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油城中医院黑龙江大庆1630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经临床治疗,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在有效控制糖尿病病程,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

糖尿病肾病(DN)是1型(IDDM)及2型(NIDDM)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一旦发生,病情很难逆转,持续进行性地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1]。本病归属于中医学“消渴”、“水肿”、“虚劳”、“关格”等范畴。治疗是困难的,因此重在预防。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2~72岁,平均42±3.5岁。病程4~22年,平均10±2.5年,无其它器质性和功能性肾脏疾病。临床表现:面色无华下肢浮肿22例,咽燥口干,消五易饥21例,神疲乏力19例,腰酸16例,畏寒肢冷9例。空腹血糖3.5~18.5mmol/L,血肌酐<400μmol/L17例,400~600μmol/L11例,>600μmol/L2例。中医辩证:肝肾不足5例,气阴两虚9例,脾肾气虚9例,肾虚血瘀7例。

1.2方法

常规糖尿病运动治疗,降糖治疗选用肾毒小的有效的降糖药糖适平(格列喹酮)30mg,日3次,口服;或行胰岛素治疗。控制高血压,心痛定(硝苯地平)10mg,日3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12.5~25mg,日2~3次,贝那普利5~10mg,日1~2次。肾病综合征时利尿剂并及时防治并发感染,禁用糖皮质激素。

配合中医内服药物

①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主方:参芪地黄汤加减(生芪30g、太子参30g、山药30g、山茱萸12g、生地24g、枸杞子15g、鸡血藤15g、炒麦芽30g、炒白术12g、黄情30g)。

②肝肾不足:滋补肝肾,益气养阴。主方:杞菊地黄汤加味(枸杞子30g、菊花12g、生地30g、山药30g、山茱萸15g、丹皮15g、泽泻15g、茯苓15g、太子参30g、黄精30g)。

③脾肾气虚:健脾补肾,温阳利水。主方:济生肾气丸合实脾饮(附子6g、山药15g、山茱萸12g、肉桂6g、车前子30g、牛膝15g、干姜6g、木瓜10g、白术15g、茯苓24g、泽泻24g、丹皮12g、木香10g)[2]。

④肾虚血瘀:补肾活血,化瘀行化。主方:参芪地黄汤合补阳还五汤(太子参30g、黄芪20g、生地20g、熟地20g、山药15g、山茱萸12g、丹皮15g、泽泻15g、茯苓20g、车前草30g、益母草30g、当归20g、川芎12g、桃仁15g、红花10g、鬼箭羽30g),配服大黄鹿虫丸1付,日二次以祛瘀生新,扶正补虚。

1.3疗效标准显效:水肿等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尿蛋白持续阴性成24h尿蛋白<0.5g,肾功能正常。尿蛋白持续减少50%,肾功能变化不大。有效:水肿等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24h尿蛋白定量减少25%,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无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均无改善或加重。

2结果

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经临床治疗,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其中血肌酐治疗前平均400±36.5μmol/L,治疗后250.8±39.8μmol/L。

3讨论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为多因素、多系统,是在遗传背景基础上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高血糖起关键作用。持续的高血糖可引起以下变化:糖尿病早期肾小球内出现“三高”现象(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肾小球内“三高”可导致肾小球硬化。血糖持续升高,超过了糖原合成和葡萄糖氧化分解能力时,多元醇通道激活,葡萄糖在醛糖还原酶(AR)的作用下转变为山梨醇,然后在山梨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果糖。山梨醇不易出细胞膜,而果糖不易在细胞内代谢,过多的山梨醇和果糖在细胞内积聚引起细胞内高渗,以致细胞肿胀破坏[3]。蛋白非酶性糖化,细胞内高糖,导致蛋白发生糖化,形成糖化蛋白产物,使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晚期糖基化终末代谢产物(AGEs)通过与细胞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而激活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引起组织损伤。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病位主要在肾,涉及肺、胃、肝、脾等脏腑,以先天不足、肾虚为本,痰浊、瘀血、水湿为标,而呈虚实夹杂的特点。隐匿起病,病情变化快慢不一;典型病例有“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尿、多食、形体消瘦)及皮肤瘙痒,并逐渐出现下肢水肿、乏力、腰酸,最后表现为慢性肾衰症状。往往在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约20%~50%的DN患者出现高血压;DN晚期可出现肾性贫血[4]。

糖尿病肾病的西医治疗以原发病治疗主为,西医治疗病理缓解后,采用中药治疗。中医治疗在于整体调节,平衡阴阳,攻补兼施。气阴两虚治宜补益肝肾、滋阴潜阳。控制热量及饮水量,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食物。中药汤剂官温服。脾肾阳虚治宜温补脾肾,饮食宜温热,给以低盐、高热量、低脂肪食物,忌食生冷瓜果。中药汤剂宜浓煎热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特点和优势,

参考文献

[1]朱春霞,颜学忠.52例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599-2600.

[2]孙晓红,刘艳梅,尹英实,等.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的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16):188-189.

[3]吴越,高建东.浅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8):91-92.

[4]张丽芬,赵进喜,吕仁和.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J].世界中医药,2008,3(1):48-50.

标签:;  ;  ;  

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