状介绍
        5.1.3 现有建筑调研
    5.2 总体设计
        5.2.1 设计前期分析
        5.2.2 总体设计思路
        5.2.3 总体设计分析
    5.3 公共空间设计
        5.3.1 功能复合化
        5.3.2 界面模糊化
        5.3.3 空间领域化
        5.3.4 意向人文化
        5.3.5 体验趣味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6.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 Ⅰ:技术图纸
    附录 Ⅱ:调查问卷
    附录 Ⅲ:表录
    附录 Ⅳ:图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6)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公共艺术建设需求增长引发公众接受问题
        1.1.2 风景园林学视角协调公共艺术与公众关系
        1.1.3 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接受效应与设计策略
    1.2 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核心概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1.4.2 国内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1.4.3 景观接受研究
        1.4.4 研究现状总结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理论启发与接受机制模型构建
    2.1 接受美学的启发
        2.1.1 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2.1.2 审美接受启发与局限
    2.2 知觉现象学的启发
        2.2.1 知觉现象学的基本观点
        2.2.2 身体接受启发与局限
    2.3 风景园林学相关理论启发
        2.3.1 景观美学的启发
        2.3.2 环境行为学的启发
    2.4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构成与理论模型构建
        2.4.1 接受活动中的结构要素分析
        2.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分析
        2.4.3 公众行为模式分析
        2.4.4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
        2.4.5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
        2.4.6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
    2.5 技术路线
    2.6 本章小节
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1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内涵
        3.1.1 接受效应的内涵认知
        3.1.2 接受效应的产生维度
        3.1.3 接受效应的接受层次
    3.2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构建原则
        3.2.2 期待效应指标
        3.2.3 召唤效应指标
        3.2.4 交流效应指标
        3.2.5 身体效应指标
    3.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
        3.3.1 研究区域分析
        3.3.2 研究对象选取
        3.3.3 评价方法选择
        3.3.4 评价指标赋权
    3.4 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4.1 街道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4.2 公园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5 本章小节
4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
    4.1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
        4.1.1 指标来源
        4.1.2 问卷调查
        4.1.3 因子适宜性判断
        4.1.4 因子提取与命名
    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分析
        4.2.1 场所性因子分析
        4.2.2 审美性因子分析
        4.2.3 自然性因子分析
        4.2.4 维护性因子分析
    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定量化评价
        4.3.1 评价体系
        4.3.2 研究步骤
        4.3.3 照片测量方法
        4.3.4 分析评价
    4.4 接受性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4.4.1 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4.4.2 空间模式特征总结
    4.5 本章小结
5 接受机制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
    5.1 概念框架与研究假设
        5.1.1 概念框架
        5.1.2 研究变量
        5.1.3 研究假设
        5.1.4 研究方法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5.2.1 问卷与量表设计
        5.2.2 问卷数据收集
        5.2.3 正式调查问卷
        5.2.4 信度与效度检验
        5.2.5 CFA分析
        5.2.6 相关分析及区别效度
    5.3 SEM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5.3.1 SEM拟合度分析
        5.3.2 SEM路径系数
        5.3.3 SEM模型修正
        5.3.4 中介效应检验
    5.4 实证结果与讨论
        5.4.1 公众行为模式在机制模型中介效应讨论
        5.4.2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影响路径与效应讨论
        5.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与接受效应关系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应用
    6.1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
        6.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6.1.2 满足期待性原则
        6.1.3 整体性思维原则
        6.1.4 过程性思维原则
