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朱雨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来临,使得由于高等教育扩招带来的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文章在对1998-2007年间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程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对策

1引言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知识、人才的同时也带来了教育质量滑坡、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出现的问题,并讨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期找到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合理性建议。

2指标选择及数据收集、处理

笔者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沿用学者们的指标选取方法,选取河南省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数来衡量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1][2]以掌握高等教育绝对发展变化情况;选取河南省每万人口中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数来衡量该省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3]以消除地区人口差异获取规模发展的相对信息;对于质量的测度没有直接的指标,由于专任教师占教职工的比重与生师比是衡量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所以本文采用专任教师占教职工的比重及生师比作为高等教育的质量指标。所需数据在查阅相关年鉴后经计算得出。

3研究过程

3.1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河南省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至2007年,该省普通高等院校数量由1998年的51所增加至97所,高等院校基本上覆盖了全省各大中城市。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1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56所,民办普通高校10所,高校合并13所,新增高校28所。全省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195.42万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校均规模由1998年的2870人增加到2007的11291人,增长了2.41倍。此外,2006年河南省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8.3%,至2007年,毛入学率达到了19.7%。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极大地缓解了河南省高校数量少、高考学生多、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的局面,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4](大众教育阶段的毛入学率为15%-50%),河南省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阶段。但是也正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转变,使其面临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3.2大众化阶段引发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素质下滑。大规模的扩招后,高校不可避免地降低了高考录取分数线,使原来一部分不能上大学的学生进入了高校,从而导致院校生源整体质量普遍下降。[2]拿笔者熟悉的河南某地方高等专科院校而言,1998年文学院学生入学总分为590分,1999年学生入学总分降至570分,2000年则下降至547(因2001年由原来的标准分改为原始分,故不做比较),且随着扩招力度的加大,录取分数线目前已基本稳定,上升的空间也不大。其他地市的地方院校,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而在当前的招生考试制度下,隔年入学总分如果降低了43分,学生的总体水平就要降低一个档次,且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基础良莠不齐,学生学习态度、自学能力参差不齐给教学和管理带来诸多困难。

其次,师资力量短缺,生师比不协调。近年来虽然学校不断补充师资力量,专任教师从1998年的16963人增加至2007年的58760人,增长了2.46倍,平均增长速度为14.94%,但与此同时,在校生数的增长速度却远远高于专任教师的增长速度,达到了25.45%。师资的增长明显不及学生增长的速度,师资力量明显匮乏。此外1998年至今,河南省高等院校生师比由8.63增至18.64,高于国际上惯用对效益和质量最适宜的平均14的生师比。诚然,生师比上升会对教育效益提高有所促进,但过高的生师比必然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且随着教师授课时数的大幅度增加,势必与备课、业务进修时间产生冲突,进而影响到教育质量。

第三,就业压力陡增。高校扩招的意义对于一个省份而言,不仅在于能够增加高校的自身收益,提高规模效益,而且能够依靠高等教育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但是扩招也带来了很多隐患,如人才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使得热门行业、紧俏岗位竞争更加激烈,人才低就的现象更为突出,[5]甚至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逃避就业压力,选择在毕业后继续读书,因此近年来出现了考研持续升温的现象。从有关数据来看,河南省研究生毕业生数1998年为584人,而2006年却增加至3722人,这也片面说明了考研热和研究生扩招力度之大的事实。

第四,生均教育资源明显减少,办学经费紧张。近年来政府虽然逐年增加教育经费支出,但仍远不能满足高等教育急速增长的需要,致使2001年后生均教育经费极不稳定,有些年份,不升反降。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及人均占有资源的不足,使一些学校尤其是一些新升格或者新创建的高校办学经费极其紧张,另一些学校则是教学用房严重不足、学生宿舍紧张,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完成,进而对高校的教育质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建议措施

为确保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促进河南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4.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高教师素质,夯实高等教育发展的根基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首先,应适度扩大硕士研究生以上人才的培养规模,尤其是提高省内高校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选留优秀人才补充高校师资队伍。其次,充分利用各界领域知名人事等人力资源作为客座教授来补充高校师资结构的空缺。并与有关单位展开有效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尽可能地弥补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高校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随时随地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努力在高校中营造勤奋好学、求是创新的良好氛围。

4.2扩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首先,今后要从服务经济这一根本出发,及时调整普通高等教育结构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大力发展传统第三产业、金融、保险行业,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次,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充分确保其就业岗位和生活来源,同时,及时对各专业的就业情况加以引导,在力避结构性失业问题出现的同时,切实增强人们投资高等教育的信心。再次,政府应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对于接纳一定数量毕业生的企业可以减免适当比例的赋税,以在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利于教育的再生产。

4.3加大教育投入,增加生均教育资源

首先,政府部门应一面根据教育经费的总体投入规模,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以缓解经费压力,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另一方面适度控制招生规模,以确保有限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保障。第二,根据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高等教育成本,科学制定不同层次、类别大学生的学费标准,进行成本分担和补偿;第三,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

4.4有效利用资源的前提下积极改革管理机制

创新性地实行省内图书等教育资源共享,高校内部实现跨专业并院,以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放宽学制限制,尝试性地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未选修或未参加听课的情况下报名参加课程考试,以增强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有能力的学生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同时允许学生按规定休学、停学、延长学习时间等。

总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只有抓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永恒的主题,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创新,才能为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决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人才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苗文燕.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与经济、科技相关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75-79.

[2]严全治,苗文燕.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03).

[3]朱迎春,周志刚,等.我国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4:84-86.

[4]李亚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研究-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6.1:81-85.

[5]丁璐.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理论与实践,2006,9:93-95.

作者简介:

朱雨,女,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13914024222zhuyu99@126.com

标签:;  ;  ;  

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