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血粉膨化加工工艺研究

畜禽血粉膨化加工工艺研究

马稚昱[1]2003年在《畜禽血粉膨化加工工艺研究》文中提出挤压膨化加工具有改善血粉品质、提高血粉消化率、简化生产工艺、保护环境等优点。研究和探讨挤压膨化工艺参数对血粉质构变化的规律,是挤压膨化技术在血粉加工中得以在实际生产应用的理论基础,它将对我国畜禽屠宰废弃血液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研究利用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畜禽机械研究所生产的单螺旋式P400G自热式干法膨化机,研究和探讨挤压膨化加工工艺参数对膨化血粉的膨化指数、胃蛋白酶消化率及设备的生产能力和耗能的影响规律,分析膨化后血粉主要营养成分及微观结构的变化,寻找膨化加工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为实际生产加工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试验结果表明: 1.变性温度T_d是血粉蛋白质变性的决定因素。我们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血粉蛋白质变性温度进行研究得到:在DSC测试仪的升温速率为5℃/min时,含水率为16%的自然凉晒血粉的蛋白质变性温度为76.9℃。 2:在单螺旋干法自热式膨化机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得到挤压膨化加工工艺参数——物料含水率、出料模孔直径及螺杆转速对膨化血粉品质的影响规律: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膨化血粉的胃蛋白酶消化率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螺杆转速与膨化血粉胃蛋白酶消化率呈负相关性;随着模孔直径的增加,膨化血粉胃蛋白酶消化率增加,当模孔直径等于13mm达到最大值,后呈下降趋势。 3:本研究采用叁因素五水平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研究挤压膨化系统参数——物料含水率、出料模孔直径及螺杆转速对膨化血粉品质——膨化指数和为胃蛋白酶消化率及设备生产率和吨电耗的影响,建立了各评价指标与膨化参数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与频数分析法对多目标进行优化求解,建立综合评判方程,从理论上得到:同等重视4个评价指标时,最优的挤压膨化系统参数:含水率23±1.02%,模孔直径14.5±0.65mm,螺杆转速234.5±6.5 r/min;而将胃蛋白酶消化率和吨电耗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时,最优的挤压膨化系统参数:含水率22.57±1.18%,模孔直径15±0.5mm,螺杆转速207.1±7.5 r/min。 4:通过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膨化血粉与普通血粉颗粒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与普通血粉相比,膨化血粉的颗粒表面酥松、分层、形状无规则、有光泽,颗粒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相互链接的空洞组成,这种结构增大了消化酶和血粉颗粒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血粉的消化率,并能防止混合饲料中其他微量元素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 5:与普通血粉相比,本实验所生产的膨化血粉胃蛋白酶消化率提高了3.3个百分点,说明挤压膨化加工技术可以改进血粉的品质,提高其营养成分吸收;膨化血粉的含水率较低,有利于血粉的贮藏。

