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与批判现实主义——《远大前程》之分析

狄更斯与批判现实主义——《远大前程》之分析

蔡熙[1]2012年在《当代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940-201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狄更斯(1812—1870)是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将经典与通俗、娱乐与教化结合起来的伟大作家之一。西方的狄更斯研究已经历时170余年,有关狄更斯及其作品的研究论文和专着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其思想与创作以及研究阐释皆呈现出多元性。在西方浩如烟海的评论中,狄更斯几经沉浮,毁誉交织,褒贬并存。通过学术史研究,对当代西方70余年的狄更斯研究成果进行大清理,甄别优劣,厘清源流,总结狄更斯研究的发展规律及其得失,不仅有利于我国学者对国外的狄更斯研究有更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为我们借鉴和吸收优秀文明成果、为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营养”,为中国今后的狄更斯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益的借鉴,而且对于我们培养跨文化接受的成熟心态、提升文学研究的价值坚守意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本文通过深研细读百余部英文版狄更斯批评专着,并比照百余年的中国狄更斯研究,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梳理和审视当代西方的狄更斯研究成果,力图全面清晰地呈现二战后70年来狄更斯学术史的本真面目,找出贯穿其间的主线,理清演进轨迹,构建一部系统的当代狄更斯学术史。与此同时,通过勾勒脉络,呈现知识的生长点,昭示演进规律,立足民族立场,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总结对当下现实与学术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与方法。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叁个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分为六章。绪论部分说明本文写作的缘起、意义、思路方法、创新之处,回瞻国内狄更斯研究现状,并概观二战前英美的狄更斯研究。第一章探讨狄更斯研究的第一次转向。一方面,二战前,近一个世纪的狄更斯研究主要是业余批评,读者大众是批评主体;二战后,由于学院派批评的兴起,狄更斯批评进入专业化时期。学院派批评催生了“狄更斯产业”的生成。另一方面,学术界对待狄更斯的态度发生明显变化,乔治·奥威尔和爱德蒙·威尔逊开创的批评潮流使得狄更斯在学术界的声誉大大提高。从批评方法来看,在英美学界,20世纪40—50年代的狄更斯研究,形式主义批评居于主导地位。第二章考察60年代英美主流批评界对狄更斯的批评立场和态度。60年代的“狄更斯产业”健康发展,狄更斯在学术界的地位逐步上升。重要的狄更斯研究专家菲利普·柯林斯、希尔维瑞·莫诺德、史蒂芬·马库斯、爱德华·瓦根内克特、格雷厄姆·史密斯等耕耘不辍,且有重要研究成果问世。讨论的话题非常广泛,批评方法多样,种种批评方法交织融合。另外,还有好几部具有重大影响的狄更斯批评集问世。第叁章探讨狄更斯批评的第二次转向,这一转向主要表征在从传统批评走向后现代批评,批评家们运用多种批评理论,从不同层面对狄更斯的生平、小说、非小说进行阐释,批评方法和视角呈现多元互动的特色。传统的狄更斯研究虽然受到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消失,二者在竞争中同时并存。70年代传统批评硕果累累,主要表征在叁个方面,即主题批评、影响研究与形式主义批评。基于后结构主义的后现代批评为80年代狄更斯研究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第四章主要探讨后现代的狄更斯批评。80年代以后“狄更斯产业”一派繁荣,越来越多的批评方法和审美理论进入狄更斯研究领域,批评方法日趋多元化,其中主要包括解构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心理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和文化批评等。但是在多元化的批评方法中存在叁个主流批评倾向,即马克思主义批评、心理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后现代批评一方面解构了传统的批评观点,另一方面又丰富和深化了狄更斯艺术世界的内涵。