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交思潮与外交政策

俄罗斯外交思潮与外交政策

葛擎中[1]2014年在《浅析俄罗斯的东亚务实主义外交》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各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热烈程度超过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任何国家的外交决策都不是临时的决定,其背后必然有符合其民族、文化、地理环境和历史的学说理论作为支撑,再由掌握这种理论的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外交政策并付诸实践。俄罗斯的叁大思潮,植根于俄罗斯人的头脑中,是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人对自己和外界的各种认识与交流的精髓,无论任何时期的俄罗斯(或苏联)的外交政策,都离不开这叁大思潮的影响。掌握了政策来源的根本,就不难把握其外交政策的枝叶。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俄罗斯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之上。东亚地区经济地位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冷战时期开始就是大国力逐的重要地区。俄罗斯独立之初,受“大西洋主义”外交思潮的影响,积极倒向西方国家,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但其融入西方的外交诉求并没有实现,也没有解决俄罗斯所面临的国内外困境以及各种棘手问题,反而还影响了俄罗斯的国际形象,使其国际地位受损。从1993年起,俄罗斯逐渐确立并开始推行既重视西方又面向亚太的“双头鹰”政策,也就是所谓的“新欧亚主义”。但由于俄罗斯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国内政治亦存在着较大不确定性,同时俄罗斯需应对北约东扩带来战略挤压,所以俄罗斯的东亚政策受到较大影响,对东亚国家的定位也不够明确。与美国、中国、日本等国相比,20世纪末俄罗斯在东亚地区的作用和地位并不突出。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俄罗斯经济社会转型的基本完成,经济增长稳定持续,俄罗斯的国家实力得到较大恢复,以“国家主义”为核心的务实外交思潮在俄罗斯社会占据了主导地位,俄罗斯外交向着务实、进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更加强调国家利益原则,力图恢复其世界大国地位。随着东亚地区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东亚各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加强。在这种形势下,俄罗斯进一步强调其亚太属性,重视东亚地区的重要作用,并采取了更加务实与进取的东亚政策,深化与东亚各国的合作。本文从俄罗斯叁大思潮的介绍开始,到欧亚主义从旧向新的转变,再进一步论述这种主义如何作为俄罗斯人的指导理念,而俄罗斯的政治决策者又是通过怎样的决策机制把现实状况与这种思潮相结合并最终付诸实践进行了论述,以此来掌握俄罗斯未来亚太战略的走向,为中俄之间的关系发展提供参考。可以说,当前俄罗斯的务实外交政策,经过从普京到梅德韦杰夫再到普京的一路传承,已经越来越成熟,新欧亚主义的特点也越来越明显。在面对西方的咄咄逼人时,在亚太地区积极开展友好合作,与中国在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进行立场同步的协作,都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和新欧亚主义思潮的要求,俄罗斯亚太战略也必然会以更加积极友好的姿态继续进行下去。

