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特质、产业结构与城市创新绩效——基于创新型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区域特质、产业结构与城市创新绩效——基于创新型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论文摘要

获批创新型城市试点是否可以激发以及如何激发城市创新红利,是政策制定者和学界关注的重大问题。然而,较少研究关注设立创新型城市试点对城市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特别是缺少对于试点政策由于双向因果带来的内生性问题的解决方案。本文旨在通过2008年开始的创新型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使用2003—2016年城市级别的数据库,采用双重差分(DID)方法实证分析获批创新型城市对城市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具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获批创新型城市能显著提高城市创新绩效。这个结果在经过了PSM-DID、安慰剂检验和剔除部分样本等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为了解决试点政策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了古都这一工具变量,并且控制了城市初期以及未来的创新水平,发现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区域特质对城市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获批创新型城市对东部各城市、高行政级别城市及大规模城市的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本文还发现产业结构对创新型城市的创新绩效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据此,本文总结出了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优先在资源禀赋较高的地区设立创新型城市、因地制宜建设创新型城市三方面的政策启示。

论文目录

  •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一)创新型城市政策与城市创新绩效
  •   (二)区域特质对城市创新绩效的影响
  •   (三)产业结构对城市创新绩效的影响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三)变量说明
  •   (四)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基本回归
  •   (二)平行趋势假设检验
  •   (三)分批效应检验
  •   (四)稳健性检验
  •     1. 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
  •     2. 安慰剂检验
  •     3. 剔除部分样本
  • 四、内生性检验
  •   (一)工具变量:古都
  •   (二)控制城市初期及未来创新水平
  • 五、进一步研究:影响机制检验
  •   (一)区域特质的影响机制检验
  •     1. 扩大试点范围,扶持中西部地区
  •     2. 抓住等级优势,促进城市创新
  •     3. 走出“规模误区”,助力大规模城市
  •   (二)产业结构的影响渠道检验
  • 六、结论与政策启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曾婧婧,周丹萍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区域特质,产业结构,创新绩效,双重差分

    来源: 公共管理评论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

    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目标分类下政府科技悬赏策略及优化研究”(项目批准号:71974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科研资助体系下政府资助型科技悬赏制应用边界及运行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7150326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成果培育项目“基于循证教学法的STEM教育模块构建及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CGPY201904)资助

    分类号: F121.3;F299.2;F124.3

    页码: 66-97

    总页数: 32

    文件大小: 1475K

    下载量: 953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区域特质、产业结构与城市创新绩效——基于创新型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