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河自然保护区论文_张鹏,吴安康,李伟,杨文樾,杨振雄

导读:本文包含了麻阳河自然保护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叶猴,湿地,河流,对策,物候,日照。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吴安康,李伟,杨文樾,杨振雄[1](2019)在《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湿地资源现状分析及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湿地资源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客观地评价分析;同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探讨了该保护区内河流湿地资源的具体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对策。(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张鹏,颜修刚,肖志,石运,王彬[2](2019)在《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湿地资源调查及保护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麻阳河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保护提供参考,采用野外实地调查结合查阅相关资料对保护区的河流湿地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麻阳河保护区湿地资源丰富,保护区河流湿地总面积为672hm~2,湿地植物资源有70科110属212种,湿地动物资源有40科100属127种;通过对保护区河流湿地资源的特征、保护及管理现状的分析,指出河流湿地资源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管理建议。(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谯利军,文庭池,康冀川,康超,吴兴亮[3](2016)在《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7种野生红菇的形态与分子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野生红菇真菌资源状况,从保护区采集到7种野生红菇,基于其形态特征结合ITS r DNA序列与Gen Bank中相关的红菇属的同类序列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将其鉴定为厌味红菇Russula nauseosa、美红菇Russula puellaris、鳞盖红菇Russula lepida、菱红菇Russula vesca、以及变绿红菇Russula virescens、Russula faustiana、粉柄红菇Russula farinipes。(本文来源于《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牛克锋,肖志,王彬,杨德,Chia,L,Tan[4](2016)在《中国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种群数量估计与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10月至2015年5月,对中国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采用了直接观察猴群计数、夜宿地观察、问卷调查和访问、未出版资料及文献补充4种调查方法。结果表明,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共有黑叶猴72群(含保护区外2群)。基于直接计数的25个猴群,计算猴群平均大小为(7.7±2.9)只,并以此计算保护区及周边黑叶猴数量为554只。其中,凉桥片区共有41群,315只;龚溪口片区共有16群,123只;务川片区共有15群,116只。调查发现保护区黑叶猴的分布基本以麻阳河、洪渡河及其支流兰子河为中轴,以箱状河谷的峭壁上和河岸附近的植被区作为主要活动范围。67群猴群发现点位于离河流中轴线缓冲距1 500 m区域以内,占总群数的93.1%。因此,为了确保该物种的生存以及缓解当地人猴冲突,建议重点加强对河流两岸栖息地的保护管理和自然植被恢复,尤其在人口稠密区更为必要。(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王彬,何玉华,孟岩[5](2016)在《2003年1月份—2014年3月份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死亡情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黑叶猴是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广西和越南北部地区[1]。据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调查,现全球野生黑叶猴总数仅约2 000只,而贵州省沿河县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的黑叶猴种群、数量和分布,为全球最多和最广[2]。近年来,由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再经过多年来相关部门采取人工投食及封山育林等措施,贵州省沿河土(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6年06期)

张鹏,肖志,颜修刚[6](2015)在《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国土总面积31 113.0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2 493.4 hm2,灌木林地面积12 107.2 hm2,河流湿地面积655.8 hm2;保护区森林覆盖率70.2%,活立木总蓄积993 568.4 m3。同时,总结和评价了其资源现状和特点,探讨了具体的保护和发展对策。(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27期)

