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参数化方案对于高原切变线暴雨过程数值模拟的影响

不同参数化方案对于高原切变线暴雨过程数值模拟的影响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 V3.8.1中的16种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2014年8月26日至27日川渝地区的一次高原切变线主导下的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实验,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定量检验。接着选取了3个模拟效果最好的方案与3个降水量明显小于实况的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云中水成物的分布特征,分析了降水差异的原因,同时证明了集合平均具有更好的模拟效果以及集合预报的准确性。最后在确定了最佳云微物理方案的基础上,使用外层网格数据进行了4种积云对流方案的对比实验,运用相同的方法对模拟效果进行了定量检验,探讨了主要物理量场的差异。并通过计算视热源和视水汽汇对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16种云微物理方案输出的降水结果特征大致相似,与实况较为对应,而各个方案模拟的暴雨带以及中心降水量却具有较大的差别。NSSL 2-moment方案的3种统计量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判定其模拟效果最佳,而Ferrier方案效果最差。TS评分结果显示模式对于小雨的模拟能力最强,多数方案得分在0.4以上,而对于暴雨的模拟最不稳定,各方案之间差异较大。在主要降水区域中,选取的6种云微物理方案模拟的逐时降水峰值普遍比实况滞后45 h,且降水的突发性更强。NSSL 2-moment和SUBYLIN方案在此区域上的累计降水量要高于实况,NSSL 2-moment with CCN方案基本与实况重合,此方案模拟的降水中心雨量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其他3种方案均低于实况,降水强度刻画不足。(2)模拟降水量较多的方案,主要是由于冷云降水贡献较大,其中雪粒子的含量远远大于其他冰相粒子,而它的大量形成在其凝结过程中造成的潜热释放不仅有利于对流活动发展,而且还可以通过融化过程促进降水,雪粒子含量与降水量大小比较对应。(3)运用集合平均的方法可以较为显著的改善降水的模拟效果。集合预报也能准确的对降水概率进行预测,与实况降水量较为对应,表明本次降水过程的可预报性较强。(4)积云对流方案对于降水的影响要小于云微物理方案,GD方案的综合表现最佳。BMJ和SAS方案的降水量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较为集中,中心雨量远超实况,KF和GD方案的降水量相对分散,尤其是GD方案,在暴雨主要落区上的累计降水量与实况基本重合。综合看来,GD的综合表现最佳,SAS方案最差。(5)4种方案模拟的降水中心低层均处于相对暖湿区,辐合带与正涡度带位置相重叠。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空配置与大气中的不稳定能量的向上输送均十分有利于对流的发展,加之低空急流输送了大量的水汽,由此形成了较强的降水,而不同积云对流方案之间物理量场的较大差异也直接导致了降水量模拟的差异。(6)气柱视热源和视水汽汇的大值区与暴雨落区重合,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正是通过改变凝结潜热的释放影响对流活动,从而直接影响降水。大气视热源Q1、视水汽汇Q2与垂直速度之间存在正反馈机制,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垂直输送项是Q1的主要贡献项,而Q2在低层的主要贡献项为水平平流项,而其高层同样依赖于垂直输送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高原切变线数值模拟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 WRF模式参数化方案的研究进展
  •     1.3.1 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
  •     1.3.2 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
  •     1.3.3 集合预报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WRF模式简介及资料与方法
  •   2.1 WRF模式简介
  •   2.2 WRF模式参数化方案简介
  •     2.2.1 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简介
  •     2.2.2 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简介
  •   2.3 资料以及主要方法说明
  •     2.3.1 资料介绍
  •     2.3.2 计算方法介绍
  • 第三章 个例和数值实验设计方案介绍
  •   3.1 切变线暴雨过程简介
  •   3.2 模拟方案及实验设计方案
  • 第四章 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降水过程模拟的对比实验
  •   4.1 模拟结果分析
  •     4.1.1 模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     4.1.2 TS评分
  •     4.1.3 模拟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
  •   4.2 各云微物理方案的云中水成物含量对比分析
  •     4.2.1 云中水成物垂直积分含量
  •     4.2.2 云中水成物垂直廓线
  •     4.2.3 雪粒子分布特征
  •   4.3 多模式集合
  •     4.3.1 集合平均模拟效果检验
  •     4.3.2 集合预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降水过程模拟的对比实验
  •   5.1 模拟结果分析
  •     5.1.1 模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     5.1.2 TS评分
  •     5.1.3 模拟降水量的时间的演变特征
  •   5.2 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物理量场的影响
  •     5.2.1 对动力特征的影响
  •     5.2.2 对水汽条件的影响
  •     5.2.3 对能量特征的影响
  •     5.2.4 对高低空急流的影响
  •   5.3 视热源和视水汽汇分布特征
  •     5.3.1 视热源和视水汽汇的水平分布特征
  •     5.3.2 视热源和视水汽汇的垂直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顾小祥

