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联盟企业论文_王立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化联盟企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联盟,企业,包络,流程,作业,资源配置,建模。

网络化联盟企业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成[1](2013)在《网络化制造环境下联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化制造是二十一世纪制造业发展的趋势。随着市场竞争全球化和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变短,市场需求呈现个性化趋势,单独依靠某个企业自己的实力很难把握住市场机遇。因此,企业开始通过网络技术来组建动态的联盟企业,这就需要对合作伙伴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选择最优的企业来组成网络化制造联盟,并对联盟内部资源进行单元重构,达到共同提高市场适应能力的目的。本文对网络化制造环境下联盟企业及其合作伙伴选择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叁阶段合作伙伴选择方法,给出了合作伙伴选择后可重构制造单元的单元重构数学模型。结合国内外有关合作伙伴选择的研究情况,本文阐述了合作伙伴的生命周期,总结出了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原则,给出了完整的合作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对常用的伙伴选择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进行合作伙伴选择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分为资格审查、初步排序、层次分析法精选叁个步骤,保留了层次分析法的优点而克服了其缺点。最后针对网络化制造环境下联盟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用单元重构的方法进行联盟内部的资源组合,并给出了单元重构的数去除了学模型。本文的研究成果没有复杂计算,普通管理人员均可借鉴使用,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期刊2013-12-01)

孙忠良,吴文武,洪军,谢永亮[2](2008)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网络化制造联盟企业制造资源配置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网络化制造联盟企业的制造资源配置评价问题,建立了成本收益数据包络分析数学模型,提出了以此为核心的制造资源配置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思想,将制造资源配置评价问题映射为制造资源配置的成本收益分析问题,应用完全成本分析和作业成本分析方法,建立网络化制造联盟企业制造资源的自营配置成本、外包配置成本和制造资源配置的收益价值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制造资源配置评价的成本收益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并提出资源的优化配置策略。最后,以实际运营的新产品快速开发网络化服务平台为例,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08年05期)

王世雄,王正成,祝锡永,李泽彪[3](2006)在《基于SOA的动态联盟企业流程的网络化协同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究传统的企业建模方法基础上,结合有关分布应用集成技术,研究了网络化环境下动态联盟企业间的协同建模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SOA实现动态联盟企业流程的网络化协同建模的模型框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实现网络化协同模型的两项关键技术,即协同建模过程管理技术和基于XML的流程定义语言,并给出了实现网络化协同模型时所使用的一个流程定义文件。(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06年S2期)

黄峰[4](2005)在《联盟企业网络化数控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制造业一直是国家经济的原动力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网络经济时代,伴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市场的动态多变性,传统的制造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提出了网络化制造。网络联盟企业就是适应网络化制造的一种很好的制造组织形式。网络联盟企业利用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技术,跨越不同的企业之间存在的空间差距,共享知识和资源,协作开展产品设计、制造、销售、采购、管理等一系列制造活动,其目的是实现产品的协同商务运作,以整体的力量为市场提供客户需要的产品,提高整个产业链和制造群体的竞争力。 在网络联盟企业的环境下,给网络化数控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而有必要应用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完善网络化数控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使网络化数控研究能适应联盟企业的环境。 本文分析目前网络化数控系统和网络联盟企业对数控加工的要求,采用了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数控设备资源选择算法,优化了联盟企业数控资源的共享与配置。 本文在分析目前网络化数控系统中实时远程监控中存在的通信数据量大的问题上,采用Java 3D的数控设备远程监控技术。 本文在分析目前网络化数控系统中分布式集成技术的不足与局限,运用下一代Internet核心规范Web Services及其相关技术作为联盟企业网络化数控系统的分布式集成技术。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基于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的网络化数控加工框架入手,运用Web Services、XML、Java 3D等成熟的技术与规范,实现了联盟企业网络化数控系统的原型系统。 本选题的研究,兼顾了理论和实际,为我国企业提供了一套符合现代企业竞争特点的基于网络联盟企业的网络化数控加工思想和方法,对于指导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05-12-01)

网络化联盟企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网络化制造联盟企业的制造资源配置评价问题,建立了成本收益数据包络分析数学模型,提出了以此为核心的制造资源配置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思想,将制造资源配置评价问题映射为制造资源配置的成本收益分析问题,应用完全成本分析和作业成本分析方法,建立网络化制造联盟企业制造资源的自营配置成本、外包配置成本和制造资源配置的收益价值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制造资源配置评价的成本收益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并提出资源的优化配置策略。最后,以实际运营的新产品快速开发网络化服务平台为例,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化联盟企业论文参考文献

[1].王立成.网络化制造环境下联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3

[2].孙忠良,吴文武,洪军,谢永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网络化制造联盟企业制造资源配置评价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

[3].王世雄,王正成,祝锡永,李泽彪.基于SOA的动态联盟企业流程的网络化协同建模[J].中国机械工程.2006

[4].黄峰.联盟企业网络化数控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论文知识图

联盟企业网络化数控系统业务流程一27企业信息数据库各数据表之间的逻辑...一13FileSharing页面零部件制造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模型一6变量定义界面设计图跨国公司生产网络的构成

标签:;  ;  ;  ;  ;  ;  ;  

网络化联盟企业论文_王立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