胡华中[2]2005年在《挤压膨化血粉加工工艺研究及膨化机的改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血粉是很好的动物蛋白饲料,血粉的开发利用不仅缓解了动物蛋白饲料短缺的问题,而且保护环境。但喷雾、发酵等加工方法不能改善其消化率低、适口性差等缺点,而挤压膨化加工方法可以解决此问题。因此,挤压膨化技术在血粉加工中得以应用,它必将对我国畜禽屠宰废弃血液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研究利用改进后的单螺杆挤压膨化机,研究和探讨挤压膨化加工工艺参数对膨化血粉的蛋白质消化率、挤压膨化机的生产率和加工过程中单位电耗的影响规律,寻找膨化加工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分析膨化后其营养成分的变化,进行膨化血粉的成本分析,为实际生产加工提供可借鉴的依据。试验结果表明: 1.本课题进行了P400G膨化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改进。当温度设定为110℃,通电加热,经过10分钟就可以达到,温度虽有超调,但很快超调稳定,温度波动为±2℃ 2.通过单因素试验,在血粉膨化加工过程中,挤压膨化参数——血粉含水率、膨化腔熔融段温度、膨化腔均化段温度、模孔与顶杆间距对血粉品质——血粉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规律:含水率在21%左右时,加工出的膨化血粉品质较好,膨化机的工作性能也比较理想;膨化腔熔融段比较适合的温度为110℃左右;膨化腔均化段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模头内腔的压力与温度,温度过高,血粉焦化且模口出现“流鼻涕”现象,温度过低,血粉变性不完全,膨化效果比较差。膨化腔均化段比较适合的温度为150℃左右;模孔与顶杆的间距比较适合的间距为9mm左右,机器的工况比较稳定且血粉蛋白质的消化率较高。 3.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探讨了血粉挤压膨化加工过程中,膨化机的模孔与顶杆间距、膨化腔熔融段温度、膨化腔均化段温度及物料的含水率对膨化血粉的品质——血粉蛋白质消化率和设备生产性能——膨化机生产率、单位电耗的影响规律,并建立各评价指标与膨化因素的数学模型;在单目标优化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中加权综合评分与频数分析法对多目标进行优化求解,同等重视3个评价指标时最优的膨化加工工艺参数:膨化机模孔与顶杆的间距9.11±0.25mm,膨化腔熔融段温度117.9±1.5℃,膨化腔均化段温度161.1±1.6℃,血粉的含水率20.99±0.25%;而将血粉蛋白质消化率和膨化机加工过程中的单位电耗为主要评价指标时最优的膨化加工工艺参数:膨化机模孔与顶杆的间距9.4±0.26mm,膨化腔熔融段温度116.7±1.8℃,膨化腔均化段温度160.35±1.95℃,血粉的含水率20.72±0.24%。 4.采用凯式定氮法,膨化血粉的粗蛋白含量为90%左右;从膨化血粉和普通血粉的氨基酸含量看,除了亮氨酸减少比较大外,其余氨基酸变化不大,而且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都有所增加,总的氨基酸含量变化不大。经过试验得到,本试验所生产的膨化血粉的消化率为97.76%,而普通血粉的消化率为94.2%。说明挤压膨化加工技术可以改进血粉的品质,提高其营养成分的吸收。膨化血粉的含水率比较低,有利于血粉的贮藏与运输。 5.本文进行了膨化血粉生产成本的分析。经过近年市场调查和膨化血粉成本估算,得到生产每吨膨化血粉可获利836.39元左右,成本费用利用率为22.83%是比较高的,说明生产膨化血粉可以使企业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又因为膨化血粉蛋白含量高、消化吸收率高和适

刘运枫[3]2001年在《膨化血粉的加工工艺及饲喂效果研究》文中提出本实验对血粉的加工方法之一—膨化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大量反复多次的实验,探索和研究出一套利用P400G干法膨化机来生产加工膨化血粉的生产工艺,并对所得到的膨化血粉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和动物喂养实验,其结果如下: 1.利用P400G干法膨化机是完全可以生产膨化血粉的。只要操作合理,处理得当,准确掌握其生产工艺,生产的血粉可达国家一级等级标准。 2.显微镜下检查膨化血粉和普通血粉,前者无完整的血细胞存在,后者血细胞壁完整无缺,说明膨化确实起到了破壁作用。 3.饲喂2%鱼粉对照组与2%膨化血粉组鸡的体重、消化率差异均不显着(P>0.05),说明在一定添加比例的情况下,膨化血粉是可以替代鱼粉的。 4.饲喂2%膨化血粉组鸡的体重要明显优于饲喂2%的普通血粉组(P<0.01),消化率也比普通血粉好,说明膨化血粉的品质要优于普通血粉。 5.饲喂2%膨化血粉组鸡的体重明显高于5%膨化血粉组和10%膨化血粉组(P<0.05,P<0.01),消化率也最好,5%膨化血粉组鸡的体重高于10%膨化血粉组,消化率也比后者高,说明膨化血粉的最佳添加比例为2%,其次是5%。

贾胜德[4]2006年在《血粉挤压膨化加工对血粉品质及系统参数影响规律的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挤压膨化加工具有改善血粉品质、提高血粉蛋白质消化率、简化生产工艺、保护环境等优点。挤压膨化工艺参数对血粉品质的影响规律,是挤压膨化技术在血粉加工中得以实际应用的理论基础,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血粉挤压膨化加工工艺为研究目标,改进设计了挤压膨化机的螺杆,在血粉挤压膨化单因素试验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血粉挤压膨化的工艺参数对膨化机的模头压力和膨化血粉的蛋白质消化率以及膨化机的生产率的影响规律,寻找膨化加工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 1.本试验设计加工了五组不同螺距的挤压膨化机的螺杆,探索对于血粉这种原料,改变膨化机螺杆的参数,对血粉的品质以及系统参数产生的影响。 2.本研究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方法,研究了挤压膨化参数(血粉含水率、螺杆转速、螺杆螺距、模孔直径)对血粉蛋白质消化率和模头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含水率在21%、螺杆转速在240r/min、螺杆螺距在34mm、模孔直径在14mm左右时,血粉的蛋白质消化率最高,机器运行较稳定。 3.综合各膨化加工参数对蛋白质消化率及模头压力影响的对照分析得到:模头压力对蛋白质消化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当模头压力在2.2~2.4MPa时,挤压出的血粉蛋白质消化率高,机器运行稳定。模头压力过高或过低,机器运行不稳定,且蛋白质消化率不高。 4.在单因素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研究挤压膨化参数(血粉含水率、螺杆转速、螺杆螺距、模孔直径)对血粉蛋白质消化率、设备的生产率和模头压力的影响,并建立了各评价指标与膨化因素的数学模型。 5.在单目标优化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中加权综合评分与频数分析法对多目标进行优化求解,得到同等重视3个评价指标以及将血粉蛋白质消化率和膨化机加工过程中的模头压力为主要评价指标时最优的膨化加工工艺参数。

