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图景、理论框架与展望

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图景、理论框架与展望

论文摘要

核能的公众接受性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交叉研究课题,也是风险认知学科最具代表性的研究主题之一。当前国内学界在该领域仍处于探索阶段,理论水平和研究方法相对落后于国际学术前沿,迫切需要展开深入研究。文章以中、英文权威科学索引收录的期刊论文为对象,使用理论综述的方法展开综合研究,以期为核能公众性研究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方向预判。文章首先对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构建一幅整体图景,接着对这一领域的中外文献进行归纳和整理,将现有理论成果整合成一个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指出未来的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应将宏微观跨层互动与文化视角纳入分析,加强跨学科领域的理论对话,以及引入更为有效的研究方法并提高数据质量。

论文目录

  • 1 核能公众接受性的源起与内涵
  • 2 核能公众接受性的研究图景
  •   2.1 研究概述与数据来源
  •   2.2 研究话题与演进过程
  •   2.3 学术前沿可视化分析
  • 3 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的框架
  •   3.1 制度与舆论环境因素
  •     3.1.1 信息公开制度
  •     3.1.2 公民参与制度
  •     3.1.3 核损害责任制度
  •     3.1.4 舆论环境
  •   3.2 公众个体因素
  •     3.2.1 人口学因素
  •     3.2.2 对核能知识的掌握
  •     3.2.3 社会心理因素
  •   3.3 核安全事故
  • 4 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与政策实践反思
  •   4.1 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的不足
  •     4.1.1 跨层理论联通和文化视角应用的不足
  •     4.1.2 研究方法与数据的缺陷
  •   4.2 现有研究反映出的实践问题
  • 5 公民核能接受性研究的未来展望
  •   5.1 将宏微观因素跨层互动与文化视角纳入分析
  •   5.2 加强跨学科领域的理论对话
  •   5.3 引入更为有效的研究方法并提高数据质量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杜娟,朱旭峰

    关键词: 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方法理论综述,理论框架

    来源: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核科学技术,工业经济

    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ZDA077)

    分类号: F426.23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9.06.009

    页码: 677-692

    总页数: 16

    文件大小: 1776K

    下载量: 687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核能公众接受性:研究图景、理论框架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