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合理化

浅析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合理化

冷鑫曹彦密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行政决策涉及到民众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因此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对政府而言尤为重要,其在政府管理中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和地位。本文主要介绍行政决策科学合理化的途径。

关键词:行政决策;科学化;合理化

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8-0000-01

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合理化途径:

古之有云:“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在于独。”因此,行政领导想要科学合理的做出决策,须对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把握,集思广益,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但由于专家同样会受自身专业知识的局限,因此行政领导作为最后做出决策的人,又须站在把握全局的高度,综合分析,考虑周详的做出决断。为了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合理化,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行政决策程序的措施

首先,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在决策的过程中无论是发现问题、制订方案、评估选择和组织实施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为了强化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第一,加强政府信息机构建设;第二,改革信息收集和信息处理的方法,建立较为全面、真实的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工作的现代化;第三,决策者需强化信息意识,在决策的过程中把信息收集和处理放在重要的地位。其次,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开展政府重大决策咨询是专家参与政府重大决策,实现政府重大决策科学化、专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专家对决策方案的论证和评估与政府内部人员相比,不仅更专业,而且更客观,更少受利益关系的影响,更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再次,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政府的重大决策往往是一些公共决策,因而它必然涉及公共利益以及相关利益的分配问题,让群众直接参与决策,有助于维护公共利益;让与决策问题相关的利益群体代表直接参与决策,有助于实现决策过程中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最后,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完善政府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是关键。因为只有通过制度才能保证政府行政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按照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进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对行政决策、特别是政府重大决策程序和制度进行立法。这样,通过决策程序和制度来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化,通过决策立法来保证决策程序和制度得到遵守和落实,从而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统一。

二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的监督机制

行政决策过程实质上是一种行政权力的运用过程,而权利会自然趋向于专制与腐败,因而需要加强对于权力的监督,政府部门的决策尤其如此。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外部监督:首先要加强法律监督。第一、强化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决策的监督。即在立法上确定重大决策事先报告人大或者由人大审议的制度;第二、将行政决策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即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轨道。其次重视相关专家的监督。行政决策往往涉及的是一些社会事物,因此在决策时领导者要重视经济学专家、社会学专家等相关专家的意见,并接受他们的监督。最后建立健全行政评价法,加强公众及大众传媒对行政决策的评估、监督。行政评价的价值在于可以提供一个事前控制行政的方式,也可以为以后的行政行为提供经验,尤其对涉及公众利益或者多方利益的行政行为,通过评价制度评价其可行性以减少或者消除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内部监督:第一,对于一项涉及几个部门的重大事项或方案,部门之间要加大相互间的决策监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第二,下级部属在工作当中通常更能接触到事实,对一些事件有更直观的认识并且能第一时间得到群众或基层反映上来的信息,因此,领导者在决策时应多听听下级的见解,虚心接受下级的监督,同时建立下级有效监督上级的机制,开辟出更多的监督途径。

三提升领导者决策水平

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领导者坚持持续学习并具有创新性,以保证在快节奏变化的社会中具有竞争优势所需要的行动、技能和战略。而领导的时效性要求领导重心前移,将工作重心由事后,事中移向事前,这就需要领导者做到:第一、在决策过程中要创造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发扬民主作风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有好的氛围才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第二,在决策程序上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科学论证。一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二要走访业务部门,掌握相关情况;三要征求专家意见,充分利用外脑;第三,在决策制度上要建立各种责任制。如重大决策实名票决制、重大项目决策阶段审查制、干部离任审计制、决策责任追究制等。而对于领导来说,在决策过程中如何拍板也至关重要,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第一,对于全局性决策要慎重拍板;第二,对于应急性决策要果敢拍板;第三,对于探索性决策要渐进拍板;第四,对于导向性决策要迂回拍板。作为决策,它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不科学之分。领导者要避免决策失误,应建立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做到:首先,防止经验主义,具有及时变通意识。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决策者善于捕捉信息,根据信息变化了的要求,不失时机地调整方案,改变计划,做出正确决策;其次,防止本位主义,具有胸怀大局意识。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同时“利在一身勿某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某也,利在万世者谋之。”因此在工作决策中,树立做人民公仆,当人民勤务员的思想,确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就能克服私心,消除本位主义,走出小圈子,避免决策的陷阱。而科学合理的决策离不开法律作为依托,作为一位领导者更应该具备法律意识,做到无论是决策程序还是监督都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

总结

决策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是全局工作成功的关键,是领导工作的主要矛盾。如何在领导实践中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把好科学决策关,是各级领导应该学习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都离不开科学、民主、合理的决策,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与行政决策相关的内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环境。

参考文献:

[1]周敏.论网络时代领导力的变革[J].中国行政管理,2011(10).

[2]王家合.当代中国公共服务伦理:价值、失范与重构[J].中国行政管理,2011(9).

[3]毕瑞峰.论公共管理者的角色转变:诉求与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11(9).

[4]B·盖伊·皮德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8.

[5]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

作者简介:冷鑫,出生于1988年,女,汉族,籍贯:江西省九江市,河北大学政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标签:;  ;  ;  

浅析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合理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