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载畜量论文_刘久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理论载畜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青山,理论,生物量,潜力,草场,内蒙古,农牧。

理论载畜量论文文献综述

刘久锋[1](2014)在《我国羊业发展潜力在南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刘久锋)9月14日,第十一届(2014)中国羊业发展大会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举行。会议指出,未来我国羊业发展,从整体布局看,基础在牧区,重点在农区,潜力在南方。 近年来,由于我国羊产品消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羊肉产品出现供不(本文来源于《农民日报》期刊2014-09-15)

廖顺宝,秦耀辰[2](2014)在《草地理论载畜量调查数据空间化方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世纪80年代全国草地资源调查的理论载畜量数据和同时期的全国1:25万土地覆被数据为基础,按省区构建理论载畜量与不同草地类型面积之间的关系模型。根据属性数据空间化思路,利用模型计算与残差修正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将80年代的全国草地理论载畜量调查数据从市县单元转换到公里网格尺度上,同时计算2005年全国公里网格尺度的草地理论载畜量。在此基础上,从公里网格和省级行政区划两个尺度上分析全国草地理论载畜量在近30年间(20世纪80年代-2005年)的变化。结果表明,近30年来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正在退化、萎缩,草地总生产力下降。为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保持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良性发展和草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闫丽娟,张恩和[3](2005)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理论载畜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定西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气候的变化,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生产力下降,组成变坏,质量下降。根据作物、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的理论生产潜力、可食性生物量和牲畜采食率(利用率)推算出各草场类型的理论载畜量。根据气候变化周期,对理论载畜量与现实载畜量进行了周期预测,若维持目前品质和生产结构方式,预测到2024 年现实载畜量将达到最大理论载畜量。(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05年03期)

刘永宏,贾福平,刘永军,段玉玺,梁海荣[4](2002)在《大青山山地草场理论载畜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调查研究认为 ,把大青山山地草场划分为森林草场、灌林草场、典型草场、灌丛草场和草甸草场 5个类型 ,并对不同草场类型的灌木、草木、枯枝落叶的可食性生物量分别进行了测定 ,根据可食性生物量和牲畜采食率 (利用率 )推算出各草场类型的理论载畜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林业科技》期刊2002年S1期)

李永宏,莫文红,杨持,叶波[5](1994)在《内蒙古主要草原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和理论载畜量及其与气候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方法(DCA)对内蒙古草原中东部草原植被120个群落样地的分析表明:该区六种主要的草原群落类型在生境干燥度梯度上的顺序依次为:小针茅草原→短花针茅草原→克氏针茅草原→大针茅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和羊草草原。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研究了每种草原的群落组成、地上生物量及其种群结构,以及各类草原的理论载畜量。六种草原群落的地上生物量介于112Kg.DM.m ̄(-2)──1620Kg。DM.m ̄(-2)之间;相应地,理论载畜量变化于0.10─1.57羊单位/公顷。研究地区草原地上生物量(B)与年降水量(P)、年平均气温(T)和与≥10℃的积温(Tac)的关系分别为:B=-134.92+0.84P,B=136.37-25.68T,B=351.61-0.12Tac;与气候干燥度(依Penman方法计算)的关系为B=0.26+4.33e.(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1994年04期)

理论载畜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20世纪80年代全国草地资源调查的理论载畜量数据和同时期的全国1:25万土地覆被数据为基础,按省区构建理论载畜量与不同草地类型面积之间的关系模型。根据属性数据空间化思路,利用模型计算与残差修正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将80年代的全国草地理论载畜量调查数据从市县单元转换到公里网格尺度上,同时计算2005年全国公里网格尺度的草地理论载畜量。在此基础上,从公里网格和省级行政区划两个尺度上分析全国草地理论载畜量在近30年间(20世纪80年代-2005年)的变化。结果表明,近30年来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正在退化、萎缩,草地总生产力下降。为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保持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良性发展和草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理论载畜量论文参考文献

[1].刘久锋.我国羊业发展潜力在南方[N].农民日报.2014

[2].廖顺宝,秦耀辰.草地理论载畜量调查数据空间化方法及应用[J].地理研究.2014

[3].闫丽娟,张恩和.北方农牧交错带理论载畜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定西县为例[J].草业科学.2005

[4].刘永宏,贾福平,刘永军,段玉玺,梁海荣.大青山山地草场理论载畜量的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2

[5].李永宏,莫文红,杨持,叶波.内蒙古主要草原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和理论载畜量及其与气候的关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4

论文知识图

8 一定区域面积下以粪便量与天然草场~#...理论载畜量与载畜率对比图1999年西部各省区的实际载畜量与理牧民承包草地理论载畜量的农户分...西部部分省区草地理论载畜量的...理论载畜量与关键场载畜量的差...

标签:;  ;  ;  ;  ;  ;  ;  

理论载畜量论文_刘久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