    6.2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
        6.2.1 易于识别的景观结构
        6.2.2 激活空间的景观比照
        6.2.3 空间留白的景观联想
        6.2.4 情感沉浸的景观体验
        6.2.5 支持行为的景观路径
        6.2.6 生态协同的景观表达
    6.3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
        6.3.1 信息收集与提取(C)
        6.3.2 要素思维地图(M)
    6.4 西安市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与探索
        6.4.1 项目背景
        6.4.2 场地概况
        6.4.3 策略应用
        6.4.4 设计方法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1: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2:西安公共艺术信息汇总表(部分)
附录3:调查问卷
附录4:预调研与量表修订

(7)基于可游戏性评价的幼儿园公共活动空间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幼儿游戏与空间评价的相关研究
        1.3.1 幼儿教育理念
        1.3.2 幼儿园建筑空间设计相关概念
        1.3.3 幼儿友好型城市与空间
        1.3.4 小结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关于幼儿公共空间可游戏性的研究设计
    2.1 案例选择依据
        2.1.1 案例选择
        2.1.2 类型化梳理
    2.2 实地调研与初步访谈
    2.3 构面与测量指标确定
        2.3.1 构面的确定
        2.3.2 指标的确定
    2.4 问卷设计
    2.5 数据获取与初步分析
3 基于IPA的满意度评价与需求分析
    3.1 功能性评价与满意度
        3.1.1 游戏类型提升分析
        3.1.2 功能特征需求分析
        3.1.3 功能布局提升分析
    3.2 社会性评价与满意度
        3.2.1 空间开闭性需求分析
        3.2.2 空间开闭性评价分析
        3.2.3 边角空间需求分析
    3.3 趣味性评价与满意度
        3.3.1 趣味价值倾向的需求和评价
        3.3.2 界面形式的趣味性与满意度
        3.3.3 空间形式的趣味性与满意度
    3.4 冒险游戏的设计需求
        3.4.1 设计需求
        3.4.2 设置形式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改进需求的空间要素相关性与差异性分析
    4.1 游戏空间设置与平面布局
        4.1.1 空间游戏类型设置与创造能力提升
        4.1.2 混龄式游戏与独立思考能力提升
        4.1.3 分时空游戏设置方式与辨识能力提升
        4.1.4 分空间游戏设置方式与运动与协调能力提升
        4.1.5 空间布局与社会交往能力提升
    4.2 界面处理与空间开闭性
        4.2.1 界面组合方式与开闭性
        4.2.2 界面色彩与开闭性
    4.3 空间异化与趣味性
        4.3.1 空间变化方式与娱乐价值提升
        4.3.2 空间尺度与空间多样性提升
    4.4 本章小结
5 可游戏的幼儿公共活动空间构建
    5.1 现有设计方式
    5.2 需求趋势
    5.3 改进方向与方法
        5.3.1 空间布局与功能
        5.3.2 空间开放与交流
        5.3.3 幼儿空间的异化处理与趣味特色
6 创新点与反思
    6.1 创新点
    6.2 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A 案例标签梳理信息表
附录B 实地调研访谈提纲
附录C 幼儿公共空间可游戏度评价调研问卷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基于生态-审美感知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标准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现实问题
        1.1.2 学科问题
        1.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1.4.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感知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城市湿地公园相关理论
        2.1.1 城市湿地公园概念
        2.1.2 湿地公园类型
        2.1.3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2.2 生态—审美感知相关理论
        2.2.1 感知与认知
        2.2.2 生态美学
        2.2.3 生态—审美感知
    2.3 扎根理论
        2.3.1 扎根理论的起源与流派
        2.3.2 扎根理论的特征
        2.3.3 扎根理论的应用
    2.4 使用后评价
        2.4.1 使用后评价概念及类型
        2.4.2 使用后评价的发展历程
        2.4.3 使用后评价的应用
        2.4.4 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方法
    2.5 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3 城市湿地公园研究对象选择与分析
    3.1 同类型对象研究
        3.1.1 国家湿地公园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3.1.2 本研究的界定
    3.2 研究对象选择
        3.2.1 选择依据
        3.2.2 选择结果
    3.3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3.3.1 场地概况
        3.3.2 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3.3.3 水体设计
        3.3.4 植物设计
        3.3.5 地形设计
        3.3.6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总结
    3.4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3.4.1 场地概况
        3.4.2 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3.4.3 水体设计
        3.4.4 植物设计
        3.4.5 地形设计
        3.4.6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现存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构建
    4.1 公众感知标准
        4.1.1 调研方法及步骤
        4.1.2 资料收集
        4.1.3 访谈过程
        4.1.4 受访者类型划分
        4.1.5 数据分析
        4.1.6 标准构建
