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苗种养殖论文-山东海水蔬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海水苗种养殖论文-山东海水蔬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导读:本文包含了海水苗种养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水养殖,水生生物资源,中国渔业,中国水产学会,渔政管理,水产技术推广,洋海,海洋牧场,养殖水面,养护技术

海水苗种养殖论文文献综述

山东海水蔬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1](2019)在《西洋海笋海水立体种养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为促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技术交流,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会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在中国渔业政务网等媒体上,就产卵场修复、栖息地修复、增殖放流、生态净水、鱼道构建、外来水生物种防控等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国渔业报》期刊2019-08-19)

周胜锰[2](2018)在《一种养殖海水过滤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养虾越来越难,除了高发的各种病害,饲料,气候等,水源污染是目前较大的问题所在,目前我国沿海海水均受化工废水、生活污水、养殖废水等问题干扰,海边海水能检测出氨氮和亚硝酸盐,水质问题导致养殖、种苗行业步履艰难,养殖和育苗成活率每况愈下。传统的简单沙滤已无法满足生产所需,常规水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大,设备多(过滤沙缸,(本文来源于《当代水产》期刊2018年06期)

[3](2013)在《山东省威海市海水养殖苗种生产形势乐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春季是水产育苗和养殖管理的关键时期,为保障苗种生产、满足养殖的需求,今年以来,山东省威海市高度重视苗种培育和苗种生产,通过创新、优化养殖模式,强化技术指导扶持等多项措施,扎实推动春季苗种生产管理。目前,今年各育苗企业生产热情高涨,海参、牙鲆、大菱鲆等主要育苗品种都在有序开展育苗生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大部分苗种将于4月(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3年04期)

姚腾[4](2012)在《安全视野下我国海水养殖苗种培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水养殖良种化是我国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是国家海洋农业强国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当前我国海水养殖苗种培育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具体包括国家渔业苗种安全问题、生态和环境安全问题、种质安全问题、苗种质量安全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一要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创新举措,加大扶持力度;二要建立引种风险评估体系和全国性的渔业水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叁要加强海水养殖原、良种的保护;四要做好苗种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切实保障苗种质量安全。(本文来源于《2012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期刊2012-10-18)

邱兆星,王志刚,詹冬梅,纪家波,迟玉龙[5](2007)在《珍贵海水增养殖品种—西施舌苗种培育及增殖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施舌为珍贵贝类,具有很高的营养和食用价值,是一种海产美食珍品。它肉质白嫩肥厚,脆滑鲜美,香甜爽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多种矿物质以及人体必需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食后会齿颊留芳,因而在海味中它久负盛名。西施舌不仅为筵席佳肴,还具(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叁次全国贝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10-01)

晏小霞,唐文浩[6](2007)在《种养殖耦合的海水农业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建立了养殖耦合的海水农业系统,结果表明,种养殖耦合的海水农业系统对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对Chl.去除效果尤其显着,污染物NO3-N、NO2-N、NH4-N、TP、COD、TN、Chl.的去除率分别为:58.11、58.61、62.86、54.45、52.62、46.84和85.69%。用养殖废水种植蔬菜,实现了废水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统一,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07年04期)

