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古典园林论文_谢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西古典园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园林,古典,中西,园林设计,几何,自然观,艺术。

中西古典园林论文文献综述

谢飞[1](2018)在《中西古典园林异同之神话的演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这就如同一个悖论,最早的花园诞生于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干燥的沙漠中,这些地方大自然看上去更具有敌意:荒漠完成了创造花园的奇迹几乎就如同希望看到了绽放。"意大利的园林史学家MariellaZoppi如是说。从这句话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关于园林起源在考古学方面的研究,更加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是其背后蕴藏着的深意——即园林起源同人类社会物欲需求及精神追求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8年11期)

王登涛[2](2018)在《中西古典园林艺术风格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园林艺术创作是根据某些功能和审美需求将花园、植物和建筑结合在一起。世界古代和现代园林艺术可分为两类:中国园林艺术和西方园林艺术。中西园林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造就了不同的风格和特色。西方园林由法国古典园林代表,它们的景观特征为整洁、规则和对称。东方园林由中国古典园林代表,它具有自然、曲线景观特征。(本文来源于《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期刊2018年29期)

盛丽[3](2017)在《崇尚与控制——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差异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古以来,中西方古典园林在各自的自然条件、人文思想中独立产生和发展起来,蕴含了不同的造园思想,形成了2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氛围。通过对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的研究,分别从园林的道路、植物、水体、雕塑、取景和空间等6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两者的艺术差异即对自然的崇尚与控制。(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7年15期)

闫佩佩[4](2017)在《基于几何形式、透视法与自然认知观的中西古典园林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园林是人对自然认知的再现。与绘画一样,园林也有对应的几何形式与透视法,核心是自然观。本文拟从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几何形式入手,阐述所对应的不同透视法与自然观,深入比较中西方古典园林。几何形式是园林中最基本的构图形式。几何形式的确立固定了对应的叁维空间,空间的形状影响着人们观景时透视方法的选择,透视方法的不同给人们带来不同的体验,人们对自然的认知也相对不同,自然的认知不同反过来影响园林设计。只有更清晰的认识不同的几何形式、透视法、自然认知观与园林的联系,才能形成各自的认知,为当代造园提供历史借鉴,用于实践。因此,解读几何形式、透视法与自然的认知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几何学、透视学、环境心理学理论分析,提取深藏于中西古典园林中的差异。首先,分析数学中的几何形式与透视法之间的关系,引出园林与几何形式、园林与透视法以及园林中的几何形式与透视法之间的联系,进行图示总结;然后,从园林的四个组成要素中逐条分析总结每个要素中的几何形式与透视法的关系,进行图示总结;最后,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为分析对象,从几何形式、透视法与自然认知观上来分析,进行图示总结。经分析得出结论,西方古典园林因欧氏几何形构图制造了静止的空间而采用定点透视的观法,中国古典园林因分形几何构图制造了动态的空间而采用动点透视的观法。欧氏几何与定点透视的观法浑然一体,分形几何与动点透视的观法浑然一体,发展出两套截然不同的美学体系。认知论决定了方法论,中西方园林几何形式与观法的不同根源在于自然观的不同,西方是控制自然从而简化自然,中国是尊重自然从而模拟自然。中西方园林两套美学体系的完善,将作为今后指导园林设计的一种方法。(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胡淑华[5](2016)在《浅谈中西古典园林》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自然式古典园林和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规则式古典园林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两枝奇葩。文章介绍了这两种园林艺术形式的特点,分析了在不同的美学思想、绘画及建筑艺术影响下,两者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不同风格差异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6年02期)

拉扎提·努尔兰[6](2014)在《中西古典园林艺术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园林艺术是人们艺术思想的实质体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古典园林艺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古典园林,多层次的古典园林设计也凝聚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对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造成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的公共性与差异性,希望对古典园林艺术文化的后续发展传承提供艺术启迪。(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世界》期刊2014年10期)

谢科[7](2014)在《从中西古典园林的比较看现代园林设计的融合和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从中西古典园林设计来发展现代园林设计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通过中西古典园林设计差异和融合的研究,分析现代园林设计将来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提出现代园林设计除满足基本的作用和功能之外,应强调生态环保设计。(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文摘》期刊2014年09期)

张健健[8](2013)在《线与块: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形态的比较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中西方传统艺术可以发现,两者在艺术的总体形态上分别表现出"线"与"块"的特征,这两种特征也表现在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形态中。通过对中西古典园林空间形象和造园要素的比较,分析了"线"与"块"这两种特征在中西园林艺术中的表现,揭示了形态差别背后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文化,希望对更好地在当代园林设计中传承民族艺术精神提供启迪。(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期刊2013年03期)

张瑞[9](2012)在《中西方设计与审美对比性研究——中西古典园林之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典园林作为世界文明和品质的象征,是具有研究价值的文化遗产。文章认为中西方不同的哲学思想和审美对园林的布局、风格和建园手法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2年08期)

张丽萍[10](2011)在《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审美特征简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史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以其分别具有的鲜明艺术特征而着称于世。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以及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建筑与(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1年32期)

中西古典园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园林艺术创作是根据某些功能和审美需求将花园、植物和建筑结合在一起。世界古代和现代园林艺术可分为两类:中国园林艺术和西方园林艺术。中西园林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造就了不同的风格和特色。西方园林由法国古典园林代表,它们的景观特征为整洁、规则和对称。东方园林由中国古典园林代表,它具有自然、曲线景观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西古典园林论文参考文献

[1].谢飞.中西古典园林异同之神话的演义[J].建筑与文化.2018

[2].王登涛.中西古典园林艺术风格比较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

[3].盛丽.崇尚与控制——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差异比较[J].现代园艺.2017

[4].闫佩佩.基于几何形式、透视法与自然认知观的中西古典园林比较[D].河南农业大学.2017

[5].胡淑华.浅谈中西古典园林[J].安徽建筑.2016

[6].拉扎提·努尔兰.中西古典园林艺术之比较[J].生物技术世界.2014

[7].谢科.从中西古典园林的比较看现代园林设计的融合和发展[J].中国园艺文摘.2014

[8].张健健.线与块: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形态的比较与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

[9].张瑞.中西方设计与审美对比性研究——中西古典园林之差异[J].艺术教育.2012

[10].张丽萍.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审美特征简述[J].考试周刊.2011

论文知识图

中西古典园林水体周围点缀要...布朗设计的园林(图片来源:周武忠...英国园林业文明,中西古典园林...3 苏州留园的入口大碗岛的星期天的下午这件作品取材于当...通过人工再现心中的

标签:;  ;  ;  ;  ;  ;  ;  

中西古典园林论文_谢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