韩红梅[2]2004年在《俄罗斯外交思潮与外交政策》文中研究指明在很大程度上,俄罗斯能否实现其大国复兴的战略目标,最直接的表现还是其对外战略的有效性,而对外战略的制定归根到底都与大西洋主义、斯拉夫主义以及欧亚主义这叁大外交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不仅影响过去两个世纪俄罗斯社会的发展,对21世纪的社会发展也不可低估。 本文主要从俄罗斯当前的国情入手,通过对叁大外交思潮的系统分析,给“俄罗斯思想”进行合理的定位,即以新欧亚主义为理论基础,结合大西洋主义、斯拉夫主义中的强国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主张东西方并重的一种理念。在这个结论的基础上,再通过叁大外交思潮在俄罗斯社会发展轨迹的深入剖析,发现这些主流思想在不同的时期对俄罗斯的外交战略与外交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俄罗斯信仰危机导致大西洋主义思想的产生,斯拉夫主义是民族意识觉醒的结果,欧亚主义是对大西洋主义和斯拉夫主义两种思潮比较后的新的选择。 在新世纪,在制定合理的外交策略、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捍卫国家利益方面,“俄罗斯思想”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侯少令[3]2004年在《当代俄罗斯外交思想根源探析》文中指出冷战结束后,曾经作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方位对手苏联轰然倒地,随着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制度的变迁以及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俄罗斯的对外政策也适时进行了重新定位与相应调整。这种调整突出地体现在由浪漫到现实,由强调意识形态到注重国家利益的俄罗斯外交取向的转变。这种外交政策的演变,不仅是俄罗斯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的需要,而且也是俄罗斯国内政策的延伸,充分体现出外交政策与外交思想根源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密切关系。俄罗斯不但是当今世界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国之一,并且还是我国周边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探究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运行机制特征,对于我国对外决策的制定与实施,以及营建21世纪良好的国际环境,都将具有极其重要的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欧亚结合部的文明与俄罗斯外交思想根源俄罗斯地缘理念与外交思想在一个民族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地理环境是一个极其特殊而重要的因素,尤其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并雄踞其心脏腹地的国家而言,所具有的意义更为重要。俄罗斯民族起步和发展与欧亚大陆北部的东欧平原,大平原之上的地形、地貌、及其寒冷的气候,是俄罗斯民族发展进程中最关键的地理因素,对俄罗斯文明的产生与进步,具有直接而极其重要的影响。2、俄罗斯历史积淀与外交思想在一个民族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历史因素会对这个民族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事原则进行全面的塑造,也当然会影响到这个民族如何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历史的结论已经证明,俄罗斯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四个重大历史现象与其文明范式的形成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必然的逻辑联系。(1)斯拉夫人与北欧诺曼人共同奠定了俄罗斯民族文明的政权载体,使俄罗斯文明在形成初期,就具备了西方文化的基因。(2)“罗斯受洗”是俄罗斯历史发展进程中极其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俄国传统文化的汇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形成,以及俄国社会政治道路的选择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3)蒙古鞑靼人长达二百四十年的政治统治,从根本上开辟了古罗斯社会发展的新方向。(4)俄罗斯自17世纪初启动的种种社会政治改革,都是权威主义导向的变革,是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与巩固东方政治传统的并行合一的进程。3、当代俄罗斯外交思想的争论面对俄罗斯综合国力的持续下滑的现实,俄罗斯需要不同于前苏联的重新的外交定位,需要奉行更加实际而有效的外交政策来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因而,冷战后,在俄国围绕如何解决国力衰弱的现实与力图保持俄罗斯大国地位之间矛盾的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而这种争论又与俄罗斯文明范式的辩论相融合,具体表现为对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改革的样式,以及对外政策的倾向性等问题,而展开了极其激烈的辩论。在各种外交思潮之中,大西洋主义、现代斯拉夫主义和新欧亚主义对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制订与实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二、当代俄罗斯外交决策的演变1、大西洋主义导向下的外交决策﹙1991年底――1992年秋﹚大西洋主义亲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外交的继续与深化。此时占主导地位的大西洋主义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俄罗斯的确立,从而意味着可能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发生分歧的意识形态已被新的同西方一致的价值体系所取代,作为俄罗斯“天然伙伴与最终盟友”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会慷慨而真诚地帮助俄罗斯摆脱所面临的困境。在大西洋主义外交思潮的作用下,俄罗斯亲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最终出台并付诸实施,此时俄罗斯在对外政策的取向上,完全倒向西方,渴望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结为盟友;努力谋求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的经济援助,希望以此保证“休克疗法”式的经济改革继续运行,从而应对所面临的经济困境,实现俄罗斯的经济复兴;在军事安全事务领域向西方作出了巨大让步,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展开了密切合作,大大减轻了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核担忧;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唯西方马首是瞻,竭力保持与西方一致的立场,进一步与前苏联盟友拉开了距离,从而使新独立的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更加趋于弱化。2、俄罗斯外交决策的调整期(1992年秋——1993年底)俄罗斯亲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现实的国际交往中,遭遇极大挫折,从而推动俄罗斯外交战略的决策层开始思考并调整亲西方的外交取向。俄罗斯外交政策取向改变了以往唯西方马首是瞻的作法,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开始表现出有别于西方的独立立场;“双头鹰”外交战略开始在俄罗斯外交实践中运行,俄罗斯重视发展“东方外交”,尤其是发展与东方邻国特别是亚洲新兴工业国之间的关系;俄罗斯重新认识到昔日盟友东欧、独联体国家的重要性,坚决反对北约东扩,积极确立俄罗斯在独联体中的领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并没有完全放弃大西洋主义亲西方的策略,俄罗斯在处理与西方关系的时候,仍然不能制止不切实际的幻想,此时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调整,是大西洋主义亲西方外交失败后的选择,东方和独联体国家只不过是俄罗斯平衡西方的筹码,目的是促使西方国家改变对俄罗斯的既定政策,从而使俄罗斯亲西方“一边倒”的外交空想成为现?

