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青年女性市场的体验营销策略分析

中国城市青年女性市场的体验营销策略分析

尚亚文[1]2006年在《中国城市青年女性市场的体验营销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顾客的需求,以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来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验营销正是人们对营销活动规律性认识的一个深化,由于其在营销哲学上的合理性和对人的自我实现需要的尊重而获得蓬勃发展,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我国的城市青年女性市场具有较大的消费能力,其消费行为具有特殊性,在消费时比较注重体验的因素,引入和实施体验营销能指导针对城市青年女性市场的营销更新观念,真正以城市青年女性的需求为营销导向,选择有创意的主题,开发个性鲜明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综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首先,对体验营销的发展进行了整理和综述;其次,在借鉴传统营销组合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城市青年女性的体验营销组合模式,进一步完善了营销理论,以适应时代对营销领域变革的要求。本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了体验营销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体验营销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消费行为出现的新特征;第叁章详细的分析了城市青年女性市场的消费行为特点和消费潜力;第四章在传统营销组合4Ps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中国城市青年女性市场发展的营销模式,为城市青年女性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和营销要素的组合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并选取典型的案例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围绕体验营销组合模式,为具体问题的解决提供对策。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阴雅婷[2]2017年在《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研究》文中提出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许多知名品牌早已成为国家文化的代名词,如苹果、可口可乐、麦当劳、迪士尼等,不仅在美国本地,而且在全球各地源源不断地以各种品牌传播形式输出美国文化价值观。这些世界级品牌通过青春流行文化和多元文化的铸造表现自我,并通过对外传播品牌精神文化,尝试着在这个多元化而又和谐的世界中构建一种国际性的、友好的资本主义乌托邦视野,其完整、成熟的品牌象征性符码已经等同于文化本身。反观中国本土企业,绝大多数一直以来都缺乏品牌文化意识,未能重视品牌文化传播对消费者的影响,对企业长远发展的价值和作用。从1978年至2015年,中国本土品牌文化的传播过程并非是直线式的、跳跃式的,新的发展阶段也不是完全取代之前的发展阶段,而是在某个过渡时期,前后两个阶段互相交错、重迭,并继续在共存并进中此消彼长,最终表现为今天的品牌资产文化呈现、品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态势。虽然中国品牌的核心理念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由不尽相同的文化价值主导,但在同一个时期,上一时期主导性的品牌文化价值并不会消失,而是与这一时期主导性的品牌文化价值交融化合、共存并进,共同丰富并影响当时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同时,虽然中国当代企业的品牌文化在广告的表现和传播中,于不同时期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但是,即使是同一阶段主导性的品牌文化传播也受到多种广告事件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该时期政治、经济、媒体、文化等多重因素与关系交互作用的结果,凸显出该阶段的品牌文化传播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显着特征。本论文从广告的内容表现与传播、广告的消费文化表现、广告的艺术审美表现叁个角度,观察1978年~2015年中国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的轨迹与规律,考察品牌文化对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价值取向产生的影响,促使中国企业反思自身的品牌营销策略与品牌国际化道路。经过梳理发现,20世纪80年代,外商品牌的涌入唤醒了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中国本土品牌文化整体上处于品牌符号文化的传播阶段;20世纪90年代,虽然过度的商业化、功利化追求,使相当多的本土企业一度忽视了品牌理念文化的建设,但是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用下,中国本土企业的品牌文化逐渐进入到品牌附加价值文化的传播阶段,21世纪初至今,在企业并购重组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品牌资产问题,逐步意识到品牌这一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重要地位,于是,中国本土企业的品牌文化进一步迈向品牌资产文化呈现,以及数字化媒体环境下的品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阶段。从整体上看,中国本土企业的品牌文化传播呈现出现代化、多元化和美学化的特征和趋势,企业和消费者的品牌文化意识也在不断发展成熟。

