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无线通信论文_姚卉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无线通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无线通信,信道,可见光,技术,模型,调制器,通信。

光无线通信论文文献综述

[1](2018)在《欧洲SUNRISE项目开发全功能10Base-T以太网水下光无线通信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从水下环境获取一致的数据,以便对海底居住舱探测器和机器人状况进行持续监控,因此无线通信对于水下应用来说极为重要。意大利比萨圣安娜高等学校的Giulio Cossu等在《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2018年36卷1期上发表论文,介绍了在欧洲SUNRISE项目框架下开发的双向UOWC系统中的光层设计方法,它能够提供符合10Base-T以太网协议的无线连接(传输速率为(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姚卉[2](2017)在《PAM-DMT光无线通信检测与同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冲幅度调制-离散多音(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Discrete MultiTone,PAM-DMT)是一种典型的应用于LED(LightEmittingDiode,LED)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系统的光正交频分复用(Optical-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OFDM)方案。本文主要研究 了基于PAM-DMT的VLC系统中检测与同步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时域分集合并办法的高性能选择检测算法,并且提出了基于PAM-DMT接收信号对称特性的盲符号定时同步算法以及基于高效黄金分割搜索法的采样时钟频率偏差估计方法。首先,本文对传统射频(Radio Frequency,RF)通信系统中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以及VLC系统中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ntensity Modulation/DirectDetection,IM/DD)方式进行 了介绍,引出了适用于IM/DD方式的O-OFDM技术,分析了叁种典型的O-OFDM方案,即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irect Current Biased Optical OFDM,DCO-OFDM)、非对称截断光正交频分复用(Asymmetrically Clipped Optical OFDM,ACO-OFDM)和PAM-DMT。经过对这叁种方案的理论研究与性能分析,选择了基于PAM-DMT的VLC系统作为本文研究的系统模型。然后,研究了基于PAM-DMT的高性能选择性检测算法的设计问题。回顾了传统检测方案并且分别介绍了基于时域和频域的分集合并检测办法。为了解决分集合并的检测方法中存在的符号矩阵估计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分集合并办法的选择性检测算法。与频域分集合并检测算法相比,该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要小得多。此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进一步改善系统的检测性能。接着,设计了基于PAM-DMT的VLC系统中的符号定时同步方案。分别对基于训练序列的定时同步方案和盲定时同步方案进行了探讨和总结,给出了基于PAM-DMT接收信号本身固有的结构特性设计的盲符号定时同步算法。对该定时同步算法进行了仿真,并且与基于训练序列的定时同步算法进行了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高信噪比(Signalto Noise Ratio,SNR)下,该定时同步方案可以获得与基于训练序列的定时同步方案相同的正确定时性能。最后,提出了基于PAM-DMT的VLC系统中的采样时钟频率同步方案。分析了采样时钟频率偏差的基本理论及其对系统性能造成的影响,建立了包含采样时钟频率偏差因子的系统模型。设计了基于一维搜索方法(黄金分割法)的采样时钟频率偏差因子的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高效地对采样时钟频率偏差因子进行估计,此外,利用得到的高精度的估计值还可以实现对采样时钟频率偏差的有效补偿,完成对系统的采样时钟频率的同步。(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3-02)

