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粉论文-徐开蒙,郑志锋,黄素涌,李凯夫

杉木粉论文-徐开蒙,郑志锋,黄素涌,李凯夫

导读:本文包含了杉木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木塑复合材料(WPC),壳聚糖,木粉,PVC

杉木粉论文文献综述

徐开蒙,郑志锋,黄素涌,李凯夫[1](2015)在《壳聚糖增强杉木粉/PVC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壳聚糖对木粉/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壳聚糖增强杉木粉/PVC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方案优化探究。结果表明:当壳聚糖分子量为860 000,挤出机料筒四个区域的温度分别为135、155、178、190℃,双螺杆转速为25r/min,模头温度180℃时,所制备的壳聚糖增强杉木粉/PVC复合材料的外观质量、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均较佳。(本文来源于《木材工业》期刊2015年06期)

林金成[2](2015)在《我国红豆杉木粉输美实现“零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近日,经福建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叁明泰宁玉成红豆杉发展有限公司首批1吨、3.5万美元红豆杉木粉顺利出口美国,进而实现我国南方红豆杉木粉出口“零突破”。 为确保实现南方红豆杉木粉出口“零障碍”,福建局帮扶玉成红豆杉发展有限公司理顺(本文来源于《中国国门时报》期刊2015-08-25)

徐开蒙,李凯夫,冯静[3](2015)在《壳聚糖/杉木粉/PVC复合材料表面抗菌功能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贴膜法评价了添加不同分子量和脱乙酰度壳聚糖的杉木粉/PVC复合材料抗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性能,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表面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添加平均分子量为32 W和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时,复合材料的表面抗菌效果最佳,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效果明显优于大肠杆菌;XPS的分析也显示添加壳聚糖后,样品表面出现一定强度N1s的谱峰,且C1和C2的峰面积比从1.87下降至1.82,说明复合样品的表面均匀地聚集了一定数量的壳聚糖,使样品表面具有抗菌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李忠,史铁钧,谭德新,陈明功[4](2013)在《碱处理对杉木粉组成、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杉木粉的反应活性,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处理了一定尺寸的杉木粉。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电子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碱处理前后杉木粉的组成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NaOH溶液处理除去了杉木粉中脂肪类化合物和半纤维素,部分溶出木质素。纤维素中β-(1→4)-糖苷键发生部分断裂,纤维素的晶型没有改变,但高浓度碱处理使纤维素的结晶度降低。碱处理使杉木粉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显现出清晰的、规整有序的管胞与纹孔互穿的网络结构。(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3年05期)

万晓巧,赵莹,文瑞芝,余泽华,刘伟[5](2012)在《分散染料对苄基化改性杉木粉染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6种分散染料在高温高压下对苄基化改性杉木粉进行染色,并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染色苄基化杉木粉的色光与相应染料染色涤纶织物的色光较为接近,比染色原杉木粉的色光更鲜艳,色差更小,染料上染百分率高于在原杉木粉上染色的上染百分率。分散染料在苄基化杉木粉上的染色表现为物理吸附,染料分子被吸附在苄基化杉木粉表面和微孔中,并赋予苄基化杉木粉平滑的表面,使染色苄基化杉木粉呈现鲜艳的色彩和高上染百分率。(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张克宏[6](2011)在《硼酚醛/杉木粉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杉木粉为原料、硼酚醛预聚体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硼酚醛/杉木粉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失重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相关性能。结果表明,木材中的羟基与硼酚醛预聚体上的羟基发生了缩合反应,形成了比较稳定的B-O-C键,木材纤维素的结晶被破坏,介观空隙消失;木粉用量的增加会导致复合材料缩合反应程度下降,木材纤维素结晶遭破坏程度降低。缩合反应生成的强化学键显着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使失重10%时的热分解温度从270℃(木粉)提高到547℃。复合材料的吸水率远小于木材,而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均呈现随木粉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闫小宇,史铁钧,李忠,吴建利,梅晓君[7](2011)在《苄基化改性杉木粉的制备表征及对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苯为溶剂、NaOH为催化剂,使用氯化苄对杉木粉进行改性,制备了增重率(WPG)不同的改性木粉;用双辊筒炼塑机将改性木粉与聚丙烯(PP)共混,制备了木粉/PP复合材料。研究了工艺条件对改性木粉增重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分析(TG)等方法,研究了改性木粉的结构和热性能。并研究了改性木粉的增重率和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当改性木粉的增重率为50%,含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最高。(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1年05期)

吴建利,史铁钧,闫小宇[8](2010)在《正辛醇接枝改性杉木粉的制备及其对PP/杉木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偶联剂将正辛醇接枝到杉木粉表面,同时考察处理前后杉木粉填充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接枝改性杉木粉相比接枝改性杉木粉/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着提高,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可分别提高44.3%和65.0%。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正辛醇接枝改性杉木粉在基体中分散更均匀。(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0年04期)