    4.2 专家认知标准
        4.2.1 研究步骤
        4.2.2 文献分析
        4.2.3 专家访谈
        4.2.4 标准构建
    4.3 设计评价标准
        4.3.1 研究方法
        4.3.2 文献收集
        4.3.3 标准构建
    4.4 三类不同标准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城市湿地公园典型节点空间设计影响因子提取
    5.1 典型节点空间选取
        5.1.1 选取原则、方法及步骤
        5.1.2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区
        5.1.3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区
        5.1.4 确定设计影响因子
    5.2 问卷设计与回收
        5.2.1 问卷设计原则
        5.2.2 问卷结构
        5.2.3 问卷收集
    5.3 数据分析
        5.3.1 分析方法
        5.3.2 基础数据分析
        5.3.3 坑塘湿地设计影响因子分析
        5.3.4 生态安全岛设计影响因子分析
        5.3.5 溪涧湿地设计影响因子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城市湿地公园节点景观设计优化策略应用
    6.1 优化节点空间选取
    6.2 坑塘湿地优化
        6.2.1 场景2 优化策略
        6.2.2 场景4 优化策略
    6.3 生态安全岛优化
        6.3.1 场景10 优化策略
        6.3.2 .场景17 优化策略
    6.4 溪涧湿地优化
        6.4.1 场景20 优化策略
        6.4.2 场景26 优化策略
        6.4.3 场景28 优化策略
    6.5 优化结果检验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附录—Ⅳ 调查问卷
附录—Ⅴ 生态安全岛数据分析表格
附录—Ⅵ 溪涧湿地数据分析表格
致谢

(9)从深圳“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出发看当今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对象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发展概况与研究现状
        1.3.1 国外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发展概况
        1.3.2 国内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发展概况
        1.3.3 国外研究现状
        1.3.4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中小学建筑设计公共空间新动向——深圳“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
    2.1 “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的背景概述
    2.2 “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案例解读
        2.2.1 红岭实验小学案例分析
        2.2.2 新洲小学案例分析
        2.2.3 人民小学案例分析
        2.2.4 新沙小学案例分析
    2.3 “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的新动向
        2.3.1 突破“僵硬”的指标与规范
        2.3.2 校园公共空间推动现代教育
        2.3.3 校园公共空间成为学校与城市的纽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及使用现状分析
    3.1 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的构成
        3.1.1 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分类
        3.1.2 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功能构成
        3.1.3 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构成要素
        3.1.4 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特点
    3.2 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及使用分析——廊空间
        3.2.1 廊空间功能构成模式与尺度
        3.2.2 中小学廊空间形态
        3.2.3 学生行为模式与特征
        3.2.4 廊空间界面设计
    3.3 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及使用分析——厅空间
        3.3.1 厅空间功能构成
        3.3.2 厅空间的形式类型
        3.3.3 厅空间的尺度设计与界面
        3.3.4 厅空间的内部设施
    3.4 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及使用分析——庭院空间
        3.4.1 庭院空间的类型
        3.4.2 庭院空间的尺度研究
        3.4.3 庭院空间的界面
        3.4.4 庭院内的环境设施
    3.5 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及使用分析——屋顶空间
        3.5.1 屋顶空间功能构成
        3.5.2 屋顶空间的类型
        3.5.3 屋顶空间的界面
    3.6 中小学公共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3.6.1 公共空间功能形式单一
        3.6.2 公共空间尺度不当
        3.6.3 公共空间面积占比不足
        3.6.4 公共空间内部缺乏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今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4.1 校园公共空间构成设计的影响因素
        4.1.1 空间环境与行为的关系
        4.1.2 中小学生行为模式特点
        4.1.3 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4.1.4 中小学生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4.1.5 适应新教学理念的中小学公共空间
    4.2 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4.2.1 人性化原则
        4.2.2 模糊性原则
        4.2.3 层次性原则
        4.2.4 安全性原则
        4.2.5 整体性原则
        4.2.6 趣味性原则
    4.3 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4.3.1 公共空间功能“单一性”到“复合性”的设计策略
