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会计在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管理会计在管理中的应用

刘彬彬王希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重庆建设医院会计室重庆400050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366-01

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管理会计是科学地运用会计统计和数学方法,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据以作出衡量、评价和预测,并传达信息的一门会计科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适应于企业内部规划、决策、控制、考核的需要。在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和医院管理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收到极好效益。

1医院面临的形势要求应用管理会计

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实施,使各级各类医院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对医院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逐步取消对医院的差额财政补贴,将医院全面推向市场,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道路;二是划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院,实行不同政策;三是医药分开,医院不再直接经营药品。逐步取消对医院的差额财政补贴,自然使医院减少了预算内收入;医药分开也将使医院的业务收入大幅度减少,因为目前医院药品收人平均占业务收入的一半以上。医疗收费价格受到国家严格控制,收费标准低于成本。医院面临着减收的诸多不利因素,城市大、中型医院相对集中,医院间医疗服务质量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发展和壮大自己,是摆在各医院面前的一项严峻而又不容回避的课题。目前,我国的医院内部管理还有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痕迹。普遍存在管理效益不高、管理观念落后、资源浪费突出等问题,忽视成本和投入。从会计方法和会计制度角度来讲,引入管理会计已是当务之急,它可以使医院更准确地分析和判断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状况,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为制定和调整内部管理方法,为实施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提高医院对医疗市场变化的信息反馈速度和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2医院经营的目标要求应用管理会计

医疗服务社会效益最大化要求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优质、低耗地为社会提供物化的医疗服务产品,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衡量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主要指标有病员满意率、年门急诊量、年手术量、平均床位周转率、员工满意率、环境效益和安全系数等。医疗服务经济效益最大化要求医院运用现代化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手段,充分调动全体医务人员的聪明才智和劳动热情,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使医院在向社会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能最大程度地得到绩效补偿,并有所积累,从而具备扩大再生产和远期发展的经济实力。衡量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主要指标有药品收益率、卫生材料收益率、固定资产收益率、医疗设备收益率和人均业务收入等。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必须强化经济核算,尤其是财务管理。医院现行的财务管理主要依靠财务会计,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要求,有必要引进管理会计。应用管理会计,能在完成财务会计各项职能的基础上,核算出衡量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经济指标,如固定资产收益率、平均床位周转率、医疗设备收益率等,为准确判断医院医疗服务效益,尤其是经济效益提供数据,为医院领导合理调配卫生资源,制定和实施管理措施提供信息和依据。从这个角度讲,管理会计是医院经济核算和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不可忽视。

3医院的内部改革要求应用管理会计

面临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各医院都在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营造适应竞争形势需要的内部环境。国家也在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形成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宏观环境,促进医院进行包括机构、后勤、人事分配制度等多方面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的核心是精简机构,减员增效,逐步改变办事机构重复设置、部门工作交叉造成的管理效率低下的状况。后勤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改变医院包办后勤、自身包袱过重的状况。上述所有内部改革措施都是围绕着提高效益,而评价每项改革的效益则需要进行投入和产出的综合核算,核算投入——产出效益的最好工具是管理会计,每项改革措施实施前,需要进行效益预测;实施中,要进行效益跟踪测算;实施后,要进行效益评定。这一过程都需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而单纯的财务会计无法完成这一过程。

综上所述,医院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是必要和必需的,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二者不可偏废,应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管理职能。形式上可采取设立管理会计机构或在财务会计机构内部配备专门从事管理会计职能的业务人才,承担事前控制、规划、决策、核算和事后监督的职责。医院管理者应借鉴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在医院内部建立成本、费用控制中心,层层把关,严格控制,以实现医院成本的最小化。

4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目前,在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如预算编制方法和程序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医院财务预算缺乏刚性具有普遍性,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编制预算的技术方面原因外,还有两项主要原因:首先,财务部门只是财务预算的具体编制者和被动执行者.而非财务预算的决策者和主动执行者;其次,预算的编制、执行及评价仍是财务部门的单个管理行为,而没有提升为全院性的综合理行为。预算执行的监督、评价,财务预算的分析、评价是一种事后的纠正性或建议性的管理行为,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因此,对预算的执行要及时分析评价,并定期向院领导层汇报.做到适时监督控制。审计制度,特别要加强对药品购销、物资采购环节的审计力度.减少各种腐败产生的机会。对于在审计中所发现的问题.应予以严肃处理,从而达到查弊纠错,规范医院经济行为,保护医院财产的安全、完整的目的。

标签:;  ;  ;  

医院管理会计在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