吴菲菲[7](2015)在《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Presbeyeis francoisi及其栖息地的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因乌江干流彭水电站的建造,使得洪渡河、麻阳河的水位上升,回水形成了大面积的河流湿地,因而又成为贵州最大的河流湿地类型的保护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和土壤条件等因素,植物资源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素有“无花之美”称誉的蕨类植物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可食用、药用、作指示植物等诸多价值。因此,了解该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分布特点为该区的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和依据。其清雅脱俗,青翠相间的叶色,以及耐阴多样的生态适应性,成为当今世界观赏植物的后起新秀,随着人们对蕨类植物需求量的增加,自然繁殖渐渐展现出劣势,因而,对蕨类植物物候期的观测和组织快繁技术的研究将为蕨类植物的开发利用及其保育工作提供参考资料。研究蕨类植物配子体的发育和叶表皮微结构的研究价格对蕨类植物的起源、演化、科属种的划分及其鉴定等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该保护区内蕨类植物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对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蕨类植物系统分类学进行的基础性研究,包括:蕨类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特征研究、叶表皮微结构的研究2个方面。通过典型的路线调查法研究了麻阳河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区系特征。结果表明:该保护区蕨类植物共有24个科,57个属,158个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发现该保护区有一个贵州新纪录种是隐囊蕨Notholaena hirsuta。区内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本保护区的蕨类植物科、属水平上均以热带成分为主;而种的地理分布上,区内温带成分(109种)占绝对优势,为总种数的68.99%,具温带性质。其中东亚成分有105种,占66.46%,说明该地区属于东亚植物区系。保护区蕨类植物中有46种中国特有种有12种为西南特有,其中赤水鳞盖蕨Microlepia chishuiensis仅见于贵州,以及中国特有分布属黔蕨属和柳叶蕨属的存在,都说明该地区蕨类植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此外,世界分布科(10科),世界分布属(8属),温带分布属(14属)也占到一定的比重。表明该地区蕨类植物属的区系特点为地理联系广泛、热带亲缘程度较高。利用光学显微镜对12种不同科、属的蕨类植物的叶表皮形态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这12种蕨类植物的表皮表面均具有附属物;叶表皮细胞多数为不规则型,少数近多边形如贯众、巢蕨、肾蕨等;垂周壁为弓形、波状、浅波状至深波状,少数近平直如矩圆线蕨、巢蕨等,在不同科属间存在显着差异,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均分布在一个平面上;气孔器集中分布在叶的下表皮,12种蕨类植物共具有4种气孔器类型(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共环极细胞型、不等细胞型),在同一表皮中多种气孔器类型并存。第二部分是对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观赏蕨类植物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包括:野生观赏蕨类植物在贵阳的引种栽培情况、组织培养研究2个方面。对引自麻阳河保护区的19种蕨类植物在贵阳市的生长发育和观赏特性进行观察。在栽培和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这19种蕨类植物耐旱性较强,可进行粗放管理,成活率高,大部分夏绿,形态优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大部分蕨类植物的萌动集中在春季节,孢子的出现和成熟集中在夏季。肾蕨nephrolepisauriculata、铁线蕨adiantumcapillusveneris、对生耳蕨polystichumdeltodon几乎全年都有拳叶的萌动及展叶,大量展叶主要集中在4月份。结果表明,同属的物种之间存在相似的物候期,如盾蕨属neolepisorus的盾蕨neolepisorusovatus和蟹爪叶盾蕨neolepisorusovatusf.doryopteris孢子囊群出现和成熟期大体一致分别在4~7月;9~12月和次年3月下旬;小翠云selaginellakraussiana和福建观音坐莲angiopterisfokiensis在本次观测中未见孢子出现和成熟。以幼嫩叶、茎尖为材料,对野外采集数量较大的江南星蕨microsorumfortune、庐山石韦pyrrosiasheareri、光石韦pyrrosiacalvata、巢蕨neottopterisnidus、盾蕨neolepisorusovatus等5种蕨类植物幼叶、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摸索出最有效的消毒方法是用75%酒精浸泡5秒,无菌水冲洗3次后,用0.1%升汞溶液继续消毒5分钟,而后无菌水冲洗数次接种或备用。以幼叶为外植体的组培实验中,光石韦pyrrosiacalvata、庐山石韦pyrrosiasheareri、盾蕨neolepisorusovatus的脱分化能力差,在培养70d后逐渐褐化,直至死亡,仅江南星蕨在ms+nh4h2po4200mg·l-1+kt2mg·l-1+2,4-d2mg·l-1和ms+nh4h2po4200mg·l-1+kt4mg·l-1+2,4-d3mg·l-1培养基中有少量绿色球状组织产生。以江南星蕨Microsorum fortune的匍匐茎尖为外植体,经升汞在接种初期一直处于绿色,在接种50天后,陆续从外植体基部有细菌冒出,考虑江南星蕨匍匐茎伴生VA菌。(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5-06-01)