焦雨虹[3]2007年在《消费文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都市小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都市小说,消费文化是核心问题之一。消费文化不仅是大众日常生活突出的文化表征,而且通过市场与资本之手,对当代文化进行着重铸与改造,逐渐成为最能反映当代文化内涵的核心话语,并且渗透到了文学机制内部,导致生产方式、传播方式、美学要素、基本功能等文学的价值生成和内在机制发生重大转变。从文学自身发展的角度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都市小说逐渐成为消费文化的演练表现场所,并且回应着消费文化的语境,其书写方式、表达策略以及意义判断和实现都呈现消费化倾向。都市小说既是都市化进程的文化表征,同时其自身特殊的审美方式也折射、构建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90年代以来的都市小说被商品、被消费文化所包围,打上了鲜明的消费文化印记,碎片化、零散化、感官化、商品化是其精神内核,文学的娱乐化、欲望的感官化、现实的幻像化、文学的事件化是其重要表征。本论文试图从都市意象与空间、都市生活方式、都市人、都市书写策略、都市文学生产等几个方面入手,从文化与文学两个角度进行双重观照,探讨消费文化与都市小说互相阐释互相建构的互动关系。并且由此出发,将文化、思潮、美学的审视融会一体,力图展现都市小说的精神特征、文化渊源、发展脉络,进而探究作为都市主体的人在都市的生存处境、精神演变和情感状态,以及在现代化背景下都市自身的演变。论文包括七个部分。绪论提出研究对象、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使用的材料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消费文化与都市意象、都市空间的构建关系。消费文化的景观构成了都市的主要小说场景,各种各样的消费符号构成了都市小说的创作资源和创作经验。对消费性场景的书写既是小说对消费文化的认同,同时也是一种叙述的策略,最终演变为市场的策略,小说的审美价值由此转换成商品价值,消费性成为都市场景的主要特征。第二章从都市的生活方式入手,着重阐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本质是消费与审美的融合,在某种意义上消费甚至替代了审美。消费文化通过泛化的审美手段,将物的消费性质通过审美手段加以美化掩饰,形成消费的审美化现象。第叁章剖析都市主体即都市人的生存和生活状况。都市文化的消费性本质导致作家书写姿态的差异,而都市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嬗变折射了时代的巨大变化,新的社会阶层、新的人物形象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成为新的小说主体。第四章重点阐述都市小说书写策略的图像化趋势,图像的直观性、娱乐性、祛意义性是消费文化的重要体现,随着深度模式的消解,小说的边缘化在所难免,新视像小说、图文小说等是一种突围的策略。第五章主要从消费文化机制入手,探讨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产业化转型。其中80后现象充分体现了在资本和媒介运作之下,从写作主体的角色定位,到文学的表达策略变化、价值评价体系、意义实现方式等文学活动的诸多环节都与市场机制密不可分。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归纳,同时提出都市小说领域尚待进一步拓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市叙事的场景、主题、人物、策略等小说要素的消费性明显加强,显示文本的动机、策略、意义的巨大变化。当代都市小说不仅要面对文学的传统以及文学自身的审美特性,还要面对现实的挑战,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消费文化与文学未来走向这个颇为严峻的命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致力于都市小说与消费文化关联的探讨,力图在关照当代现状的同时,从理论、实践两方面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一个可能的形态与路径,论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也正在于此。

