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体运动论文_崔乃毅,米仪琳,孙连亮,李春磊,毛志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刚体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刚体,镇定,特征值,目标,对偶,网格,切片。

刚体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崔乃毅,米仪琳,孙连亮,李春磊,毛志国[1](2018)在《关于几个典型的刚体运动问题中被动力作用的教学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存在约束的动力学问题中,有关被动力作用的分析一直是大学物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因而可能导致学生对这类问题的错误理解和求解。本文结合小球与匀质细杆碰撞问题、摩擦轮问题和旋转轮摩擦加速问题等3个典型问题讨论了大学物理教学中的被动力在刚体运动中的作用,即特别是小球与匀质悬挂杆的碰撞问题。讨论力求便于学生理解,因此推导尽量简单。文章认为,讨论有约束的刚体动力学问题时必须强调约束是通过被动力对刚体的运动带来作用。这是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求解刚体动力学问题的关键之一。(本文来源于《物理与工程》期刊2018年06期)

陈尔康,廖欣,高长生,荆武兴[2](2018)在《考虑刚体运动与弹体变形耦合效应的旋转导弹动力学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旋转导弹结构细长,具有较大弹性,结构低频振动易与刚体运动相互耦合。为更好地研究旋转导弹的动力学特性,对考虑刚体运动与弹体变形耦合效应的旋转导弹动力学建模问题展开研究。引入瞬态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下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弹性旋转导弹的惯性耦合完整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弹性变形对质量特性的影响,能够完整描述刚体运动和弹性变形间的耦合效应。在不同假设下,将惯性耦合完整模型简化后可得到弹性耦合简化模型和非惯性耦合模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两种简化模型,惯性耦合完整模型能够更全面地描述旋转导弹的运动,而刚体运动与弹体变形耦合效应在旋转导弹建模和分析中不可忽略,需要加以考虑;在旋转导弹运动稳定情况下,3种模型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姿态运动上,而在弹性变形上的差别可以忽略。(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刘杨[3](2018)在《基于特征值分解的非刚体运动重构算法秩参数选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仿射运动恢复结构核(a SFM)的非刚体运动恢复结构(NRSFM)算法(NRSFM-a SFM)是一种比较新颖和稳定的针对运动形变物体的叁维重构算法。但是,该算法的重构误差会受到形状基的数目,也就是秩参数的较大影响。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有效的秩参数选取方法。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值分解的秩参数选取方法,该方法可以针对NRSFM-a SFM算法自动的选取最优或接近最优的秩参数,在一些广泛使用的数据中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易用性。(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8年19期)

张婷婷[4](2018)在《机械臂刚体运动防冲突角度最优输出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机械臂刚体运动防冲突角度输出方法存在防冲突角度控制精度低、易出现碰撞的弊端;因此,提出一种机械臂刚体运动防冲突角度最优输出方法。利用拉格朗日法获取机械臂被动关节动力学方程式,通过振幅控制方法控制机械臂被动关节位置,实现对机械臂刚体运动防冲突角度的最优输出。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方法,控制下的机械臂刚体运动防冲突角度输出值较优,控制过程中位置误差与稳态误差较小,有效实现了机械臂运动的防碰控制。(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15期)

