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强度论文_王永泉,张军,景剑,陈天骄

导读:本文包含了植筋强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强度,混凝土,植筋,拉拔,抗压强度,锚固,承载力。

植筋强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泉,张军,景剑,陈天骄[1](2016)在《低强度混凝土化学植筋有效锚固长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植筋是一项基于混凝土结构的新型后锚固技术,由于基础使用年限的增加和不断经受大气环境的腐蚀,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严重降低,混凝土强度对化学植筋性能有重要影响,国内外对强度<20MPa的混凝土化学植筋性能研究较少。为了促进化学植筋能够更加安全、广泛地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中,进行低强度混凝土化学植筋拉拔试验研究,分析了锚固深度对化学植筋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同时,采用平均黏结应力计算模型对有效锚固深度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6年21期)

王永泉,张军,景剑,陈天骄[2](2016)在《部分黏结方法对低强度混凝土植筋性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部分黏结化学植筋对低强度混凝土植筋承载力的影响,通过试验验证了部分黏结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了研究部分黏结化学植筋黏结长度对低强度混凝土植筋承载力的影响,采用ANSYS有限元建模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确定了合理的部分黏结的锚固深度和非黏结区域长度,从而提出了较为可行、适用且具有足够安全系数的低强度混凝土部分黏结植筋构造。(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6年21期)

黄璐,林新鹏,廖丽云,彭茄芯,卓卫东[3](2016)在《植筋法新旧混凝土界面剪切强度的实用计算公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旧混凝土界面的剪切强度是衡量其粘结性能的最重要指标。以摩擦抗剪理论为基础,建立植筋法新旧混凝土界面剪切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界面植筋率及钢筋屈服强度等参数之间的理论框架;利用80组试件的试验实测结果,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了植筋法新旧混凝土界面剪切强度的改进计算公式,该公式与已有理论公式和规范公式相比较,与试验结果的吻合度更高且离散性更小。考虑植筋法新旧混凝土界面剪切强度的随机性,基于概率理论,提出了具有95%保证率的界面剪切强度的实用设计计算公式,该公式可供增大截面加固法设计计算时参考采用。(本文来源于《第2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期刊2016-08-13)

林新鹏,黄璐,林燕英,廖丽云,陈胜[4](2016)在《带植筋新旧混凝土粘结界面剪切强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旧混凝土粘结界面的剪切强度是衡量界面粘结性能的最重要指标。基于Z形粘结试件直剪试验,研究植筋情况下新旧混凝土粘结界面的剪切强度。采用统计方法,分析植筋直径、植筋深度及植筋率对粘结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保证新旧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植筋深度需不小于10倍的植筋直径,且界面剪切强度随植筋率的增大而增大。利用试验结果,对已有新旧混凝土粘结界面剪切强度的主要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吻合度较高的计算公式,可供实际加固工程参考。(本文来源于《福建建筑》期刊2016年04期)

尚守平,李宁,胡向军[5](2015)在《快凝无机植筋胶栓的锚固强度与锚固刚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发出一种新型快凝无机植筋胶栓,并分析了其植筋机理。通过试验确定其胶凝材料的配合比,对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凝结时间进行了研究。通过在混凝土试块上的植筋拉拔试验,对比不同条件下的植筋极限拉拔承载力,分析各因素对锚固强度的影响,量测部分植筋试件的滑移量并绘制荷载-位移曲线。试验表明:在合理的植筋天数和锚固深度下,该新型快凝无机植筋胶栓在水平面、竖直面和仰面都有较好的锚固性能。(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5年09期)

王千辉[6](2014)在《钢筋网对后植筋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板强度影响的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结构的性能,随着工程结构的日趋复杂,对混凝土质量的检测也变的愈发重要。常用的混凝土检测方法主要有回弹法、钻芯法、拔出法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钢筋网对后植筋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板强度的影响,其基本原理同后装拔出法相似,不同的是后植筋拔出法在锚固件和混凝土之间采用的是高强度且能快速固化的粘结剂粘结,该粘结剂的粘结强度满足拔出试验的要求,能够保证拔出试验的破坏源于混凝土的受拉破坏而非锚固件的粘结破坏。同时该方法很好的克服了预埋拔出法的检测周期长和后装拔出法操作过程复杂的不足,为现浇混凝土现场检测技术提供了又一便捷和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新方法。本试验采用土木学院实验室提供的原材料,设计并制作了两种强度(C30、C45)的混凝土板,每种强度考虑六种不同的配筋情况(无钢筋、 C10@200、C10@150、C10@120、C10@100、C10@80)。以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为依据,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对混凝土板进行了后植筋拔出试验、回弹试验、抗压强度试验,记录了相应的试验数据,观察和描述了后植筋拔出试验的破坏过程。2.对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和回归分析,对比分析不同钢筋网间距对极限拔出力的影响。3.对混凝土板的上表面和侧面进行了对比回弹试验,由于对上表面回弹时回弹能量的损失导致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误差增大,验证了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中关于板类构件不宜采用表面进行回弹法测强的原因,并引出本论文研究的后植筋拔出法。4.使用ABAQUS有限元程序对混凝土板的各配筋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拔出试验过程中混凝土内部应力应变的发展历程,对比了钢筋网间距对后植筋拔出试验的影响,即钢筋网间距较密(≤100mm)时,钢筋网影响了破坏面的发展,加大了拔出试验的极限拔出力;当钢筋网间距较小(≥120mm)时,钢筋网距离破坏面有一定的距离,其对拔出力的影响有限。考察了破坏面附近混凝土单元的应力状态,认为混凝土的破坏是由拉应力引起的。分析结果同现场试验结果比较,有较好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4-06-02)