韩鸿[4]2004年在《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对当下中国非职业、大众化的民间影像生产(主要是以DV为代表的录像生产)的历史、现状、文本、功能、走向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第一章是对影像生产的本体观照。第一节首先对本文的大众影像生产作出界定,即指个人的影视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特征就是从专业化的转为业余的,从工业化的转变为个人的,从公共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转变为小众的或个人的的话语媒介。从内容上讲,大众影像是从宏大叙事转向小叙事,从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从主流文化转向民间意识形态。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影像生产的工具(摄像机)、表述符号(影像)以及影像生产本身进行的本体追问。即摄像机、影像、影像生产到底是什么?它们具有什么本体上的功能属性?其大众化可能产生什么意义? 第二章主要以历史分期的方式,对近百年来的大众影像生产进行历时性的扫描,梳理在各个历史阶段上大众影像生产的发展轨迹。作者认为在20世纪的10、20年代是中国早期大众影像生产的初步发育时期,30年代的左翼电影运动中,批年轻的业余影人创立了中国电影生产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此后在救亡和内战期间,虽有零星的业余影像生产,但只是雪泥鸿爪。从1949年至1977年,中国大陆的个人影像生产发生断裂。1977年之后,中国个人的业余影像生产开始复苏。“八九”前后,中国第一批民间影人开始个人影像的业余创作。1996年以后,DV给中国个人影像生产推波助澜。2001年9月的中国首届独立影像展,成为中国影像生产史上一个里程碑。此前一直潜行的民间影像得到正式命名进一步大众化,中国的影像生产开始从“中心—边缘”模式走向多极化的共存,中国的影像生产迎来了一个大众参与的时代。 第叁章文本分析,着重解读现阶段大众影像文本中表现出的彰明较着的几个特点,即影像生产的个人化、视角的底层和边缘化以及对话语权力的解构。个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人化是大众化的另一个方面。个人影像作为个人对客观存在和主体自身多样化表述的一种文本,可以折射历史时空的多种存在状态,形成对历史现实的多样化阐释,并组成历史事实的多重面向,提供一种在主流叙事之外的历史内层的个人阐释。从关注对象和关注方式来看,大众影像提供了一种真正的平民视角,表现出,强烈的边缘情结与底层倾向,这是一种来自内部的观看,可以成为历史的另类书写方式和存在方式。这些对准弱势群体的大众影像作为社会良心的一种镜像,成为与社会运动互动的力量。影像生产是一个斗争的场域,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改变了符号生产和传播体制的形态。影像生产的大众化正在滋生一种新的对抗性权力。DV作为大众化的影像书写工具,具有某种颠覆性的力量。其中包括对体制内影像生产方式的反抗、对权力意识和特权阶层的反抗、对自我权利的维护、对民间意识形态的张扬与自我身份的建构。同时也将生成新的权力关系。 第四章功能分析,着重探讨影像大众生产的意义。语言是文化的核心要件,语言文字的大众化是文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20世纪初,语言文字的平民化和大众化从根本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在从文字主导进入视觉文化主导的当代,中国影像生产的大众化与平民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进程和文化转向也将产生深刻影响,尤其在影视生产领域,对大众影像思维的启蒙、节目类型的拓展与双向传播型态的确立、影像社区与公共领域的构建、影像生产中的女性主义张扬等都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本章第一节首先对中国图像文化传统进行反思,认为在光影、色彩、焦点透视、图像叙事等基本元素上,中国人影像思维的开发似有先天不足之嫌。在这个视觉文化主导的时代,如何创造视觉文化,怎样培养我们在形象符号环境中的生存力、竞争力与创造力,意义重大。影像的大众生产无疑将从根本上对国人进行一次影像思维的启蒙。第二节在有关大众影像传播方面,作者认为在传统的“播放型传播模式”与批判理念中,大众是被动的沉默的大多数,只有消费选择的自由或者通过颠覆性的读解来生产自己意义和快感的能动性。但是影像技术下移之后,他们可望介入符号生产领域,参与符号编码过程,打破以前影像传播的一对多的模式,形成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多元化。第叁节在有关影像社区与公共领域的建构方面,作者从发生学的角度,认为当下民间影像运动的开展类似于哈贝马斯描述的早期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形成过程,即可能形成与哈氏描述的早期“文学的公共领域”相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似的“大众影像的公共领域”。通过开发一系列替代性的公共领域、市民社会及影像社区的传播模式,给影像专制和舆论一统的当下中国社会传导出一种多样化的声音。在新型社区关系的构建中,在边缘群体、亚文化群体及少数族群体的生存中,影像的生产和传播将有助于沟通和对话,成为这些族群自我维权和实现社会连接的文化纽带之一。第四节认为,影像生产的大众化对女性来说也是一次新的话语机会。作者认为在摆脱了笨重的摄像(影)机的束缚和职业化生产的压力下,中国的女性影像作者的女性意识开始真正出场,这一方面是对好莱坞式的父系秩序的意识形?