郑伊翎[3](2017)在《基于Flip-OFDM的光无线通信系统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作为一门新兴的无线光通信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该技术采用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ntensity modulation and direct detection,IM/DD)方式对光源强度进行调制以传输信号,因此需确保发送信号为正实数。而翻转正交频分复用(flipp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lip-OFDM)技术,作为一种适用于IM/DD的单极性OFDM技术具有着硬件复杂度较低和功率效率高等优势,在现阶段中正被广泛关注与研究。因此,本文将基于Flip-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对相关技术展开研究与改进。首先,对可见光通信系统进行了整体概述,并阐述了本文研究Flip-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意义与价值。接着,简述了分集合并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基于时域和频域分集合并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Flip-OFDM接收机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接收到的正负子帧信息对原系统通信性能进行优化。仿真表明,本章所提出的新型接收机,尤其是频域分集合并接收机,在加性白高斯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信道和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信道中与常规接收机、新型阈值接收机相比,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io,BER)性能均显着提高。此外,与迭代接收机相比,频域分集合并接收机大大简化了原有接收机的计算复杂度。然后,基于预编码器与均衡器的自适应联合优化技术提出了新型预编码Flip-OFDM系统,并通过限定发送信号功率来降低最大峰值平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出现的概率。此外,本文将预编码系统与Flip-OFDM接收机技术相结合,在充分利用接收信号功率的同时进一步对系统性能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新型预编码Flip-OFDM系统,尤其是与接收机技术结合后的新技术,在AWGN信道和NLOS信道中BER性能均显着提高。其中,本文所提出的PE-Scale预编码系统的频域接收机技术在NLOS信道中相对性能最优。最后,基于双边削波与PE-Scale预编码系统提出了新型削波PE预编码Flip-OFDM系统,进一步解决高PAPR问题。其中,双边削波技术的引入会对原有通信系统的BER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新系统的预编码器设计中融入了削波信息以减小削波引起的性能损失。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系统相比,在NLOS信道中削波PE预编码Flip-OFDM系统因削波产生的性能损失最少。此外,将各削波预编码系统与接收机技术相结合,在NLOS信道中新型削波PE预编码系统的频域接收机技术综合性能最优。(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3-02)

费良俊[4](2017)在《光无线通信监控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光无线通信系统的管理需求也日益增加。对于传统的设备,通常需要我们在现场对设备光路进行调整,但是这种对准方式不仅精度不高而且耗时耗力效率低。而目前各类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使用更加方便快捷,用户可以通过WIFI网络,GPRS网络,4G网络等多种通信网络进行通信。因此,它们作为一种控制设备被广泛地被应用在无线光通信控制系统中。针对这种应用需求,本项目对光无线通信系统天线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同时,为了有效的跟踪通信终端的工作情况,本项目还开发了针对光无线通信系统的远程观测和控制系统,更有效的实现对通信链路的通信保障。本文在对传统的无线光通信系统的管理方法进行了简略介绍后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光无线通信监控系统的方案,并根据这两种方案进行了相对应的软硬件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开发工作:1.设计无线机电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编写了Android程序,实现系统的手机WIFI监控。应用程序连接WIFI模块后进行TCP通信,实现手机端与系统的数据交互。2.设计了一种基于GPS地图的对光无线通信设备进行全面监控的软件系统,用于对设备实时工作信息进行存储与显示,并对故障设备进行提醒,能远程调整设备工作状态,以达到实时监控,历史数据备份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2-01)

