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人物画笔墨形态研究

写意人物画笔墨形态研究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武汉市430205)

一、概述

写意人物画在宋代兴起,也可称为“减笔”水墨人物画,飞速的寥寥数笔,破笔泼墨,笔触的狂放不羁,飘逸淡雅,具有一种闲逸的风格。写意人物画也可说新人物画(相较于传统人物画而言),上世纪五十年代美术院校中的“徐蒋体系”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物造型能力,二是笔墨形态的探索,大多数人物画家都在探索写实造型能力和笔墨意味的结合,以求达到简练、传神、概括,的写意精神。

二、写意人物画的发展史

写意人物画是指中国绘画中那种崇尚写意精神的绘画形式,追求六法原则的表现风格。其理论思想涵盖水墨写意人物画和工笔人物画,是传统人物画总体精神追求。写意人物画是以宣纸为工具,表现出一种简练粗放的绘画风格,不同于工笔画的工整严谨,写意人物画的形成进一步适合于中国文化中的“神遇而迹化”,“得意忘形”的精神追求,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原始时期记录生活,狩猎,舞蹈等等,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已经出现在岩石以及彩陶上,这些原始时期的审美情趣,翻开了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新一页。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我们可以从青铜器上看到以人物及动植物为原型的餐纹,饕餮纹等,在表现力、艺术想象力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战国、秦汉时期人物画《龙凤人物图》和《御龙图》,可以看出艺术的审美价值已经从实用美感独立出来,形成自身一整套完美的艺术体系。霍去病墓前的雕刻大气浑圆,具有写意精神,简洁明快的线条魄力都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内在精神价值。魏晋南北朝时期,二王的书法、谢赫“六法”的绘画理论,都将艺术推向了一个“人的自觉”时期。六朝时期的著名画家有顾恺之、陆探微、张风繇。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烈女图》、《女史箴图》造型典雅,用线流畅飘逸。这一时期,顾恺之的人物画技法和造型都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即使是工笔绘画形式,但其尚意原则仍是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唐代阎立本“密体”画派和吴道子“疏体”画派形成唐代人物画最典型特征,吴道子被后世称为“吴带当风”,具有简洁淡雅的文人写意境界。五代、两宋时期,人物造型、用笔设色都将中国画所追求的六法精神推向了极高境界。宋代开水墨写意人物画之先河,完成了中国绘画工笔人物画和水墨写意人物画的最终分裂。元代绘画,人物画避开社会生活以道释人物和肖像为主。明代绘画曲折缓慢,虽有波澜,但并不壮阔,清代倡导“笔墨当随时代”、“师造化”、“师古人”,将人物画中的形神兼备与水墨气韵结合,以及“骨法用笔”完美结合,完成一次质的飞跃。近现代人物画家大胆地表现生活,直面人生,中国人物画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

三、写意人物画的笔墨意味

笔墨作为写意人物画众多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墨意味”指的是笔墨关系的处理,其中包含了运笔的节奏、线条的走势和墨的浓淡润燥层次的配合,从而传达出人物画的“写意精神”。以软毫、易渗化的纸、墨、以及流动的水为材质的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特有的形式与精神。笔法、以及墨分五色都奠定了写意人物画无限延伸的想象力。中国画离不开线条,讲究“以线造型”,通过运用不同走势的线条来表达人物形象以及画面的运动感,线面的配合以及转化是写意笔墨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以线为形式,将线的巧拙刚柔,墨的浓淡干湿配合,达到一种和谐的过渡关系。

梁楷的作品《泼墨仙人图》,以酣畅的泼墨法,简括细笔,描绘出仙人步履蹒跚和带有幽默感的沉醉神情。《太白行吟图》是梁楷简笔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寥寥数笔,就把纵酒飘洒,才华横溢的诗仙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不拘泥于细枝末节,逸笔草草毫无雕琢造作之气,得意而忘形。《六祖斫竹图》梁楷用爽劲的折卢描描绘人物的衣纹,寥寥数笔,形神毕现,人物专注自如的神情跃然纸上,身后的背景有飞的淡墨破出,不事勾染,丰富了人物画的表现手法,对后世的人物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雪景山水图》以细劲的笔法刻画人物,以淡墨渲染天空,给人以皑皑之感,营造出荒凉萧瑟的氛围,可谓是一幅体现了梁楷同样也擅长精密画风的力作。

周思聪融写实、夸张、变形,于一炉,开风气之先,推动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创新,她的水墨人物画神态真挚,笔墨酣畅淋漓,丝毫不矫揉造作,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并丰富了水墨人物画的写实主义手法。后期则转变为表现主义风格,这是她的水墨人物画对于前人的大超越。在当时的国画坛极具创新意义的《人民和总理》,潇洒的线条,融体积与结构,酣畅淋漓的笔墨,将人物形象展现的生动而传神。《矿工图》大面积淡墨、浓墨渲染、分割、拼接重叠、错位等平面构成设计因素入画,改变了传统的现实空间。支离破碎、凄惨、残暴的场面跃然纸上,她的作品之所以质朴生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源于她对生活的真切感悟、以及外来的艺术营养、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

刘国辉摆脱了笔墨中心论的误导,以造型带动笔墨的新变,他有着相当强的笔墨功夫,他出身的新浙派正是在严格的造型与精美的笔墨的矛盾之中找到了平衡,他明确的看到了在写实人物画中笔墨要为造型服务,而不是以笔墨局限造型,以及中国画的造型要符合笔墨的表现规律,应该根据描绘对象的丰富和感悟的新颖,相应的发展前人所无的笔墨,“笔墨当随时代”,刘国辉把握了结构紧用笔松的要领,在探索新世界中实现了造型感与书写味的统一,在控制中有潇洒,飞动中有严谨,他的笔墨不仅继承了新浙派取之于花鸟画的勾勒点厾相结合的方法,而且发展并综合了南线北皴为一的且勾且皴且擦的拖泥带水法。

王子武的作品中,笔墨随心,以形写神,既注意全其神气,又注意将内在思想反映在外部形体。他的成名作《齐白石》,王子武用简练的笔墨,纯熟的思想将传神展现到了极致,囧囧有神的眼睛,飘逸的长须,微微向上仰视的角度,刻画出了一个历经沧桑而又睿智博学的大师形象,找到了“我自为我,自有我在”的境界。王子武画写生多以线为主,从结构入手,先以墨线勾勒,能一笔解决的问题就不再画第二笔。他的用笔稳健沉着,冼练概括,富有弹性且结实有力。王子武用沉稳、厚实、含蓄而富有变化的笔墨语言,塑造出一幅幅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和富有诗意美的人物形象。

四、结语

笔墨形态之自然天成,其根本是精神层面的真情实感,但仅仅如此并不代表就能臆造出什么新的形态,只有将画家的真情实感同深厚的技法层面的内在功力相配置,才会形成适合自己的笔墨形态。新时代需要新的笔墨形态来反映艺术家的新的精神追求。精神追求与笔墨形态的探索同步其笔墨形态自然天成,这意味着画家的“功夫要扎实”,要不断锤炼自己的形式语言和个性,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才能将二者不露痕迹地结合在一起,如此,水墨人物画将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者简介:周磊(1995.09—),男,江苏宿迁人,湖北美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中国画,研究方向:写意人物。

标签:;  ;  ;  

写意人物画笔墨形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