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虐待论文_林典,卢雨希,王雯斐

导读:本文包含了儿童虐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儿童,小学教师,责任,简爱,创伤,心理,报告。

儿童虐待论文文献综述

林典,卢雨希,王雯斐[1](2019)在《小学教师对儿童虐待责任通报的态度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小学教师对儿童虐待责任通报的态度,通过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上海市105位小学教师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小学教师高度认可责任通报的规定对受虐儿童有帮助,也对自身具通报责任持积极态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小学教师承担责任通报的积极性并不高。当前影响小学教师承担通报责任最主要的困难是"对通报后果的担忧"和"辨识能力不足"。要发挥小学教师责任通报者的作用,我国应完善儿童虐待责任通报制度,加强对小学教师有关责任通报制的宣传及能力培训,提高其责任通报的意识和信心,同时应督促学校建立处理儿童虐待事件的程序。(本文来源于《少年儿童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林典[2](2019)在《我国推行儿童虐待强制责任报告制度的困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国内日益严峻的儿童虐待问题,发展儿童虐待强制责任报告制度有其合理性,但推行时还需审慎评估和研究。如果贸然推行该制度,而没有解决其面对的困境,就不仅发挥不了该制度的成效,还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当前我国推行儿童虐待强制责任报告制度面临着文化层面、法律层面、程序指引、主责部门、配套设施、民间机构、主责工作员、制度研究八方面困境,如要有效实施该制度应系统思考该困境的解决之策。(本文来源于《社会工作与管理》期刊2019年06期)

林典,韩思齐[3](2019)在《社会工作者在防治儿童虐待服务中的角色研究——香港地区的经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探讨了香港地区社会工作者在防治儿童虐待服务中可扮演的角色,结果显示,社会工作者所呈现的直接服务的角色有:接案者、辅导者、沟通者、使能者;间接服务的角色有:通报者、调查者、评估者、记录者、公正的第叁人、协助者、研究者、监督者;整合服务的角色有:个案管理者、方案发展者、经纪人、代理人、教育者和倡导者。社会工作聚焦社会功能的专业特色及综融性实务的训练是其在受虐儿童服务中的专业优势,然而多重角色的背后亦蕴含着挑战。(本文来源于《社会福利(理论版)》期刊2019年09期)

李垚,刘爱书,刘天牧,朱贺[4](2019)在《大学生童年期心理虐待和儿童虐待认知与潜在施虐倾向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心理虐待是指与儿童有亲密关系和责任义务的人对其产生的持续、反复、不适宜的行为~([1])。相比于躯体虐待,心理虐待更容易产生消极、隐蔽、普遍的复杂结果。虐待经历导致个体形成不安全依恋,成人后,此种依恋更有可能体现在个体与其子女的关系中~([2])。有受虐经历的成年人更容易卷入犯罪行为并虐待自己的子女~([3])。儿童虐待认知是指个体对于儿童虐待的看法,主要包括对儿童虐待构成的认知、对虐待行为的态度。个体的儿童虐待认知与其对儿童的施虐倾向密切相关~([4])(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万国威[5](2019)在《儿童虐待的中国情境与治理方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虐待问题既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国家发展的难题。研究利用中国六省份的实证数据来讨论其治理方略。研究发现了叁个基本结论:(1)被调查儿童遭受到的虐待风险普遍但不严重,部分偏远贫困地区的儿童虐待风险需要重点监控;(2)儿童虐待行为主要受到儿童表现、婚姻情感和亲子关系的深刻影响,以问题儿童为借口、以不良情感关系为实质的虐童行为在中国广泛存在;(3)受虐待儿童的心理创伤普遍且持久,现行心理干预制度的有效性亟须提升。研究建议,我国儿童虐待的干预不能仅仅依赖于惩罚性政策,更需要引导家庭保持持久的"温度"。(本文来源于《江淮论坛》期刊2019年05期)

陈晓婷[6](2019)在《日本通过《儿童虐待防止法》修正案和新《儿童福祉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据日本教育新闻官网2019年6月19日消息,日本《儿童虐待防止法》修正案和新《儿童福祉法》于当日在参议院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并颁布。新法中加入了禁止监护人体罚儿童、完善儿童咨询所体制等内容,并明确指出了学校及教育委员会的保密义务。除了部分内容外,新法将于2020年4月起施行。《儿童虐待防止法》修正案明文禁止儿童监护人及儿童福祉设施的负责人以管教为名体罚儿童,并针对儿童咨询所的人手不足等问题,强化儿童咨询所体制。具体包括:区分儿童(本文来源于《世界教育信息》期刊2019年16期)