第五章探讨传统的狄更斯研究。在后现代批评深入影响狄更斯研究的同时,传记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形式主义批评、主题研究、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批评等传统批评仍然不失为狄更斯研究的主要方法,二者既保持生机勃勃的对话,又在学术市场竞争关注度。第六章由七篇独立的论文组成,对二战以来七十余年的狄更斯研究成果以及在狄更斯批评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的批评观点在梳理的基础上从学术学理层面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并从中国文化的立场臧否其得失。第一节反思利维斯的狄更斯批评。利维斯秉承了阿诺德的人文主义传统,将文学视为对生活的批评,将生活的严肃性作为评判伟大作家的唯一标尺。他的泛道德主义批评强调文学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因而既是文化批评又是社会批评。第二节探讨纳博科夫的“形式论”狄更斯批评。纳博科夫的批评大量征引小说文本,以简洁明晰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提出自己的独特体悟,从品评作品的结构、风格、意象、体裁、语言、叙事人称等文学形式入手,具体赏析作品的艺术个性,彰显作品在艺术上的得失及其生成原因。第叁节在梳理的基础上反思了希利斯·米勒的意识批评。米勒将狄更斯的小说解读为作者世界观的表征,将意识作为作者与读者的会合点,提出了客观现实和主观心理相融合的文学观念,颠覆了时代精神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因果关系,成为解构主义或者后现代批评的先声。但是米勒的意识批评也存在盲点:将文学批评变成了本体论研究,忽视文学的形式因素,悬置传记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第四节探析詹姆斯·M·布朗的狄更斯批评。布朗从经济视角,将狄更斯置于文学市场来透视狄更斯的现实主义,揭示了狄更斯作为社会批评者与作为成功的深受大众欢迎的小说家之间的矛盾,认为狄更斯的成功根本原因在于迎合了当时主宰文艺趣味的中产阶级读者大众。第五节反思雷蒙·威廉斯的狄更斯批评。文化批评家威廉斯主要是从城市主题的角度切入狄更斯研究的,他认为狄更斯开创的城市小说捕捉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中稍纵即逝的景观,以及人们由此而生的迷惘和困惑,狄更斯创造了“文学伦敦”,狄更斯的闲逛者意象具有现代性因子。但是威廉斯未能超越越狭隘的民族主义。第六节反思萨义德的后殖民批评。萨义德认为狄更斯的小说参与了殖民书写,与帝国主义交织着复杂的共谋关系。他的后殖民批评虽然解构了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但是依然未脱精英主义文化和欧洲中心主义的窠穴。第七节探赜并反思西方狄更斯研究的道德批评传统。西方狄更斯研究的道德批评存在两支脉络,一是沿着柏拉图的道德理想主义传统,从善恶二元论来研究狄更斯世界的道德内涵。另一脉络是与人生相联系的泛道德主义批评传统。狄更斯的创作严格遵循维多利亚主义的道德规范,契合中产资产阶级的审美理想,反映了善总会战胜恶的乐观主义精神;狄更斯的小说力图反映中产阶级的高雅体面,竭力回避性描写。结语部分总结全文。(一)在系统的梳理、考察英美狄更斯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狄更斯产业”繁荣的原因:狄更斯研究的体制化和开放、争鸣、多元的学术学理探究。西方的狄更斯研究自始至终从学术学理层面进行深入探究挖潜,以其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开放争鸣的学术姿态从多方面揭示了狄更斯的价值与意义,彰显了文学自身的独立价值和艺术魅力,在众声喧哗中形成多元对峙的局面。(二)联系我国百年狄更斯研究现状,从比较的角度探究了我国狄更斯研究以社会政治诉求层面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导致我国百年狄更斯研究的一体化诉求.定狄更斯为现实主义于一尊。(叁)从比较视域挖潜狄更斯学术史研究的意义:以英美的狄更斯研究作为借鉴和参照系,可以看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反思并妥当地处理好学术学理探究层面与社会政治诉求层面的关系。(四)提出了提升中国狄更斯研究的方法:远离侈谈理论轻视文本的倾向,从自己的独特体悟藏否文学作品,从而表达自己的一孔之见;在中西互释、互证、互补的双向对话和交流中,沟通中西、穿越古今、跨越学科,致力于人文学科的广泛对接和汇通。

