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角论文_马灵聪

导读:本文包含了扩散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明渠,水流,偏流,特性,湍流,岩溶,楔形。

扩散角论文文献综述

马灵聪[1](2019)在《扩散角对泵站前置竖井出水流道水力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扩散角是影响泵站出水流态和出水流道水力性能的重要因素,是大型低扬程泵站设计的关键参数。以辽宁省海城市叁岔河大型灌溉排水泵站为例,利用FLUENT软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扩散角对泵站出水流道的水力性能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建议低扬程泵站出水流道的平面扩散角取值应该在17°左右,立面扩散角取值应该在6°左右。(本文来源于《广西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4期)

贾君德,周济人,赵苗苗,秦景洪,傅朝康[2](2019)在《楔形导流墩对泵站大扩散角前池整流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扩散角前池存在大尺度回旋等不良流态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前池斜坡段增设楔形导流墩后的水流运动规律,并以水泵流量分配均匀度为目标函数,探究了单因素改变导流墩导流夹角α及长度L对前池不良流态的影响,并进行了模型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无整流措施时,前池中主流过于集中、有对称立面旋涡出现,严重影响前池扩散水流,甚至水流裹挟旋涡,进一步影响进水池内流态。在距前池进口4 D(D为水泵叶轮直径)处,增设导流角度α为90°、长度为2.5 D的导流墩后,能明显改善前池流态,水流可均匀进入各进水池。(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于倩,孙东坡,王鹏涛,王二平[3](2019)在《明渠大扩散角过渡段水流特性及偏流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渠大扩散角过渡段水流偏流特性是影响输水工程设计的重要问题。在室内水槽试验中采用旋桨流速仪和PIV两种手段,在不同缓流条件下对明渠大扩散角过渡段开展了流速场测量,并对扩散段边界层分离、主流偏移和回流区水流运动特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流经过扩散段后发生边界层分离、主流挤压在小范围弱回流区一侧,而另一侧则形成大范围强势回流区,随机形成偏流,流速横向分布不均匀,动量不能均衡扩散;水流特性沿垂向分布具有差异性,明渠扩散段水流的底层和中层受侧壁和底部边界影响较大,水流流向产生偏移,而上层水流边界层分离不明显,水流产生的偏流程度较小。(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9年06期)

李广义,郝宇军[4](2019)在《矿井TEM多匝小线框基于“烟圈”扩散角观测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瞬变电磁"烟圈"扩散理论进行应用,以目前国内瞬变电磁多匝小线框探测装置观测系统中多采用的45°扩散角为研究对象,设计特定的观测系统对"烟圈"扩散角进行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精细化解释,再根据现场验证结果对试验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矿井瞬变电磁多匝小线框探测装置实际扩散角,并以此试验结果进行矿井瞬变电磁观测系统设计,并进行适应性分析。可以看出,经过对矿井瞬变电磁多匝小线框探测装置"烟圈"扩散角的确定,并据此进行的观测系统设计,可满足探测前方对煤层顶、底板赋存的含水地层需求,并消除了过去因"烟圈"扩散角而引起的探测空白区。(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王乐,王海军,韦家,印高明,赵有明[5](2019)在《基于超声波束扩散角对缺陷定位的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在使用数字式超声检测仪对厚壁管焊接接头进行横波检测中,半扩散角对缺陷定位的影响,并对常用角度探头在缺陷定位方面加以修正,以提高对超标缺陷返修处理时的定位。(本文来源于《无损探伤》期刊2019年01期)