张延青[7](2007)在《海水养殖贝类苗种循环水高效净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持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子课题的一部分。本文重点研究蛋白泡沫分离技术、臭氧消毒技术和生物滤池在海水养殖贝类苗种循环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并对海水养殖水进行了中试研究。工厂化水产养殖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采用高科技手段实现可控化高效养殖,解决日益枯竭的海洋资源危机的有效措施。工厂化养殖体系中由于养殖密度较大,以及投饵等所引起的水质恶化是该体系维持正常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研究和建立高效的水质净化系统并应用于工厂化养殖循环水的净化处理是工厂化养殖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技术,也是实现其稳产高效的保证,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海水养殖贝类苗种循环水的水质特点探讨其高效净化的技术和方法,较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泡沫分离、O3消毒灭菌、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和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及其影响因素,优化了工艺参数,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得出采用砂滤——BAF——泡沫分离——O3灭菌——活性炭吸附联合处理工艺对该循环系统进行净化处理的可行性,实现了工厂化养殖水循环使用。本文所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泡沫分离器去除养殖循环水中的有机物是可行的,泡沫分离器的去除效率受有机物浓度和性质、最佳气液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机物的浓度和性质是影响泡沫分离器去除率的决定因素,在本文确定的最佳气液比、最小表面气体流速、最佳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下,可使泡沫分离器对有机物的去除达到理想的效果。2、经臭氧处理后的海水,其主要的水质指标pH、氧化还原电位(ORP)、化学耗氧量(COD)、溶解氧(DO)、氨氮(NH3-N)、亚硝酸盐氮(NO2-N)、细菌总数等可以达到养殖海水循环水质要求,水质状况明显改善。3、生物培养实验表明:采用经臭氧处理的海水培养小球藻(Chlorella sp.),发现臭氧生成氧化物对其生长具有明显影响。当其浓度低于0.735mg/L时,对小球藻不产生毒害作用;当浓度超过1.036 mg/L时,则对小球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此时观察到大量小球藻死亡。在0.735mg/L和1.036 mg/L之间,稍有毒害作用。通过实验获得了臭氧投加量与小球藻生长量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消除和控制其毒害作用的对策。4、活性炭可以有效吸附臭氧生成氧化物。研究了在进水水质不变的前提下,活性炭吸附柱最佳高度;在进水量为45.6L/h时,炭层高度≥800mm。在该条件下能保证活性炭出水中残余臭氧生成氧化物浓度在0.1mg/L以下。既能使臭氧处理再循环用水达到较好的消毒目的,又可消除O3消毒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影响。5、实验结果表明水中残余臭氧生成氧化物(ORO)浓度与氧化还原电位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通过体系中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来跟踪ORO在处理水中的残存量,从而提供了一个简便可靠的监测ORO的方法,为工厂化养殖系统控制生物生长的不利因素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6、对滤池滤料进行了优选实验,其中陶粒滤料对COD的去除效果最好,悬浮滤料次之,竹球最差;实验初期,陶粒滤池与悬浮滤料滤池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接近,出水水质都能达到养殖水水质的要求,但是随着实验的进行,陶粒对氨氮的去除效果逐渐超过悬浮滤料;竹球滤池对氨氮和亚硝酸盐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一直未出现亚硝酸盐的积累。由于悬浮滤料价格较贵,对氨氮和COD的去除效果也一般,本实验把它舍弃。在本实验条件下,叁种滤料的曝气生物滤池出水COD和NH3-N浓度都随着进水有机负荷和氨氮负荷的提高而增加,但随着所选用滤料的不同,负荷对它们的影响又有所不同;本实验确定的叁种滤料滤池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是1h,最佳滤料层高60cm,最佳气水比为3:1,为BAF在实际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对蛋白泡沫分离技术和臭氧消毒技术在海水养殖贝类苗种循环水中的应用进行了现场中试研究,得到了一定水质下的蛋白泡沫分离器的相关参数;发现并首次定量探讨了臭氧生成氧化物对养殖循环水水质的影响和消除其影响的途径。得到了海水养殖贝类苗种循环水处理利用砂滤——BAF——泡沫分离——O3灭菌——活性炭吸附联合处理工艺中各处理单元的控制参数。2、本文在研究臭氧水质净化的基础上,探讨了臭氧及其氧化产物对海水生态系中的微藻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防治对策。3、提出一种检测有害成分的简便方法,对生产有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4、进行了不同滤料在海水中的挂膜研究,探讨了对挂膜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同时还研究了氨氮负荷、有机负荷、水力停留时间、填料高度、水温、pH以及气水比对3种滤料去除氨氮、COD的影响,为BAF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7-06-06)

宫一震[8](2007)在《海水养殖苗种生产中的水质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质的好坏是水产苗种生产中的关键。下面介绍几个水处理过程中值得重视的环节,供参考。1建造沙滤井好的海水来源是良好水质的重要保证和前提。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等各方面的原因致使很多地区近海水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海水受到污染,沙滤井的使用可使外源海水所含的大量有机质和致病菌得到有效控制,对水质改良起到关键作用。此外,由于地温和水层的影响,沙滤井中的海水温度比较恒定,特别是冬季用水可以节约能源;气温高的时候也能得到低温水,可以满足不同育苗对水温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齐鲁渔业》期刊2007年01期)

