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辅助选择论文_邓世峰,王先如,张安存,陈次娥,吴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子辅助选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子,水稻,标记,稻瘟病,抗性,抗病性,葡萄。

分子辅助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邓世峰,王先如,张安存,陈次娥,吴明[1](2019)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我国水稻抗病育种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阐述了分子标记及其辅助选择,进而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抗病性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最后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出现的问题及前景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期刊2019年22期)

李莎莎,王跃进[2](2019)在《无核抗病葡萄的胚挽救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核葡萄是世界葡萄生产与消费的主要趋势。目前多数选育的无核葡萄品种为欧洲葡萄,抗病性差,中国野生葡萄具有较强的抗病性。以欧洲无核葡萄作母本,中国野生葡萄作父本,通过胚挽救技术选育,可以高效、快速的选育无核抗病葡萄。2018年4月—2019年3月,以欧洲无核葡萄作母本,中国野生葡萄为父本,共配置了9个无核×抗病和无核×无核杂交组合。杂交用花粉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种植资源圃采集,田间杂交试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葡萄瓜果研究开发中心完成。所用的胚发育培养基为改良MM3+0.5 g·L-1水解酪蛋白+0.1 g·L-1肌醇。胚萌发培养基优化以WPM培养基为对照,试验培养基为(1)WPM+5.7μmol·L-1 IAA+4.4μmol·L-1 6-BA+1.4μmol·L-1 GA3;(2)WPM+1μmol·L-16-BA;(3)WPM+1μmol·L-1 TDZ。以火焰无核×红宝石无核、火焰无核×双优、无核白鸡心×双优、红宝石无核×北醇和昆香无核×火焰无核共5个杂交组合的杂交胚为试验材料,对3种胚萌发培养基进行比较。继代培养基为1/2MS+IAA 0.3 mg·L-1+蔗糖30 g·L-1+活性炭1 g·L-1+琼脂7 g·L-1。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9个组合通过胚挽救技术共获得1344个杂交胚珠,553个杂交单株,其中红宝石×无核白的成苗率最高(51.31%)。以WPM+1μmol·L-1 TDZ为胚萌发培养基更适合胚萌发生长,且能降低畸形苗的数量,减少愈伤形成。利用分子标记GSLP1和SCF27辅助选择共鉴定出113个杂交F1代中有无核特异条带,其中通过GSLP1鉴定火焰无核×塘尾杂交F1代12株,有7株具有特异条带,无核率为58.33%;鉴定火焰无核×双优杂交F1代57株,45株具有特异条带,无核率为78.95%;通过SCF27鉴定红宝石无核×无核白杂交后代80株,61株具有特异条带,无核率为76.25%。通过抗霜霉病分子标记S382-615和S294-368鉴定出15株具有抗病特异条带。其中通过S382-615对火焰无核×塘尾杂交F1代进行鉴定,5株具有特异条带,用S294-368对火焰无核×双优杂交F1代进行鉴定,8株具有特异条带,对红宝石无核×北醇杂交F1代进行鉴定,2株具有特异条带。在火焰无核×塘尾杂交F1代中同时鉴定出无核性状和抗病性的有5株,在火焰无核×双优杂交F1代中同时具有无核性状和抗病性的有6株。这些杂种中无核与抗病的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田间观察确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1)

