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的建筑:乡村营造的几种路径分析

在地的建筑:乡村营造的几种路径分析

论文摘要

2013年"美丽乡村"政策的提出,使得我国的"乡建热"逐渐升温。在建筑师们的乡村建设实践中,"批判性地域主义"的设计思想广为采用,而"在地"一词更是经常包含了传统建筑学语境之外的含义。文章希望通过对几位代表性建筑师的乡建实践进行对比,从切入视角、本体层面、扩展层面等角度来辨析在地"在不同语境下的内涵,从而对在地的乡村建设提出建议,以及对建筑学在当代语境下的边界拓展、建筑师自我定位的转变等问题进行反思。

论文目录

  • 引言
  • 1 三种类型的切入视角
  • 2 乡村营造本体层面的实现
  •   2.1 谢英俊:“非整体工业化轻钢结构生产体系”[5]
  •   2.2 黄声远:包容的在地社区营造
  •   2.3 王澍: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
  • 3 乡村营造扩展层面的实现
  •   3.1 谢英俊:互为主体, 协力造屋
  •   3.2 黄声远:真正的业主是一群无名者
  •   3.3 王澍:多方合作共赢
  •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张雨薇,范文兵

    关键词: 在地,乡村营造,批判性地域主义,经济活动,社区营造,传统文化

    来源: 建筑与文化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分类号: TU26;TU982.29

    页码: 172-174

    总页数: 3

    文件大小: 1421K

    下载量: 483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在地的建筑:乡村营造的几种路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