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李延明

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李延明

李延明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分公司山东省济南市250031

摘要: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市政工程项目规模、数量都不断增多,对其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给排水系统建设,作为市政工程施工的重点,如何保证其施工质量备受重视。鉴于此,本文对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在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中,整体提升给排水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应该运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市政给排水本身是一项技术密集型的工作,在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阶段的特点,科学配置针对性的施工技术,以此来综合提升给排水的施工质量。

1优化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的现实意义

市政工程给排水在城市日常运行以及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同时,作为一项技术密集型的大型工程,在给排水的施工过程中,应该运用科学全面的施工技术,以此来整体优化给排水的建设成效,充分发挥给排水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伴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我国在市政工程给排水的施工过程中,运用到的施工技术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自主化。虽然我国给排水施工技术的成效不断凸显,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成效以及技术水平等方面尚存在较大的不足和缺陷。因此,不断优化给排水施工技术,不仅关系着给排水的建设质量,也关系着我国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市政工程给排水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给排水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亟须应用科学的施工技术来进行改良。伴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展、城市人口的增多,给排水工程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力不从心”的问题,难以有效保障供水安全与高效,也难以保证污水处理的快速化与环保性。再加上恶劣天气影响,若遇强降水天气,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极容易出现“饱和”状态,继而造成城市主干道路积水严重。因此,为有效优化市政工程给排水的自身质量以及社会功能,需要科学优化市政工程给排水的施工技术。

2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

2.1施工单位施工技术不足

由于城市的发展建设,现代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加中,随着而来的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工程量也在扩大,其中的施工利益十分可观,由此吸引了大批的施工单位相继去竞标,但是其中的部分施工单位,虽然满足基本的施工资质要求,但是其施工技术严重缺乏,导致其施工质量无法得到必要的保障,一旦这些施工技术不足的施工企业获得工程竞标,其对给排水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2.2缺乏后期的工程管理维护

从目前我国的市政工程施工建设现状来看,由于我国特殊的行政体系制度,市政给排水工程完工交付使用以后,相关的市政给排水管理文件会就此遗失,对于市政给排水施工的管理文件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大大增加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后期维护施工工作难度。目前,我国现有的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后期维护工作大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除了行政制度上的失误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精准的市政给排水工程官方施工数据。根据相关的调研数据表明,城市水资源污染以及成为了现代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内容,不然市政给排水工程设施严重缺乏后期的管理以及维护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3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沟槽支护以及开挖技术要点

对沟渠进行挖掘,是为了能够方进管道。排水管道的生命和容量收到沟渠的规格和质量的影响。在建造任务开始之前,必须要提前标记地下障碍的位置。结合工程项目研究方案并提交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查和批准,等批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操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必须要认真,防止操作不当造成严重的后果。对机械设备的使用,能够提高效率,减少工期,能够确保沟槽符合设计的标准。所以,必须要把人工开挖和机械设备开挖相结合。在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软土层等条件,可进行固体或混凝土浇注处理,以保证有能够承载。

3.2管道铺设技术要点

给排水管道的铺设安装是重中之重,以某市政排水管道安装为例,先检查管材,确保管道材质符合标准,数量及其他规格都无误。开展内外压实验,质量不合格者及时更换。沟槽开挖等准备工作完成后,就能够下放水管,对管道一侧边线加以控制,根据前期测量放线画好的中心线位置,通过专业塔吊将管道运输到指定位置(沟槽上方)。注意操作中留有一定安全距离,避免由于吊车重量过大而影响沟槽。管道下放时应有人指挥,把控好下放的速度和位置,切勿出现管道碰撞等情况。若施工现场空间狭小,吊车不能进入,可考虑人工压绳下管方式。下放到沟槽后进行调整,底部应该垫稳,注意坡度,以免出现倒流现象。清理管道内的杂物,再有就是管座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的质量要满足要求,且保证其密实性,能够与管壁紧密结合。管道基础浇筑环节不容忽视,实时观察水位的变化,确保过程中无漏气情况。如果施工赶上雨季,还要提前采取防雨措施。市政工程种类很多,混凝土建筑工艺的具体要求各不相同,应根据管道类型、施工难度、混凝土强度、周围环境等因素来确定适宜的浇筑工艺。

3.3管道试压技术要点

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安装完成后,通过试压保证施工质量。同时,采用分段试压法将其中最大试压段定为1km长度,附件管道长度最大为0.5km。若试压管段的材质有所差异,则建议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试压。就管道支撑挡板部分而言,不仅要对其牢固性监测,而且还应当尽可能避免支撑松动或者脱落,严格检查有无遗留阀门封板。压力表以及试压泵准备过程中,如果选用的是弹簧管压力表,则应当保证其精度至少1.5级,而且表盘直径至少15cm。确认试压时,阀门应当开启;管道注水后,应当将水压严格控制在0.2~0.3MPa以内,保证管壁能够全部浸泡在其中,时间不少于2d;采用逐级升压模式进行试压,各级以0.2MPa为宜。试压操作过程中,应当严格检查是否存在漏水问题,试压后应当进行渗水检测。若10min内落压不超过0.05MPa,则视为质量达标,无需检测其渗水量。压力管道埋置好以后,应当对其进行严格的水压试验,按照设计要求以及管材编制合理的检测方案,以允许压力降、允许渗水量值二者一项或两项作为检测试验合格与否的判断依据。管道试压时,多种管材在未分开进行试压的情况下,应当按照最严格的标准进行试压。需注意的是,在压力管道试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着管道弹出风险,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加强安全防护,切忌站在后背顶撑以及管道的两侧位置,以免发生意外。无压管道埋设后,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分段封闭测试,管道达到标准要求以后方可回填,此时完成管道布设以及试压工作,以免水渗漏。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测试管道段封闭操作,将管道两端封闭好,避免其两端位置出现漏水问题,进而对测量结果造成不利影响。

结束语

排水是市政工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水平直接关乎城市供水情况,以及对雨水、污水的处理程度,进而影响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很受重视。在现代城市建设中,随着各类基础设施增多,给排水施工的难度越来越大,要考虑安全、环保、经济等诸多因素。为保证施工水准,应熟悉施工流程,抓住技术要点,加强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杨科.谈市政工程中的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8(36):29.

[2]毛迟鹏.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及优化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7):169.

[3]胡田,刘君.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3):56.

[4]吴昊.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2018(12):57.

标签:;  ;  ;  

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李延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