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异性模型论文_陈洪月,李恩东,张坤,毛君,白杨溪

导读:本文包含了正交异性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正交,各向异性,模型,异性,应力,面板,钢桥。

正交异性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陈洪月,李恩东,张坤,毛君,白杨溪[1](2019)在《基于各向正交异性薄板模型的钢丝绳芯输送带弯曲振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各向正交异性薄板的小挠度理论,首先建立了钢丝绳芯橡胶输送带上下分支横向自由振动模型,采用经典解法建立了下分支输送带SFSF边界模型、上分支槽型输送带底部SCSC、侧帮SFSC边界模型的解析解,其次采用胡拜尔(Huber)近似推导公式计算了钢丝绳芯输送带的主刚度,最后采用数值分析法对输送机的上、下分支输送带的前6阶固有频率、振型,以及固有频率随张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下分支输送带的固有频率随着带张力的增加而增加,且张力对下分支输送带的频率影响最大,对上分支输送带底边的固有频率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输送带的弯曲振动响应及避免共振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9年05期)

张厚记,成猛,宗炜,区桦,郭洪军[2](2019)在《公路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荷载计算模型与实际交通荷载匹配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正交异性钢箱梁桥面系构件提前发生疲劳损坏的问题,以军山长江公路大桥为例,研究公路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荷载计算模型与实际交通荷载匹配性问题。通过交通实际组成分析,发现设计规范规定的疲劳荷载验算计算模型Ⅲ对应的车型(五轴车)与实际交通代表车型不符(实际代表车型为六轴车)。进而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两种车型(五轴车和六轴车)荷载作用下钢箱梁结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实际代表车型作用下最不利截面处的最大应力幅较计算模型Ⅲ车型提高25%~47%,相应的疲劳寿命为原设计的1/2~1/3,这是导致钢箱梁结构虽然设计上满足规范要求,但是提前发生疲劳破坏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议钢箱梁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交通组成情况选择合理的正交异性钢结构桥梁桥面系构件疲劳荷载验算模型。(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07期)

杨雅斌,石广玉[3](2019)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肋-面板焊缝疲劳验算的应力分析模型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天津塘沽海河大桥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为例,建立钢箱梁节段的有限元分析(FEA)模型、简化FEA模型和基于钢箱梁节段的子模型进行肋-面板焊缝疲劳应力分析模型的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远离纵腹板处的肋-面板焊缝,通过提高简化FEA模型中横隔板高度和约束横隔板底部翼缘的方式可减小与钢箱梁节段FEA模型结果的误差;对于靠近纵腹板处的肋-面板焊缝,所有简化FEA模型的应力计算结果均低于钢箱梁节段FEA模型的结果,且误差超过23%。基于钢箱梁节段的叁跨子模型可以准确地给出钢桥面板任意位置的肋-面板焊缝的疲劳应力。它具有钢箱梁节段FEA模型的计算精度和简化FEA模型的计算效率,因此它可作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任意位置处肋-面板焊缝疲劳应力分析的准确和高效计算模型。(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9年S1期)

臧杰,王凯,刘昂,张翔,闫志铭[4](2019)在《煤层正交各向异性渗透率演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描述煤层气开采和煤层瓦斯抽采过程中煤层各向异性渗透率的演化行为,构建了有效应力变化和瓦斯吸附/解吸双重作用下的煤层正交各向异性渗透率演化模型,推导了立方型和指数型两种模型表达式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基于构建的煤层正交各向异性渗透率演化模型,模拟了煤层渗透率各向异性对顺层钻孔预抽瓦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渗透率各向异性程度相同时,随着钻孔与最大渗透率方向夹角的增大,单孔抽采流量逐渐升高;钻孔方位变化对单孔抽采流量的影响与渗透率各向异性程度呈正比例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永健,鲜洁宇,李令全,李骅[5](2018)在《正交各向异性纸张内聚区模型研究及其动态断裂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纸张切割过程的研究对刀具的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内聚区模型,给出确定纸张拉伸和剪切加载条件下内聚区模型关键参数的方法,并对纸张的拉伸和剪切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首先,通过正交各向异性纸张的纵向和横向拉伸试验,基于正交各向异性理论,确定纸张的力学材料常数。其次,基于纸张两个方向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图1),结合损伤理论和数值方法,给出了正交各向异性纸张拉伸和剪切条件下的内聚区模型关键参数。最后,对纸张的两个方向分别进行紧凑拉伸试验和剪切试验的仿真模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基于本文给出的确定正交各向异性内聚区模型的关键参数方法,进行纸张动态断裂仿真分析的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接近。(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期刊2018-11-23)