侯少令, 吴乃兵[4]2003年在《欧亚结合部的文明与俄罗斯外交思潮》文中指出深入探讨了欧亚结合部文明的特点 ,进一步揭示了地理、历史因素对俄罗斯外交思潮的影响 ,进而客观地描述了当代俄罗斯外交思潮的争论。

张泽宇[5]2010年在《外交思潮演变对俄罗斯东北亚战略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大西洋主义、斯拉夫主义和欧亚主义都曾经在历史上对俄罗斯外交产生重大影响,而在20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从苏联分出后,这叁种外交思潮曾先后在俄罗斯对外战略中占据主导地位,进而导致亚洲尤其是东北亚地区在俄罗斯对外战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俄罗斯与东北亚各国尤其是中国的关系也随之不断提升。

李俊福[6]2005年在《普京外交构想研究》文中指出俄罗斯是一个大国,也是我国最大的邻邦。从历史来看,中俄(中苏)之 间有过战争和交恶,也有过友好和结盟。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举动对我国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俄罗斯外交始终是我国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引人关注的 课题之一。1999 年的最后一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要爱护俄罗斯”的嘱托 声中把总统的权力棒交到普京手里,普京政府将执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引起了 世人的关注。如今,普京执政已经五年多了,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活动已 经为人们所了解和熟悉,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着述颇丰,但鲜有对普京外交整 体构想的论述。作者认为外交构想是研究外交问题的重要部分,在一国的外交 活动中起着指导作用。本文在分析普京关于俄罗斯外交的言论和俄罗斯外交实 践的基础上,力图对普京的外交构想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述,从而为把握俄罗斯 外交活动的走势提供理论的帮助。 全文包括导言、正文六章和结束语。 导言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的依据、意义和研究方法,介绍、评析了本课题 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全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分析了普京外交构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影响因素。国际背景方面分 析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的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及影响、经济全球化给转轨 国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的安全局势;国内背景方 面主要从政治与社会状况和经济形势几方面进行分析;梳理、概括了俄罗斯几 种传统外交思潮的内容和影响,包括大西洋主义、现代斯拉夫主义和新欧亚主 义;特别从成长环境和爱国主义情结、职业背景与执政风格两方面分析了普京 个人因素对其外交构想形成的影响。 第二章阐述了普京对世界、俄罗斯和俄罗斯外交的认识与定位。这种认识 与定位既是普京外交构想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普京外交构想的有机构成部 分。主要内容是普京认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认为世界格局向 多极化发展;普京对俄罗斯国家的整体认识与俄罗斯在世界上的定位;普京认 为外交要体现国家利益至上、内部目标高于外部目标和目标与手段平衡。 第叁章是普京对外交取向的构想。俄罗斯外交取向一直是俄罗斯人争论不 休的话题。普京在借鉴叶利钦时期外交经验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力图以“全 方位外交”为俄罗斯国内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以“融入欧洲”战略铺就俄罗斯的强国之路。本章着重分析了普京“全方位”外交战略的依据、目的和