田大刚,杨小双,陈子强,陈在杰,林艳[3](2019)在《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闽恢3301稻瘟病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改良叁系杂交籼稻强势恢复系闽恢3301的稻瘟病抗性,以提高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75-1-127和C101A51为稻瘟病主效基因Pi9和Pi2的供体亲本,以闽恢3301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多代回交和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田间选择的方法,将供体亲本的Pi9和Pi2基因导入闽恢3301中,改良其稻瘟病抗性。利用21个福建近年流行的稻瘟菌菌株及其混合菌液对闽恢3301改良系进行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并连续两年在上杭茶地病圃进行田间自然诱发抗性鉴定。将闽恢3301改良系和闽恢3301分别与叁系不育系荟丰A和广8A及两系不育系GRD-7S进行测配,考察其农艺性状,以闽恢3301为父本的杂交组合为对照。【结果】通过利用Pi2/9分子标记对抗病基因进行跟踪选择,最终获得含Pi9和Pi2的闽恢3301改良系(闽恢3301-Pi9和闽恢3301-Pi2)各20份。除闽恢3301-Pi9对SH17004菌株表现为中感外,闽恢3301-Pi9对其他20个稻瘟病菌株及于2016和2017年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中均表现出抗病,且闽恢3301-Pi2对21个稻瘟病菌株及于2016和2017年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中均表现出抗病或高抗,二者抗性达到甚至超过两供体亲本75-1-127和C101A51的抗性水平,但闽恢3301对7个稻瘟病菌株表现感病,对1个菌株表现中感,对其他菌株则表现中抗或抗病,且田间自然诱发鉴定中均表现高感,说明闽恢3301-Pi9和闽恢3301-Pi2抗性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除RGD-7S×闽恢3301-Pi9和RGD-7S×闽恢3301-Pi2组合的单株产量分别极显着(P<0.01)高于相应的对照组合外,其他以闽恢3301改良株系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在株高、穗长、分蘖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结实率上无显着差异(P>0.05),表明闽恢3301-Pi2和闽恢3301-Pi9在培育稻瘟病抗性杂交水稻组合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论】闽恢3301-Pi9和闽恢3301-Pi2抗性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时在农艺性状和配合力等方面保持了闽恢3301及其组合的主要特性,说明利用Pi9和Pi2基因可有效改良闽恢3301的稻瘟病抗性,不仅拓宽了稻瘟病抗谱,还不影响闽恢3301的配合力,二者可作为新的水稻材料进行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田纪春,邓志英,陈建省[4](2019)在《与小麦常规育种全过程结合位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小麦常规育种全过程结合的多位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是作者根据40年常规育种和20年分子育种经验,发明的一种实用高效的小麦育种新技术,2016年获国家发明专利(ZL201410289103.4),2018年获中国专利银奖和泰安市发明专利一等奖。该发明专利的核心技术为"常规育种全程标记选择"、"多位点分子标记选择"和"根据组合类型确定标记选择顺序"3个方面。"常规育种全程标记选择"即从种质资源鉴定、亲本选择、分离世代世代选育到形成品种的常规育全程,均利用分子标记跟踪选择,而且不同世代标记选择的性状和重点不同,例如,在用分子育种元件配制组合的基础上,早期世代主要标记选择抗病等早期稳定性状,中间世代主要标记选择产量等后期稳定性状。"多位点分子标记选择"包括多个标记位点选择同一目标性状(例:3个标记位点对抗白粉病进行选择)和多个标记选择多个目标性状(例:用13个标记位点对7个性状进行同时选择),以此将控制多个QTL/基因有利等位基因聚合在一个新品种中。"根据组合类型确定标记选择顺序",即重点组合群体:先基因型标记后表现型选择,两者结合选优淘劣。一般组合群体:先表现型选择后基因型标记,只对优良株系进行标记鉴定。核心技术的发明和实施,提高了分子标记育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用性"和"高效性",实现了"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育种"的真正结合。本发明为专利使用者提供的不仅只是方法,而且包括育种元件、含有的QTL/基因、跟踪标记及其作用大小等,任何育种企业均可据育种目标,选择育种元件配制组合,使用标记聚合有利基因,培育理想型新品种。发明人使用该专利技术育成了多基因聚合的抗病、高产新品种山农20,201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5年又育成4个审定品种,其中山农102是抗赤霉病品种,山农111和山农糯麦1号分别是强筋和糯质等绿色优质品种。江苏大华、滨州泰裕、泰安丰田等省内外6家种业使用专利技术,育成的华麦118,裕田麦119和泰田麦118等5个新品种近年已获省和国家审定。因此,该专利技术应用价值很大,社会经济效益显着。(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降好宇,曾盖,郝明,黄湘桂,肖应辉[5](2019)在《广谱抗稻瘟病种质75-1-127的褐飞虱抗性基因鉴定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水稻品系75-1-127携带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9,已被广泛应用于抗稻瘟病水稻品种改良。笔者育种实践发现75-1-127表现出较强的褐飞虱抗性,因此鉴定该品系中的褐飞虱抗性基因并进行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方法】根据水稻品系B5中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的序列,设计引物扩增75-1-127的基因组DNA,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采用苗期集团法鉴定了75-1-127和B5的褐飞虱抗性表型。利用与Bph14与Bph15连锁的分子标记筛查了75-1-127为稻瘟病抗源回交转育的两系不育系后代,并鉴定了这些后代的稻瘟病抗性、褐飞虱抗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结果】75-1-127中含有与B5完全一致的Bph14和Bph15序列。75-1-127和B5苗期褐飞虱抗性均为1级。在以75-1-127为抗源改良的两系不育系中,携带Bph14、Bph15的单基因系或双基因系的褐飞虱抗性均得以改良,其中双基因聚合系的死苗率为8.5%,与供体亲本75-1-127以及阳性对照B5差异不显着,进一步证实75-1-127含有褐飞虱抗性基因。【结论】水稻品系75-1-127携带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可以作为抗源应用于水稻褐飞虱抗性育种。(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黄湘桂,降好宇,张菊萍,唐伟,肖应辉[6](2019)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创5S稻瘟病抗性和镉积累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培育抗稻瘟病且籽粒镉低积累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利用谷梅4号、天津野生稻和魔王谷为稻瘟病抗源,Cd14030(日本晴的衍生系)为稻米镉低积累基因OsHMA3的供体亲本,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逐步聚合的方法,创制了基于创5S(C5S)背景的包含抗病双基因和镉低积累基因的叁基因聚合系。叁基因聚合系的苗瘟感病级别为1.5~2.1级,与抗病双基因聚合系无显着差异,但叁基因聚合改良株系的糙米镉含量因亲本来源而异,其中,基因型为C5S(Pi49+Pigm+OsHMA3)的改良系糙米镉含量为0.051~0.067 mg/kg,与日本晴(0.051 mg/kg)相当,较C5S(0.118mg/kg)下降43.2%~56.8%,较好地将稻瘟病抗性与镉低积累特性聚合于两用核不育系创5S中。此外,叁基因聚合改良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大多与C5S相近,其中有一些株系甚至在每穗总粒数与一次枝梗数上还得到了改良。(本文来源于《杂交水稻》期刊2019年04期)