陈晓文,邓涵凌,李宾中,汤明玥[6](2019)在《截断光束在非Kolmogorov湍流中的扩散角及方向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非Kolmogorov湍流模型,给出了截断光束在湍流中的二阶矩束宽和扩散角表达式,利用相对扩散角定量研究湍流对光束扩散角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光束在非Kolmogorov湍流中的方向性。研究表明,扩散角θsp和相对扩散角θsp/θspfree随湍流广义指数α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且在α=3. 11处有一个极大值;θsp/θspfree随随截断参数δ和相干参数β的增大而增大。另外,研究指出截断光束在湍流中的方向性与所采用的湍流模型无关,即不同参数的截断光束在非Kolmogorov湍流中也可具有相同的方向性。本文对重要结论给出了相关的物理解释。(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宋海潮,徐幼林,郑加强,翁秀奇,陈显冰[7](2018)在《旋动射流混药器扩散角对脂溶性农药混合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旋动射流混药器扩散管的扩散角是混药器的重要结构参数之一,当给定扩散管扩散度后,扩散角和扩散管长度成反比,因此为了减小扩散管的长度,只有通过增大扩散角来实现。根据扩散角增大和扩散管长度减小的比例,选择扩散角为10°、14°、18°来研究其对脂溶性农药的混合性能。经过试验验证,通过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简称RMSE)和灰度值分布图对试验提取图像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扩散角为10°时的RMSE最小,为1. 106 3,灰度值分布图分布均匀,而扩散角为14°、18°时的RMSE分别为1. 595 1、1. 833 1,灰度值分布图不均匀。因此,扩散角为10°的旋动射流混药器能够实现脂溶性农药和水的均匀混合,此时,扩散管长51. 44 mm,混药器有效长度为98 mm。(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8期)

林武汉,张伯涛,丁敏[8](2018)在《溶洞地区桩基础应力扩散角的影响因素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溶地区修建变电站,当基础下有较大规模的溶洞且分布位置较浅时,会对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等产生很大的影响。现行对岩溶地区桩基础稳定性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法、半定量评价法、定量评价法;其存在依赖工作者工程经验、分析方法适用性不强,分析理论方法不完备等不足。有限元数值分析法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数值分析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它几乎适用于所有的计算领域,具有适用性强、处理非均质、非线性、复杂边界问题方便等突出优点。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在随机分布的岩溶地基情况下桩底竖向应力扩散角的情况,并分别分析了溶洞跨度、顶板厚度、桩宽对桩底应力扩散角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桩底竖向应力扩散角随着溶洞跨度的增加而扩大,随着顶板厚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桩宽的增加而先减小后扩大再减小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开发》期刊2018年14期)

刘梓栋[9](2018)在《平面大扩散角水流特性及叁角翼调控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扩散过渡段的位置布置与形态是关系到工程安全运行和社会经济发展等的重要问题。但是由于过流宽度、地质条件、空间布置等原因的限制,国内外很多工程不得不缩短扩散段长度,选择采取平面大扩散角的过渡形式。然而扩散段的扩散角超出一定范围后,导致扩散过渡段出现侧壁回流、边界脱流、主流偏流等不利水力现象,影响建筑物的正常运用,甚至危及建筑物的安全。本文以某水电站尾水洞与明渠过渡衔接段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背景,采用叁维流场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平面大扩散角明渠流动中过渡段的水流特性和叁角翼调控的调控效果与优化设计。(1)本文基于CFD软件FLUENT建立了平面大扩散角明渠过渡段的数学模型,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比验证,结果表明Realizable k-?紊流模型及PISO速度-压力的耦合算法比较适用于本文研究问题,并进一步完成了参数率定。(2)对无控导条件下扩散段水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分析不同水流条件下水流在扩散段的流动特性,包括流动分离的特点、回流强度及回流区随着流动的发展变化状况等,初步分析了来流流量对主流偏移程度的影响及无控导条件下扩散段主流偏移的形成机理,结果发现主流偏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生回流区对主流的偏移起负反馈作用,延长了偏移达到稳定时所需的时间。(3)在扩散段增设潜没式叁角翼控导措施后,通过不同水流条件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叁角翼控导对改善扩散段流态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叁角翼具有对主流的分流作用,对侧壁回流区的挤压破坏作用,对扩散段动量的重新分配以及水流结构(流速在扩散段平面和垂向上分布上)的调整等作用。(4)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分流度?、潜没度h、控导度η、攻流度?、丰满度b、回流度?与位置度_l?等叁角翼体型及位置优化控制指标,并在数值模拟工作中对其中一些指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30°平面大扩散角明渠的攻流度?的初步优化取值为0.75、控导度η的初步优化取值为0.4,位置度?_L的初步优化取值为0.1,叁角翼初步优化设计建议方案,为叁角翼后续研究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期刊2018-06-06)