郭莉净[7]2014年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发展与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冷战后,第叁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使民族主义再次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而俄罗斯民族主义尤为引人注目。在历史嬗变中形成的俄罗斯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或意识形态,对俄罗斯的历史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苏联解体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刺激,俄罗斯民族主义再度兴起。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理论根源,其表现形式纷繁复杂,并有着鲜明的特征。在苏联解体后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民族主义成为俄罗斯民族和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依据,也成为影响俄罗斯国内社会和外交政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因素。因此,研究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无疑对我们深入了解俄罗斯的外交政策,特别是中俄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发展与影响进行研究:第一章,首先对民族主义的相关概念作出界定,其次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主义产生的根源——历史根源和理论根源及其发展过程做了系统地论述。第二章,主要分析了苏联解体后诱发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主要因素。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动荡不堪,政治经济秩序一片混乱,这与曾经的辉煌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超级大国”的解体、国家经济的衰退、国家政治的混乱、民族心理的失衡、西方的打压和歧视、加之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这些国内外因素共同导致了俄罗斯民族主义在苏联解体以后再度兴起。第叁章,主要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特征及其属性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在政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表现形式;其次分析了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特征,即秉承传统,强调自身独特性;心怀帝国,重视国家的权威;渴望强大,重塑民族复兴理念;再次,阐述了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属性,由于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具有无限的对外扩张性和爱国性。第四章,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影响及危害进行评析。俄罗斯民族主义不仅对俄罗斯国内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制定特别是对中俄关系的发展走势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当然也不可否认俄罗斯民族主义对地区和平乃至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合作带来一定的危害。

冯亚茹[8]2018年在《欧亚主义与俄罗斯亚太外交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俄罗斯的诸多地缘政治思想中,欧亚主义占据着重要地位。俄罗斯欧亚主义思想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流亡海外的俄侨中间。苏联时期欧亚主义被视为“异端邪说”而不被当局容纳。苏联解体后,欧亚主义重新焕发出生命力。欧亚主义主张重视亚洲、反对西方、实现东西方平衡,同时在强国思想的作用下,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发展经济,建立欧亚大国。在欧亚主义的指导下,俄罗斯努力改善和发展与亚太主要国家的关系,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组织,其亚太外交全面铺展开来。俄罗斯亚太外交战略的内容主要包括:提升大国地位、参与亚太经济一体化建设、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以及维护俄罗斯亚太地区的安全。其中,发展和深化与中国关系是俄罗斯亚太外交战略的关键所在。俄罗斯推行欧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亚太外交战略也面临一定的制约因素,但是从俄罗斯对亚太外交的战略定位和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俄罗斯欧亚主义指导下的亚太外交战略将会继续向前推进。

李延长[9]2011年在《后冷战时期俄罗斯的中东政策与个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俄罗斯联邦立国20年来,随着外交政策的变化,俄罗斯的中东政策也经历了忽视中东、重返中东和重视中东的发展历程,中东政策已成为将复兴大国地位作为目标的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东成为俄罗斯大国复兴的支点。由于中东的重要战略地位,中东必将是大国竞逐的热点地区,俄罗斯也将是影响中东格局变化的一支主要力量,这不能不引起正在崛起而又高度依赖中东能源的中国对俄罗斯未来中东政策变化的高度关注,因此,追寻俄罗斯中东政策发展演变的轨迹,探究俄罗斯中东政策变化的动因、实质、特点及其规律,科学地预测俄罗斯中东政策的发展趋势,以资作为中国发展与俄罗斯和中东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参考和借鉴,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按照历史事件的发展演变顺序,由远及近,由一般到个别,以时间为经线,以事件为纬线,注重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时间范围上以1991年底俄罗斯联邦立国到2010年底止,在地域范围上以通用的“十八国说”为基础,把具有类似国情、相近区域的伊斯兰国家视为一个整体,力求对俄罗斯中东政策做一全面的历史考察并得出明确的结论。第一部分以地缘政治的视角分析了中东在全球战略和俄罗斯对外战略中的战略地位,指出中东之于俄罗斯的重要表现于中东的战略地位、中东石油资源开发规模、销售价格对俄罗斯外汇收入之影响、俄罗斯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和战略安全利益、俄罗斯在中东的经贸利益。第二部分则分析了俄罗斯继承的苏联中东政策遗产及影响。提出俄罗斯继承的苏联的中东遗产并不丰厚,挑战与机遇并存。第叁部分追寻了俄罗斯联邦立国20年间中东政策演化的轨迹。总结得出俄罗斯中东政策演变呈现出叶利钦时期的先忽视后重返、普京时期的强力介入和梅德韦杰夫时期的保持积极进取但力有不逮的曲线,与俄罗斯外交政策变化成正相关性。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俄罗斯与伊拉克关系和俄罗斯与伊朗关系两个案例。总结得出俄罗斯与伊拉克关系是1991-2003年间俄罗斯中东政策的活标本,俄罗斯与伊朗关系是检验俄罗斯中东政策有效性的试金石。第五部分则探究了俄罗斯中东政策的特点,认为俄罗斯中东政策的特点是目标的务实性、布局的均衡性、立场的独立性、行动的主动性、策略的灵活性和对手的惟一性。第六部分则对俄罗斯中东政策未来趋势予以展望,认为未来俄罗斯中东政策将以外交服务于内政和国家利益至上为价值取向,会更强调目标的务实性、策略的灵活性、手段的多样性、行动的主动性和对象的广泛性。第七部分是本文的结论。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后冷战时期俄罗斯中东政策演进的阶段性与俄罗斯外交政策演进的阶段性具有正相关性,完全同步。第二,俄罗斯中东政策变化的根本动因在于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需要。第叁,俄罗斯中东政策的特点是目标的务实性、布局的均衡性、立场的独立性、行动的主动性、策略的灵活性和对手的惟一性。第四,俄罗斯中东政策的具体目标取舍受制于国内各种政治思潮和利益集团的影响。第五,未来俄罗斯中东政策走向的判断是,未来俄罗斯中东政策将以外交服务于内政和国家利益至上为价值取向,会更强调目标的务实性、策略的灵活性、手段的多样性、行动的主动性和对象的广泛性。

