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地质灾害与防治要点分析

隧道施工地质灾害与防治要点分析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220

摘要:隧道施工是一种普遍存在于道路建设中的施工技术,无论是在地铁、高速公路还是铁路建设中都能看到隧道的身影,隧道工程量在不断增加。隧道作为道路建设中的一部分,其质量安全问题对道路交通具有重要影响。而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危害隧道安全的因素,一些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危害就对隧道施工建设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比如洞口滑坡、隧道塌方、洞内涌水等,都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不仅给隧道工程带来质量安全危害,还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本文主要分析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并尝试找出一些可行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隧道哦施工;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在隧道施工中做好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是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地质灾害的形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地质作用、人类工程建设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等。只有对这些问题具备科学、系统的认知,才能正确面对地质灾害的危害,采取合理的办法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和治理,最大程度地避免灾害的发生,降低灾害发生之后的危害性。因此,我们要重视对隧道施工中地质灾害的研究,加大研究力度,增强对灾害的预见能力,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1.隧道施工地质灾害概述

地质灾害的形成,往往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或者地质作用相关。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对整个工程以及施工人员安全都会造成损害。主要灾害类型包括:岩爆、冻融、地面沉降以及地面塌陷等。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形成原因不同,在施工中要结合其形成条件、特点进行防治。

2.隧道施工中常见地质灾害分析

2.1隧道施工中的塌方现象

塌方是隧道施工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施工中应力作用的影响,会导致洞顶和两侧的岩石、沙土发生大量塌落的现象。塌方可能发生在隧道施工的任一阶段,即开挖过程、支护施工过程中都有可能诱发塌方。常见的隧道塌方形式有两种,即洞口塌方和洞内塌方。

造成隧道塌方的原因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隧道施工要通过断层,开挖中释放出了断层中的潜在应力,围岩在力的作用力下失稳引发塌方;第二种情况是工程在遇到堆积体时,因为堆积体本身结构比较松散,工程进行开挖施工就会引发其坍塌;第三种情况,就是施工开挖遇到挤压破碎带,岩块互相挤压,遇到外力而塌落。除此之外,地质构造运动、地下水作用都可能引起岩体的失稳和坍塌,造成隧道塌方。这几方面原因都是地质方面的因素,但人为因素也会对工程造成影响,施工方法选择不恰当、爆破作业不当、混凝土开裂等施工方面的失误,也会对岩体造成影响,形成隧道塌方。

2.2隧道施工中的涌水突水现象

在隧道施工中最具危害性的一种地质灾害就是涌水突水问题,形成原因则是由于隧道开挖而造成含水层的破坏,水动力条件由此发生变化,围岩力学的平衡状态被打破,致使地下水储存能量以流体形式释放,且这种能量释放是高速运转的,造成一种动力破坏。涌水问题的出现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性影响等有关,可根据这些具体诱因进行相关防治工作。

2.3隧道施工中的岩爆现象

岩爆也是隧道施工中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是由于岩石积聚的应变能太大而引发的,这种应变能大到超过了岩石破坏所消耗能量的情况下,发生岩爆灾害,岩石碎片剥离、崩出。这种地质灾害带来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工程损坏、设备损毁乃至人员伤亡,需要加强对其防备措施的探究应用。

岩爆发生的条件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岩性因素、围岩应力、施工荷载等。常见的岩爆主要有弹射性、抛射型以及冲击地压型岩爆。在隧道施工中发生地质灾害的案例还是比较多的,比如2004年广州地铁3号线发生事故、台湾高雄捷运发生地表沉陷,这些案例中人为因素也占了很大比重,比如广州地铁的事故中,斜撑的安装支座不规范等施工技术方面没有达到要求,致使工程建设产生安全事故。由此可见,地质因素和施工因素都对地质灾害的形成有所影响。

3.隧道施工中各类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3.1隧道施工中的塌方防治

在塌方发生后的初期对塌方的治理首先要防止塌体扩大,对顶部和两侧开裂的地方要进行清除和固定,并在原有支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加强,在塌方范围内要进行架设支撑等,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防止塌方进一步扩大,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塌方塌至地表时,就要进行截水,情况严重时要采用遮雨棚,减少进入塌体的水量。

此外,还要进行对塌方体的处理,主要是对构件进行加固工作,在塌方体较大的情况下,就需要注浆加固坍体了。在做加固工作的同时,要进行防水、排水处理,尽量减少水对塌方的影响。

3.2对涌水突水问题的防治措施

对涌水突水的防治措施,主要采取引排、限排、泄水等方面的措施等。在进行泄水、排水时,要避免直接进行,否则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甚至会改变水文地质环境,对居民生活涌水造成不便。

因此,在进行水体排放时,往往需要采取引排、限排的措施,即排放要限量,尽量将排放的水体引入自然径流中,减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而引发更多的问题。

涌水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将水排到洞外,利用超前钻孔或者辅助排水坑道进行泄水;一旦发生过突泥情况,就要清理堆积物,钻孔灌注混凝土回填空腔;小型涌水情况,可以直接对其进行封堵。要根据运行地段的涌水情况,及时采取防水措施和支护措施。

3.3对岩爆的防治措施

因为岩爆的威力很大,施工前要对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在岩爆段开挖前就要准备好这一段的具体信息,提前做好防治的技术准备以及施工准备。岩爆开挖中要控制光爆,避免围岩表面大量应力集中,开挖后及时向开挖环境中喷洒高压水,减轻岩爆的力度。采取超前高压注水方法对危险部分进行监测,加大防御力度,减少因岩爆而造成的伤害,使岩爆影响降到最小化。

在施工人员防护方面,第一施工人员要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比如钢盔和防弹背心,岩爆险情严重时要紧急汇报并组织躲避;第二就是在掌子面处要注意设立钢筋防护网,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结束语:

隧道施工中地质灾害虽然比较常见,且危害性很高,但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严重后果。我们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学认知,了解其形成原因。在施工中能够采取合理的地质勘察和优化施工方案,同时还要加强对隧道施工中的地质预防和监测,以防为主、防治并重,尽可能地降低地质灾害风险。隧道施工关系着这段道路建设的质量,对交通运输有着重要影响,在施工中对地质灾害也要有清楚、科学的认知。

参考文献:

[1]李婕妤,童牧,吕乔森等.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对策[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38(4):94-96.

[2]张贵平.关于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7):6313-6314.

[3]赵金华.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分析及防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8):5035-5036.

标签:;  ;  ;  

隧道施工地质灾害与防治要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