佘远安[9](2006)在《开创海水苗种新革命 推动我国海水养殖新浪潮——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院士》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优良的品种,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迅速发展。在水产优良苗种不足的今天,根据我国养殖的基本情况引进优良品种,培育出适合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新品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条来自英国的大菱鲆,带动一个年总产值近20亿元的大产业,充分说明优良品种在水产养殖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研究员为大菱鲆的引进及其产业化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2005年12月雷霁霖研究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期刊2006年05期)

冯志华[10](2005)在《海水养殖贝类苗种循环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海洋污染加剧,育苗水质恶化,传统的人工育苗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我国巨大的水产品市场及养殖面积又决定了极大的苗种需求量,这就使得封闭循环海水育苗的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在国家 863 项目的支持下,建立了一套 100m3水体用于生产的海湾扇贝苗种封闭循环水培育系统。首先对该系统中的核心技术生物滤池除氨氮单元进行研究。针对该系统极低的进水氨氮浓度、相对较低的水温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利用从海水中分离筛选的高效硝化菌剂,研究了该菌剂在天然植物载体填料上的人工挂膜效果,并通过在等比例缩小的模拟循环水系统中进行的实验室小试,讨论了进水氨氮浓度,HRT,水温对生物滤池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意在为系统最佳运行条件的确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低温条件下人工挂膜仍能快速有效地达到一定的运行效果,并能维持较长的时间,而在实验所选择的条件范围内,温度升高,HRT 增大,进水氨氮浓度提高都导致氨氮去除率增加,氨氮去除效率则随系统循环流量的增加而提高。其次,系统挂膜成功后,以海湾扇贝为实验生物,进行了海湾扇贝苗种封闭循环流水培育试验,从亲贝人工升温促熟到苗种培育都采用封闭循环流水工艺。在亲贝人工升温促熟过程中比较了流水及静水培育养殖池水质的差别,在育苗过程中监测并评价了各水处理单元的运行效果。结果证明该系统水处理工艺可行,各水处理单元基本运行良好,各水质指标均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同时针对实验中反应出的问题对系统进行改进,进一步优化系统的水处理工艺。最后,研究了封闭循环海水养殖、育苗系统生物滤池中填料表面生物膜形成的具体过程。比较了不同的载体填料和进水氨氮浓度对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影响,确定了该过程中附着生物膜浓度(μg 生物膜干重/cm2)、生物膜对氨氮的去除活性以及亚硝酸氮和硝酸氮积累或去除的变化,粗略了解了一个周期过程所需时间的长短,为循环水系统中连续运转的生物滤池的维护管理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05-05-01)

海水苗种养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养虾越来越难,除了高发的各种病害,饲料,气候等,水源污染是目前较大的问题所在,目前我国沿海海水均受化工废水、生活污水、养殖废水等问题干扰,海边海水能检测出氨氮和亚硝酸盐,水质问题导致养殖、种苗行业步履艰难,养殖和育苗成活率每况愈下。传统的简单沙滤已无法满足生产所需,常规水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大,设备多(过滤沙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水苗种养殖论文参考文献

[1].山东海水蔬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西洋海笋海水立体种养殖技术[N].中国渔业报.2019

[2].周胜锰.一种养殖海水过滤系统[J].当代水产.2018

[3]..山东省威海市海水养殖苗种生产形势乐观[J].科学养鱼.2013

[4].姚腾.安全视野下我国海水养殖苗种培育问题与对策研究[C].2012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2012

[5].邱兆星,王志刚,詹冬梅,纪家波,迟玉龙.珍贵海水增养殖品种—西施舌苗种培育及增殖开发[C].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叁次全国贝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7

[6].晏小霞,唐文浩.种养殖耦合的海水农业系统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7

[7].张延青.海水养殖贝类苗种循环水高效净化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

[8].宫一震.海水养殖苗种生产中的水质处理[J].齐鲁渔业.2007

[9].佘远安.开创海水苗种新革命推动我国海水养殖新浪潮——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院士[J].中国水产.2006

[10].冯志华.海水养殖贝类苗种循环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

标签:;  ;  ;  ;  ;  ;  ;  ;  ;  ;  

海水苗种养殖论文-山东海水蔬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