寇群锴[5]2017年在《基于“90后”城市青年用户生活形态的乘用车设计趋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带来汽车消费市场的迅速扩张,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处于一种充分竞争的情形中。未来的汽车市场呈现着消费者越来越年轻的趋势,“90后”用户即将成为消费主力,而他们的生活方式又与上一代有很大不同。“90后”用户有着新的自身需求和审美水平,单单依靠价格和技术指标已经不能吸引他们,汽车设计需要更多的关注新用户的需求,满足消费者的生理、心理感受,符合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提供更新鲜愉快的使用体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要以用户为核心,整体的设计工作围绕用户展开,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以更好地完成设计工作。本研究重点是将用户生活形态研究与乘用车设计相结合,发掘生活形态研究作为设计辅助手段在具体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情况。通过生活形态研究将目标用户群体进行分类,并全面直观地展现给设计师各类细分群组的生活形态特征与需求特征,使得设计师能够清晰的确认所面向的设计对象和设计对象的诉求,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进行整体思考,减少了目标产品与目标用户之间的不连贯与不确切性。本文从生活形态理论开始分析,了解生活形态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内容,为之后的调查工作选择合适的生活形态架构与调查方法。接着通过查阅文献以及观察的手段对国内外乘用车的发展过程和国内“90后”城市青年近年来生活形态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与分析,以便稍后确定具体的调查内容。根据前两部分的分析,以AIO框架为基础,制订面向“90后”城市青年的生活形态与乘用车需求调查问卷,回收问卷后,使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得到四类细分群组,分别是:严谨努力型;高质生活型;紧随大众型;前卫创造型。接着进行交叉比对得到各个群组的用车需求特征与车辆设计需求特征。选取占比最大、生活形态、乘用车需求内容最典型的“严谨努力”群组最为整个“90后”城市青年用户的代表展开深入分析,采取深入访谈的形式获得用户深层次的需求,结合生活形态问卷的调查数据,综合分析得到用户的详细生活形态特征与需求信息,结合乘用车设计中的各项元素,向乘用车设计趋势转化,最终得到完善的面向“90后”城市青年的乘用车设计趋势。最后根据典型群组的生活形态特征建立虚拟角色,围绕该角色按照设计趋势的方向进行一款乘用车的初期概念设计,以期对研究结论进行实际使用与验证。