杨雅斌,石广玉[6](2018)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肋-面板焊缝疲劳验算的应力分析模型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包含数个纵肋和横隔板的简化模型常用作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肋-面板焊缝疲劳验算的应力分析模型。这种简化模型的边界条件很难确定,且不能考虑钢箱梁的横截面结构细节对应力分布的的影响,导致简化模型的应力计算结果和真实值存在较大的误差。由Paris公式可知,裂纹扩展速率随应力强度因子的增大呈指数级增长,因此准确的肋-面板焊缝应力分析模型对含裂纹的肋-面板焊缝进行断裂力学及疲劳寿命分析尤为重要。本文以天津-塘沽海河大桥为背景,建立了该桥主跨两组吊杆间的钢箱梁标准节段模型和两种常用的简化模型,对比分析了肋-面板焊缝处的计算应力结果。结果表明:对于远离纵腹板处的肋-面板焊缝,通过提高简化模型横隔板高度和约束横隔板底部翼缘的方式可减小与钢箱梁节段模型的误差;对于靠近纵腹板处的肋-面板焊缝,所有简化模型的应力计算结果均低于钢箱梁节段模型的结果,且误差超过23%。纵腹板是钢箱梁必不可少的结构,采用钢箱梁节段模型计算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肋-面板焊缝应力对其疲劳验算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来源于《第2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期刊2018-10-13)

张建平,王树森,龚曙光,申欣,胡慧瑶[7](2019)在《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结构热变形和热应力分析的无网格法计算模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无网格伽辽金法(Element-free Galerkin,EFG)建立了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结构热变形和热应力分析的计算模型,并推导了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结构热弹性问题的EFG法离散控制方程。选择复合材料冷却栅管算例验证了计算模型和程序的正确性,利用该计算模型分析了具有不同材料方向角及热导率因子、热膨胀系数因子和主次泊松比因子的汽轮机叶轮,得到了其热变形总位移和Mises应力,讨论了材料方向角和上述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因子对其热变形总位移和Mises应力的影响规律,给出了这些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并选取一组参数与各向同性材料结构进行了热变形和热应力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EFG法的热变形总位移和Mises应力的计算精度比有限元法高,材料方向角同时影响热变形总位移和Mises应力的大小和方向,而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因子只影响热变形总位移和Mises应力的大小,不影响其方向。在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过程中,合理选取材料方向角和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因子可有效减小结构热变形和热应力。(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永升,田志叶[8](2018)在《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加速加载试验足尺数值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嘉绍大桥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工程为依托,针对钢箱梁子结构数值模型的适用性和铺装层结构参数敏感性进行研究。根据变形等效、应力等效、应变等效和细节等效的原则建立钢箱梁标准段数值子模型。通过标准段整体模型和子模型力学对比研究分析,发现子结构模型尺寸和边界条件可以真实有效地反映实体钢箱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轮载下实际受力行为,根据所建立的子结构模型建立实体模型是合理适用的。这为足尺模型加速加载试验合理选择试验构件尺寸及加载边界条件带来了有力的理论依据。通过ERS钢桥面铺装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明确ERS钢桥面铺装结构的受力特性,可为ERS钢桥面铺装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设计指导。(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8年07期)