王于刚,史铁钧,李忠,谭德新[9](2010)在《聚芳基乙炔树脂/杉木粉木材陶瓷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聚芳基乙炔树脂浸渍杉木粉,固化制得聚芳基乙炔/杉木粉复合材料,经高温炭化得到了一种新型木材陶瓷。用DTG分析了聚芳基乙炔树脂和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用XRD、LRS和SEM研究了炭化温度和树脂用量对木材陶瓷物相构成、断面微孔形态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材陶瓷呈叁维多孔结构,孔分布比较均匀;复合材料保持了很高的热分解温度(325℃)和残碳率(70%)。随着炭化温度升高,d002晶面间距由0.389 5 nm减小至0.353 0 nm,而微晶尺寸Lc和La有不同程度增加。木材陶瓷的开孔率随炭化温度的升高由31.5%减小至20.1%,而抗压强度由3.0 MPa增大至6.2 MPa。树脂/杉木粉质量比对木材陶瓷的微孔尺寸和形状有较大影响,但对石墨微晶尺寸影响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0年04期)

闫小宇[10](2010)在《氯化苄、十八烷酰氯改性杉木粉及对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氯化苄和十八烷酰氯改性杉木粉,考察了改性杉木粉对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分别用浓度为8%的NaOH溶液和丙酮,处理了200目左右的杉木粉,通过FT-IR、XRD、TG和SEM等手段,分析了处理前后杉木粉的结构和性能的变化。处理后的杉木粉在1732cm–1处羰基的特征吸收峰消失,表明杉木粉中含羰基的小分子化合物被溶出;木质纤维素的部分结晶和氢键被破坏,500℃时杉木粉的残碳率为26%;碱溶液处理降低了杉木粉的相对结晶度。其次,以甲苯为溶剂、NaOH为催化剂,使用氯化苄对杉木粉进行了苄基化改性,研究了工艺条件对改性杉木粉增重率(WPG)的影响。通过FT-IR、XRD、TG、DSC和SEM等手段,分析了改性杉木粉的结构和性能,研究了改性杉木粉对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DMF)、氯仿、正己烷的吸附性能。杉木粉改性后木质纤维素结晶被破坏,500℃时残碳率为20%,对溶剂的吸附性能随着改性杉木粉WPG的增长不断下降。第叁,在以DMF为溶剂的条件下,讨论了不使用吡啶和使用吡啶的两种反应体系对十八烷酰氯改性杉木粉WPG的影响。并在使用吡啶的反应体系下研究了工艺条件对改性杉木粉WPG的影响。通过FT-IR、XRD、TG等手段,分析了改性杉木粉的结构和性能,并研究了改性杉木粉对水、乙醇、DMF、氯仿、正己烷的吸附性能。十八烷酰氯改性后的杉木粉木质纤维素结晶被破坏, 500℃时残碳率为17%,对溶剂的吸附性能与苄基化杉木粉相似。最后,用双辊筒炼塑机分别将两种改性杉木粉与聚丙烯(PP)共混,制备了改性杉木粉/PP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杉木粉WPG、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使用SEM研究了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表观形态。苄基化杉木粉/PP复合材料在改性杉木粉WPG=50%、含量为10%时的冲击强度最高;十八烷酰氯改性杉木粉/PP复合材料在改性杉木粉WPG=55%、含量为10%时综合力学性能较好。(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0-04-01)

杉木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近日,经福建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叁明泰宁玉成红豆杉发展有限公司首批1吨、3.5万美元红豆杉木粉顺利出口美国,进而实现我国南方红豆杉木粉出口“零突破”。 为确保实现南方红豆杉木粉出口“零障碍”,福建局帮扶玉成红豆杉发展有限公司理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杉木粉论文参考文献

[1].徐开蒙,郑志锋,黄素涌,李凯夫.壳聚糖增强杉木粉/PVC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探究[J].木材工业.2015

[2].林金成.我国红豆杉木粉输美实现“零突破”[N].中国国门时报.2015

[3].徐开蒙,李凯夫,冯静.壳聚糖/杉木粉/PVC复合材料表面抗菌功能化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

[4].李忠,史铁钧,谭德新,陈明功.碱处理对杉木粉组成、结构的影响[J].化工新型材料.2013

[5].万晓巧,赵莹,文瑞芝,余泽华,刘伟.分散染料对苄基化改性杉木粉染色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

[6].张克宏.硼酚醛/杉木粉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

[7].闫小宇,史铁钧,李忠,吴建利,梅晓君.苄基化改性杉木粉的制备表征及对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

[8].吴建利,史铁钧,闫小宇.正辛醇接枝改性杉木粉的制备及其对PP/杉木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广东化工.2010

[9].王于刚,史铁钧,李忠,谭德新.聚芳基乙炔树脂/杉木粉木材陶瓷的制备与表征[J].应用化学.2010

[10].闫小宇.氯化苄、十八烷酰氯改性杉木粉及对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0

标签:;  ;  ;  ;  

杉木粉论文-徐开蒙,郑志锋,黄素涌,李凯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