王世辉[10](2018)在《大扩散角泵站前池底坎整流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水渠和进水池间的衔接段称作泵站的进水前池,前池的作用是将引水明渠的水流均匀平顺地输送进进水池,为水泵提供良好的吸水条件。前池一般分为正向和侧向进水前池两种类型。前池设计不当容易引起不良流态,前池内的不良流态对进水池内水流的流态有严重的影响,导致水泵的能量性能下降,甚至会导致水泵发生汽蚀和振动,并且回流会导致前池内局部的淤积,淤积不仅会影响进水池内的流态和水泵的正常工作,还会导致泵装置的效率降低。因此,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泵站前池的流态对泵站的运行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改善前池的流态一般可以采用的以下的措施:延长前池的长度,在前池加设隔墩,减少前池的扩散角;加设导流墩、导流板、导流栅等导流的措施;设置底坎、立柱、压水板等整流措施。在前池中采用底坎的整流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整流效果好、水力损失小等优点,便于在泵站中推广使用。本文以某大扩散角进水泵站为原型,设计了一套小型实验装置。对不同位置和不同高度的底坎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对底层、面层的流态图和进水池进口断面的流速分布均匀度进行了比较,选出最优方案。为了较全面地研究底坎的位置、高度和顶宽、断面形状等因素对底坎整流效果的影响,比选出10种方案,来进行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的对比分析。最后,对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综合各方案的底层、面层的流态以及各断面的流速分布均匀度的测试结果,得到如下结论:梯形断面的底坎可以削弱引渠所携带的余能,对前池的流态改善效果显着;底坎的位置对前池流态影响较大,过于靠近或者远离底坎都会导致前池流态紊乱,进水流态恶化,将底坎设在距进水池1.37B处,能明显的改善前池的流态,水流能比较均匀的流进各机组;坎高在底坎处水深的0.35倍时,前池的流态较好;底坎的顶宽尺寸对前池流态的影响较小。建议用底坎整流时,采用梯形底坎,高度设置为底坎处水深的0.35倍,位置设置在距进水池1.37B处。(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06-01)

扩散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大扩散角前池存在大尺度回旋等不良流态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前池斜坡段增设楔形导流墩后的水流运动规律,并以水泵流量分配均匀度为目标函数,探究了单因素改变导流墩导流夹角α及长度L对前池不良流态的影响,并进行了模型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无整流措施时,前池中主流过于集中、有对称立面旋涡出现,严重影响前池扩散水流,甚至水流裹挟旋涡,进一步影响进水池内流态。在距前池进口4 D(D为水泵叶轮直径)处,增设导流角度α为90°、长度为2.5 D的导流墩后,能明显改善前池流态,水流可均匀进入各进水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扩散角论文参考文献

[1].马灵聪.扩散角对泵站前置竖井出水流道水力性能的影响[J].广西水利水电.2019

[2].贾君德,周济人,赵苗苗,秦景洪,傅朝康.楔形导流墩对泵站大扩散角前池整流效果的影响[J].水电能源科学.2019

[3].于倩,孙东坡,王鹏涛,王二平.明渠大扩散角过渡段水流特性及偏流机理研究[J].人民长江.2019

[4].李广义,郝宇军.矿井TEM多匝小线框基于“烟圈”扩散角观测系统设计[J].煤炭技术.2019

[5].王乐,王海军,韦家,印高明,赵有明.基于超声波束扩散角对缺陷定位的技术研究[J].无损探伤.2019

[6].陈晓文,邓涵凌,李宾中,汤明玥.截断光束在非Kolmogorov湍流中的扩散角及方向性[J].激光杂志.2019

[7].宋海潮,徐幼林,郑加强,翁秀奇,陈显冰.旋动射流混药器扩散角对脂溶性农药混合效果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8

[8].林武汉,张伯涛,丁敏.溶洞地区桩基础应力扩散角的影响因素数值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

[9].刘梓栋.平面大扩散角水流特性及叁角翼调控数值模拟[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

[10].王世辉.大扩散角泵站前池底坎整流效果研究[D].扬州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实验与计算的侧向平均气膜冷却效率对...角部区域Cu基板的消耗厚度不同结构气体扩层中液相分布分别经150℃(左侧)和165℃(右侧)热老...公司PIV系统的组成[69]Pt/Pt(111)外延生长的STM图像

标签:;  ;  ;  ;  ;  ;  ;  

扩散角论文_马灵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