李仕泽,吕敬才,李灿,魏刚,徐宁[8](2015)在《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了解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的资源分布和物种多样性特征,于2013年5~6月对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结果显示,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两栖爬行动物43种,隶属4目14科34属。运用相似性指数对麻阳河、佛顶山、雷公山叁个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比较,印证了动物地理区划上雷公山和佛顶山属于黔东南低山丘陵盆地省,麻阳河属于黔北中山峡谷省的划分。运用G-F指数公式分别计算叁个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G-F指数,其中,雷公山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G-F指数最高,分别为0.23和0.50,麻阳河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G-F指数最低,分别为﹣0.20和0.25,说明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科间和科内多样性均较低。通过对叁个自然保护区年均降水量、年均温等环境因子分析比较,得出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相对较少的原因,可能是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较低的年均降水量和较高的年均温。(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5年01期)

吴安康,邓伯龙,陈继红,赵明书,张再霞[9](2015)在《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和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现状专项调查资料,采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指标》(LY/T 1863-2009),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符合二级标准,自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应当在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本文来源于《贵州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1期)

洪伟,刘宁[10](2014)在《夏季与冬季日照时间对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昼夜活动节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对2群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分别记为XGB1、XGB2)用扫描法进行昼夜活动节律的记录观察,包括出、入夜宿地时间,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结果表明:夏冬2季总体上看,所有猴群的昼夜活动节律均与日照时间波动显着相关。其中,XGB1群离开夜宿地时间与日出时间成正相关,进入夜宿地时间与日落时间无明显相关性,XGB2群离开夜宿地时间与日出时间成负相关,进入夜宿地时间与日落时间成正相关。在有限的领地范围内,XGB2群不得不延长白昼活动觅食的时间。冬季调查的所有猴群离开夜宿地时间与日出时间成正相关,冬季猴群的昼夜活动节律大多受到气温的影响。夏季XGB2群进入夜宿地时间显着晚于XGB1群,XGB1群离开夜宿地时间显着早于XGB2群;冬季XGB1群离开夜宿地时间显着早于XGB2群,但是XGB1群进入夜宿地时间与XGB2群差异不显着。不同季节猴群夜宿行为的差异,XGB1群和XGB2群冬季进入夜宿地时间早于夏季,离开夜宿地时间明显晚于夏季。因此,麻阳河黑叶猴夏季与冬季夜宿行为主要受昼长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4年23期)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麻阳河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保护提供参考,采用野外实地调查结合查阅相关资料对保护区的河流湿地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麻阳河保护区湿地资源丰富,保护区河流湿地总面积为672hm~2,湿地植物资源有70科110属212种,湿地动物资源有40科100属127种;通过对保护区河流湿地资源的特征、保护及管理现状的分析,指出河流湿地资源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管理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论文参考文献

[1].张鹏,吴安康,李伟,杨文樾,杨振雄.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湿地资源现状分析及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9

[2].张鹏,颜修刚,肖志,石运,王彬.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湿地资源调查及保护建议[J].贵州农业科学.2019

[3].谯利军,文庭池,康冀川,康超,吴兴亮.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7种野生红菇的形态与分子鉴定[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6

[4].牛克锋,肖志,王彬,杨德,Chia,L,Tan.中国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种群数量估计与分布[J].动物学杂志.2016

[5].王彬,何玉华,孟岩.2003年1月份—2014年3月份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死亡情况调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

[6].张鹏,肖志,颜修刚.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

[7].吴菲菲.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研究[D].贵州大学.2015

[8].李仕泽,吕敬才,李灿,魏刚,徐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J].动物学杂志.2015

[9].吴安康,邓伯龙,陈继红,赵明书,张再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J].贵州林业科技.2015

[10].洪伟,刘宁.夏季与冬季日照时间对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昼夜活动节律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4

论文知识图

一1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植被图一3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种...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划...—5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内的黑叶猴(...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分区...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出...

标签:;  ;  ;  ;  ;  ;  ;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论文_张鹏,吴安康,李伟,杨文樾,杨振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