周启华[2]2017年在《狄更斯与圣经文化》文中研究指明在评论家眼中,基督教一直都是西方文学的精神内核。因此,很多文学批评家都主张研究西方文学时,应把它置于广阔的宗教语境下来进行分析,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阐释文学现象。狄更斯作为英国文学史上的双峰之一,由于他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基督教早已融入到英国社会,因而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而且还蕴含了浓厚的基督教——圣经传统。纵观狄更斯的一生,不难发现,无论是他的生活,还是他的创作,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子。可以说,基督教对狄更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博爱精神对他的影响,更是无形之中显有形。本论文的主旨就在于,结合时代、作品、文化语境,通过对狄更斯小说和圣经文本的细读,分析出基督教精神与基督教信仰对狄更斯产生的影响,以及圣经文化在其作品中的呈现,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狄更斯的思想与创作。整体而言,圣经文化对狄更斯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狄更斯是一位有着深厚基督教情结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找到大量的圣经人物、圣经原典等等,就连他的道德观都是一种带有浓厚基督教意蕴的理性道德。圣经文化对狄更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主题、情节、人物等等。本文主要撷取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天使形象、圣诞精神、家庭秩序和自由平等思想予以展开,阐述基督教精神在狄更斯作品中的展现。“忏悔、宽恕、救赎、死亡与复活”作为基督教信仰的几大主题,其核心就是救赎。在狄更斯小说中就存在这几大主题,借助这些主题进一步凸显出狄更斯积极向善的思想与创作主张。此外,在狄更斯的小说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圣经原型。本文主要从众多的原型中选取水意象与伊甸园意象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基督教文化对狄更斯的影响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深融入到了狄更斯的思想与创作之中的结论。

魏桂秋[3]2010年在《狄更斯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是最早被译介到中国的欧美作家之一,清末民初他的五部长篇小说由林纾译介过来,此后对其作品的翻译研究就几乎没有中断过。据童真在《狄更斯与中国》中的考查,目前狄氏着作几乎全都有了中译本。大陆出版的外国名家作品,狄更斯仅排在托尔斯泰之后,位居第二。可见他在我国有着何等广泛的接受和影响。本文就以狄更斯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为主题,追本探源,梳理史料,以期从译介学研究这一现象。全文共分叁章,第一章“狄更斯在中国的接受”,分别从狄更斯的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出版情况和对其作品的研究情况两方面阐述。关于狄氏作品的翻译,按照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游记随笔等体裁的不同,分类梳理自清末民初直至今天狄氏着作的翻译出版。关于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则分起步期、发展期、繁荣发展期叁个不同阶段加以概括,勾勒并总结不同时期的研究特点。第二章“狄更斯在中国的影响”,分别阐述狄更斯对林纾、老舍、张天翼、萧乾、沈从文、巴金、钱钟书等人在创作实践中的影响,尤以对林纾、老舍、张天翼的影响论述更较详备。“林纾与狄更斯”一节主要阐述林纾在题材内容、心理描写、叙事方式、结构布局、政治功用等方面对狄更斯小说创作手法的借鉴与实践;“老舍与狄更斯”和“张天翼与狄更斯”,则在分析接受狄更斯的原因及所受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两人对狄更斯的超越。第叁章则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试图探究狄更斯广被接受及产生诸多影响的原因。在缕述现实主义创作理论、人道主义思想于中国百年文学史观嬗变历程背景下,批判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使得狄氏作品于近现代的中国找到了极相适宜的接受土壤,故能在自清末民初迄今的中国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此外,狄更斯小说独树一帜的情节、人物、语言,以及通俗化、幽默感与感伤性特征等,也是他为中国大众广泛接受进而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因素。