        4.3.2 公共空间拓展性的设计策略
        4.3.3 公共空间弹性化的设计策略
        4.3.4 公共空间形式多样性的设计策略
        4.3.5 公共空间模糊性的设计策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今中小学建筑设计新趋势
    5.1 中小学建筑设计中的创新
        5.1.1 从硬性的“规范”到弹性的“机制”
        5.1.2 从僵化的“指标”到动态的“解题”
    5.2 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发展趋势
        5.2.1 高密度校园公共空间立体化趋势
        5.2.2 中小学校公共空间面积扩大化趋势
        5.2.3 中小学校公共空间部分社会化趋势
    5.3 从“福田经验”到“范式”的思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调查问卷
附录D:调查问卷分析表

(10)基于数学史网络研修的在职初中数学教师观念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论
    1.1 背景
        1.1.1 数学史教育价值呼吁实证研究的验证
        1.1.2 教育改革落实亟需教师观念的调整
        1.1.3 信息技术发展强力支撑教师网络研修的推行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概览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数学教师观念
        2.1.1 国内教师信念及观念研究述评
        2.1.2 国外教师信念及观念研究述评
    2.2 数学史与教师专业发展
第3章 概念框架
    3.1 理论的作用
    3.2 研究问题中的理论要素
    3.3 观念及信念系统
        3.3.1 信念内涵:信念和知识
        3.3.2 信念结构:信念系统
    3.4 教师的数学观
        3.4.1 三种概观和判断
        3.4.2 三种数学观
        3.4.3 大纲及课标中的数学观
    3.5 教师的数学教学观
        3.5.1 三种数学教学观
        3.5.2 大纲及课标中的数学教学观
    3.6 理论视角的联系
    3.7 研究问题的细化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项目背景
        4.1.1 主题选择
        4.1.2 项目组织
    4.2 研究方法
    4.3 数据收集
    4.4 研究工具
    4.5 数据分析
    4.6 信效度分析
第5章 教师观念变化趋势
    5.1 数学观变化趋势的量化分析
    5.2 数学观变化趋势的质性分析
        5.2.1 数学演进
        5.2.2 数学应用
        5.2.3 数学本质
    5.3 数学教学观变化趋势的量化分析
    5.4 数学教学观变化趋势的质性分析
        5.4.1 教学目标
        5.4.2 教学过程及师生角色
        5.4.3 学生学习
        5.4.4 教学资源
第6章 教师观念转变案例研究
    6.1 个案 1:孙老师
        6.1.1 孙老师的数学观
        6.1.2 孙老师的数学教学观
        6.1.3 孙老师案例小结
    6.2 个案 2:侯老师
        6.2.1 侯老师的数学观
        6.2.2 侯老师的数学教学观
        6.2.3 侯老师案例小结
    6.3 个案 3:李老师
        6.3.1 李老师的数学观
        6.3.2 李老师的数学教学观
        6.3.3 李老师案例小结
    6.4 跨案例分析
        6.4.1 数学观
        6.4.2 数学教学观
        6.4.3 发展机制
第7章 结论
第8章 讨论
    8.1 与已有研究的联系
    8.2 可能回答的问题
    8.3 回顾理论与方法论
    8.4 回顾教育研究的三个方面
    8.5 启示、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研修主题示例
    附录2 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开放问卷(研修前后)
    附录3 函数主题反思单示例
    附录4 个案教师访谈提纲(研修后)
    附录5 《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观问卷》正式问卷
    附录6 a《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学观问卷》初测问卷
    附录6 b《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学观问卷》正式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开放式色彩管理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众创空间的旧工业建筑适应性改造策略研究 ——以包头糖厂设计为例[D]. 杨静.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2]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调查研究[D]. 魏旭强.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3]开放式教育理念下小学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云南文山民族小学设计为例[D]. 王琨.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的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研究[D]. 闫菁清.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5]中小学教学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以英华学校为例[D]. 刘洋.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2)
  • [6]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 杨琬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基于可游戏性评价的幼儿园公共活动空间构建[D]. 张乐情.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8]基于生态-审美感知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标准构建及应用[D]. 聂移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从深圳“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出发看当今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设计[D]. 闫秋月.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10]基于数学史网络研修的在职初中数学教师观念发展研究[D]. 孙丹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开放式色彩管理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