赵丽科[5](2018)在《单目视觉的刚体运动目标位姿测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动目标的位置姿态测量是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摄影测量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社会对运动目标位置姿态监控需求愈发急迫,许多学者依据不同的需求研发了关于运动目标位姿测量的各种硬件系统和软件平台。单目视觉的运动目标位姿测量凭借与运动目标非接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等优势,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依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本课题开展基于单目视觉的刚体运动目标位置姿态的测量研究,包括基于合作目标和非合作目标的运动目标位置姿态测量两类,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作目标单目视觉位置姿态测量的研究,具体的应用场景为在房间顶部布设相机垂直拍摄地面运动目标,需要实时获取运动目标在平面上的位置和姿态叁个参数,且运动目标具备布设编码标志的前提。本文依据运动目标的顶部特征设计圆环编码标志与组合编码标志两类编码。相机拍摄贴有编码标志的合作目标图像,分别采用圆环编码与组合编码的结构特征进行图像中的编码标志的提取,由提取的编码标志求解运动目标的初始位置姿态。利用初始位置姿态的标准目标轮廓模板与图像中运动目标轮廓进行二维ICP变换,解算运动目标的精确位置姿态。(2)合作目标限制了应用的条件,一些场景中运动目标并不具备构建合作编码标志的条件。针对位于平面上运动的不具备构建合作目标的位置姿态测量的场景,本文开展了基于非合作目标位置姿态测量的研究。由于不具备构建编码标志等易于识别的特征,非合作运动目标位姿测量需要预先获取目标的叁维几何模型与相机参数作为先验条件,采用OpenGL技术生成位于不同位置姿态下运动目标的模拟图像,由模拟图像与实拍图像之间目标特征的关系求解运动目标的位置姿态。运动目标位置姿态的求解包括两个部分:初始位姿获取与精确位姿求解。本文提出目标区域重合比率的方法获取非合作运动目标位置姿态的初始值,构建运动目标离散位置姿态的目标区域特征集合,并利用实拍图像的运动目标区域特征与目标区域特征集合间关系获取初始位姿。非合作运动目标精确位姿求解以OpenGL模拟图像的初始位姿目标轮廓与实拍图像目标轮廓之间的距离进行表征,构建目标轮廓距离的代价函数,通过非线性优化算法对代价函数进行迭代获取运动目标精确的位置姿态。(3)目标轮廓提取是求解运动目标位置姿态的重要步骤之一,探索高效的目标轮廓提取方法影响后续求解位置姿态的可靠性。基于主动轮廓模型的方法具有自动处理拓扑变化、捕捉局部形变等特点,具备提取完整目标轮廓的优势。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区域的自适应主动轮廓模型完成运动目标轮廓提取,该模型由全局项和局部项组成,全局项保障模型的分割效率与抗噪能力,结合局部熵信息构建局部能量项,在灰度不均匀区域控制曲线的演化。同时依据局部熵反映邻域内灰度变化的特点,利用图像的局部熵信息自适应确定全局项与局部项的参数,在远离边缘位置全局项发挥主导作用控制曲线演化,靠近目标轮廓处则由局部项主导曲线演化,两者协同作用进行目标轮廓提取。(4)非合作目标位姿测量采用目标区域重合比率确定运动目标初始位置姿态,其可靠性受到运动目标区域特征的制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进行目标区域提取的方法。高斯混合模型通过混合系数将高斯分布进行迭加,假设图像包含服从未知参数的高斯概率分布的目标和背景,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估计参数并利用贝叶斯准则进行目标区域的提取。与传统的高斯混合模型不同,在计算后验概率确定目标与背景时考虑图像的邻域信息,对灰度不均匀图像和噪声图像的目标区域提取均有较好的稳健性。(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8-05-01)

袁志聪,鲁铁定,邓小渊[6](2018)在《点云的刚体运动参数估计方法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点云配准是使不同视角下的点云数据实现正确拼接,解算叁维空间刚体平移和旋转参数是点云配准中的核心问题。文中针对刚体运动参数求解问题,分析现有的奇异值分解法(SVD)、正交分解法(OD)、单位四元数法(UQD)、对偶四元数法(DQD)4种不同的估计方法,通过模拟实验及实例展开分析,探讨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性,结合实例结果表明,对偶四元数求解刚体运动参数的总体性能最优,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优先使用对偶四元数进行刚体变换参数求解。(本文来源于《测绘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陈余华[7](2017)在《刚体运动瞬心方法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中物理竞赛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刚体既有平动又有转动的问题,用常规方法解答这类问题往往较难,如果我们引入"瞬心",根据其特点,使问题从另外一条途径得以解决.因此本文首先介绍瞬心及其求法,并以转动刚体在任何瞬时都存在转动中心(即瞬心)为突破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举例讲解.(本文来源于《物理教师》期刊2017年12期)

杨晓松[8](2017)在《论刚体运动的器全局稳定和镇定性不可能性之拓扑障碍》一文中研究指出刚体运动的角速度和姿态调节和镇定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人们借助欧拉方程可以方便地设计各种调节器对运动进行调控。调控的目的除了将运动调控到指定的位置和姿态外,还有一个主要任务是设计反馈控制对运动进行镇定以抵抗不确定干扰。为了使控制效果达到足够理想,人们尝试设计全局反馈控制,然而人们已经知道,通过设计连续的状态反馈控制达到平衡状态的全局镇定,一般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做控制器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暨第五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9-22)

李天赠,蔡文豪,詹杰民[9](2017)在《基于刚体运动的游泳运动叁维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陆上运动不同,水的阻力和游动的推力对游泳运动员的速度有很大影响,通过揭示游动过程中运动员与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助于技术动作的改进,达到提升游泳成绩的目的。但人体几何结构的复杂性,加之游泳技术动作亦十分复杂,游泳运动的数值仿真是计算流体力学中难度较高的问题之一。本研究针对游泳运动技术特性,结合人体运动规律,对人体运动关节部位进行精细分解,建立起适应贴体网格更新的叁维刚体游泳运动数值模型,并以蝶泳打腿运动为例,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本研究方法有效避免了人体肢体运动易导致计算网格畸形的缺陷,可实现对复杂技术动作的数值仿真,为复杂游泳运动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期刊2017-08-13)

