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整合机制论文_李茂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社区整合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社区,城市,机制,文化,北碚区,文化建设,社会保障。

城市社区整合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茂松[1](2018)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整合机制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精神内核,对社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目前社区文化发展的现状,仍存在着社区居民参与不足、社区认同感不强、社区文化内容建设空乏等多种不足,针对这种现状,社区应从文化建设的目标出发,根据相应的原则,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8年06期)

张海燕,王飞[2](2017)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整合机制与模式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北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整合还存在诸多瓶颈,论文通过对重庆市北碚区北社区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整合现状及问题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整合机制和资源整合模式,以期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可能的方案和可行的路径。(本文来源于《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期刊2017年09期)

王杨[3](2016)在《基于自治的城市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有效整合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这两个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二者优势互补的机制,来实现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有效整合才能改善社区。(本文来源于《企业导报》期刊2016年17期)

王陈琳[4](2015)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投入整合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传统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在弱化,机构养老缺陷亦愈来愈多,在此背景情况下更能满足养老需求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就诞生了。然而,从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实施过程与地区差异性来看,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投入问题尤为突出;在城市社区养老资源投入方面,老龄化进程加速与养老资源稀缺,两者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使得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投入机制面临巨大的压力;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投入机制方面,存在着现有整合机制资源投入整合利用不力、资金不足、理论缺乏整合性、机制主体规制不清等问题,使得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投入机制陷入困境,使得社区养老发展不前。在此背景下,为了解决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投入机制面临的困境,健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投入机制,满足城市社区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需求,本文提出构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投入整合机制。本文旨在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投入机制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找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投入机制存在理论缺乏整合性,资金不足,投入资源互补协作不良、效益不优,主体间权责利规制不清等方面的问题。其次,在存在问题分析基础上,结合社会福利多元化理论、投资理论、整合理论,提出构建城市社区养老投入整合机制的设想。最后,对此机制的设计机理、设计规制与实现分别进行了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分析,以验证城市社区养老投入整合机制的必要性与优势。(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3-15)

刘宇洁[5](2010)在《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发展与整合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我国社会进入快速转型的历史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迁。城市社区文化就是社会转型期一个重要的变迁领域,表现为社区文化的分化、冲突与整合频繁的交互作用。城市社区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兴起,并取得了显着成效。课题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视域审视城市社区文化发展,全面关注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各个维度,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社区文化的关注水平,对深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城市社区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而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资源,通过对城市社区文化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目的在于回归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现城市社区文化科学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域为立足点,结合社区文化相关理论对城市社区文化整合机制问题进行理论探讨认为,城市社区文化面临着社区居民主体作用发挥不佳、结构性失衡和思想政治教育效能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构建城市社区文化整合机制是破解城市社区文化发展问题的有效方法。针对城市社区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深层次根源,提出城市社区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目标、原则和方法,力求社区文化整合机制符合客观实际,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兼顾,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0-08-01)

冯骞,段尧清[6](2008)在《城市社区信息化的信息整合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社区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文章分析了城市社区信息"条块分割"问题的成因及危害,进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方法,即建立一个完整的城市社区信息整合机制;同时指出了这一机制正常运转所需的组织结构保障。(本文来源于《情报理论与实践》期刊2008年03期)

何菲[7](2007)在《社区调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单位社会的解体和社区体制的形成,各种社会问题集中到了社区,社区成为各种利益矛盾的交汇点。如何寻求有效的调控手段和化解渠道来应对这种局面,谋求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社会问题社区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就是当前社区民间纠纷频发,纠纷主体多样化,程度不断升级,这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调解机制来应对。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社会各界开始重视城市基层社会的稳定,加大了对社区民间纠纷调解体系的完善力度,初步形成集居民、社区组织、政府部门于一体的多元调解机制。但是由于我国城市社区长期实行单位制,调解社区民间纠纷的职责主要由单位承担,使得社区民间纠纷的调解体系很不健全。本文选取社区这一微观的研究视角,将民间纠纷调解作为社会整合与调控体系的切入点,试图为维护城市基层社会的稳定提供可行的建议。本文首先对“社区民间纠纷”进行了界定,并总结出“社区民间纠纷”的特征及其成因,以期对症下药。本文所指的社区民间纠纷调解体系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叁种形式。作者分别对它们的功能及运行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叁者构成的互动格局。在发挥很大成效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存在的弊端,作者从“合理定位功能边界”的角度分析了目前社区民间纠纷调解体系的缺陷,并从科学划分政府和社社区的权力边界、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居民自治、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以期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民间纠纷调解体系,促进城市社区稳定工作的开展,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以及司法调解发挥最大的合力,加强城市基层社会整合,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高永久,刘庸[8](2006)在《西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整合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正处于急剧发展的历史时期,传统社区格局的变迁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由于社区整合功能严重不足。在此情况下亟需建立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整合机制,规范城市社区的职责与权利。本文立足于西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变迁的实际情况,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探讨城市社区整合机制的构建问题。(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民族丛刊》期刊2006年02期)

余蕾[9](2005)在《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保障整合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纪之交,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保障制度开始了全面的改革。一个多元化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更广阔的社会学角度考察,其所要解决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分担保障负担,谋求保障基金收支平衡的难题,而且是一个制度选择的社会价值理念和社会整合机制的问题。作为现代社会维护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社会安全制度,在制度选择的基本导向上,必须全面确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理念,使保障制度真正体现社会公平和对人的终极关怀。因此体现人性关怀,加强服务保障就成为进一步深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一项新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充分重视社区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功能,充分发挥社区保障功能在多元保障体系中的作用是尤其值得关注的。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社区保障体制建设现状及整合机制创新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创新内容及建构途径等相关问题的把握,探索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社区保障整合模式,进而推动社区保障及社区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不仅是一种可能性的理论探讨,更具深远的现实意义,是社会保障职能分化与社区保障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5-10-09)

钟亭华[10](2004)在《社会转型时期城市社区整合机制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转型时期,社区在实现社会整合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善和加强城市社区整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城市社区整合机制作为一个综合的有机系统,由功能性整合系统、制度性整合系统、认同性整合系统、组织性整合系统等四大子系统和资源整合机制、社区服务机制、制度规范机制、自治参与机制、文明创建机制、心理调节机制等六大子机制组成。城市社区整合机制建设的微观目标是建立社区归宿感,宏观目标是实现社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社区整合机制的复杂性决定了整合机制建构途径的多样性,社区整合机制建设要从社区四大整合子系统和六大整合子机制等多个方面入手。(本文来源于《江汉论坛》期刊2004年03期)

城市社区整合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整合还存在诸多瓶颈,论文通过对重庆市北碚区北社区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整合现状及问题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整合机制和资源整合模式,以期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可能的方案和可行的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社区整合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李茂松.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整合机制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

[2].张海燕,王飞.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整合机制与模式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北社区为例[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

[3].王杨.基于自治的城市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有效整合机制研究[J].企业导报.2016

[4].王陈琳.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投入整合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

[5].刘宇洁.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发展与整合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6].冯骞,段尧清.城市社区信息化的信息整合机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

[7].何菲.社区调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7

[8].高永久,刘庸.西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整合机制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

[9].余蕾.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保障整合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

[10].钟亭华.社会转型时期城市社区整合机制问题研究[J].江汉论坛.2004

论文知识图

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度承担省部级以上人文社...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度承担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技成果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5)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校内基金项目(1)科技成果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4)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校内基金项目(2)

标签:;  ;  ;  ;  ;  ;  ;  

城市社区整合机制论文_李茂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