戴丽娜[6]2012年在《从营销的终点到营销的起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叁十多年来,我国的消费者研究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由全盘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如今,已经基本赶上了西方发达国家消费者研究的进程。本文首先从文献计量研究入手,分析了我国消费者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基本构架。将CSSCI期刊数据库(1979-2009)中2601篇消费者研究文献的增长规律与D.普赖斯的“文献增长四阶段”理论比对分析发现,目前我国消费者研究仍旧处于成长阶段(尚未进入成熟阶段)。根据上述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发现,我国消费者研究由六个主要分支领域构成: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心理研究、基于营销理论和策略的消费者研究、消费经济学理论、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研究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其相关研究、,它们分别由行为学、心理学、营销学、经济学和法学等传统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而来。经过综合考量,笔者选取了消费者研究议题最广泛、成果最丰硕、生命力最旺盛的营销学为重点剖析对象,即以营销学视野下的消费者研究为线索分析我国消费者研究发展的起源、演变、规律和趋势。根据西方营销理论在我国演变的实际情况,分别分析了以生产、产品、销售和市场为导向的四个市场营销理念发展阶段中重要的消费者研究理论在中国应用与发展概况:在生产导向阶段(20世纪80年代),几乎没有什么消费者研究理论应用可言;在产品导向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中期),消费者作为产品的接受者的角色出现,企业关注产品形象如何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和产品扩散的规律;在销售导向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90年代末),刺激-反应理论、“魔弹论”和“USP”等理论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这些理论均将消费者置于信息的接受者位置;市场导向阶段(21世纪以后),消费者作为企业营销伙伴的角色日益清晰,定位理论、品牌资产、关系营销、体验营销、整合营销和统合营销等理论的发展,展现了消费者在营销中重要性逐渐上升和参与性逐渐增强的过程。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样、社会结构复杂、亚文化丰富,因而,细分研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我国消费者研究中显得尤为突出。近30年,我国消费者细分研究经历了两个重大转变:其一是消费者细分变量类型由“自然”人(性别、年龄、居住地等)到“社会”人(城乡结构、社会阶层和生活形态等)的转变。其二是消费者细分的逻辑由宏观分类(人口统计变量和社会学层面的变量)到微观分类(消费者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层面的变量),再到微观聚类(消费者行为数据和兴趣爱好等数据)的转变。我国传统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研究体系与引进的西方消费者研究内容基本一致。消费者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焦点为需求、动机、知觉、学习与记忆、态度、个性和价值观等。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本框架是:行为影响因素、行为模型、决策过程、选择与购买和购后行为等。新媒体环境下的消费者心理研究聚焦在感知风险和信任机制两个主题,行为研究围绕消费者的搜索行为和互动行为,以及信息的自生产和传-受行为等议题展开。我国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研究的变迁路径为:消费者心理特征的演变由“从众”到追求“个性”再到寻求“归属”的过程,同时,消费者行为特征也经历了一个由“大众化”到“分众化/碎片化”,又到“分-聚”共时化过程。因此,与之相应的消费者研究,则历经了一个由偏重群体特征演绎分析到强调个体心理和行为归纳分析,再到聚合方式、形态和特征的研究。在消费者研究方法方面,20世纪80年代,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以定性研究为主,辅以少量问卷调查。90年代,入华的跨国公司将西方的消费者研究方法体系引介到中国,大大推动了我国的消费者研究方法的发展进程。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到本世纪初,我国已经初步建构起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消费者研究方法体系。在我国消费者研究应用中较为普及的定性研究方法有:深度访谈、专题组座谈、影射法和民族志法等:定量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固定样本调查和实验法等。进入网络社会后,不但上述传统研究方法以网络为媒介获得了延伸性创新发展,还诞生了一些新的消费者研究方法,如网络浏览追踪法、搜索日志挖掘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地理定位分析法等。纵观改革开放后的叁十多年,我国消费者研究整体呈现出以下规律和发展趋势:规律1:消费者研究理论和方法均由宏观层面向微观层面变迁;规律2:消费者研究的逻辑呈现“总→分→总”的变迁轨迹;规律3:技术在消费者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变迁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趋势1:消费者个体(非群体)是未来消费者理论研究和方法发展的取向:趋势2:综合性是未来消费者研究方法应用的发展趋向;趋势3:探寻消费者聚类方法是消费者研究的新方向:趋势4: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消费者研究理论和方法创新的源泉;趋势5:我国将成为全球消费者研究理论和方法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爽[7]2007年在《国内都市女性化妆品消费行为实证分析及营销启示》文中研究表明①21世纪,被称为“她”世纪,以女性消费者作为目标顾客群或营销对象已成为商家的共识。