岳学峰[10](2016)在《舱段模型试验中的刚体运动对水下辐射噪声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水声探测技术不断提高,军用船舶的低噪声性能直接影响其作战与生存能力,船舶水下辐射噪声的预报与控制在国防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船舶的机械噪声是水下辐射噪声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影响舰船低频(数十赫兹)辐射噪声,并且在低频伴随出现线谱特征。国内外专家学者们长期致力于研究机械噪声的高准确度预报方法以及控制技术,并开展大量模型实验进行验证,其中缩比舱段模型试验被认为是最高效、经济的试验方法之一。虽然舱段模型是现在普遍采用的验证方法,但是由于舱段模型在进行缩比后,与实船原结构的质量、刚度、尺寸等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发生改变,舱段的固有频率将会大幅提高,导致舱段模型的刚体运动在频域上的分布更加广泛。当前对于实船的水下辐射噪声研究时由于结构的刚体运动成分很小,频率很低,所以常常忽略刚体运动对实船的水下辐射噪声的影响,但是对于舱段模型,它的质量轻,固有频率高,在相同程度载荷作用下,刚体运动明显,因此我们必须考虑舱段模型的刚体运动对舱段模型水下辐射噪声的影响,目前这一工作很少有人做过分析。本文主要工作是针对某舱段模型的机械噪声测试试验,开展刚体运动对水下辐射噪声的影响研究。首先对舱段模型的刘易斯剖面,利用纵横切片理论求解了流体动力学系数,并用通用软件编写了结构响应的计算程序,从理论上对舱段模型刚体运动进行分析;然后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舱段模型的刚体运动和弹性体运动对水下辐射噪声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通过将理论、数值方法与舱段的缩比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上述理论与数值方法的正确性,并进一步讨论了刚体运动对于辐射噪声的影响。通过对比舱段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数值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发现,舱段模型在一阶固有频率之前主要作的是刚体运动,而在一阶固有频率之后舱段模型主要作弹性振动;在一阶固有频率之前的水下辐射噪声主要是由结构的刚体运动产生的,而在一阶固有频率后结构的水下辐射噪声主要是由结构的弹性体运动引起的。并且由舱段刚体运动引起的水下辐射噪声对整个频域内总声级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缩比舱段模型模拟实船机械噪声的适用性,建议进一步开展缩比舱段模型频率等效或动力学特性等效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6-12-01)

刚体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旋转导弹结构细长,具有较大弹性,结构低频振动易与刚体运动相互耦合。为更好地研究旋转导弹的动力学特性,对考虑刚体运动与弹体变形耦合效应的旋转导弹动力学建模问题展开研究。引入瞬态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下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弹性旋转导弹的惯性耦合完整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弹性变形对质量特性的影响,能够完整描述刚体运动和弹性变形间的耦合效应。在不同假设下,将惯性耦合完整模型简化后可得到弹性耦合简化模型和非惯性耦合模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两种简化模型,惯性耦合完整模型能够更全面地描述旋转导弹的运动,而刚体运动与弹体变形耦合效应在旋转导弹建模和分析中不可忽略,需要加以考虑;在旋转导弹运动稳定情况下,3种模型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姿态运动上,而在弹性变形上的差别可以忽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刚体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崔乃毅,米仪琳,孙连亮,李春磊,毛志国.关于几个典型的刚体运动问题中被动力作用的教学讨论[J].物理与工程.2018

[2].陈尔康,廖欣,高长生,荆武兴.考虑刚体运动与弹体变形耦合效应的旋转导弹动力学建模[J].兵工学报.2018

[3].刘杨.基于特征值分解的非刚体运动重构算法秩参数选取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

[4].张婷婷.机械臂刚体运动防冲突角度最优输出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5].赵丽科.单目视觉的刚体运动目标位姿测量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8

[6].袁志聪,鲁铁定,邓小渊.点云的刚体运动参数估计方法的比较[J].测绘工程.2018

[7].陈余华.刚体运动瞬心方法的应用[J].物理教师.2017

[8].杨晓松.论刚体运动的器全局稳定和镇定性不可能性之拓扑障碍[C].第十届全国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暨第五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7

[9].李天赠,蔡文豪,詹杰民.基于刚体运动的游泳运动叁维数值模拟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2017

[10].岳学峰.舱段模型试验中的刚体运动对水下辐射噪声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五杆机构2.11 机构在高频时的输入力与位移曲线计算区域网格分布叁种不同构象的结构动力总成惯性参数测试装置

标签:;  ;  ;  ;  ;  ;  ;  

刚体运动论文_崔乃毅,米仪琳,孙连亮,李春磊,毛志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