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礼学论文-杨英

先秦礼学论文-杨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先秦礼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礼”,礼学,礼制,先秦

先秦礼学论文文献综述

杨英[1](2019)在《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先秦礼学与礼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的"礼"是一个融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为一体的庞大体系,先秦时期,礼学和礼制高度混融,保存于"叁礼"之中,后代的礼学训诂考据某种程度上等同于先秦史研究。改革开放40年以来,乾嘉考据学的传统在礼学研究中不绝如缕地传承,礼制研究则在20世纪现代人文社科方法传入后,摆脱了作为礼经训诂附庸而存在的状况,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学研究,并且因为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方法的传入,研究方式趋于多样化。民国时期开始使用的"礼俗"概念自改革开放以来内涵日益丰富,但亦有模糊的地方。考古资料日新月异,其中的出土文献为礼学研究注入了活力,实物资料则为研究先秦时期的物化礼乐乃至政治典制研究提供了新素材。以上研究均有长足进展,但在研究的系统化方面则仍然存在广阔的提升空间。(本文来源于《古代文明》期刊2019年03期)

成守勇[2](2018)在《忠信之薄还是忠信之则——先秦儒道之辨的礼学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儒道享有共同的学术资源,面临同样的"礼坏乐崩"之情势,均抑斥徒具虚表的繁礼文饰,对表征人类文明的礼却有着不同的阐述。在礼的自觉的时代,道家认为礼乃忠信衰薄之产物,社会淆乱之症候,相较于忠信而言,具有附着性与条件性;儒家则强调礼文存在的必要性,"忠信"与礼的一体性及"忠信"与礼在深层法度意义上的一致性。在安世致福的视域下,儒道论礼不仅呈现为复礼合道与去礼归道、缘质修文与尚质黜文之歧异,也呈现出"着诚去伪"之相通;在某种程度上,也促人省思文明与自然之关系。(本文来源于《思想与文化》期刊2018年01期)

刘丰[3](2018)在《“无体之礼”:先秦礼学思想的发展与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礼记·孔子闲居》篇中记载的"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以"无体之礼"为主。孔子讲的"无体之礼",其实是儒家礼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看法。孔子在晚年对礼容提出批评与扬弃,一些擅长礼容的儒家学者也受到主流儒者的批驳。战国时期子夏学派提出的"无体之礼",不但是儒家礼学思想从孔子、子夏过渡到荀子的一个重要思想环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国直至汉代礼学发展的路径。(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姜广辉[4](2017)在《先秦礼学综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是宗教文化向礼仪文化转变与过渡的时期,原始宗教礼仪蕴含有道德和价值的"自然法",儒家通过自觉努力,促使礼仪由宗教意义向社会意义转化。"礼"本义是对神明的尊敬,"礼"的意义进一步扩展,则表现为对他人的尊敬,等级越高的人受到的尊敬越高。礼制文化的确立与发展,是与古代社会等级秩序确立与发展相同步的。先秦儒家中,孔子、孟子属于重"仁"派,将"仁"视为人心之全德,而"礼"则是从属德目。荀子属于重"礼"派,将社会等级秩序的建立和维护看作头等重要之事。换言之,孔孟更看重"内圣"之道;荀子更看重"外王"之道。(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7年10期)

吴信英[5](2017)在《先秦儒家礼学“内向化”的叁次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儒家以礼乐着称于世。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崩坏的只是原有的制度层面,礼乐的思想层面却在这场大动荡中不断得到反思和继承。礼学也由此实现了从强调外在伦理规范到注重内在生命信仰的转向,即礼由最初关注自然天命的神、鬼的祭祀,转而关注人世、人心;进而在礼学的思想层面挖掘了"仁———情———心"作为内在源泉和动力,具有深刻的生命意识与浓郁的道德追求,这种变化可称为"内向化"。藉由郭店简、上博简等新出文献的面世,孔子("克己复礼")、子思("礼形于内")、孟子("辞让之心")这叁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在礼学"内向化"发展进程中贡献最大。(本文来源于《中国哲学史》期刊2017年03期)

张旭[6](2017)在《关于先秦时期礼学思想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礼"产生于上古时期。原初形态的礼治,形成并完善于西周。礼学,则渊源于孔子,光大于儒学,蓬勃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既是礼治崩解的时期,又是诸子礼学出现并力图重建礼治的时期。礼的形成自然应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的祭祀仪式,表现的是对祖先或者上天的崇敬。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礼被引入到宗法制度中,成为一种行为规则,用以区别尊卑贵贱亲疏。礼逐步由宗法制度内部扩展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形成了较为严格并鲜明的社会等级制度。到了先秦时期,被发展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核心政治思想,同时也成为规范社会秩序,传承社会文明的一种意识形态。先秦时期,礼逐步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在经历了周公、孔子和荀子等思想家的整合和发展,逐步形成了"礼、仁、法"的发展格局,基本上奠定了中国传统礼学的发展方向,其核心和影响力也逐步被人们所发现,成为引导社会文明发展的指向标。本文立足于先秦时期礼学发展的体系,着重理清周公礼学思想、孔子礼学思想及荀子礼学思想内在的逻辑发展关系。通过一系列史料的记载,梳理先秦时期的礼学的主要发展脉络:西周时期,周公对宗法制度下的礼进行了改造,赋予了德与刑的内涵于其中,开启了后世礼学向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发展的道路,但由于周礼本身还发展处于比较混沌的初期。历经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的洗礼,孔子梳理出礼与仁的关系,在礼学中开始充实道德的内容,为后世展现了道德的力量。随后的战国时期,荀子重新审视礼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将法的因素纳入礼中,礼学中又充实了法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礼、仁、法"叁者融合发展的格局。在礼学的演变过程中,周礼、孔子礼学思想与荀子礼学思想之间发展呈现着规范自身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又与社会的不断发展相适宜。此后,先秦礼学中"礼、仁、法"的治理模式基本上为历代所沿袭、所采用,礼学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撇除历史的印迹,先秦礼学发展的精神及其对法律道德的认识对于我们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参考价值。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明确研究本文的意义,着眼于周公、孔子和荀子的礼学思想作为先秦时期的研究重点。第二章研究周公礼学思想作为礼学雏形的发展进程。主要阐述了周公礼学思想的发展,周礼的社会特征、周公对礼的发展及其存在的缺陷。第叁章研究孔子礼学思想作为礼学的系统性的发展进程,主要从社会背景出发去考察孔子对周礼的发展、孔子仁与礼的内涵及意义;第四章研究荀子礼学思想作为礼学的集大成的发展进程。主要研究荀子在当时社会大环境下,如何将礼与法融合,创新出符合时期要求的礼的发展。第五章结论,主要从先秦时期礼学发展的必然性,从整体上把握先秦礼学思想的价值所在。进而阐述先秦时期礼学思想发展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7-06-01)