郭春林[4]2004年在《狄更斯与批判现实主义》文中提出十九世纪叁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在英法等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一股新的文学流派,随后,它迅速发展成全欧性的十九世纪一个最主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潮流。由于它对现实秩序的鲜明、强烈的揭露和批判而被后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狄更斯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在英国文学史上,他是古典作家中除莎士比亚之外最重要的作家,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着名作家之一,其地位是无法取代的。他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社会里,从自己贫困而艰苦的亲身经历出发,加上对英、美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写出了大量各种题材的作品,其中以小说成功最大,尤其是长篇小说。狄更斯思想的核心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他的内心充满了对被压迫者的爱与同情,他主张自由、平等、博爱,认为决定人的价值的是人性的善恶。他的作品始终保持着对民众的忠诚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悲观。在大量的着作中他专注于批判抨击社会邪恶、贫穷、不公、虚伪、腐化、拜金等丑恶现象。尽管他不能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但他以尖锐的社会批判、敏锐的观察力对真实的或虚构的人和事做出了精彩的描述,言词呈现出作者对社会受压迫者的同情与社会黑暗的讥讽。本文论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兴起、发展及特点,并重点结合狄更斯巨着《远大前程》对批判现实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同时从当今形式与现代文学的角度对其思想及写作手法的的局限性作了相应的阐述。本文论述结构如下:介绍 陈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引出主文。第一章:现实主义的兴起 介绍十九世纪欧洲及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历史、社会和哲学背景以及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对它的重要影响。第二章:批判现实主义的特征。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由四部分构成:第一,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现实。首先简要介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当时社会的各种丑恶现象的态度,然后重点结合《远大前程》论述狄更斯对现实的批判。第二,描述典型环境的典型性格。批判现实主义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创造方法,通过客观描写典型环境的代表人物刻画细节的真实来加强批判效果。之后借助《远大前程》中匹普与康佩生的形象阐述了狄更斯塑造的典型环境的代表人物。第叁,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观点。这部分论述了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人道主义思想的表现及局限性。同时通过对《远大前程》的分析展示狄更斯的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第四,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高超的写作手法。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创造实践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经验,拥有很高艺术技巧,譬如细节的逼真、生动的环境描写、细腻的心理刻画以及语言、行为、面部表情的性格化。本文重点介绍狄更斯在《远大前程》中的艺术技巧。最后是结束语,对本文内容做出总结。关键词:狄更斯;批判现实主义;《远大前程》分类号:1106尹

