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助剂论文-程淑艳,寇佳伟,黄伟

钾助剂论文-程淑艳,寇佳伟,黄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钾助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合成气,异丁醇,CuZnAl催化剂,钾助剂

钾助剂论文文献综述

程淑艳,寇佳伟,黄伟[1](2018)在《钾助剂对CuZnAl催化剂合成气制异丁醇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ZnAl类水滑石前驱体,焙烧后通过等体积浸渍方法制得K含量不同的改性CuZnAl催化剂。借助XRD、H_2-TPR、Raman、N_2吸附-脱附和CO-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将其应用于合成气制备异丁醇的反应中,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K作为电子助剂促进CO转化率的提高,同时对催化剂表面ZnO的分布有影响。K的电子效应增加还原后Cu活性中心的数量,有利于CO在活性组分表面的吸附,因而促进异丁醇的生成。(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期刊2018年02期)

李艳,黄伟[2](2014)在《钾助剂对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合成低碳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完全液相法制备了Cu/Zn/Al浆状催化剂,考察了钾助剂的加入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氮吸附和程序升温还原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硝酸钾的加入可以减小Cu0晶粒度,改变催化剂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乙酸钾的加入可以使催化剂有较高的醇选择性。(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期刊2014年06期)

高海燕,相宏伟,李永旺[3](2012)在《钾助剂对Co/SiO_2费-托合成催化剂性质及反应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了钾(K)助剂(质量分数0.17%~4.98%)对Co/SiO2催化剂结构及其费-托合成(F-T)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助剂趋向于存在催化剂的外表面,K助剂的添加显着降低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在H2气氛下对催化剂还原处理,添加K助剂不会降低催化剂的还原能力,反而会促进Co3O4的还原。在CO+H2气氛中,K助剂会促进金属Co的氧化,使催化剂活性降低。少量的K助剂使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所下降,但使产物中的C1~C4含量降低,烯/烷比增加。(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2年02期)

宁文生,叶永聪,傅剑敏,王小琴,刘勇[4](2011)在《钾助剂对CuZnFe催化剂结构及反应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察了不同钾含量对用于合成低碳混合醇的Cu Zn Fe催化剂结构及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催化剂母体Cu Zn Fe,再利用等体积浸渍法添加钾助剂;使用固定床反应器评价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并用XRD(X射线衍射)、H2-TPR(H2程序升温还原)、低温N2物理吸附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and Natural Resources Engineering(ANRE 2011 ABE V5)》期刊2011-07-30)

孙薇[5](2011)在《锌、钠、钾助剂对Cu/SiO_2-Al_2O_3气相催化合成3-甲基吲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3-甲基吲哚是一种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在生物、医药等领域常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备受重视。3-甲基吲哚的合成方法有过诸多报道,但考虑环境、成本等因素我们选择以苯胺和丙叁醇为原料一步气相催化合成3-甲基吲哚。本论文报道了加入锌、钠、钾助剂对Cu/SiO2-Al2O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H2-TPR、NH3-TPD及TG等表征手段深入研究了加入助剂后铜基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通过对浸渍顺序的考察,表明加入锌、钠、钾助剂并分别采用先ZnO后Cu、Na20与Cu同时、先K20后Cu的浸渍顺序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初活性,收率分别达到46.9%、46.3%、44.4%。由XRD、TPR以及TPD结果可以看出,向Cu/SiO2-Al2O3催化剂中加入锌、钠或钾助剂后,铜和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催化剂的弱酸中心数多,有利于目的产物3-甲基吲哚的合成。由反应后的TG和XRD表征可知,锌、钠或钾助剂的加入不能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添加助剂后,导致催化剂积碳量增多,铜粒子烧结现象没有明显的改善。GC-MS测试结果表明,N-甲基苯胺、N-乙基苯胺、吲哚叁种物质为苯胺和丙叁醇气相催化合成3-甲基吲哚的主要副产物。(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宁文生,叶永聪,傅剑敏,王小琴,刘勇[6](2011)在《钾助剂对CuZnFe催化剂结构及反应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察了不同钾含量对用于合成低碳混合醇的CuZnFe催化剂结构及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催化剂母体CuZnFe,再利用等体积浸渍法添加钾助剂;使用固定床反应器评价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并用XRD(X射线衍射)、H2-TPR(H2程序升温还原)、低温N2物理吸附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ICEE 2011 V6)》期刊2011-01-27)

