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中值得关注的三个要点

高校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中值得关注的三个要点

丁清(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高校企业在办学模式、投资主体和体制变化的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竞争,可以寻求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支撑。尤为值得关注其三个要点:成本优势构成的核心、“活”着的质量策略和作用于成本动因的成本控制。

关键词:高校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要点

引言

成本管理是高校企业发展的永恒的主题。当前,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迅猛异常,一系列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手段应运而生。我国高校办学模式的多样化演变、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趋势以及校企体制的改革,使高校企业面临着蓬勃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校企的成本管理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具体实践上,都应顺应潮流、力求创新。

传统的成本管理仅以“降低成本”为主线,而战略成本管理的本质与其根本不同。后者根据影响发展的长期的和根本性的因素进行决策,拟使企业永立不败之地。战略成本管理的成本优势是持续的和连续延伸的。它关注成本战略的空间、过程和业绩,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的循环机制;通过对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控制与改善,寻求相对久远的竞争优势,因此是更高层次的成本管理思想和方法。高校企业在发展中,应当研究和贴近战略成本管理,笔者认为如下三个要点尤为值得关注。

1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成本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的特征十分鲜明。其一是战略特征:战略成本管理着眼于长远的战略目标,不拘泥于“降低成本”的短期的、战术性成本管理,以夺取持续的优势;其二是全局特征:战略成本管理以全局为对象,根据总体发展制定战略。它综合考虑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把企业内部仅仅看作是整个价值创造作业链中的一部分;其三是外延特征:战略成本管理更加关注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外延到上游渠道和下游领域,把自身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这对预测和控制风险,确定和实施恰当的管理战略十分有益。其四是抗争特征:战略成本管理所追求的成本优势,与侧重改善企业现状、增加经济效益的传统成本管理方法不同,它是基本的竞争战略,其宗旨是为了迎接各种挑战。

与其基本特征相适应,战略成本管理包括价值链分析、市场定位和成本动因分析。尤其是战略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会计导入了企业战略管理,两者相融,实现了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是在研究不同战略选择下组织成本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它将成本信息浸透到战略管理循环的全过程中,通过对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的全面分析、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成本优势实际上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

2战略成本管理“活”着的质量策略

追求成本优势必须完善质量策略。质量关系成本,实现一定的质量就需要相应的成本。质量策略的基点是在成本与质量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为达到适度的质量标准而付出最低的成本。而平衡的标准来自市场的接受程度,成本的高低取决于质量标准的尺度。

成本、质量、价格、销量之间的联动关系使成本控制不可能仅仅考虑成本本身。从产品单位成本及单位成本额获取的利润来看,一味追加成本的方式并不一定更多地取得经济效益,通过扩大销售规模等方式、方法也能获取更多的利润总额。“薄利多销”就是指通过低价策略赢得市场。探求其原理,可以认为是高成本支持高质量来赢得市场的策略。高消耗维持的高质量与偷工减料式的低成本并不是质量与成本的合理选择。因此,质量策略中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应将成本控制依托于一个更加广阔的背景中进行考察。

以质量和企业的长期利益为代价实施的目标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质量策略是背道而驰的。数字目标往往很难反应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质性的核心价值。制定合理准确的数字目标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一旦制定的数字目标超过了系统的能力,实际上就形成了强制性的目标实施。数字目标管理本质上就是所谓的反向式管理,认为利润是过去运行的结果,进行管理就是从结果中寻找并消除减少利润的原因。而过去发生的一切是无法改变的,当前的结果是由过去的资源配置下产生的,将来是变化的和未知的,由此凸显出其中的逻辑错误。不能制定准确的目标,但又用这个不能反映实际情况变化的目标实行反向强制管理。实行这样的目标绩效考核,那就是在用一把不可能准确的尺子在严肃地测量企业经营的表现。

目标具有不确定性和可调整性,应使其尽可能地做到科学和准确,并与长期的战略规划相一致。这样就可能提高或延伸目标,利于组织团队和资源,支持和激励人们发挥最大内在能量,推动企业向目标冲击。

纵观全局,战略环境分析来自于企业的内外,尤其是外部的环境。战略实施控制中,当环境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也需要进行战略调整。战略环境始终是连续变化的、不断活动的,战略规划下的质量策略也就永远是“活”着的。

3战略成本管理下冲击动因的成本控制

成本由若干独立或交互作用的因素所共同驱动。这些成本动因包括由业务量动因驱动的短期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和由作业量动因驱动的长期变动成本(主要是各种间接费用)。成本是客观动因和主观动因的函数,主观动因也是驱动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企业队伍的成本管理意识、综合素质等等,都将影响企业成本高低,完全可以通过控制挖掘其巨大潜力。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动摇了成本会计系统,动摇了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动摇了以核算为基础的成本管理。

按照战略成本管理的观点,将传统的单一的数量动因扩展成为一系列的成本动因,按成本动因的多标准分配,从而正确地分配各项间接费用,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由此,清晰地揭示哪项产品是有效的盈利产品。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下未予考虑的一些无形的成本动因,如生产规模、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企业结构调整,甚至厂区布局等,都会对产品成本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战略成本管理中均应予以考虑。

成本控制直接作用于成本动因,而不是成本本身。只有通过控制成本动因才能使成本得到持续的管理。成本动因驱动成本,但成本动因并不因成本控制而存在,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才是决定成本动因的根本力量。如何在降低成本与生产经营需要之间权衡取舍,取得适当的战略成本控制目标,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选择。

战略成本管理基本的竞争战略是成本领先战略,其核心的思想就是以成本竞争为中心,以降低成本为前提。在既定的企业战略模式下,调整成本、质量、价格、销量等因素间的关系,以成本支持质量、价格以及扩大市场份额等的需要,促使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由于资源条件的限制,通过成本控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有限资源的消耗,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产品的方法,在诸多的降低成本的作法中应给予重点关注。

成本控制目标可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配合企业的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以实现成本优势使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第二个层面是充分利用资源、成本、质量、数量、价格之间的联动,争取可能的最高利润;第三个层面是实施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地组织管理或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等措施。这三个层面的区别在于透视成本的视角不同。第一层面关注企业与环境、企业与竞争的相互关系,重视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不断取得竞争优势为。第二层面主要面向企业内部,兼顾价格、供求等市场因素,对取得利润更为敏感。第三层面则专注于企业内部来降低成本。显然,为了保证企业的长远利益,应当确立第一层面的成本控制目标。

综上所述,高校企业要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在有意采用战略成本管理时,应当首先关注位居其核心的成本优势和由此产生的强烈的竞争力。它在这一点上,与其他的管理思想有所同又有所不同,其贵在着眼全局、贵在志存高远,从而能使企业鸿运久长、安全致胜。其次,应当特别关注战略成本管理中具有生命力的质量策略,作为实际运营的原则及依据。高校企业大多依赖于高校的科技实力,产品质量的策略只能沿着质量上游的方向进行运作。但作为企业的共性,利润仍是高校企业生存的基础。因此,按照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制定并实现切合实际的质量策略是至关重要的。再者,校企在实践战略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特别关注成本控制的途径和成效,正确辨析和驱动成本动因,解决控制难题。诸此三点,研之要务。

参考文献:

[1]逯颖,韩一鑫.管理思想的演变和成本会计的发展[J].求实2004,(06).121-122.

[2]孙娜娜,陈海芹.基于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系统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09,(03).20-21.

作者简介:

丁清(1979-4),男,山东兖州人,助理会计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读工程硕士。

标签:;  ;  ;  

高校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中值得关注的三个要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