杨薇[5]2017年在《哥特因子及大众想象—经典化视域中的狄更斯功能叙事》文中指出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的着名小说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小说中的叙事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现代电影叙事模式。本文根据普罗普的功能叙事学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叙事功能学分析了其长篇小说中的叁种要素(孤儿-怪物-监狱)和六种功能(出生、成长、迫害、考验、逃离、回归),以他的功能叙事作为切入点,研究哥特小说、狄更斯小说、现代影视与狄更斯影视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暗恐效应、崇高美学、空间叙事、峰移效应、感情误置等理论在狄更斯叙事中的运用和表现,旨在挖掘哥特因子和大众想象在狄更斯经典化中的作用。本文分别从“原始能量”、“孤儿叙事”、“怪物阐释”和“监狱空间”四个方面、以总-分-合的叙述框架来展 开论述。第一章 绪论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其次按照批评方法的分类对狄更斯与哥特小说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并按照大众文化理论的分类对狄更斯与现代影视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 狄更斯的“原始能量”提出了狄更斯功能叙事的内容,分析了其与“哥特小说”叙事模式中的功能和要素的联系,并指出这种联系和大众想象在其小说经典化中的作用。他的功能叙事的要素是在哥特小说“孤女-恶棍-城堡”的再语境化基础上创立的,“怪物”的要素是由于“洞穴”式的自我认识不足产生了人格上的矛盾和分裂,是社会和自我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大众感知自己存在的方式。哥特小说中的城堡是“家”与“国”的隐喻,而他的监狱要素主要是社会规训力量的隐喻,把孤儿置于怪物和监狱的藩篱中,让读者摆脱意识形态的限制,逃离自己的身份,通过“孤儿-怪物-监狱”交互的叙事功能,实现对现实的逆转。第叁章 孤儿—童话叙事到电影叙事从原型、情节、人物、结构方面对比了狄更斯小说中“孤儿成长”所采取的童话叙事手法与哥特小说的联系;并从“故事”和“情节”的“因果关系”角度探讨了现代电影叙事手法与其童话叙事手法的联系。他通过童话叙事实现了对哥特小说的“陌生化”,是一种“可得性”的体现。可以说,哥特是阶级的童话,狄更斯是大众的哥特。其中的“孤儿”要素既是工业时代被剥削儿童现实的投射,又是寻找“父亲”、建立“秩序”的象征。现代影视则继承了他的叙事模式,而且强化了其中“公共空间”的身份探寻的仪式,发展了“拯救式”回归和“觉悟式”回归的叙事功能,宗教的力量和身体的快感在“回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四章 怪物—喜剧阐释到电影阐释从喜剧原型、帕格森的“感情误置”、漫画的“峰移效应”角度分析了狄更斯小说中“怪物”叙事要素所采取的“喜剧阐释”手法与哥特小说的联系,并运用菲斯克的“大众文化识别”和再生产理论分析怪物要素在大众文化中的意义。他受到哥特小说“恶棍”的影响,打造了“怪物”的叙事要素并发现了怪物的本质特征,但他没有把这些怪物具象化,而现代电影则完成了其形象化的过程。其中机械化的怪物使人真正感受到人在工业社会中被机器异化带来的悲喜效果,同时表达了大众对“身体”被社会控制的忧虑,而乌合之众的怪物具有了“反乌托邦”的意蕴,也是狂欢化的需要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影射,心理畸变的怪物是大众获得巅峰体验的一种借口,也是逃离现实身份,释放压抑的需要。第五章 监狱—社会空间到电影空间运用了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和巴什拉的“空间诗学”理论对比了狄更斯小说中“监狱”的空间叙事手法与“哥特小说”的联系,从小说的社会空间和电影空间两方面进行阐释。他发挥了哥特小说“社会空间”的叙事手法,把城市描述成了折迭式的监狱结构,在这样的监狱空间中,“身体”承受着“权力”的控制,使灵魂处于“异化”状态。从“诗性正义”的角度来说,任何具有封闭性的空间都是一种监狱,提供了一种人性转化的工具。他给出了宗教救赎、爱和同情的“拯救式”逃离和自我拯救、自我觉悟的“觉悟式”的逃离两种逃离的方式。而现代电影叙事则补充了这种逃离的条件,即自由精神和原始力量的结合。同时,以监狱为要素、以逃离为功能的叙事模式既满足了大众“逃避身份”的需要,又使大众在逃离后产生快感,所以这种模式能够不断地被大众文化“再生产”,逐渐形成大众的审美标准。第六章 全文总结并分析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李燕娟[6]2014年在《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文中提出一、狄更斯与《远大前程》(一)狄更斯作为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主要作品多是根据自身的经历对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进行分析来创作的。狄更斯的作品中经常描述一些"小人物",他通过描述这些小人物的性格和遭遇来反映英国当时复杂的社会现状。狄更斯虽然是非常着名的现实批判主义作家,但他的批判通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于制度的批判,如《雾都孤儿》《老古玩店》