乔瑞,贺丹[9](2018)在《微尺度平面正交各向异性功能梯度压电板的弯曲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新修正偶应力理论提出了一种平面正交各向异性功能梯度压电微板的弯曲模型。与前人工作的不同之处在于,该模型中包含有两个材料尺度参数,分别考虑了两个正交方向上由尺度效应带来的对结构不同程度上的弯曲刚度和电势能的增强。假设功能梯度压电微板的材料属性在厚度方向上沿幂律形式变化。基于虚功原理推导了平衡微分方程以及对应的边界条件,给出了受双向正弦载荷下四边简支的功能梯度压电方板静力弯曲问题的纳维解析解。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可以反映尺度效应对微尺度结构的力学、电学性能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由尺度效应带来的结构弯曲刚度和电势能的增强会随着材料尺度参数与板的厚度接近时显着,而随着板厚度逐渐大于材料尺度参数,尺度效应减弱并且最终消失。(本文来源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张昆,汤文辉,冉宪文[10](2017)在《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叁维动态本构模型及其在脉冲X射线热击波模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叁维应变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利用Grüneisen物态方程、PUFF物态方程以及Tsai-Hill屈服准则和Johnson-Cook强度模型,建立了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的叁维动态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一种碳酚醛材料在高能脉冲X射线辐照下所产生的热击波传播现象进行了叁维模拟,得到了热击波模拟结果,并将各向异性本构模型与各向同性本构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各向异性本构模型不仅反映了固体材料各向异性的特点,而且还能描述材料转变为气体后的动力学行为。模型的建立为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在脉冲辐照环境下的应用打下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高压物理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正交异性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正交异性钢箱梁桥面系构件提前发生疲劳损坏的问题,以军山长江公路大桥为例,研究公路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荷载计算模型与实际交通荷载匹配性问题。通过交通实际组成分析,发现设计规范规定的疲劳荷载验算计算模型Ⅲ对应的车型(五轴车)与实际交通代表车型不符(实际代表车型为六轴车)。进而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两种车型(五轴车和六轴车)荷载作用下钢箱梁结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实际代表车型作用下最不利截面处的最大应力幅较计算模型Ⅲ车型提高25%~47%,相应的疲劳寿命为原设计的1/2~1/3,这是导致钢箱梁结构虽然设计上满足规范要求,但是提前发生疲劳破坏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议钢箱梁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交通组成情况选择合理的正交异性钢结构桥梁桥面系构件疲劳荷载验算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交异性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陈洪月,李恩东,张坤,毛君,白杨溪.基于各向正交异性薄板模型的钢丝绳芯输送带弯曲振动特性分析[J].机械强度.2019

[2].张厚记,成猛,宗炜,区桦,郭洪军.公路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荷载计算模型与实际交通荷载匹配性研究[J].公路.2019

[3].杨雅斌,石广玉.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肋-面板焊缝疲劳验算的应力分析模型评估[J].工程力学.2019

[4].臧杰,王凯,刘昂,张翔,闫志铭.煤层正交各向异性渗透率演化模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9

[5].王永健,鲜洁宇,李令全,李骅.正交各向异性纸张内聚区模型研究及其动态断裂仿真[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2018

[6].杨雅斌,石广玉.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肋-面板焊缝疲劳验算的应力分析模型评估[C].第2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2018

[7].张建平,王树森,龚曙光,申欣,胡慧瑶.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结构热变形和热应力分析的无网格法计算模型及应用[J].复合材料学报.2019

[8].张永升,田志叶.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加速加载试验足尺数值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

[9].乔瑞,贺丹.微尺度平面正交各向异性功能梯度压电板的弯曲模型[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8

[10].张昆,汤文辉,冉宪文.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叁维动态本构模型及其在脉冲X射线热击波模拟中的应用[J].高压物理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正交各向异性模型单斜各向异性模型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叁种类型(a)VTI或...正交异性模型含孔洞正交异性模型90°方向系列...正交异性模型0°加载方向下测点的...

标签:;  ;  ;  ;  ;  ;  ;  

正交异性模型论文_陈洪月,李恩东,张坤,毛君,白杨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