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究戴峰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究戴峰

山东泰山普惠建工有限公司山东省泰安市271000

摘要:由于建筑行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所使用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当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是比较多的,当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施工质量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防止影响到整体的施工质量,所以需要有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能够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施工,这样可以防止出现质量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建筑工程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一定要熟悉了解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点,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较为普遍。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所用混凝土量大、工体条件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一旦处理不当,管理不善就会造成工程质量隐患,甚至可能会导致混凝土裂缝,使得整个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浇筑施工技术与现场管控控制。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过程的深入了解,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来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建筑工程项目大体积施工管理的重点内容。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有利于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加快工程施工进度,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由此可见,加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对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增加企业利润,促进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2.1大体积混凝土的配比

如果想要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科学合理、有序进行施工,其首要前提就是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合理适当的配合比,其中包括了各种混合材料的选取和配合比例,比如添加剂、混合料、水泥使用量等[1]。以水泥使用量为例子,为了有效减小水热化程度,可以科学合理的减少水泥使用量,一般情况下,有关人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的测试,测试期限通常保持在60d左右,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测试需要进行反复几十次,这样才可以有效确定水泥的使用量。在进行测试时,首先应该根据混凝土施工的各方面情况和所选的防裂设计方案来预判水泥水热化的最高温度以及差值,然后再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在这个基础上计算最高温度的应力,如果大体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标准,这就表示这个防裂设计方案是合理的,对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相应的防裂作用;如果检测的结果不符合规定的标准,就需要借助各种方式来重新估算,比如减小混凝土的温差、减小水热化温度、改进施工技术和工艺、增加抗压强度等,从而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性能满足规定的要求。

2.2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

首先应制定完善的搅拌方案,明确搅拌流程、材料的投放量、投放顺序等,并严格规范不同材料的搅拌时间,进而提高搅拌的技术水平;其次,在开始进行搅拌时,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搅拌设备,确保器械的高效运转。此外,工作人员还需注意在每次投放搅拌的建筑材料前,都应将搅拌设备中残留的水泥等杂物清理干净,避免影响材料本身的质量,以逐渐提升材料的抗裂性能和强度。运输过程中,尽量采用搅拌罐进行运输,防止混凝土在这一过程中凝结分层,限制混凝浇筑的实际效果。

2.3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重点位置控制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工程,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一般选用较为主流的方法,即:分层浇筑施工法和逐步推进浇筑法。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两种基本浇筑方法中,采用分层浇筑施工则更加常见,其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也更为完整和全面。在浇筑前,先对模板内进行分层,制定前期浇筑计划,保证浇筑质量控制能力;在浇筑开始前,应该重视浇筑工作的连贯性,采用效率更高的浇筑工法,保证浇筑工程能够一次性完成,防止出现中途无故停顿的问题,将裂缝控制工作落实到浇筑实践中。除此以外,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必须提前计算摊铺厚度,且应该保证摊铺厚度均匀,不同摊铺厚度应该对照不同的配合比,在具体浇筑工程开始前,应该切实保证待泵送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和均匀性,保证胶粘材料与骨料的充分混合。此外,还应该尤其注意的是,选用水泥替代品应该考虑其对混凝土强度及防渗性方面的影响,考虑到在浇筑中,水泥用量较低。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材料的均匀性,必须延长混凝土搅拌时间,在常规的搅拌阶段,施工人员应该增加至少半小时以上的搅拌时间,从而确保混凝土材料的均匀性。在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该委派专人对浇筑质量进行核验,满足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方可进行第二层的浇筑工作;此外,在进行第二层浇筑阶段,应该待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不能等到初凝结束后再开始浇筑;各层间施工时间间隔应该合理控制,不宜过长,初凝时间为最低控制时间。

2.4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方式

混凝土振捣时一般布置三道振捣,第一道一般设在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设置在混凝土的坡度中间段,第三段则是设置在混凝土的顶端。每道振捣需要安排2台振捣器,经过二道振捣相互配合来确保振捣的幅度达到标准,覆盖整个坡面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棒所插入的深度也有讲究,振捣棒最好在下层混凝土深度大于50mm的位置为佳,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以400mm左右最佳,振捣棒的频率也有要求,方法是快速插入慢速拔出,以混凝土面泛浆为宜。最后要用刮杆把混凝土表面刮平,再撒上5mm-25mm碎石,最后拍平,不留裂痕和凹凸则为成功了。

2.5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是非常重要的,对混凝土温度控制来说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要是养护工作做不好的话,混凝土很容易出现裂缝问题,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养护工作,养护时间要符合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要做到缓慢降低温度,并有效控制好混凝土的里表温差,通常来说混凝土的保温养护主要应用麻袋和阻燃的保温被与塑料薄膜覆盖在浇筑完成的混凝土上面,必要时可搭设遮阳降温棚或者挡风保温棚。混凝土在浇筑施工之前,应在混凝土的内部预埋温度传感器,或者测温管,以便及时监测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确保大体积混凝土里表的温差,降温速率要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指标要求,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差低于20℃时,再拆除保温养护的措施。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保湿养护的时间一般在14d以上,在养护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塑料薄膜,或者养护剂是否完整,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湿润。混凝土在进行养护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昼夜的温差,要及时加盖麻袋片或者草帘做好保温工作,要保证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在25℃以内。

3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混凝土结构应用范围和领域还在不断扩展,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因此,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质量控制意义深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施工中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制定针对性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裂缝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朱辉宿.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4(11).

[2]华秋艳,葛志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01).

标签:;  ;  ;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究戴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