布毅[7](2013)在《后植筋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作为目前工程建设的重要材料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检验和保证所使用的混凝土具有应有的质量一直是施工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回弹法、超声法、超声回弹法、钻芯法、拔出法等,但是它们都有各自的缺陷,应用最广泛的回弹法最大的缺点是不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板的强度检测。本文主要针对拔出法的不足,即预埋拔出法不能随时随地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而后装拔出法切槽难度较大,对拔出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提出了后植筋拔出法,即用粘结强度足够强的植筋胶使锚固件与混凝土紧密结合在一起,产生混凝土本身的破坏而不是锚固件的粘结破坏。以《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为依据,参考《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69:94),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提出了后植筋拔出法,解决了JGJ/T23-2011中关于回弹法不能用于常规现浇板的强度检测。2.利用实验室废弃的混凝土试块来进行后植筋拔出法预试验,进而确定试验的各种参数,如锚固件直径、锚固件埋深、植筋胶的配合比等,尽量选取最合理的参数,以达到尽可能好的试验效果。3.在实验室制作了4块2000mm×800mm×80mm的混凝土板,在其上进行一系列的后植筋拔出法试验,辅以抗压强度试验和回弹试验验证,描述后植筋拔出试验现象,对试验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与分析,建立后植筋拔出法测强公式。其相关参数满足有关规程的要求,这表明后植筋拔出法拔出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有良好的关系。4.采用Mohr-Coulomb准则对拔出试验极限状态进行分析,推导出理论测强公式。与后植筋拔出法测强公式之间的相对误差为9.97%。运用ANSYS进行数值分析,分析拔出过程中混凝土的受力状况,总结拔出试验的破坏机理,即在拔出力的作用下,混凝土的破坏是由压应力和剪应力组合而成的拉应力引起的。5.分析后植筋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诸如粗骨料、碳化深度、混凝土龄期、埋深误差等,认为试验过程中应尤其重视埋深误差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3-05-26)

习会峰,吴永河,穆建春,李胜强[8](2012)在《C15低强度混凝土中植筋的仿真计算及承载力折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关于植筋技术的研究基本上是在较高强度混凝土基材上进行的,而实际工程中仍存在低强度混凝土结构用植筋技术加固的案例。本文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10.0对C15低强度混凝土中植筋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分析了不同荷载下基材和受拉钢筋应力分布的规律。得到了钢筋的荷载-应力曲线和荷载-滑移曲线;求出了叁种常用钢筋的极限承载力;经过分析计算,得出了强度折减系数。结果说明,C15低强度混凝土中植筋是可行的,可以指导结构加固设计。(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2年04期)

刘长青,王孔藩,陆洲导[9](2012)在《高温中植筋胶拉伸抗剪强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高温中植筋胶的拉伸抗剪强度,进行了57个植筋试件在不同温度下的拉拔试验。试验温度共11个,温度范围为25~350℃。采用电炉加热升温,当到达设定温度后立即进行拉拔实验,每个温度下做5组试件。试验中量测电炉温度,植筋试件温度,植筋滑移和拉拔力。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植筋胶的拉伸抗剪强度显着下降,当温度高于350℃后,植筋胶基本丧失承载力,约为常温下的4%左右。(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马晓董,陈天虹,叶建[10](2007)在《混凝土化学植筋锚固强度的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混凝土化学植筋的基本破坏形态,对常见的锥体-黏结复合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应用莫尔强度理论对混凝土锥体破坏面建立了混凝土抗拔力与锥体高度和混凝土强度的定量关系,基于黏结破坏的试验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得出极限平均黏结应力公式,最终建立了极限平衡状态下的承载力公式。进而通过实验数据证实了公式的可靠性,为混凝土植筋的设计计算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浙江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植筋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部分黏结化学植筋对低强度混凝土植筋承载力的影响,通过试验验证了部分黏结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了研究部分黏结化学植筋黏结长度对低强度混凝土植筋承载力的影响,采用ANSYS有限元建模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确定了合理的部分黏结的锚固深度和非黏结区域长度,从而提出了较为可行、适用且具有足够安全系数的低强度混凝土部分黏结植筋构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筋强度论文参考文献

[1].王永泉,张军,景剑,陈天骄.低强度混凝土化学植筋有效锚固长度研究[J].施工技术.2016

[2].王永泉,张军,景剑,陈天骄.部分黏结方法对低强度混凝土植筋性能影响研究[J].施工技术.2016

[3].黄璐,林新鹏,廖丽云,彭茄芯,卓卫东.植筋法新旧混凝土界面剪切强度的实用计算公式[C].第2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2016

[4].林新鹏,黄璐,林燕英,廖丽云,陈胜.带植筋新旧混凝土粘结界面剪切强度试验研究[J].福建建筑.2016

[5].尚守平,李宁,胡向军.快凝无机植筋胶栓的锚固强度与锚固刚度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5

[6].王千辉.钢筋网对后植筋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板强度影响的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4

[7].布毅.后植筋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3

[8].习会峰,吴永河,穆建春,李胜强.C15低强度混凝土中植筋的仿真计算及承载力折减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2

[9].刘长青,王孔藩,陆洲导.高温中植筋胶拉伸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2

[10].马晓董,陈天虹,叶建.混凝土化学植筋锚固强度的解析[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7

论文知识图

论坛主界面5.4 后台管理系统界面设计锚杆拉拔仪混凝土抗拉强度对植筋粘结性能的影响一26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剪切强度与植筋的...已建好的吸收塔设备平台及操作钢平台试验装置图

标签:;  ;  ;  ;  ;  ;  ;  

植筋强度论文_王永泉,张军,景剑,陈天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