苏琦[7]2015年在《论狄更新后期长篇小说中的哥特因素》文中研究表明狄更斯是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创作反映了英国的社会现实,再现了伦敦的都市变迁,创作后期是他写作的巅峰时期,随着对社会认识的逐渐加深,作者着眼于批判议会政治的黑暗、统治阶级的腐败、金钱社会的罪恶、人民大众的疾苦。他的小说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写实性,同时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尤其体现在哥特因素的运用上。纵观他的创作生涯,十几部作品都带有浓郁的哥特特色。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狄更斯的哥特情缘,从文学传统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两方面分析狄更斯后期长篇小说呈现哥特风格的原因。探讨文学传统对于狄更斯创作不容忽视的影响,以及作者的性格特征和人生体验如何影响他对文学传统的接受和继承。第二部分围绕狄更斯小说中“恐怖”特征来探讨哥特艺术的呈现,从环境场景和情节安排两方面论述。一方面探究环境场景设置如何为叙事服务,同时引导和渲染一种特定的情感氛围,另一方面研究扑朔迷离的情节编排怎样唤起读者兴趣,引发审美快感和愉悦情绪。第叁部分围绕狄更斯小说中的“怪诞”特征来探究哥特世界的展现,从层层悬念设置、多种视角转换、象征、梦境和夸张与怪诞的关系等方面来展示狄更斯作品中的“怪诞”世界。论述了狄更斯的作品在怪诞的表层结构下寄存着真实的深层结构,指出怪诞是一种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现实才是作品的真实意旨。第四部分剖析狄更斯作品中的哥特式人物特性,从人物的残缺性和非人化两个角度来探讨哥特式人物的深层意蕴。明确狄更斯放大怪诞人物的性格缺陷目的是为了讽刺和批判当时堕落的社会风气。狄更斯用完美的写作技巧完成哥特世界的展现,他笔下的哥特“恐怖”、“怪诞”世界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在竭力批判人类道德缺陷以及社会弊端的同时,通过作品来唤醒世人的美德,进而改造社会,导向伟大的文明。

吴菁菁[8]2009年在《狄更斯与《远大前程》——狄更斯的宗教观对于远大前程中人物塑造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目睹了工业化给社会下层人民带来的悲惨境况,对劳动人民充满了深切的同情,对现行的社会制度不满,因此多年以来一直被盛赞为维多利亚时代最出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但对其文学作品的评论多从社会角度出发,忽略了文学作品原创中的作家的宗教思想。本文试图从狄更斯的宗教观来阐述其对《远大前程》当中的人物、情节塑造等方面的影响。

王玉文[9]2017年在《批判现实主义创作中浪漫主义元素的运用——重读查尔斯·狄更斯的《远大前程》》文中指出英国批评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远大前程》通过对小资产阶级阶层人物的刻画,再现了那些被社会压扁了的"小人物"在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时代中奋斗和挣扎,揭露和批评了黑暗的资本主义制度。狄更斯在其批判现实主义创作中添加了浪漫主义元素,使环境的描写更具特点,气氛的渲染更加强烈,人物的塑造更加生动,同时也表达了对浪漫主义作家推崇的"回归自然"思想的认同。