姜青山[5](2016)在《光无线通信自动跟踪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无线通信又称为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和保密性好等优点,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跟踪技术是光无线通信的核心,同时也是技术实现的难点。本文首先对光无线通信的优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其跟踪技术方面对国内外现状进行了介绍。星间光无线通信虽然系统性能较好,但是跟踪技术成本较高,不利于它的推广应用。针对近地光无线通信对系统性能要求不高、成本较为敏感的特点,本文首先对近地光无线通信系统光学天线进行了分析设计,同时对跟踪系统提出了技术要求。基于二维振镜设计了一套具有良好的线性度、控制简单、成本低适用于近地光无线通信的自动跟踪系统。以四象限探测器(QD)为探测器,采用二维振镜代替传统的压电陶瓷(PZT)和快速倾斜镜(FSM)来实现光路跟踪。设计了基于STC89C52为微控制单元(MCU)的基础方案和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为MCU的改进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近地光无线通信中的光学天线进行了设计。发射天线采用了伽利略透射式来减小天线尺寸,出射光发散角为1mrad;接收天线采用了开普勒透射式,其接收孔径为100mm,光学天线设计要求跟踪系统的跟踪精度达到142μrad即可。2.对基于STC89C52为MCU的自动跟踪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了系统设计原理的正确性,其系统线性度优于0.017,跟踪精度可达0.53mrad,响应频率范围为200Hz,对频率低于100Hz的光路抖动能够完全抑制;而基于FPGA为MCU的改进系统,其系统线性度优于0.013,跟踪精度可达83.3μrad,频率响应范围可达1000Hz,对频率在300Hz以下的光路抖动能够完全抑制而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自动跟踪系统可以达到一般近地光无线通信的性能要求。(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景艳玲[6](2016)在《基于ACO-OFDM的光无线通信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无线通信是以激光作为传输信息载体的一种通信方式,它不需要任何的有线传输媒介,就可实现语音、数据、多媒体图像等高速双向传输。但光在空气中传输会产生多径效应,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由于它对多径信道的抗干扰能力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并且OFDM技术具有较高频谱利用率和传输速率。由于光无线系统采用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所以要求信号形式必须是非负实数,非对称限幅光OFDM(ACO-OFDM)是一种光功率效率较高的单极化OFDM方式,所以本文将对ACO-OFDM技术进行研究,对该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提高基于ACO-OFDM的光无线系统的通信性能。论文主要成果如下:首先阐述了课题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 OFDM技术在光无线通信中的发展史,详细分析了 ACO-OFDM技术的原理,并在光无线ACO-OFDM通信系统下进行了仿真,从误码性能和频带利用率的角度分析了光无线ACO-OFDM系统的通信性能。其次,研究了 ACO-OFDM系统中的高峰均比问题,分析了在该系统下的峰均比的定义与分布,同时对无线通信中峰均比抑制技术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然后分别将无线通信中的压缩扩展变换、动态星座扩展、选择性映射这叁种技术进行改进并应用到ACO-OFDM系统中,实现了对系统峰均比的抑制。然后,针对传统的ACO-OFDM接收端仅利用奇载波进行信息解调,摒弃了偶载波上的信息的问题,本文采用了改进的ACO-OFDM接收技术,将接收端偶载波上的信息进行提取和利用,并与奇载波上的信息进行加权合并,在最优加权系数α=0.6的条件下,共同还原原始发送信息。并在光无线ACO-OFDM系统下进行了仿真,与传统ACO-OFDM相比,改进的ACO-OFDM系统通信性能得到了 2dB的性能改善。最后,针对ACO-OFDM技术中频带利用率的问题,本文采用ACO-OFDM与DCO-OFDM相结合的技术,该技术在奇载波上发送ACO-OFDM信号,偶载波上发送DCO-OFDM信号,并且在接收端ACO-OFDM信息的解调与传统ACO-OFDM一样,而偶载波上的DCO-OFDM信号经过一个“噪声消除”过程后也可以成功地解调出来,并在光无线通信系统下进行了仿真。与传统ACO-OFDM与DCO-OFDM相比,在相同频带利用率的条件下,结合的系统在光功率效率上的性能都得到了提升。(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6-01-01)

王晓敏,裴志军[7](2015)在《视觉多输入输出光无线通信系统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光无线通信受信噪比的限制需要采用非常窄光束来获得更大的发射范围,采用视觉多输入多输出光无线技术,如多路复用和多样性可以使移动光无线通信在较大传输范围获得高数据率。本文研究了视觉MIMO信道模型、视觉MIMO信道信号嵌入技术和基于低秩表示的相机校准技术,所得结论和成果将为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胡春芬,周海飞[8](2015)在《基于超快全光技术的双向光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设计了新型基于球形逆向调制结构,这个结构采用球形反射实现较宽的方向角度反射,并使用全光学光束相互作用实现超快时标的调制。改进被动光学无线通信链路的双向收发器的设计从理论角度出发研究了球形逆向调制器,并使用叁种玻璃制作了实验用球形逆向调制器。实验结果显示能够提供最佳的折射和非线性,从而实现理想的反射和调制性能。(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技术》期刊2015年04期)