于海滨[10]2008年在《当代俄罗斯军事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俄罗斯作为世界性军事大国,有着丰富的军事外交传统与经验,建立了完整的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并形成了独特的军事外交风格和特征。本文力图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代俄罗斯军事外交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全方位和系统性的考察研究。同时,从军事学与外交学的角度,综合运用地缘政治理论、外交决策理论、军事联盟和遏制理论,分析研究原始材料,探讨选题各主要环节和要素,重点对军事外交的基本理念及其内涵、历史演变、理论构成、运作方式、决策机制、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和影响等进行了学理性总结,做出客观的结论。全文共分七章,按照理论和实践的体系进行考察。第一章界定军事外交的基本概念、内涵和外延,明确研究对象和范畴、内容和形式等。第二章简要回顾沙俄、苏联和当代俄罗斯军事外交的演进,分析影响因素。第叁章全面论述军事外交的理论形成,对其理论体系要素一外交理论、军事理论和安全理论进行系统总结,试图探索出军事外交的理论体系架构。在此基础之上,归纳提炼军事外交的指导原则、基本理念和策略艺术。第四章探讨外交决策机制问题,重点分析军事外交决策的法律依据、管理体制和决策模式及其成因、特点、运作方式和程序。第五章侧重论述军事外交的实践活动,从全球、地区和国家叁个层次进行述评,研究运作模式,如机制性模式和行动性模式,并着重阐述其重点方向:反导外交、独联体外交和对外军技合作。第六章深入剖析俄罗斯军事外交的平衡性、联盟性、遏制性和务实性特征。第七章作为结语对俄罗斯军事外交的发展趋势及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并做出判断和结论。

参考文献:

[1]. 浅析俄罗斯的东亚务实主义外交[D]. 葛擎中.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2]. 俄罗斯外交思潮与外交政策[D]. 韩红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3]. 当代俄罗斯外交思想根源探析[D]. 侯少令. 吉林大学. 2004

[4]. 欧亚结合部的文明与俄罗斯外交思潮[J]. 侯少令, 吴乃兵.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

[5]. 外交思潮演变对俄罗斯东北亚战略的影响[J]. 张泽宇.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

[6]. 普京外交构想研究[D]. 李俊福. 中共中央党校. 2005

[7].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发展与影响[D]. 郭莉净.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8]. 欧亚主义与俄罗斯亚太外交战略研究[D]. 冯亚茹. 黑龙江大学. 2018

[9]. 后冷战时期俄罗斯的中东政策与个案分析[D]. 李延长. 西北大学. 2011

[10]. 当代俄罗斯军事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D]. 于海滨. 外交学院. 2008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俄罗斯外交思潮与外交政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