韩宇蕾[7](2019)在《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更适合的无核葡萄胚挽救亲本,创制一批无核葡萄新种质,本研究选用6个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品种作为母本,3个有核葡萄品种做父本,配置8个杂交组合,运用胚挽救技术,进行离体胚珠培养、胚培养、胚萌发、成苗、炼苗移栽,在胚挽救工作中一共取回的杂交果粒数5524个,离体接种的胚珠6632个,获得发育的离体幼胚1297个,获得357个胚挽救杂种株系。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使用无核标记对杂交后代进行早期鉴定,取得以下结果:父母本的基因型对胚挽救均有影响。‘摩尔多瓦’做父本时,母本为‘红宝石无核’的杂交组合胚发育率(19.19%)和成苗率(9.58%)最高,‘无核白鸡心’(5.84%,3.28%)、‘火焰无核’(胚发育率:5.54%,成苗率:1.32%)、‘奇妙无核’(胚发育率:2.60%,成苗率:0.94%)做母本的杂交组合胚挽救效率依次递减。以‘阳光玫瑰’为父本的杂交组合中,‘火焰无核’(胚发育率:5.49%,成苗率:3.30%)做母本的组合胚发育率和成苗率高于‘赫什无核’(胚发育率:4.41%,成苗率:1.04%)做母本的组合。‘北冰红’做父本时,以‘波尔莱特’(胚发育率:7.11%,成苗率:3.56%)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胚发育率和成苗率均高于以‘赫什无核’(胚发育率:3.81%,成苗率:1.17%)为母本的组合。‘阳光玫瑰’做父本的杂交组合胚发育率较高但成苗率较低。母本基因型对胚挽救效率的影响显着,父本基因型对胚挽救效率影响较小。使用GSLP1无核标记快速检测火焰无核×摩尔多瓦、波尔莱特×北冰红、红宝石无核×摩尔多瓦叁个组合的子代株系,2-4、2-8、5-7、6-64、6-99这5个株系扩增出569bp特异性条带,初步确定为无核株系。(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赖怡帆,孙君玥,张旭辉,梁毅,李永聪[8](2019)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Pigm基因改良湘晚籼13号的稻瘟病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湘晚籼13号、谷梅4号、75–1–127(CK1)和CO39(CK2)为材料,用21份来自不同稻区的稻瘟菌菌株室内接种,采用室内苗瘟鉴定和田间病圃鉴定的方法,明确Pigm基因供体亲本谷梅4号和受体亲本湘晚籼13号的稻瘟病抗性表现及抗菌谱;根据Pigm基因序列信息,设计和筛选高效多态分子标记T9E4;利用获选分子标记,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连续回交育种实践,培育高抗病株系。结果表明:Pigm基因供体亲本谷梅4号和受体亲本湘晚籼13号的抗性反应及抗菌谱存在明显差异,抗性频率分别为95.2%和61.9%。大田病圃稻瘟病抗性鉴定表明,谷梅4号高抗苗瘟和穗瘟,而湘晚籼13号高感苗瘟和穗瘟。T9E4标记引物在谷梅4号和湘晚籼13号基因组中分别扩增出1条约750 bp和1条约1 800 bp的稳定明亮条带,且PCR产物可以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快速检测,标记辅助选择效率达100%。通过连续回交、自交及分子选择,培育出1个含有Pigm纯合等位基因、高抗苗瘟和穗瘟,且主要农艺性状与湘晚籼13号高度相似的BC5F3株系,实现了定向改良目标。(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顾建强,陈子强,林艳,郭新睿,田大刚[9](2019)在《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蜀恢527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快速实现对目标基因的准确选择,为分子育种提供有效工具。以杂交水稻恢复系蜀恢527为受体亲本,以携带抗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IRBBL23为供体亲本,利用杂交、回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将广谱持久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导入到优良恢复系蜀恢527中,获得22份含有Xa23基因的改良株系。用白叶枯病菌致病菌系P6接种改良株系,筛选出1份高抗白叶枯病的新恢复系R527-Xa23。进一步考察R527-Xa23与不育系谷A、Ⅱ-32A和特丰A配制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结果显示R527-Xa23与蜀恢R527的组合,在穗长、每株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相关农艺性状上相似,表明该恢复系R527-Xa23在培育白叶枯病抗性杂交水稻组合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徐鹏,叶胜拓,牟同敏[10](2019)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恢复系R1813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R1813是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抗倒、迟熟优良籼型两系恢复系,以R1813为父本,已经选配出一批组合通过审定。该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转育技术,将MD12086-41携带的抗稻瘟病基因Pi9、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渗入到R1813的背景中,选出3个携带Pi9、Xa23、Bph14和Bph15基因的近等基因系ST15005-1-106-9、ST15005-1-318-4和ST15005-1-318-14。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这3个改良株系均表现抗稻瘟病、高抗白叶枯病和中抗褐飞虱,与R1813相比,3种病虫害的抗性都明显提高。田间试验和品质分析表明,3个改良株系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主要指标都与R1813相似。对少量测配组合的抗性鉴定、田间试验和品质分析表明,除了抗性有明显提高以外,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主要指标都与R1813所配组合相似。(本文来源于《杂交水稻》期刊2019年01期)

