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对降低病区噪音中的效果分析及评价

品管圈对降低病区噪音中的效果分析及评价

徐丹花上海市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1700

【摘要】【目的】:探讨病房通过品管圈的运用,发现病房主要噪音来源,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开展以“降低病区噪音”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采用现状调查方法对50名住院患者进行病房噪音来源主观评价调查,找出噪音的种类,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病区的噪音改善情况。【结果】:病区内日均呼叫铃的次数从26次下降到13次;工作人员日均的喧哗声从9次下降到2次;小孩的日均喧闹声从5次下降到2次。且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的无形成果显著。【结论】:经过此次品管圈的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病区环境的舒适度、病人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护理管理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品管圈;病区噪音;效果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者工作性质的相关人员,自发组织起来,科学地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1]。随着社会进步和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患者对与住院环境的要求日益增加,病区不仅是简单的治疗提供场所,更是患者在院期间休息修养之处。安静舒适的病区环境是保证患者休息、治疗、康复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2]。我科室自发成立“携手圈”的QCC小组,针对病房噪音问题通过头脑风暴,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讨论相关对策,并加以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科是妇科病房,病区床位40张,共有护士15人。于2015年1月成立QCC小组,名称为“携手圈”,选出圈长1人(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1人(由科护士长担任)。圈长负责对品管圈的活动进行管理和统筹安排、指导及监督;圈员参与活动中每个步骤地实施以及轮流负责某一步骤的计划安排。小组成员7名,年龄23-50岁,平均年龄30+2岁。职称:主管护士2名,护师3名,护士2名。

1.2方法

1.2.1主题选定小组成员提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等方面,最终决定以“降低病区噪音”为活动主题,活动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

1.2.2选题理由噪音是指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3]。噪音对人体健康及情绪会产生负面影响;有效降低病房内的噪音量可减少病人的厌烦感;病患在安静的环境中,可缩短疾病治疗过程及减少并发症[4]。

1.2.3现况把握活动初,携手圈对病区的噪音做了现状调查。选择2015年1月1日至1月18日住院满3天的病人,共调查了86位病人,有效调查81人,病人感觉白天最吵闹的有49位(占64.49%),其次是中班28位(占34.56%),夜班共4位(占5%)。

1.2.4原因分析

1.2.4.1根据鱼骨图解析病区发生噪音的原因。见图1

1.2.4.2根据鱼骨图解析的噪音来源,由全体护士一起全天24h统计2015年1月22日-2月8日期间各项噪音发生的频次。结果显示,对病人影响最大的噪音是呼叫铃声次数,共计520次,占54.85%;其次是工作人员的喧哗声次数共计180次,占19%;小孩嬉闹声共计105次,占11.07%;其他相关因素共占15.08%。根据柏拉图二八定律,将前三项列为本期活动的改善重点。

图1病区发生噪音原因的鱼骨图

1.2.5目标设定目标值设定公式: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员能力),根据三大主因分别进行目标值设定。按照公式设定呼叫铃声次数由改善前26次/天降为13次/天;工作人员的喧哗声次数由改善前9次/天降为3次/天;小孩嬉闹声的次数由改善前5次/天降为2次/天。

1.2.6对策拟定与实施2015年2月16日起开始运用PDCA法按计划实施对策:(1)改变护理模式,主动提供服务。每位责任护士负责1-8位病人,把病房当做“二级护理站”,白天减少或消灭铃声;调低呼叫器的音量,尤其是在晚上;加强入院宣教,详细解释呼叫器的使用,强调主动服务意识,开展主动服务“明星”评选。(2)制定“工作人员礼仪须知”,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有关噪音的知识,提高对噪音危害性的认识,注重培养医务人员在沟通时的语音语调;工作人员相互提醒监督,避免不恰当的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工作中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手机设置为振动模式,不能在病房及病区走廊及工作区域接听电话,以保持病区安静;制作“轻声细语”的标语在医生办公室、护士站及病室走廊上张贴。(3)入院时宣教探视制度,发放书面宣教资料,让病人及家属知晓安静修养环境对康复的重要性。探视以分批进行为佳,提醒探视人员看管好小孩,不能在病区内嬉戏、奔跑,注意孩子安全,提醒最好不要带小孩入病房。

1.3统计学方法对所获数据进行检查与核对后,用SPSS10.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与分析。采用频数、均数、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效果确认

2.1.1品管圈实施后的无形成果每个圈员在活动前后分别在服务主动性、QCC手法运用、品质意识、团队意识、人际关系和脑力开发6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估,雷达图可见圈员在不同方面能力的提高,具体见图2。

2.1.2有形成果活动实施后,病区的噪音有明显降低,活动实施前后有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品管圈实施前后噪音发生频次的比较

图2品管圈实施后的无形成果雷达图

2.2标准化将本次活动实施对策进行标准规范化,加强对科室护士责任心的培养,及时巡回病房,呼叫铃声与护士工作挂钩;完善宣教内容,回访宣教的内容;张贴宣传栏;制定病房“工作人员礼仪须知”。

3讨论

本次品管圈活动,通过合理选题、调查分析、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措施,明显降低了各种噪音发生的频率,降低了病区的噪音。QCC实施后有形成果及无形成果均好于QCC前,病房铃声次数从26次/天降至13次/天;工作人员喧哗声次数从9次/天降至3次/天;小孩喧闹声次数从5次/天降至2次/天,均达到了目标计划。同事间的凝聚力、团队精神、服务的主动性、脑力开发和QCC的手法运用都有了很大进步。为病人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医疗环境,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4小结

品管圈活动强调了让全员自动自发的参与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和管理权[5]。在圈会上,全体成员通过头脑风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畅所欲言,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得到激发;在对策实施过程中圈员担任对策实施负责人,不仅解决了存在的问题,还做到了共同帮助与提高,从而培养了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使护士在工作中有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汪四花,林芬,沈国霞.品质管理活动在病房用药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60~61.

[2]杨玉美,王丽波,李艳双,等.黑龙江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0,24(8B):2084~2085.

[3]韩冬韧,刘雯.对护理人员进行宣教降低NICU病房噪音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5):3027~3028.

[4]王秀芳.品管圈活动对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医学,2011,9(4):1090.

[5]JonheeryP,RobertM,AubryJC,etal.NoiseInNeonatology,TheimpactOfHospitalStaff[J].PresseMed,2004(33):1421~1424.

[6]郑雪梅,常芸,张倩.品管圈活动降低心内科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6):494~497.

[7]王雪琼.品管圈对减少病区呼叫铃使用次数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2015,2(中):18~19.

标签:;  ;  ;  

品管圈对降低病区噪音中的效果分析及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