郑召君, 张日俊[5]2015年在《血粉膨化加工技术及应用分析》文中指出作为现代饲料加工中发展最快的技术,膨化是将物料经高温、高压处理,并挤出模孔或突然喷出压力容器,使之骤然减压而实现体积膨大的工艺操作。膨化加工而成的血粉因其操控流程简单、蛋白质含量高、消化吸收率高、易于运输和贮存、饲喂方便、安全性高和成本低等优点,在饲料资源开发方面具有传统加工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可完全或部分替代鱼粉,对畜禽养殖具有重大意义。文中就膨化技术概念、原理和血粉膨化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以及膨化血粉在养殖动物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就膨化血粉在饲料及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分析和展望。

郑银桦[6]2007年在《不同工艺血粉在鲤鱼饲料中营养价值的评定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采用同一血源不同加工工艺制备的4种血粉和1种市售血球蛋白粉,以鲤鱼为试验动物,通过对血粉营养组成分析、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测定及2个生长试验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定。在同一血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喷雾干燥、自然晒干、膨化的加工工艺对其进行加工,共制得4种血粉:晒干血粉、喷雾干燥血粉、膨化血粉Ⅰ(160℃~170℃)、膨化血粉Ⅱ(175℃~180℃),另从市场上购得喷雾干燥血球粉。共包括四个实验,分别摘要如下:试验一不同加工工艺对血粉营养成分的影响本试验旨在准确评定不同加工工艺血粉的营养价值,以期有效替代鱼粉。采用AOAC(1990)方法测定5种血粉及1种秘鲁鱼粉的常规营养成分: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总能和氨基酸组成。结果如下:叁种加工工艺对血粉营养成分影响不大;5种血粉的粗蛋白含量在87.81%~94.85%之间,远高于鱼粉(63.24%);喷雾干燥血粉粗脂肪含量高于其它4种血粉,总能都在21~22MJ/kg之间,高于鱼粉(18.33MJ/kg);5种血粉每种氨基酸含量相差不大,但晒干血粉膨化后,赖氨酸含量有所降低。各种血粉氨基酸组成与鱼粉相比极不平衡,蛋氨酸、异亮氨酸严重缺乏,赖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含量较高。试验二鲤鱼对鱼粉及不同加工工艺的5种血粉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研究本试验旨在测定鱼粉及不同加工工艺的5种血粉中干物质、粗蛋白、能量及17种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每组试验日粮以70%的基础日粮和30%的试验原料组成,加入矿物质预混料的0.5%的Cr_2O_3为指示物。本试验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在23±1℃,循环水养殖的试验条件下饲喂鲤鱼28天。晒干血粉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最高(82.65%),显着高于其他各组;鱼粉、晒干血粉、喷雾干燥血粉、喷雾干燥血球粉的蛋白、能量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两种膨化血粉,两组膨化血粉的蛋白表观消化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其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较低。试验叁鱼粉及5种血粉对鲤鱼生长、体成分、血液学指标、氨应激能力影响的研究试验旨在评定鱼粉及5种血粉对鲤鱼的生长性能、鱼体成分、血液学指标及氨应激能力的影响。基础日粮蛋白水平为32%,6种试验原料分别向基础配方中添加4%和8%蛋白,形成12组试验饲料,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在23±1℃,循环水养殖的试验条件下投喂(30±1)g的当年鲤鱼鱼种60天。结果表明,投喂12组实验料的鲤鱼的生产性能比投喂基础料的鲤鱼的生产性能显着提高,其原因为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相同蛋白水平下,鱼粉、晒干血粉、喷雾干燥血粉、喷雾干燥血球粉的生产性能无显着差异,但显着高于两种膨化血粉组。这说明,高蛋白饲料显着提高鲤鱼的生长性能。各试验组鲤鱼肥满度、肝胰指数、脏体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还对试验鱼的血液指标,抗氨应激能力及全鱼、肌肉成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个处理组各项血液指标、抗氨应激能力、全鱼及背肌成份未表现出显着差异(p>0.05)。试验四投喂频率及蛋氨酸补充模式对血粉应用价值的影响本试验在试验叁的基础上,探索进一步提高血粉利用率的途径。对照组饲料配方同试验叁SDBM8饲料,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0.2%的晶体蛋氨酸及0.2%的包膜蛋氨酸,共得3组饲料。每组饲料分别设计日投喂率为3次,5次和7次,投喂量一致。试验鱼为初试体重30±1g的当年鲤鱼鱼种,每个处理4个重复,试验共进行60天。结果表明:投喂频率及添加蛋氨酸对鲤鱼的生长性能影响显着,二者交叉作用对鲤鱼生长性能无显着影响(p>0.05);各组鲤鱼肥满度、肝胰指数、脏体比、性腺指数均无显着差异(p>0.05);蛋氨酸补充模式除对血清尿素氮有显着影响(p<0.05)外,对鲤鱼其他血液学指标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投喂频率却对ALT、AST、Chol、Hb有显着影响(p<0.05),对GLU、Urea有极显着影响(p<0.01)。本试验表明:在日投喂率为7次的条件下,血粉中添加晶体蛋氨酸显着提高鲤鱼的生产性能。