因为当今世界女性消费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研究女性消费行为可以为企业及时制定出满足最大效益的营销策略,为商家壮大经济实力提供指导。女性消费行为不只是单纯的购买活动,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由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复杂行为。女性化妆品消费市场,尤其都市女性化妆品消费市场是一个潜力极大的广阔市场。以中国为例,据第叁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女性消费者有4.8亿之多,占全国总人口的48.7%,其中在消费活动中有较大影响的是中青年妇女,即20-50岁这一年龄段的女性,约占人口总数的21%。目前国内对都市女性化妆品消费行为的研究并不多见,已有的研究尚不是很深入和全面,特别是在对大型城市女性化妆品消费行为的关注方面还很缺乏。因此,本论文把18-50岁的都市女性做为具体研究对象,从而更有针对性,而她们也恰恰是女性化妆品消费的主要群体,正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气势,备受社会各界和化妆品企业的注目。此外,本文以成都市的女性为例,通过《成都商报》关于“成都都市女性化妆品使用季度报告”(大众品牌部分)的调查资料,首先了解她们的学历背景,收集她们对于化妆品品牌(大众品牌)的喜爱度、知晓度和第一提及率,玉兰油、欧莱雅和雅芳在品牌第一提及率和知晓度中排名始终是前叁位,而在品牌喜爱度中,欧珀莱却挤掉了雅芳,位居欧莱雅和玉兰油之后。其次,根据化妆品的四个使用类型(面部产品、彩妆产品、身体产品和香水香氛类产品)来对成都女性的消费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面部产品使用率高达99.2%,对面部产品的12个种类在最高使用百分比和最高满意度的化妆品品牌做了一个汇总,玉兰油和欧莱雅这两个化妆品品牌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还出现的品牌有欧柏莱、兰芝和雅芳;彩妆产品有49.7%的被访者使用,在对彩妆产品的11个品种所做的最高使用率和最高满意度汇总中,和面部产品使用情况相同的是都出现了叁个化妆品品牌:欧莱雅、欧柏莱和雅芳,但在面部产品中得到成都女性青睐的品牌“玉兰油”在彩妆产品中却没有榜上有名,而欧莱雅集团的另一个中高档品牌“欧莱雅”的彩妆却普遍被成都女性使用和喜欢。身体产品和香水/香氛类产品也有超过叁成的成都女性使用,使用率都达到了35.1%,成都女性使用身体产品最多的化妆品品牌是“欧莱雅”,其在满意度方面也得到了高分,但汇总分析发现,香水/香氛类产品在成都女性中的使用率是很低的(小于5%)。再次,通过调查成都女性每年用在化妆品上的消费得知,占据比例最大的是年均消费在501~1000元的被访者占24.5%,比例最小的是年均花费在200元以下的被访者占4.0%,可见,成都女性在化妆品上的投资还是显而易见的。此外,对成都市女性购买化妆品注重的因素进行调查汇总得知,她们最注重的因素是产品品质(81.7%),而成都女性购买化妆品最不注重的因素是“包装”(2.3%)。最后,根据以上的分析,进而为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提出针对都市女性在化妆品消费方面的营销启示。因为对于化妆品的生产企业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及时了解女性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尤其是都市女性),洞悉她们的行为与心理,研究影响她们购买化妆品的各种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研制出符合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通过高质量的商品、合理的价格及全方位的服务来满足女性对于美的追求和精神上的享受,这样企业才能赢得更多的货币选票,扩大市场份额,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因此,依托管理学、营销学、心理学等学科对女性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了解、研究都市女性在化妆品方面的消费行为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破译”化妆品营销过程中影响经营业绩的关键性因素。当然本论文中会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本研究采用的是二手资料,主要采用的是成都商报关于《成都都市女性化妆品使用季度报告(大众化妆品)》做的调查,而且仅限于成都地区的实证调查,我对它的研究和推论结果可能不具备代表性,尚待后续验证。其次,由于顾客对于化妆品品牌的使用率和满意度具有时效性,本研究仅能代表被访者在调查期间的感受,如因时间及营销策略变动,结论可能有所差异。最后,本调查中的抽样方法采用拦截面访的形式,而且均在各高档楼盘、高档写字楼及各大商场,样本代表性可能略显不足,进而影响推论结果。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对象、内容及框架做以概述。第二章、消费行为及女性消费行为的相关研究:首先对消费行为学的理论研究进行回顾和概括;其次对它的定义、特征和发展历程也进行整理和综述;再次对女性消费行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女性消费行为特征和女性消费心理进行分析。第叁章、成都女性化妆品消费品牌态度研究及其具体表现:首先对二手实证资料进行搜集,然后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成都都市女性的化妆品使用情况,以及她们对品牌的认知程度和使用满意度,得出影响她们购买化妆品的主要因素,并与其它四大城市的女性做以对比。第四章、都市女性化妆品消费行为特征的营销启示:对以上研究做以总结,并对国内化妆品厂商营销观念、产品改进及品牌管理、价格策略调整、渠道选择及整合营销传播进行策略方面的建议和营销启示。附录:在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对消费行为的理论研究进行补充。