何志红[7](2017)在《先秦儒家礼学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利益充斥着人与人之间的空隙,道德教育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损害着我国历史以来的重礼的传统,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先秦儒家礼学不仅对中国古代行为约束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当代道德交易仍有很多可鉴之处。中国处在不断深化改革的时期,正经受着外来多元文化思想的冲击,如何面对外来文化的挑战,提高我国道德教育的水平,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先秦儒家礼学的解释,分析当代道德教育的现状,提出先秦儒家礼学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希望先秦儒家礼学融入当代道德教育中,真正启发当代人。(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7年05期)

管正平,张金香[8](2016)在《先秦礼学教育观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礼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因此学习是礼学的一个重要原则。礼学认为教育可以使民众知礼,知礼的成员可以承担更多责任,同时获得更高地位。礼学中的教育对象很宽泛,教育有了制度化的要求:严格教师的任选、提高教师的礼遇、注重教学内容修养和实用的方面、考核教育效果、惩戒不合格学生等。(本文来源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李冠兰[9](2015)在《先秦礼学与文体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古礼制不仅是文体发生最重要的源流之一,更是文体观念发生的重要来源。在先秦时期,文体批评处于萌芽阶段,并无独立的理论形态,大部分的文体批评是在礼学的框架下展开的。礼对礼仪性言辞的约束规范,可以体现出朴素的文体观念。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由于文与礼的依存、表里关系,对礼的辨别、分类、溯源,以及在实际的政治、社会生活中褒贬时政的"合礼"批评,也都包孕着文体批评的因子。礼学与文体批评的独特结合、其形态及批评模式对后世文体批评范式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以往先秦文体批评研究的关注点往往较为侧重于其内容本身,而对这些文体批评与当时制度的关联性、对其与其他学问体系在学缘上的继承性方面关注较少,尚待进一步深入而细致的考察。因此,拟从礼学与文体写作论、从辨礼到辨体、礼学与文体分类学、礼制溯源与文体源流论、"合礼"与"得体"之批评等方面入手,考察先秦礼学与文体批评的关系,以期呈现先秦文体观念史研究的一种路径。(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曹建墩[10](2015)在《从礼制到礼学——先秦儒家对礼义的探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中华礼制是国家大法,又是道德准则。追求礼义是中华礼制实施中的重要原则之一,"礼法合一"是中华礼制的重要特点。中华礼制在漫长的形成、衍化过程中,对提升民众道德、提倡仁义政治、维持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安宁、缓和民族矛盾、调整国际关系以及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等等方面均起到过极其重要作用,深刻影响了中华文化发展趋向与演变形态,从而形成有别于西方文化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可以说,中华礼制浸润着中国先民的生存智慧与治国经验。研究中华礼制,发掘其精华,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重新崛起与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之一,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本专栏包括叁篇论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社会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的阶段性成果,涵及先秦、中古、近代叁个时段,均从一个侧面对中国传统礼制作了较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河北学刊》期刊2015年02期)

先秦礼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先秦儒道享有共同的学术资源,面临同样的"礼坏乐崩"之情势,均抑斥徒具虚表的繁礼文饰,对表征人类文明的礼却有着不同的阐述。在礼的自觉的时代,道家认为礼乃忠信衰薄之产物,社会淆乱之症候,相较于忠信而言,具有附着性与条件性;儒家则强调礼文存在的必要性,"忠信"与礼的一体性及"忠信"与礼在深层法度意义上的一致性。在安世致福的视域下,儒道论礼不仅呈现为复礼合道与去礼归道、缘质修文与尚质黜文之歧异,也呈现出"着诚去伪"之相通;在某种程度上,也促人省思文明与自然之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先秦礼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杨英.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先秦礼学与礼制研究[J].古代文明.2019

[2].成守勇.忠信之薄还是忠信之则——先秦儒道之辨的礼学向度[J].思想与文化.2018

[3].刘丰.“无体之礼”:先秦礼学思想的发展与转向[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姜广辉.先秦礼学综论[J].社会科学战线.2017

[5].吴信英.先秦儒家礼学“内向化”的叁次转向[J].中国哲学史.2017

[6].张旭.关于先秦时期礼学思想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7

[7].何志红.先秦儒家礼学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

[8].管正平,张金香.先秦礼学教育观探索[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6

[9].李冠兰.先秦礼学与文体批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

[10].曹建墩.从礼制到礼学——先秦儒家对礼义的探寻[J].河北学刊.2015

标签:;  ;  ;  ;  

先秦礼学论文-杨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