张爱军,武红丽,曹飞,郭成,韦萍[7](2008)在《钾助剂对硼铝酸铜催化脱氢环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K,考察了钾助剂对硼铝酸铜催化邻乙基苯胺脱氢环化制备吲哚的影响,并通过XRD、TPD、TPR、TG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K助剂的加入中和了部分催化剂强酸中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催化剂表面酸性,但对催化剂表面积炭没有明显改善.钾助剂的添加提高了催化剂晶粒的分散度,并且与活性组分发生协同作用,改善了催化剂的脱氢反应性能.在空速为0.1 h-1、水油摩尔比为10∶1条件下,未添加K的催化剂上,邻乙基苯胺的转化率为45%左右,而添加了6.05%K的催化剂上,邻乙基苯胺的转化率提高到了60%以上.同时,钾助剂的添加延缓了铜氧化物的还原,减慢了催化剂失活的速度:未添加K的硼铝酸铜,反应80 h后,邻乙基苯胺的转化率由50%降至41.3%,而对应的修饰了6.05%K的催化剂,转化率却基本维持不变.(本文来源于《分子催化》期刊2008年05期)

陈光文,李淑莲,袁权,焦凤君[8](2005)在《钾助剂对Rh/Al_2O_3催化富氢条件下CO选择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程序升温与原位FT-IR,CO程序升温脱附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研究了钾对Rh/Al2O3催化剂上CO吸附态和表面吸附物种的影响.结果表明,钾未改变金属铑上CO吸附的形态,但削弱了CO的吸附强度;在程序升温(真空中)的动态过程中,120℃时CO线式吸附完全脱除,180℃时CO桥式吸附完全脱除;助剂钾明显促进了表面甲酸盐和碳酸盐物种的形成,同时减弱了Al-Rh的相互作用.讨论了钾存在时甲酸盐和碳酸盐物种的形成机理.(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05年09期)

刘福霞,郝庆兰,王洪,杨勇,白亮[9](2004)在《钾助剂对F-T合成铁基催化剂浆态床反应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连续共沉淀与喷雾干燥成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不同K助剂含量的系列微球形Fe/Cu/K/SiO2 催化剂 (K/Fe质量比为 0 0 10~ 0 0 5 8) ,采用低H2 /CO比的合成气于典型的工业反应条件下 (5 2 3~ 5 33K ,1 5MPa,H2 /CO =0 6 7)进行了长期的浆态相F T合成 (FTS)反应性能评价 .结果表明 :K助剂的添加可增大催化剂活性 ,提高C5+ 、总的烯烃、有机含氧化合物及CO2 的选择性 ,并促进水煤气变换反应 ,但过高的K含量易使催化剂反应稳定性变差 .适中的K含量为K/Fe =0 0 30 ,该K含量催化剂的 6 6 0h浆态床FTS反应性能评价结果显示 ,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C5+ 选择性 ,产物分布较合理 ,长期运行稳定性好 ,反应后卸载下的催化剂形貌观测表明该催化剂还具有较好的抗磨损性能 .除K助剂的化学效应起主导作用外 ,催化剂的织构性质尤其是孔结构可能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并引起K/Fe =0 0 4 5时铁基催化剂对FTS产物选择性和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的部分调变 .(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04年11期)

陈慧,冯霞,段世铎[10](1999)在《XRD,ESR对萘氧化制苯酐催化剂中钾助剂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XRD,ESR方法研究了萘氧化制苯酐催化剂中K2SO4助剂含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解释了过量K2SO4助剂导致苯酐选择性下降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01期)

钾助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完全液相法制备了Cu/Zn/Al浆状催化剂,考察了钾助剂的加入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氮吸附和程序升温还原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硝酸钾的加入可以减小Cu0晶粒度,改变催化剂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乙酸钾的加入可以使催化剂有较高的醇选择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钾助剂论文参考文献

[1].程淑艳,寇佳伟,黄伟.钾助剂对CuZnAl催化剂合成气制异丁醇反应的影响[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8

[2].李艳,黄伟.钾助剂对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合成低碳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4

[3].高海燕,相宏伟,李永旺.钾助剂对Co/SiO_2费-托合成催化剂性质及反应性能的影响[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2

[4].宁文生,叶永聪,傅剑敏,王小琴,刘勇.钾助剂对CuZnFe催化剂结构及反应性能的影响[C].AgriculturalandNaturalResourcesEngineering(ANRE2011ABEV5).2011

[5].孙薇.锌、钠、钾助剂对Cu/SiO_2-Al_2O_3气相催化合成3-甲基吲哚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1

[6].宁文生,叶永聪,傅剑敏,王小琴,刘勇.钾助剂对CuZnFe催化剂结构及反应性能的影响[C].Proceedingsof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ergyandEnvironment(ICEE2011V6).2011

[7].张爱军,武红丽,曹飞,郭成,韦萍.钾助剂对硼铝酸铜催化脱氢环化性能的影响[J].分子催化.2008

[8].陈光文,李淑莲,袁权,焦凤君.钾助剂对Rh/Al_2O_3催化富氢条件下CO选择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J].催化学报.2005

[9].刘福霞,郝庆兰,王洪,杨勇,白亮.钾助剂对F-T合成铁基催化剂浆态床反应性能的影响[J].催化学报.2004

[10].陈慧,冯霞,段世铎.XRD,ESR对萘氧化制苯酐催化剂中钾助剂作用的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标签:;  ;  ;  ;  

钾助剂论文-程淑艳,寇佳伟,黄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