谢江凌[8]2012年在《女性气质类型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旅游活动中,女性旅游者身影无处不在,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男性。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门,通过旅游的方式放松心情、增长见识。对于女性这一消费群体我国旅游企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术界对女性旅游消费也缺乏系统研究。气质类型是女性旅游者的内在“基因”,是市场细分的根本标准。本文以女性的“气质类型”为出发点,探寻女性气质类型与旅游消费行为间对应的内在关系。在汲取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女性气质类型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模型,提出叁个假设来验证女性气质类型和旅游消费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本文选取南昌市青年女性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来收集数据资料,运用spss.19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因子分析验证本文的假设一,女性气质类型的四种因子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通过方差分析验证本文的假设二,识别出不同的女性在人口学因素的影响下气质类型存在差异;通过相关分析验证本文的假设叁,识别出不同气质类型的女性在旅游消费行为上的差异。基于旅游市场细分理论,以女性的气质类型为分类变量,通过聚类分析,将女性旅游市场进行科学分类,细分为时尚潮流型、个性独立型、热爱家庭型和情感沉溺型四类细分市场,并研究相应的各市场细分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针对青年女性旅游消费群体的营销策略,供旅游企业参考、借鉴。

刘亚秋[9]2016年在《从传播学角度解析城市品牌的传播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品牌是城市的无形资产,是城市间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成功的城市品牌,既有赖于城市的内部形象建设,更要规划好城市品牌的对外传播工作。城市品牌传播路径是城市对外传播的通道,是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承担着城市品牌传播的重担。城市品牌的基本传播路径可以分为广告营销、事件营销、节会营销、互动营销与体验营销。不同的传播路径在沟通力和沟通效果上均有差异。本文从传播学角度结合杭州市的城市品牌传播实践案例,对多条传播路径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媒介及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并在杭州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品牌传播的内容策略(核心价值和品牌符号传播)、路径策略(系统化整合传播路径)、媒介策略(多层级传播与阶段性媒介组合应用)与受众策略(受众细分与核心受众洞察);结合杭州传播经验,从城市品牌信息传播流程角度构建出城市品牌多路径传播模型,模型以多元化的传播路径为核心,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城市品牌传播过程,为其他城市品牌理论研究与实践者提供借鉴。本文从传播学、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等综合学科视角出发,综合运用个案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正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并对城市品牌传播与传播路径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第二章在借鉴现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即城市品牌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与传播路径等关键传播要素进行了分类与详细解读;第叁章部分以杭州市的实践案例为主,详细展示了杭州城市品牌传播过程中应用到的传播路径类型与应用方式,为下文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第四章部分对杭州多元化路径传播经验进行总结,并针对每个传播路径从传播学角度,对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与传播效果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五章是文章的核心部分,通过杭州案例研究总结出杭州城市品牌传播在传播经验上的突出优势,即对多元化路径的系统整合,并通过流程图的形式表现出传播路径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进而结合杭州城市品牌传播策略,形成城市品牌多路径传播的模型。该模型从传播流程角度,展现了城市品牌信息从传播主体经由传播路径、媒介至受众,并形成反馈循环的过程,对城市品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孙天星[10]2016年在《城市马拉松与城市品牌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我国在不断加强全民健身的同时,又于2014年取消了举办群众性和商业性体育赛事的审批制度,之后城市马拉松的举办就呈现出了“井喷式”发展现象。城市马拉松作为全国最大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是最有助于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它的举办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门也将城市马拉松赛事活动做为推动当地城市品牌发展的助力器。根据这一现象作为切入点,研究城市马拉松与城市品牌的关系。研究过程中采用实证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从城市马拉松参与者体验的角度提炼出城市马拉松的体验特征(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从社会受众对城市品牌认同的角度提炼出城市品牌的认同特征(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2015年杭州马拉松现场的运动员、工作人员、观众和西湖周边的在杭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数据得出结论:1、在城市马拉松体验特征方面,不同学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之间的人群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性别、不同户籍之间的人群之间不存显着性差异。其中在这些人群中感官体验的均值4.25是最高的,说明人们从感官上对杭州马拉松感到最满意。2、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之间和不同户籍之间的人群,在城市品牌认同特征方面都存在显着性差异。这些人群中城市品牌美誉度的均值4.32是最高的,这表明人们对杭州这个被誉为“生活品质之城”的城市感到最满意。3、城市马拉松体验特征与城市品牌认同特征之间在0.01水平上呈显着性正相关,其中感官体验与知名度之间的正相关性最高(r=0.390,P=0.000),行动体验和认知度之间的正相关性最低(r=0.123,P=0.000)。表明将城市具有的特色资源与城市马拉松赛事相结合,利用马拉松赛事作为平台,对外推广、宣传城市,可以提高城市品牌的影响力。城市马拉松与城市品牌之间存在显着性正相关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中国城市青年女性市场的体验营销策略分析[D]. 尚亚文. 东北财经大学. 2006

[2]. 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研究[D]. 阴雅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3]. 消费文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都市小说[D]. 焦雨虹. 复旦大学. 2007

[4]. 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D]. 韩鸿. 四川大学. 2004

[5]. 基于“90后”城市青年用户生活形态的乘用车设计趋势研究[D]. 寇群锴. 大连理工大学. 2017

[6]. 从营销的终点到营销的起点[D]. 戴丽娜. 复旦大学. 2012

[7]. 国内都市女性化妆品消费行为实证分析及营销启示[D]. 陈爽.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8]. 女性气质类型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研究[D]. 谢江凌.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2

[9]. 从传播学角度解析城市品牌的传播路径[D]. 刘亚秋. 山东大学. 2016

[10]. 城市马拉松与城市品牌的关系研究[D]. 孙天星. 杭州师范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中国城市青年女性市场的体验营销策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