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生态文明建设历程的唯物史观审视——基于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理论视角

新中国成立70年生态文明建设历程的唯物史观审视——基于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理论视角

论文摘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大致经历了最初探索、基础奠定、正式形成和全面深化四个阶段,不断取得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成就。追寻理论渊源,马克思唯物史观对"现实的人"的阐述,为正确认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程提供了独特的视域。以"现实的人"为切入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自然制约性""历史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架构之下,逐渐实现了"目的性与规律性""价值性与历史性""主体向度与客体向度""问题应对与总体布局"的统一,是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理解和发展。

论文目录

  • 一、唯物史观“现实的人”的内在规定性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
  •   (一)“现实的人”的内在规定性之一:人是自然存在物
  •   (二)“现实的人”的内在规定性之二:人是社会存在物
  •   (三)“现实的人”的内在规定性之三:人是实践存在物
  •   (四)“现实的人”的内在规定性之四:人是历史存在物
  •   (五)“现实的人”的内在规定性对人与自然关系处理的启迪
  • 二、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演进
  •   (一)1949—1978年: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最初探索
  •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教训
  •     2.新中国成立初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   (二)1978—2002年: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奠定
  •     1.改革开放前半期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     2.改革开放前半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与效果
  •   (三)2002—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正式形成
  •     1.21世纪初期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与举措
  •     2.21世纪初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   (四)2012年至今: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深化
  •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进展
  •     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果
  • 三、唯物史观“现实的人”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深化
  •   (一)从“征服自然”到“尊重规律”:生态文明建设中目的性与规律性相统一
  •   (二)从“艰难探索”到“认识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中价值性与历史性相统一
  •   (三)从“人定胜天”到“尊重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中主体向度与客体向度的统一
  •   (四)从“环境保护”到“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中问题应对与总体布局的统一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维平,陈雅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年,唯物史观,现实的人,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 甘肃理论学刊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Ⅰ辑,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单位: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兰州大学科研重点项目“马克思经济理论价值挖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 X321;D64;A81

    页码: 5-12+2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731K

    下载量: 226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起源史研究[J]. 现代交际 2020(01)
    • [2].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的根据和方法论意义[J]. 哲学研究 2020(03)
    • [3].民国时期唯物史观史学的非主流趋向:以中山大学陈啸江为中心的探讨[J]. 人文杂志 2020(01)
    • [4].社会符号论的批判向度与力度——基于唯物史观的一种考察[J]. 中国社会科学 2020(07)
    • [5].恩格斯晚年在何种程度上推进了唯物史观[J]. 宁夏社会科学 2020(05)
    • [6].比较与驳斥: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书信与卡尔·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7].恩格斯晚年唯物史观贡献的三重论域[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8].唯物史观中“决定”的涵义探微[J]. 社科纵横 2019(03)
    • [9].早期唯物史观大众化的重要著作——李达《社会之基础知识》探论[J]. 江淮论坛 2019(02)
    • [10].挖掘历史细节 浸润唯物史观素养[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04)
    • [11].唯物史观概念的汉译、理解及其运用[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9(03)
    • [12].论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改革开放[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9(03)
    • [13].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唯物史观[J]. 改革与开放 2019(14)
    • [14].唯物史观的阐释原则及其具体化运用[J]. 中国社会科学 2019(10)
    • [15].唯物史观生成逻辑之辨[J]. 理论探讨 2019(06)
    • [16].“三个进一步解放”的唯物史观意蕴[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7(06)
    • [17].高校唯物史观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2)
    • [18].唯物史观中国解释的时代向度[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8(03)
    • [19].唯物史观视野中伦理变迁的根源及效应——以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历史演变为依据的考察[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 [20].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唯物史观的一些认识[J]. 历史教学问题 2018(02)
    • [21].雾霾防治的唯物史观向度[J]. 社会科学家 2018(05)
    • [22].中国道路是唯物史观中国化的伟大成果[J].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2018(07)
    • [23].五大发展理念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J]. 理论学习 2016(08)
    • [24].一元论唯物史观还是“因素论”?——重读普列汉诺夫[J]. 哲学研究 2016(12)
    • [25].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与大唯物史观的形成[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7(01)
    • [26].唯物史观视野中的资本主义价值观[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04)
    • [27].“精神史”与“概念史”研究辨析——从唯物史观的微观解读到哲学范式的文化转向[J]. 学术交流 2017(01)
    • [28].通往自由的“另一条道路”:文化路径——《文化与自由:唯物史观创新研究》一书评介[J]. 江汉论坛 2017(04)
    • [29].新文化运动中的唯物史观派[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04)
    • [30].坚持唯物史观 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J].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7(07)

    标签:;  ;  ;  ;  

    新中国成立70年生态文明建设历程的唯物史观审视——基于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理论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