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挤出效应论文_王许沁,张宗毅,葛继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政策挤出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效应,政策,财政政策,农机,效果,政府,决策者。

政策挤出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许沁,张宗毅,葛继红[1](2018)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果与效率——基于激励效应与挤出效应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2004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出台,对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了较大推动作用。然而,其具体效果和效率如何,学界缺乏系统的测算。本文基于激励效应与挤出效应的视角,构建面板模型,测算了2008~2015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保有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以验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效果;并在模型中引入时间与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交互项,进一步探讨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否存在效率损失现象,以验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效率。研究发现:第一,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农机保有量有显着的正向影响,2008~2015年间对农机保有量增量的贡献率达40.41%;第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显着的正向影响,2008~2015年间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增量的贡献率达18.27%;第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农机保有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年度边际贡献在持续下降:2008~2015年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每增加1万元/公顷,农机保有量增量由17.33千瓦/公顷减少到6.49千瓦/公顷;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每增加100元/公顷,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增幅从1.05个百分点减少到0.18个百分点。基于此,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效果和效率,应调整农机购置补贴结构,全面实施"缩范围、降定额、促敞开"的既定政策,加强信息统计和区域农机保有量饱和状态预警,设置农户享受大型农机购置补贴的土地经营面积门槛。(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观察》期刊2018年02期)

李国辉,陈兰君子[2](2016)在《专家建言:刺激政策应充分考虑挤出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以高中学历为分水岭,把我国劳动力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高中和大专大学文凭人士(即高技能劳工),二是教育程度较低人士(即低技能劳工),我们研究发现了这样一个结果:2009年之前工资的溢价在上升,即高技能劳工工资增长较快;2009年之后高技能劳工工资增长比(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16-03-03)

王胜[3](2014)在《合理的社会政策可应对挤出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去年到今年,长叁角和珠叁角都相继开始实施“机器换人”的工业自动化政策。作为中国制造业最发达的两个城市群,长叁角和珠叁角在全国率先实施机器换人政策无疑是对冲劳动力短缺,重塑中国制造竞争力的关键一步。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当前两个区域实施的“机器换人(本文来源于《东莞日报》期刊2014-07-07)

杨小娟[4](2013)在《政策因素对公司会计信息含量挤出效应研究——来自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引入政策变量条件下,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所蕴含的由其股票价格波动衡量的会计收益报告的信息影响削弱并且不具显着性,实证表明:样本期内政策因素对企业财务指标所蕴含的会计收益信息具有实际意义上的挤出效应。因此在实际利用房地产会计收益报告信息过程中,尽管上市房地产企业年度收益报告传递了相关财务信息,但对于财务会计信息利用者、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而言,在使用房地产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时结合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进行分析可以获取更为准确的信息。(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期刊2013年09期)

李伟,翟文[5](2013)在《政府购买与财政挤出效应——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经济学悖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财政风险有不断向金融体制转化的趋势,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成为热点,特别是在我国的抗危机实践中财政消费和投资性支出在结构选择上存在悖论。结合近年以国开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转制带来的转型风险,搭建出近年我国重建财经秩序的措施所形成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完整框架体系。(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3期)

胡建明[6](2012)在《基于挤出效应的财政政策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挤出效应是影响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分析挤出效应的产生过程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得出货币需求利率系数和投资需求利率系数与财政政策效果的变化关系:货币需求利率系数越小政策效果越差,投资需求利率系数越大政策效果越差,为全面认识财政政策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提高政策效果服务。(本文来源于《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于佳[7](2012)在《论积极财政政策下的国债挤出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但由此带来的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也日趋显现出来,为此中央财政逐年扩大了国债的发行规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财政资本性支出需求。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表明,国家发行国债会挤占民间投资的发展空间,产生挤出效应。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因此,国债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还不明显,但应先做到未雨绸缪,建立政府财政收支平衡的动态调节机制,进一步加强国债的发行管理和风险控制,并引入国外较为成熟的国债管理方式和投资运行模式,以提高国债资金利用效率。明确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和民间组织的有效投资方向,对于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国民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2年04期)

陈敬慧[8](2011)在《积极财政政策对民营资本的挤出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财政政策是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能扩大总需求,但是也会对民营资本产生挤出效应。挤出效应作为财政政策的一种外部性,有其产生的机制和表现的特征。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民营经济的挤出效应,并提出应对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乡镇企业会计》期刊2011年11期)

苟兴朝[9](2011)在《挤出还是挤入:公共财政投资对私人投资影响分析——兼论我国公共保障性住房政策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术界对公共财政投资效应的争论由来已久,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4万亿投资计划"启动以来,争论愈演愈烈,对此项计划褒贬不一。尤其针对"9000亿保障性住房投资计划",学术界分歧较大,持反对意见者认为,建设保障性住房将会"挤出"私人对商品房的投资,不利于商品房市场的发展。事实上,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资金供给量相对充裕,公共财政与私人资本投资领域的殊异,从我国目前看来",公共财政投资挤出私人投资""、廉租房挤出商品房"的观点是不成立的。相反,保障性住房对商品房还有"挤入效应",二者能够相互依存,协调发展,和谐共生。(本文来源于《求实》期刊2011年09期)

顾晓敏[10](2011)在《促进创新政策,要防“挤出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不断推出促进和支持创新的政策,据统计,自2006年到2010年11月,国家各部委出台的促进创新政策约有85条,平均每年17条;上海在此期间推出的政策约有119条,平均每年24条。虽然这些政策和日益增多的财政投入,其动机都是为(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1-02-14)

政策挤出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如果以高中学历为分水岭,把我国劳动力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高中和大专大学文凭人士(即高技能劳工),二是教育程度较低人士(即低技能劳工),我们研究发现了这样一个结果:2009年之前工资的溢价在上升,即高技能劳工工资增长较快;2009年之后高技能劳工工资增长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策挤出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王许沁,张宗毅,葛继红.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果与效率——基于激励效应与挤出效应视角[J].中国农村观察.2018

[2].李国辉,陈兰君子.专家建言:刺激政策应充分考虑挤出效应[N].金融时报.2016

[3].王胜.合理的社会政策可应对挤出效应[N].东莞日报.2014

[4].杨小娟.政策因素对公司会计信息含量挤出效应研究——来自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证据[J].会计之友.2013

[5].李伟,翟文.政府购买与财政挤出效应——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经济学悖论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3

[6].胡建明.基于挤出效应的财政政策效果分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7].于佳.论积极财政政策下的国债挤出效应[J].学术交流.2012

[8].陈敬慧.积极财政政策对民营资本的挤出效应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

[9].苟兴朝.挤出还是挤入:公共财政投资对私人投资影响分析——兼论我国公共保障性住房政策效应[J].求实.2011

[10].顾晓敏.促进创新政策,要防“挤出效应”[N].文汇报.2011

论文知识图

二: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现假定政府增加同样...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挤出效应2.是否增加...实线是包含挤出效应的财政政策乘数...第二种情况下的财政政策(G增加)财政政策乘数被挤出部分所占的比重...

标签:;  ;  ;  ;  ;  ;  ;  

政策挤出效应论文_王许沁,张宗毅,葛继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