曾桂娟[10]2013年在《从乔治·卢卡奇现实主义观点解读《远大前程》》文中研究说明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是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狄更斯致力于通过作品来反映现实,狄更斯晚年成熟之作《远大前程》(又译《孤星血泪》)便是这样一部作品。该小说创作于1861年,作者采用自传体的方式,叙述了主人公孤儿皮普在意外收到一笔可观的财产之后,追求幻想中“上等人”生活的跌宕起伏的过程。皮普为了迎合“上等人”的身份,逐渐疏离以前的亲人朋友,在上层社会中挥霍无度、丢失原本淳朴善良的美德,当意外之财的主人身份揭晓时,皮普的幻想破灭,历经种种考验之后,皮普幡然醒悟,重归自我。在该部小说中,狄更斯采用娴熟的创作技巧,将自身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幼年苦难和对所处维多利亚社会现实的深刻洞悉贯穿其中,对当时上层社会虚伪贪婪的邪恶面目进行了辛辣地揭露和讽刺,对社会下层的劳动大众怀以褒扬同情赞美之心。尽管在该部小说中狄更斯的现实主义态度已吸引了很多研究者,却鲜少有人结合作者的创作技巧,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他对社会现实的洞悉在作品中的反映从细节上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作者的现实主义态度。而匈牙利理论家乔治·卢卡奇关于现实主义文本不再局限于内容上分析的观点为本研究从内容和形式上对该部小说的现实主义进行更全面的解读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卢卡奇的现实主义文学观是通过探究文学作品中人性的发展和对社会历史的关注和反映,包括作者的个人背景和时代背景,以及传递文本内容的创作形式来传递作者的现实主义态度的。本研究以其观点为指导,通过探究狄更斯个人生活经历在作品中的映射、挖掘作品中狄更斯对所处时代社会现实的洞察、分析作品中经典象征手法的现实主义运用来揭示该作品的现实主义特点,并传达作者的对现实的高度关注和对人性善恶爱憎分明的态度。本论文一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是引言部分。该部分主要介绍该研究的背景材料,包括查尔斯·狄更斯及其作品《远大前程》的相关介绍,该研究的目的以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和论文所用的相关理论。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对该部小说的相关性研究和评价。前期的研究多仅从内容方面关注文本的现实主义特点,或分析故事主人公的成长主题,或分析某些典型的人物形象,或解读作者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鲜少有人将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探讨,本文则从乔治·卢卡奇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出发,从内容和形式上更加全面地对该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态度进行剖析挖掘,以此传递作者对现实的高度关注和爱憎分明的态度。理论基础部分着重对乔治·卢卡奇的现实主义文学观进行阐释,并说明本文尝试从其观点进行解读的可行性。第叁章主要分析作者狄更斯的个人经历在《远大前程》中的反映。通过从卢卡奇关于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现实要注重探究作者个人背景在文本中反映的观点分析狄更斯母爱缺失、初恋阴影及亲历追逐“远大前程”在作品中的反映传达狄更斯对现实的关注和对向善力量的肯定。第四章主要分析作者狄更斯所处的时代环境在《远大前程》中的反映。通过从卢卡奇关于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现实要注重挖掘作者的时代背景在文本中反映的观点分析维多利亚社会不公正的法律体系、邪恶的金钱关系以及糟糕的教育情形在作品中的反映传递狄更斯对邪恶社会现实的揭露与批判和对劳动大众的关心。第五章主要分析作者狄更斯经典的创作技巧──象征手法在《远大前程》中现实主义的运用。通过从卢卡奇关于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现实要注重技巧运用的角度分析作品中典型人物的象征、手形象的象征、名字的象征及重要场景的象征等传递狄更斯对现实的高度关注和对人性与社会善恶爱憎分明的态度。第六章为该论文的总结部分。该部分对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指出该研究的局限性,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研究的意义也在这一部分进行综述,告诫人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要脚踏实地,勤勉进取,不要一味地空想,同时提示人们要时刻保持对人性美德的牢固信念,坚信向善的力量定会战胜邪恶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当代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940-2010年)[D]. 蔡熙. 湖南师范大学. 2012

[2]. 狄更斯与圣经文化[D]. 周启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7

[3]. 狄更斯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D]. 魏桂秋. 山东师范大学. 2010

[4]. 狄更斯与批判现实主义[D]. 郭春林. 山东师范大学. 2004

[5]. 哥特因子及大众想象—经典化视域中的狄更斯功能叙事[D]. 杨薇. 浙江大学. 2017

[6].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J]. 李燕娟.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4

[7]. 论狄更新后期长篇小说中的哥特因素[D]. 苏琦.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8]. 狄更斯与《远大前程》——狄更斯的宗教观对于远大前程中人物塑造的影响[J]. 吴菁菁. 大众文艺(理论). 2009

[9]. 批判现实主义创作中浪漫主义元素的运用——重读查尔斯·狄更斯的《远大前程》[J]. 王玉文.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0]. 从乔治·卢卡奇现实主义观点解读《远大前程》[D]. 曾桂娟. 曲阜师范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狄更斯与批判现实主义——《远大前程》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