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朱颖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疗效,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

【关键词】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血清胆红素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274-01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1]。我们在临床对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整体效果满意,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98例,均符合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其中男30例,女19例;日龄3~24天,平均(15.0±3.9)天;体质量2950~4870g,平均(3650±260)g;顺产19例,剖宫产30例。对照组49例,其中男28例,女21例;日龄4~22天,平均(15.9±4.3)天;体质量2800~4950g,平均(3700±300)g;顺产20例,剖宫产29例。两组性别、日龄、体质量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注意保暖、对症治疗、营养支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精神情况及黄疸出现时间、伴随症状及消退情况。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1)光疗护理:蓝光治疗前向患儿家属解释治疗方法及不良反应,取得家属的配合。治疗过程中患儿要戴好眼罩,除会阴及肛门用尿布遮盖外,全身裸露,增加照射面积。(2)抚触护理:由经过抚触培训的护理人员操作。顺序为前额、下颚、头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护理人员双手洁净、温暖、没有长指甲。采用正规的国际标准抚触护理方法进行抚触护理。室温24℃~26℃,室内播放轻柔的音乐,动作轻柔、用力适当,抚触过程中密切观察,一旦患儿出现哭闹,肌紧张,肤色变红异常反应或不适症状等表现,应立即停止抚触。15~20min/次,2次/d。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疗效:患儿治疗6天,黄疸消退,睡眠、吃奶恢复正常,血清胆红素<119.7μmol/L为显效;患儿治疗6天,黄疸大部分消退,睡眠、吃奶基本正常,119.7μmol/L≤血清胆红素<171.0μmol/L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两组护理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数据的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39例(79.59%),有效7例(14.29%),无效3例(6.12%),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显效30例(61.22%),有效10例(20.41%),无效9例(18.37%),总有效率为81.6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护理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

两组护理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两组护理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x-±s)

组别n血清胆红素(μmmol/L)黄疸消退时间(d)

护理前护理后

观察组49325.6±23.769.7±15.3.26±0.14

对照组49328.4±22.9100.6±19.76.38±0.29

3.讨论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3]。其病因主要有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胆汁排泄障碍。其治疗主要有光照疗法、换血疗法、药物治疗。本研究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为81.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69.7±15.4)μmmol/L,低于对照组(100.6±19.7)μmmol/L(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为(3.26±0.14)d,短于对照组(6.38±0.29)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新生儿黄疸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疗效,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

【参考文献】

[1]李棚,高海燕.抚触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5):142-144.

[2]邢利英,陈立文,吴殷.蓝光联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77-79.

[3]毋艳.早期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黄疸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5):219-220.

标签:;  ;  ;  

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