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水彩画论文-陶昌平,杨叶

中国现代水彩画论文-陶昌平,杨叶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现代水彩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彩画,静境,美学,传承

中国现代水彩画论文文献综述

陶昌平,杨叶[1](2019)在《论中国古典美学在现代水彩创作中的传承创新——以水彩画创作中的静境营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绘画创作产生深远影响,现代绘画创作的诸多理念与表现形式与传统美学有内在联系。现代水彩创作中有强调以"静"为美的趋向,这一美学理念与中国传统美学有内在一致性。中国传统美学中,体现宇宙本体的"道",反映万物存在关系的"和",及其自然美的存在,都以静为本,以静为贵,以静为美。(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24期)

亓文平[2](2019)在《身份的焦虑——中国现代水彩画民族性问题简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代水彩画在发展过程中,接纳外来艺术的影响与吸收本民族文化的滋养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中国文化的独特审美意趣使画家很早就不自觉地意识到水彩民族性的问题并为之探索。中国水彩画家身上双重的身份使他们在探索中带有某种焦虑,也促使水彩画家在两种媒介材料里去寻找最佳的结合点。两种不同文化碰撞以及民族性探索带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有些探索在今天看来甚至有些相对简单,但是也正是早期一代代水彩画家独立思考,对当代水彩画民族性问题起到铺垫和启发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陈刚[3](2018)在《浅析水彩画和中国现代设计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彩画艺术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其影响力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视觉感受。如若将传统的水彩画艺术与中国现代设计做相应的结合,既能够增强设计的艺术格调,又能够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传统内涵,同时还能将水彩画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推广,可谓是双赢的局面,本文主要从水彩画与现代设计的角度出发,探析这两种艺术理念结合背景下的双赢格局。(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15期)

吴才懿[4](2018)在《现代中国水彩画的民族发展道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彩从西方国家逐渐传入中国,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善,到目前中国水彩画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具备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审美特征。短短百年的时间,水彩画的不断成长,也已经硕果累累。但是,水彩画进入中国后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保留着西方的艺术特点,没有融入我国民族的特色,缺少民族精神。本文通过对现代中国水彩画的民族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使中国水彩画在借鉴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与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从而走向民族的发展到路,展现中国水彩画的民族艺术魅力。(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18期)

宋清[5](2017)在《中国当代水彩需要独立策展人——从水彩画双年展看建立现代策展制度的必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策展制度是国际当代艺术的标志性特征之一。策展人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灵魂式角色。在中国,水彩策展人难以独立,其中画种因素、观念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长期制约着水彩画的发展。从西方美术史近百年的发展轨迹来看,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策展制度对于当代艺术的发展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要发展中国当代水彩,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策展制度。(本文来源于《西北美术》期刊2017年03期)

张军[6](2015)在《中国水彩画语言的现代拓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彩画在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传承西方水彩画语言的基础上,借鉴并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语言,使之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水彩画语言。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也发生变化。中国水彩画语言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它必将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中国水彩艺术世界。(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冯露露[7](2010)在《水彩画与中国现代设计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彩画艺术传入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作为一种传统绘画艺术形式与中国现代设计相结合,既能增强设计艺术的文化格调,提升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精神内涵,同时也能促使水彩画艺术自身语言体系的发展,扩宽水彩艺术的发展空间。(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0年22期)

郑士龙[8](2008)在《中国水彩画创作的现代性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彩画从西方传入中国仅百余年,但已融入中国的绘画体系,发展为中国式的独立画种。中国水彩画适应时代变化的审美需求,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博大的兼容性。新时期中国水彩画各种艺术风格和流派的出现,标志着当代水彩画由客观写实转向主观抒发,水彩画这一古老又年轻的画种,在从过去走向未来的现代化的道路上将获得更加自由和丰富的遐想空间。(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3期)

乐建敏[9](2008)在《中国现代水彩画的蜕变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九十年代后期,在中国水彩画界里,一批中青年画家基本上摆脱了传统水彩画的模式,体现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情趣追求,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感的现代形态。他们力求发挥画家自身的主观创造意识。反映出各自的艺术个性,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然而,在这一蜕变过程中,传统舆论在材料性质和语言特征上的种种因素抑制着其艺术上的独立性,关于是“水性”的争论也一直在进行中。本文试图从新一代水彩画家开创的新局面出发,从艺术本性,艺术精神的角度看待水彩画艺术的创造运动。立足于水彩画发展现状的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当代水彩画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性的探讨。论文分为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对中国现代水彩画的背景作简要概述。第二章详细论述中国现代水彩画如何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的繁荣局面。第叁章具体分析现代中国水彩画面临的尴尬境遇。其中包括传统舆论在材料性质和语言特征上对于其艺术独立性的抑制,相当范围内的艺术观念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上,对于水彩民族化和水性的争论等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上面。第四章研究现代水彩画的变革与发展。其中详细论述了当代的中国需要怎样的水彩画艺术,对于当代文化作出了分析,同时对水彩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客观的评价。并对由此产生的社会内涵和文化意义作出了判断。第五章是从艺术本性,艺术精神的角度看待水彩艺术的创造运动。继续论述对于现代水彩画发展的根本,对于现代意识的追求,对于图式语言,以及艺术格调的关注的重要性。论文最后总结了中国现代水彩画蜕变与发展的必然性。(本文来源于《湖北美术学院》期刊2008-05-01)

唐晓明[10](2007)在《多元时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现代水彩画多元化趋向产生的背景与成因的探讨,得出文化多元文化与中国水彩画多元化趋向的密切关系,现代艺术的实验性为绘画造型语言、内容题材和表现风格的探索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然后着重分析现代水彩画多元化趋向的主要艺术表现形式:水彩绘画的材料技法、形式风格、与其它绘画形式交互作用。体现我国现代水彩画多元化发展的新面貌。以及中国现代水彩画艺术品质和时代精神提升的必要性。另结合一些水彩画教学经验,提出在教学观念与手段上应及时进行改革,应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理念。(本文来源于《湖北美术学院》期刊2007-06-01)

中国现代水彩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现代水彩画在发展过程中,接纳外来艺术的影响与吸收本民族文化的滋养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中国文化的独特审美意趣使画家很早就不自觉地意识到水彩民族性的问题并为之探索。中国水彩画家身上双重的身份使他们在探索中带有某种焦虑,也促使水彩画家在两种媒介材料里去寻找最佳的结合点。两种不同文化碰撞以及民族性探索带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有些探索在今天看来甚至有些相对简单,但是也正是早期一代代水彩画家独立思考,对当代水彩画民族性问题起到铺垫和启发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现代水彩画论文参考文献

[1].陶昌平,杨叶.论中国古典美学在现代水彩创作中的传承创新——以水彩画创作中的静境营造为例[J].艺术品鉴.2019

[2].亓文平.身份的焦虑——中国现代水彩画民族性问题简论[J].中国美术研究.2019

[3].陈刚.浅析水彩画和中国现代设计的关系[J].长江丛刊.2018

[4].吴才懿.现代中国水彩画的民族发展道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8

[5].宋清.中国当代水彩需要独立策展人——从水彩画双年展看建立现代策展制度的必要性[J].西北美术.2017

[6].张军.中国水彩画语言的现代拓展[J].艺术科技.2015

[7].冯露露.水彩画与中国现代设计艺术[J].学理论.2010

[8].郑士龙.中国水彩画创作的现代性诠释[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9].乐建敏.中国现代水彩画的蜕变发展[D].湖北美术学院.2008

[10].唐晓明.多元时代[D].湖北美术学院.2007

标签:;  ;  ;  ;  

中国现代水彩画论文-陶昌平,杨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