姚宏亮[9](2015)在《光无线通信中大气窗口与大气信道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无线通信技术在空间利用激光,直接双向传送语音、图像、数据等讯息,具有便携性、协议透明、带宽很宽、抗干扰性强等特点。分析了光无线通信系统中,大气窗口出现的波段,并对大气信道建模,给出强度的概率密度函数。光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大气信道模型分析,理论价值巨大。(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唐朝毅,尹怡辉[10](2015)在《轨道交通中光无线通信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轨道交通中的光无线通信系统建模,分析了车厢内、外部直道和弯道通信模型的性能指标。仿真结果表明,该光无线通信系统在达到Gb/s的传输速率时仍能满足信噪比需求。(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15年01期)

光无线通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脉冲幅度调制-离散多音(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Discrete MultiTone,PAM-DMT)是一种典型的应用于LED(LightEmittingDiode,LED)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系统的光正交频分复用(Optical-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OFDM)方案。本文主要研究 了基于PAM-DMT的VLC系统中检测与同步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时域分集合并办法的高性能选择检测算法,并且提出了基于PAM-DMT接收信号对称特性的盲符号定时同步算法以及基于高效黄金分割搜索法的采样时钟频率偏差估计方法。首先,本文对传统射频(Radio Frequency,RF)通信系统中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以及VLC系统中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ntensity Modulation/DirectDetection,IM/DD)方式进行 了介绍,引出了适用于IM/DD方式的O-OFDM技术,分析了叁种典型的O-OFDM方案,即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irect Current Biased Optical OFDM,DCO-OFDM)、非对称截断光正交频分复用(Asymmetrically Clipped Optical OFDM,ACO-OFDM)和PAM-DMT。经过对这叁种方案的理论研究与性能分析,选择了基于PAM-DMT的VLC系统作为本文研究的系统模型。然后,研究了基于PAM-DMT的高性能选择性检测算法的设计问题。回顾了传统检测方案并且分别介绍了基于时域和频域的分集合并检测办法。为了解决分集合并的检测方法中存在的符号矩阵估计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分集合并办法的选择性检测算法。与频域分集合并检测算法相比,该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要小得多。此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进一步改善系统的检测性能。接着,设计了基于PAM-DMT的VLC系统中的符号定时同步方案。分别对基于训练序列的定时同步方案和盲定时同步方案进行了探讨和总结,给出了基于PAM-DMT接收信号本身固有的结构特性设计的盲符号定时同步算法。对该定时同步算法进行了仿真,并且与基于训练序列的定时同步算法进行了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高信噪比(Signalto Noise Ratio,SNR)下,该定时同步方案可以获得与基于训练序列的定时同步方案相同的正确定时性能。最后,提出了基于PAM-DMT的VLC系统中的采样时钟频率同步方案。分析了采样时钟频率偏差的基本理论及其对系统性能造成的影响,建立了包含采样时钟频率偏差因子的系统模型。设计了基于一维搜索方法(黄金分割法)的采样时钟频率偏差因子的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高效地对采样时钟频率偏差因子进行估计,此外,利用得到的高精度的估计值还可以实现对采样时钟频率偏差的有效补偿,完成对系统的采样时钟频率的同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无线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欧洲SUNRISE项目开发全功能10Base-T以太网水下光无线通信系统[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8

[2].姚卉.PAM-DMT光无线通信检测与同步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7

[3].郑伊翎.基于Flip-OFDM的光无线通信系统优化设计[D].东南大学.2017

[4].费良俊.光无线通信监控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5].姜青山.光无线通信自动跟踪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6].景艳玲.基于ACO-OFDM的光无线通信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

[7].王晓敏,裴志军.视觉多输入输出光无线通信系统技术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5

[8].胡春芬,周海飞.基于超快全光技术的双向光无线通信系统设计[J].光电子技术.2015

[9].姚宏亮.光无线通信中大气窗口与大气信道模型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10].唐朝毅,尹怡辉.轨道交通中光无线通信系统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5

论文知识图

-3收发合一光无线通信系统功能块...空间光无线通信系统图光无线通信样机日本于80年代中...光无线通信系统误码率和信道信...2使用可见光LED作为下行和红外光作为...典型的光无线通信光学系统图

标签:;  ;  ;  ;  ;  ;  ;  

光无线通信论文_姚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