分子辅助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核葡萄是世界葡萄生产与消费的主要趋势。目前多数选育的无核葡萄品种为欧洲葡萄,抗病性差,中国野生葡萄具有较强的抗病性。以欧洲无核葡萄作母本,中国野生葡萄作父本,通过胚挽救技术选育,可以高效、快速的选育无核抗病葡萄。2018年4月—2019年3月,以欧洲无核葡萄作母本,中国野生葡萄为父本,共配置了9个无核×抗病和无核×无核杂交组合。杂交用花粉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种植资源圃采集,田间杂交试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葡萄瓜果研究开发中心完成。所用的胚发育培养基为改良MM3+0.5 g·L-1水解酪蛋白+0.1 g·L-1肌醇。胚萌发培养基优化以WPM培养基为对照,试验培养基为(1)WPM+5.7μmol·L-1 IAA+4.4μmol·L-1 6-BA+1.4μmol·L-1 GA3;(2)WPM+1μmol·L-16-BA;(3)WPM+1μmol·L-1 TDZ。以火焰无核×红宝石无核、火焰无核×双优、无核白鸡心×双优、红宝石无核×北醇和昆香无核×火焰无核共5个杂交组合的杂交胚为试验材料,对3种胚萌发培养基进行比较。继代培养基为1/2MS+IAA 0.3 mg·L-1+蔗糖30 g·L-1+活性炭1 g·L-1+琼脂7 g·L-1。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9个组合通过胚挽救技术共获得1344个杂交胚珠,553个杂交单株,其中红宝石×无核白的成苗率最高(51.31%)。以WPM+1μmol·L-1 TDZ为胚萌发培养基更适合胚萌发生长,且能降低畸形苗的数量,减少愈伤形成。利用分子标记GSLP1和SCF27辅助选择共鉴定出113个杂交F1代中有无核特异条带,其中通过GSLP1鉴定火焰无核×塘尾杂交F1代12株,有7株具有特异条带,无核率为58.33%;鉴定火焰无核×双优杂交F1代57株,45株具有特异条带,无核率为78.95%;通过SCF27鉴定红宝石无核×无核白杂交后代80株,61株具有特异条带,无核率为76.25%。通过抗霜霉病分子标记S382-615和S294-368鉴定出15株具有抗病特异条带。其中通过S382-615对火焰无核×塘尾杂交F1代进行鉴定,5株具有特异条带,用S294-368对火焰无核×双优杂交F1代进行鉴定,8株具有特异条带,对红宝石无核×北醇杂交F1代进行鉴定,2株具有特异条带。在火焰无核×塘尾杂交F1代中同时鉴定出无核性状和抗病性的有5株,在火焰无核×双优杂交F1代中同时具有无核性状和抗病性的有6株。这些杂种中无核与抗病的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田间观察确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子辅助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1].邓世峰,王先如,张安存,陈次娥,吴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我国水稻抗病育种中的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2019

