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仙女山断裂北段地下水位同震响应机理分析

三峡库区仙女山断裂北段地下水位同震响应机理分析

论文摘要

地震引起的同震地下水响应是地震水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之一,研究同震水位响应为我们从时空尺度了解构造活动与水文地质过程的演化关系提供了重要途径。前人提出了许多解释同震地下水响应的机理,然而对已有的机理仍存在诸多争论。仙女山断裂作为三峡库区重要孕震断裂,在三峡工程开始蓄水后,其周边发生了大量地震活动。通过分析其同震地下水位响应,进而研究其构造活动与水文地质过程,对认识该区地震发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三峡地下流体监测井网为基础,收集了仙女山断裂带三口地下流体观测井对近年来近场和中远场地震的响应资料。本文从同震响应和固体潮的基本原理出发,从“多井对多震”等角度对所收集到的井水位数据进行分析,系统地研究同震水位的变化特征、影响因素。通过Baytap-G软件对水位观测资料进行潮汐分析,得到地震前后渗透性的变化,结合当前同震响应机制理论,逐步深入地探讨研究几次地震水位同震响应的内在机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认识如下:(1)利用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仙女山断裂带三口地下流体观测井数据和地震资料,选取几次水位同震响应的典型地震,通过不同地震的地下流体观测井水位同震响应图像,分析了远场地震和近场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三口井呈现出复杂的同震水位响应特征,同震水位响应幅度受井点构造部位及井孔结构特征的影响。(2)基于水位同震响应数据资料,使用地震能量密度公式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拟合计算分别得到了三口地下流体观测井触发同震水位响应的能量阈值以及水位响应幅度与震级、井震距的相关关系方程。结果显示大河口井、周坪井地震能量密度小于10-3J/m3,而郭家坝井为10-2J/m3,说明大河口井、周坪井相比于郭家坝井更容易触发水位同震响应。(3)详细介绍了井-含水层系统的孔弹性响应、潮汐分析的内容以及Baytap-G分析原理,同时基于Hsieh公式、利用Baytap-G软件对含水层参数进行反演,对三口井潮汐振幅和相位差变化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大河口和周坪井的水位与含水层水头的孔压耦合关系分别为过渡区和不排水区,郭家坝井固体潮效应差,无法潮汐分析。大河口井在汶川地震前后的导水系数在2.5×10-7m2/s和5×10-7m2/s之间,推测可能是井孔附近的回填层的渗透性发生了变化。(4)通过最大日潮差和最大体应变值来获取井水位的应变敏感系数,并利用Coulomb计算井孔所在含水层的静态体应变,进而估算静态应变作用下产生的井水位变幅。通过与实际观测值的对比,结果显示估算水位变化值通常小于实际水位变幅,同时存在估算水位变幅的方向与实际变化方向相反。分析表明四次近场地震的同震水位响应可能是静态应变和动态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结合当前同震响应机制理论,探讨典型地震的同震响应的内在机理,分析表明地震引起的渗透性增大是解释中远场地震同震水位变化的一个可能机制,近场同震水位响应可能同时受静态应变理论和渗透性增强机制的影响。

论文目录

  • 作者简介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位同震响应研究
  •     1.2.2 井水位固体潮研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及地下流体井网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三峡地下流体观测井网概况
  • 第三章 研究区地下水位同震响应特征
  •   3.1 数据来源
  •   3.2 中远场地震引起的水位同震响应
  •   3.3 近场地震引起的水位同震响应
  •   3.4 水位同震响应对应变的敏感性分析
  •     3.4.1 地震能量密度与映震能力分析
  •     3.4.2 同震响应幅度与震级-井震距关系
  •   3.5 分析讨论
  • 第四章 同震水位响应机制分析
  •   4.1 理论方法
  •     4.1.1 井-含水层系统孔弹性响应
  •     4.1.2 井水位潮汐响应及分析计算
  •   4.2 三峡观测井中远场同震水位响应机制
  •     4.2.1 潮汐响应反演含水层参数
  •     4.2.2 井水位潮汐响应分区
  •     4.2.3 井-含水层排水检验及参数计算
  •     4.2.4 结果讨论
  •   4.3 三峡观测井近场同震水位与应变场关系
  •     4.3.1 应变敏感系数As
  •     4.3.2 同震应变量
  •     4.3.3 结果讨论
  •   4.4 同震水位响应机制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陈玮

    导师: 张丽芬,赵艳南

    关键词: 地震,地下水位,同震,渗透,应变

    来源: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分类号: P315.723

    总页数: 60

    文件大小: 5947K

    下载量: 88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议同震位移计算模型[J].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2017(00)
    • [2].基于InSAR同震形变场的烈度评估研究[J].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2017(00)
    • [3].都兰台深井地温的同震变化研究[J]. 中国地震 2017(01)
    • [4].连续重力观测资料同震信号的一种分离方法[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0(02)
    • [5].201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周边的地下流体同震响应特征研究[J]. 地震研究 2016(S1)
    • [6].云南地下流体对尼泊尔8.1级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分析[J]. 地震研究 2016(04)
    • [7].河北冀24井流体观测同震响应特征分析[J]. 防灾减灾学报 2020(03)
    • [8].福州连江江南井水位水温同震响应变化特征及机理探讨[J]. 华南地震 2016(04)
    • [9].地表破裂的几何结构与同震位移的相关性[J]. 地震地质 2020(01)
    • [10].腾冲台水温、水位对尼泊尔8.1级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分析[J]. 华南地震 2017(02)
    • [11].尼泊尔8.1级地震后河北省数字形变观测同震响应研究[J]. 山西地震 2017(03)
    • [12].辽宁区域水温同震效应研究[J]. 防灾减灾学报 2019(S1)
    • [13].青海流体台网资料对2015年尼泊尔8.1级强震的同震响应[J]. 高原地震 2016(04)
    • [14].印尼8.6级地震甘肃地区流体观测资料同震响应分析[J]. 地震工程学报 2016(05)
    • [15].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估算汶川地震同震水平缩短量:以白沙河段为例[J]. 地学前缘 2010(05)
    • [16].锦州地震台钻孔应变同震变化观测资料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8(03)
    • [17].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反演的总体最小二乘方法[J]. 测绘学报 2017(03)
    • [18].青海地区钻孔应变同震响应特征分析[J]. 高原地震 2014(03)
    • [19].辽宁地区日本9.0级地震同震应变变化影响分析[J]. 国际地震动态 2012(06)
    • [20].腾冲地震台观测井水位同震响应特征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06)
    • [21].云南禄丰3.7级地震元谋水化站气氡同震效应分析[J]. 高原地震 2018(04)
    • [22].台湾花莲海域强震的同震响应特征[J]. 华北地震科学 2011(03)
    • [23].不同采样率水位同震响应能力及其特征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3(Z2)
    • [24].2015年尼泊尔地震同震滑动及震后余滑的三角位错模型反演[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9(12)
    • [25].拉萨地磁台水位水温同震响应及机理探讨[J]. 西藏科技 2019(12)
    • [26].河北冀21井数字化水位同震效应特征[J]. 华北地震科学 2019(02)
    • [27].厦门地震台重力仪同震响应特征分析[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S1)
    • [28].乌加河地震台水平摆、水管倾斜仪同震响应对比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7(04)
    • [29].思茅井水位同震阶变统计特征[J]. 高原地震 2019(04)
    • [30].信宜地震台3号井数字化水位同震响应浅析[J]. 河南科技 2019(20)

    标签:;  ;  ;  ;  ;  

    三峡库区仙女山断裂北段地下水位同震响应机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