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驱后提高采收率及注入参数优化实验研究

聚驱后提高采收率及注入参数优化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前,渤海L油田已经进入Cr3+聚合物凝胶调驱(聚驱)调整阶段,亟待寻求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针对矿场实际需求,开展了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及其注入参数优化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与"高分"高质量浓度聚合物溶液、抗盐聚合物溶液、"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和"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体系相比较,聚驱后Cr3+聚合物凝胶调驱采收率增幅有较大提高,技术经济效果较好。随调驱剂注入段塞尺寸增加,采收率增幅呈现"先增后降"变化趋势,注入段塞尺寸为0.2 PV时,"产出/投入"比最大。在调驱剂段塞尺寸相同条件下,与整体段塞相比较,采用"Cr3+聚合物凝胶+水+聚合物溶液+水"或"Cr3+聚合物凝胶+水"交替注入方式采收率增幅较大,表明该注入方式可以减缓"吸液剖面反转"进程,进一步提高中低渗透层波及系数。

论文目录

  •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1.2 实验步骤与实验方案
  • 2 结果分析
  •   2.1 调驱剂类型对聚驱后采收率的影响
  •     2.1.1 采收率
  •     2.1.2 动态特征
  •     2.1.3 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   2.2 调驱剂段塞尺寸对聚驱后采收率的影响
  •     2.2.1 采收率
  •     2.2.2 动态特征
  •     2.2.3 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   2.3 V(调驱剂)/V(水)对聚驱后采收率的影响
  •     2.3.1 采收率
  •     2.3.2 动态特征
  •   2.4“聚合物凝胶+水+聚合物溶液+水”交替注入对聚驱后采收率的影响
  •     2.4.1 采收率
  •     2.4.2 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 3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冯时男,卢祥国,鲍文博,刘义刚,邹剑,肖丽华

    关键词: 渤海油田,聚驱后,参数优化,物理模拟,机理分析

    来源: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研究院

    基金: “十三五”国家油气重大专项课题项目(2016ZX05058003-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4086)

    分类号: TE357.46

    页码: 40-46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2109K

    下载量: 101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驱聚驱高效测调技术的开发与应用[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2)
    • [2].S油层聚驱提效的几点认识[J]. 化工管理 2017(17)
    • [3].聚驱集油管道高回压成因分析及淤积规律研究[J]. 石化技术 2017(10)
    • [4].喇嘛甸油田高浓度聚驱试验见效特点[J]. 采油工程 2011(01)
    • [5].一类油层小井距聚驱见效规律认识[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20(01)
    • [6].二类油层聚驱交替注入见效特征分析[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7)
    • [7].稳定聚驱阶段相渗曲线动态反演方法及其应用[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7(03)
    • [8].砾岩油藏聚驱窜聚综合评价[J]. 中国测试 2016(S2)
    • [9].喇嘛甸油田聚驱液稀释方案优化[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3(08)
    • [10].萨中油田聚驱后蒸汽吞吐工艺技术研究[J]. 当代化工 2017(05)
    • [11].南七-杏一东部区块聚驱油井频繁作业井的产生及治理[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7(07)
    • [12].对A区西聚驱开发效果差井的分析与认识[J]. 科技与企业 2015(09)
    • [13].海上三角洲厚油层非均质性对早期聚驱的影响[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14].水驱“九率”聚驱“七率”监督考核平台设计与实现[J]. 信息系统工程 2014(08)
    • [15].东区聚驱不均衡开采及后续调整措施效果[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18)
    • [16].聚驱与三元驱典型区块全过程效益分析[J]. 内江科技 2019(04)
    • [17].聚驱阶段性注入压力调整分析探讨[J]. 化工管理 2017(25)
    • [18].浅谈聚驱措施井效果的几点认识[J]. 中国石油石化 2017(10)
    • [19].杏北油田聚驱水驱地面系统优化实践[J]. 石油规划设计 2016(06)
    • [20].聚驱分注工艺探讨[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5(15)
    • [21].普通聚驱后应用活性聚合物提高采收率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09)
    • [22].聚驱见效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8(05)
    • [23].杏北油田聚驱污水腐蚀原因分析[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9(03)
    • [24].南三东一类油层聚驱后剩余油潜力及三元复合驱效果分析[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8(01)
    • [25].聚驱开发过程中的节能措施及应用[J]. 石油石化节能 2016(12)
    • [26].用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识别聚驱后优势通道[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7(01)
    • [27].平面非均质性对聚驱及二元驱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08)
    • [28].聚驱含水回升初期压裂选井选层方法探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6(03)
    • [29].浅析如何确定二类油层聚驱分注界限与分注时机[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6(09)
    • [30].“提高聚驱效率”大项目一体化管理[J]. 中国石油企业 2015(07)

    标签:;  ;  ;  ;  ;  

    聚驱后提高采收率及注入参数优化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