[2].李莎莎,王跃进.无核抗病葡萄的胚挽救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C].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3].田大刚,杨小双,陈子强,陈在杰,林艳.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闽恢3301稻瘟病抗性[J].南方农业学报.2019

[4].田纪春,邓志英,陈建省.与小麦常规育种全过程结合位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5].降好宇,曾盖,郝明,黄湘桂,肖应辉.广谱抗稻瘟病种质75-1-127的褐飞虱抗性基因鉴定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J].中国水稻科学.2019

[6].黄湘桂,降好宇,张菊萍,唐伟,肖应辉.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创5S稻瘟病抗性和镉积累特性研究[J].杂交水稻.2019

[7].韩宇蕾.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8].赖怡帆,孙君玥,张旭辉,梁毅,李永聪.分子标记辅助选择Pigm基因改良湘晚籼13号的稻瘟病抗性[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顾建强,陈子强,林艳,郭新睿,田大刚.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蜀恢527对白叶枯病的抗性[J].福建农业科技.2019

[10].徐鹏,叶胜拓,牟同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恢复系R1813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研究[J].杂交水稻.2019

论文知识图

实验技术路线图分子辅助选择获得的优质双抗甜瓜...农业生物技术植物生物技术(3)农业生物技术植物生物技术(9)引物P1/P2在亲本及F2的扩增结果M....农业生物技术植物生物技术(5)

标签:;  ;  ;  ;  ;  ;  ;  

分子辅助选择论文_邓世峰,王先如,张安存,陈次娥,吴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