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新教育有效提高物理课教学质量

实施创新教育有效提高物理课教学质量

杨英秀吉林省镇赉县嘎什根乡中学校13730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明确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标。在物理教学中,为了响应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掘学生的思维个性,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设法营造自主学习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教师在授课时应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自主、活泼的学习氛围。根据教学和学习内容的难度、深度和学生的能力水平,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可以放给学生,学生自己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去完成。学生感觉非常自主,“哎!可以自己干了。”学生满脑子的主意,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你做你的,我做我的,要不了多长时间,学生就会适应自主学习的方式,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的细微发现和微小进步,进一步激励他们用周密的实验设计完成书中的实验要求,还可以自想办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并且能在探索中获取新知。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大胆地质疑,哪怕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都应给以肯定。因为每个学生的每个问题都有他自己的思想,可以先听听他的理由,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然后再告诉学生老师的想法,交给学生自己去评价,不一定求得统一的认识。觉得没有道理的,也不能轻易否定。

三、精心设计课外实验,启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在教材中有许多的小实验,教师应充分加以应用。要求学生设计一些小实验,验证课堂学习的物理规律或者应用物理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学完电路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课外实验,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寝室的电路,进门时开灯,然后到书桌边使用台灯,同时第一个灯熄灭,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达到方便的用途,符合现代人“以人为本”的创新精神。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讨论,主动实践。学生体会到了生活、生产中的许多地方可以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和改造,找到了创新的动机和源泉。

四、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必须有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教师必须利用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个层面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以达到“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

1.培养思维的集中性。在教学物理概念、规律、结论的时候,教师应将现象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小结、分析、讨论,然后“升华”成一种结论,对结论进行多个侧面以及应用上的分析,总结出概念或规律的所有内含和外延,体会物理思维方法的严谨性,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集中性、逻辑性。

2.培养思维的发散性。物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往往不止一个。比如,测定物体的密度,测定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不限制仪器和知识范围的情况下,测定方法都有很多种,每个方案自成一体,多个侧面应用物理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多提出一些类似的开放性问题,请学生做多方向思考,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发散性的目的。

3.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任何事物都是在否定前面事物的基础上才得到发展的,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前人的经验和认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比较,以求更高层次地解决问题。

4.培养思维的独特性。要有创新,就必须具有与众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多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甚至可以让学生执教。对学生的个性思维成果应充分的鼓励和引导。比如求解100Ω、50Ω、和20Ω的三个电阻并联时的总电阻时,可以把50Ω认为是2个100Ω的电阻并联的等效电阻,把20Ω认为是5个100Ω的电阻并联的等效电阻,这样就成了lOOΩ的8个电阻并联的总电阻了,即100/8Ω,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等效方法,却包含了许多的独特之处,无疑是思维独特性的最好体现,教师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五、多渠道进行创新教育,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利用多种渠道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对于课本中的许多小实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教师应交给学生自主去完成。通过对实验原理的自行设计,实验步骤的自主规划,实验器材的自行选取,自己设计表格,自己记录数据,自己分析,自己评价,让学生的手动起来,也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从事创造性活动

在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探索性题目,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创造性活动。比如在热学部分有“布朗运动”这一演示实验,但真的要在课堂上去完成是非常困难的。大胆做个估计,没有几个老师可以把这一演示实验在课堂上成功演示出来,教师何不交给学生提前去完成呢?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试用多种微粒去完成,当然一次实验是难以成功的,液体的深度、微粒的浓度、液体的表面张力、实验环境等等因素都会成为成功观察“布朗运动”的干扰因素,在实验过程中,教会学生自己分析原因,找到解决方案,最后讨论得到最佳方案。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一个过程,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具创造性的活动过程。

当然,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几节课都能解决的。教师必须始终贯穿这一教学思想,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训练,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为开发学生的“真创造力”做好准备。

标签:;  ;  ;  

实施创新教育有效提高物理课教学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