    导师: 李国平

    关键词: 数值模式,暴雨过程,高原切变线,云微物理方案,积云对流方案

    来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气象学

    单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分类号: P458.121.1

    DOI: 10.27716/d.cnki.gcdxx.2019.000026

    总页数: 58

    文件大小: 4728K

    下载量: 17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降雨数值模拟的影响试验——以北京为例[J]. 水文 2020(05)
    • [2].区域中尺度模式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特征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02)
    • [3].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冰雹模拟的影响[J]. 干旱气象 2020(04)
    • [4].不同辐射参数化方案对南京地区大雾过程数值模拟的影响[J]. 气象科技 2018(05)
    • [5].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和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对一次梅雨锋暴雨显式对流模拟的影响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16(05)
    • [6].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在梅雨暴雨模拟中的应用比较[J]. 浙江气象 2011(04)
    • [7].利用探空资料建立北京地区水汽廓线的参数化方案[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 [8].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07)
    • [9].微物理过程和积云参数化方案对海南岛秋季暴雨模拟的影响[J]. 暴雨灾害 2017(01)
    • [10].山地复杂条件下三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近地层风模拟精度初步评估分析[J]. 资源科学 2017(07)
    • [11].对流层臭氧影响植被研究进展:观测、参数化方案及应用[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7(05)
    • [12].不同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梅雨锋暴雨的敏感性试验[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1(03)
    • [13].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舟曲“8.8”暴雨过程模拟的影响[J].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1(03)
    • [14].非均匀地表通量的一种双参量统计-动力参数化方案[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8(03)
    • [15].地表向下短波和长波辐射遥感参数化方案研究综述[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16].海冰反照率参数化方案的研究回顾[J]. 地球科学进展 2010(01)
    • [17].垂直-倾斜对流一体化参数化方案的实现及数值试验[J]. 气象学报 2010(02)
    • [18].WRF模式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简介[J]. 甘肃科技 2008(20)
    • [19].不同参数化方案对长江中游汛期降水模式预报试验[J]. 气象科技 2008(02)
    • [20].基于不同分辨率和参数化方案的新疆区域数值模式性能初步评估[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9(03)
    • [21].不同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雾数值模拟的影响——以2009年12月9—11日的山西省一场大雾过程为例[J]. 青海气象 2012(03)
    • [22].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一次局地热对流降水的高分辨率模拟的影响[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23].WRF模式参数化方案对江西山地风电场的风模拟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7)
    • [24].基于模式参数化方案的塔中地区临界起沙阈值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18(05)
    • [25].藏北高原土壤热传导率参数化方案的优化和检验[J]. 高原气象 2013(03)
    • [26].基于Noah-MP模式的影响青藏高原冻融过程参数化方案评估[J]. 高原气象 2020(01)
    • [27].基于不同陆面参数化方案的降温过程数值模拟[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9(08)
    • [28].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中局地与非局地混合在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中的作用和影响[J].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9(05)
    • [29].WRF模式不同参数化方案组合对青海气温、降水及风速模拟的影响[J]. 干旱气象 2018(03)
    • [30].基于不同微物理过程的广西沿海南风型暖区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J]. 大气科学学报 2020(05)

    标签:;  ;  ;  ;  ;  

    不同参数化方案对于高原切变线暴雨过程数值模拟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