周华[7]1998年在《膨化猪血粉的研究》文中指出对猪血用膨化加工工艺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该产品的成份、氨基酸含量和喂养试验结果令人满意,并对进一步开发利用牛、羊血提出了方向。膨化血粉作为饲用动物蛋白源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效益。

李峰娟[8]2011年在《不同处理血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肉仔鸡饲粮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分别通过化学成分测定试验、代谢试验、饲养试验及屠宰试验,分析同一血液来源,不同加工工艺生产的血粉产品的营养成分含量,对不同处理血粉的能量、氨基酸的有效利用率进行评价,探讨肉仔鸡饲粮中3%的不同处理血粉替代进口鱼粉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一:本试验选用同一血源,分别用叁种不同加工工艺生产的普通血粉、酶解血粉、超微血粉,检测其营养成分。测定了不同处理血粉和进口鱼粉的总能、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及氨基酸含量。结果如下:不同处理血粉的总能、粗蛋白、总氨基酸含量很相近;普通血粉与酶解血粉的干物质、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含量接近,而超微血粉的相应指标高出前两种血粉很多;与进口鱼粉相比,不同处理血粉的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含量低于进口鱼粉,总能值、粗蛋白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都高于进口鱼粉;用化学比分法得出不同处理血粉的限制性氨基酸顺序一致,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酪氨酸。与进口鱼粉相比,不同处理血粉的赖氨酸、亮氨酸、组氨酸含量高,蛋氨酸含量低,与肉仔鸡氨基酸理想模式相比,氨基酸比例不平衡。试验二:本试验通过“TME”法测定不同处理血粉对肉仔鸡的有效能和氨基酸可利用率。选用健壮的7周龄AA肉仔鸡公鸡30只,分为6组,每组5只鸡,进行48h饥饿+48h全收粪试验,用绝食法测定不同处理血粉和进口鱼粉的代谢能及其利用率,采用无氮日粮法和绝食法测定不同处理血粉和进口鱼粉的氨基酸真消化率。结果显示:酶解血粉和超微血粉的代谢能与普通血粉接近,能量利用率略高于普通血粉,不同处理血粉的表观代谢能、真代谢能、能量表观利用率、能量真利用率都显着低于进口鱼粉(P<0.05);酶解血粉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显着高于普通血粉(P<0.05),酶解血粉与超微血粉、普通血粉与超微血粉的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都无显着差异(P>0.05),不同处理血粉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氨基酸真消化率都极显着低于进口鱼粉(P<0.01);无氮日粮法测定的肉仔鸡总氨基酸内源损失量极显着高于绝食法(P<0.01),无氮日粮法与绝食法测定的精氨酸、苏氨酸、胱氨酸、酪氨酸的内源损失量无显着差异(P>0.05),其他氨基酸内源损失量之间有显着(P<0.05)或极显着性差异(P<0.01)。代谢试验表明,酶解处理和超微处理没有提高普通血粉的代谢能及其利用率,可以提高普通血粉的可利用总氨基酸、天门冬氨酸、脯氨酸和组氨酸。试验叁:本试验研究不同处理血粉替代日粮中进口鱼粉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选购1日龄健康的AA肉仔鸡288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进行6周的饲养试验。处理1为玉米-豆粕基础日粮(对照组),处理2、3、4分别为3%不同处理血粉替代基础日粮中3%的进口鱼粉。结果表明:3%普通血粉替代进口鱼粉会显着降低肉仔鸡的日平均增重、料重比,显着提高日平均采食量(P<0.05);3%酶解血粉或超微血粉替代进口鱼粉显着提高肉仔鸡的日平均采食量、日增重(P<0.05),料重比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酶解血粉和超微血粉可以在肉仔鸡日粮中替代进口鱼粉,并得到较好的生长性能,对提高普通血粉的饲喂效果起到了一定作用。试验四:本试验研究不同处理血粉替代进口鱼粉饲喂肉仔鸡对其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试验叁中的42日龄AA肉仔鸡,每重复取接近平均体重的1只鸡,共24只,进行屠宰,记录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取左侧胸肌和腿肌样品,测定肌肉滴水损失、0.5 h和24 h的pH值、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及氨基酸含量。结果发现:肉仔鸡日粮中3%的不同处理血粉替代进口鱼粉对肉仔鸡的屠宰性能、肌肉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含量没有显着影响(P>0.05);不同试验组的肉仔鸡胸肌、腿肌滴水损失、pH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同一日粮组的肉仔鸡其腿肌滴水损失小于胸肌,而pH值高于胸肌;酶解血粉组的腿肌总氨基酸较对照组略有提高,普通血粉组和超微血粉组的腿肌总氨基酸含量稍低于鱼粉组。无论是胸肌或腿肌,不同处理血粉试验组与对照组及各个血粉组之间,总氨基酸和多数氨基酸含量都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表明,不同处理血粉替代进口鱼粉饲喂肉仔鸡,对其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均无不利影响,且肉仔鸡胸肌的总氨基酸含量较进口鱼粉都有上升的趋势。