王淼,万国威[7](2019)在《儿童虐待率、心理创伤及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天津市的实证数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天津市1458份实证样本数据,讨论儿童虐待发生率、心理创伤及影响因素,并据此探讨家庭教育导向问题。(1)调查地区儿童虐待比例大致为42. 3%-62. 7%,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母亲忽视比率更高且严重虐待行为检出率高于父亲。女童受虐风险高于男童,遭受母亲情感虐待、忽视与多重虐待的风险均显着高于男童。(2)虐待对儿童造成了明显的心理创伤,遭受虐待后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约下降0. 2%-15. 7%,多重虐待的心理创伤尤为严重,最高可达31. 6%,且男童的心理创伤更为严重。(3)儿童变量和情感变量对虐待有显着影响,以儿童表现不佳为借口、以亲子关系不良为实质的虐待行为普遍存在。研究建议,未来需要提升受虐儿童的抗逆力和增强政策的瞄准性,家庭教育应引入专业指导,提升儿童的亲社会表现,并优化亲子关系。(本文来源于《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邓倩茹[8](2019)在《绝望的“失语者”——从《简爱》看儿童虐待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于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简爱》这部作品就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主人公的儿童时期。从儿童虐待的角度解读《简爱》这部作品中隐含的儿童问题以及如何预防儿童虐待问题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兰州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林典,王丽清,蒋卓为[9](2019)在《阻碍小学教师通报儿童虐待事件的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六位小学班主任的深度访谈,以定性研究方法探索阻碍教师通报儿童虐待事件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阻碍我国小学教师通报儿童虐待事件的原因涉及文化、法律、组织和个人四个层面,其中法律层面的原因是最重要的理由,文化层面的原因也不可忽视。要提高我国小学教师发挥责任通报者的作用,应完善相关法规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强对教师的法律宣传,提高教师责任通报的知识和能力,并消除其通报的顾虑。(本文来源于《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冯慧[10](2019)在《儿童虐待询问需讲究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虐童事件频频曝光,诸多家长谈其色变。但是大部分儿童虐待事件的受害者不表现外显指标(如伤痕),此时儿童就是唯一的信息来源,故此儿童询问是非常关键的步骤。但因儿童记忆能力尚处于初级水平,询问过程中询问者的态度、错误的提问方式及有误导性的提问内容,都易使儿童关于原始事件的记忆削弱。因此,儿童虐待询问并不是张张口就可以完成的,需要讲究方式和技巧,这样才能从儿童口中确定虐待事实和相(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期刊2019年08期)

儿童虐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面对国内日益严峻的儿童虐待问题,发展儿童虐待强制责任报告制度有其合理性,但推行时还需审慎评估和研究。如果贸然推行该制度,而没有解决其面对的困境,就不仅发挥不了该制度的成效,还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当前我国推行儿童虐待强制责任报告制度面临着文化层面、法律层面、程序指引、主责部门、配套设施、民间机构、主责工作员、制度研究八方面困境,如要有效实施该制度应系统思考该困境的解决之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儿童虐待论文参考文献

[1].林典,卢雨希,王雯斐.小学教师对儿童虐待责任通报的态度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J].少年儿童研究.2019

[2].林典.我国推行儿童虐待强制责任报告制度的困境分析[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9

[3].林典,韩思齐.社会工作者在防治儿童虐待服务中的角色研究——香港地区的经验分析[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9

[4].李垚,刘爱书,刘天牧,朱贺.大学生童年期心理虐待和儿童虐待认知与潜在施虐倾向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

[5].万国威.儿童虐待的中国情境与治理方略[J].江淮论坛.2019

[6].陈晓婷.日本通过《儿童虐待防止法》修正案和新《儿童福祉法》[J].世界教育信息.2019

[7].王淼,万国威.儿童虐待率、心理创伤及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天津市的实证数据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9

[8].邓倩茹.绝望的“失语者”——从《简爱》看儿童虐待问题[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9

[9].林典,王丽清,蒋卓为.阻碍小学教师通报儿童虐待事件的原因分析[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

[10].冯慧.儿童虐待询问需讲究技巧[J].中国教育学刊.2019

论文知识图

广西壮族地区不同年级儿童虐待...主要虐待儿童的虐待者分布在儿童虐待代际传递间的调节...特质抑郁在儿童虐待代际传递间...儿童虐待代际传递的总效应模型...

标签:;  ;  ;  ;  ;  ;  ;  

儿童虐待论文_林典,卢雨希,王雯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