刘运枫, 王洪斌, 李德军[9]2002年在《膨化血粉加工工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P4 0 0G干法膨化机进行血粉的膨化加工在国内尚属首次。我们通过反复多次的试验 ,探索出一套利用本机进行膨化加工的工艺 ,并进行了动物实验 ,验证了这一工艺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胡建, 顾林[10]2009年在《动物源性蛋白在配合饲料中的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蛋白质饲料是家畜家禽的主要营养源之一,蛋白质质量好坏对畜禽机体正常生长以及繁殖有着重要影响。氨基酸含量均衡的动物源性蛋白质作为配合饲料中的蛋白源,可为畜禽提供生长与繁殖所需的氨基酸。目前,配合饲料中开发使用的动物源性蛋白质有鱼粉、肉骨粉、血粉、羽毛粉等。但动物源性蛋白质远不能满足饲料工业发展的需求。研究动物源性蛋白质的开发利用,拓展动物源性蛋白质饲料资源,对满足畜禽业发展需要,促进配合饲料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畜禽血粉膨化加工工艺研究[D]. 马稚昱. 东北农业大学. 2003

[2]. 挤压膨化血粉加工工艺研究及膨化机的改进[D]. 胡华中. 东北农业大学. 2005

[3]. 膨化血粉的加工工艺及饲喂效果研究[D]. 刘运枫. 东北农业大学. 2001

[4]. 血粉挤压膨化加工对血粉品质及系统参数影响规律的试验研究[D]. 贾胜德. 东北农业大学. 2006

[5]. 血粉膨化加工技术及应用分析[J]. 郑召君, 张日俊. 饲料工业. 2015

[6]. 不同工艺血粉在鲤鱼饲料中营养价值的评定及应用研究[D]. 郑银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7]. 膨化猪血粉的研究[J]. 周华. 渔业现代化. 1998

[8]. 不同处理血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肉仔鸡饲粮中的应用研究[D]. 李峰娟. 河南农业大学. 2011

[9]. 膨化血粉加工工艺的研究[J]. 刘运枫, 王洪斌, 李德军.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2

[10]. 动物源性蛋白在配合饲料中的开发利用研究[J]. 胡建, 顾林.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标签:;  ;  ;  ;  ;  ;  ;  ;  ;  

畜禽血粉膨化加工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