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电话响铃的简单方法

测试电话响铃的简单方法

一、测试话机振铃的一种简便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雪[1](2019)在《基于软交换的地铁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伴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语音通信的交换方式已经从最初的空分交换方式发展到了现下的分组交换方式。科技的发展永远不会停滞不前,在下一代的语音通信系统中,基于计算机网络的IP数据包软交换方式将会逐步缩减现有其它电话交换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空间。本文对当前使用的各类语音通信交换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对国内地铁行业内应用比较成熟的数字程控交换进行了应用案例分析。重点针对软件换技术进行了相关技术及应用探讨,对该系统的结构组成、应用特点、软件交换能够提供的新功能和具体性能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根据成都地铁未来的线网规划要求,考虑未来用户规模和业务的规划,对后期地铁线路形成网络后的公务电话系统维护和扩展方面进行探讨。在分析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和软交换技术在系统建设、维护成本等方面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地铁语音电话网络设计方案。本文中的软交换设计紧密结合了成都地铁未来的建设发展趋势,以成都地铁7、10号线的环形地铁线路工程与COCC控制中心工程为实际案例背景,结合语音设备的地域分布和用户数量分布的具体情况,对基于软交换的7、10号线公务电话系统COCC专用电话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设计了系统的网络架构,对如何进行电话系统组网进行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研究。通过对未来地铁内网用户规模的预估,确定了具体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开放式数据通信平台,计算机网络自诞生以来不是那么安全的。因此,针对软交换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文中结合已有的地铁软交换应用案例,对如何保障安全这一重要因素和原则做了详细的阐述。在地铁通信新技术采用以前,有必要进行相关应急灾备倒切的研究工作,为后续地铁软交换维保工作提供应急情况下的设备保障,提高维保效率。通过对基于软交换的地铁通信技术进行的详细论述和研究,充分展现了软交换技术在地铁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优势。特别是在设计未来地铁通信系统建设的新方案后,不仅给后期地铁运营期间的通信系统维护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方向,也进一步增强了地铁专业人员对软交换技术的掌握力度。

于峰[2](2019)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文中研究表明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次年,英国工程师毕晓普就将磁石式对讲电话带入上海租界。此后的六十多年,上海租界电话交换技术经历了磁石制、共电制和自动电话制三种制式发展阶段,管理模式从许可证经营发展到特许专营,电话经营公司主体也随着技术的演进而转换。本文在全球电话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技术史和跨国史的视角,依托有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和美商上海电话公司的一手史料、同时期电信专业人士的专着和学术论文,以及上海租界工部局董事会档案、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和北华捷报等核心史料,探讨并重构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的历程,分析每一次技术升级和重大改造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其得失。研究发现,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演进过程中,发明专利、设备制造商、跨国公司以及租界当局行业监管等内外因素对其最终技术路径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上海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研究中,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研究发现,1930年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的竞争中,以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为代表的新兴跨国企业,依靠共电式电话向旋转式电话升级过程中对专利技术的垄断以及跨国资源整合优势,在租界“自治”行业规制下,通过干预本地工部局董事会选举和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政治,巧妙规避了英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战胜了遵从于传统投资型的英国企业,最终获得上海租界四十年电话特许经营权。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的海外飞地,无疑为这场东-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冲击与回应提供了一个竞技场,脱胎于朝贡体系的国民政府,沦为多元利益诉求中的一个“棋子”,无力改变租界自治下的政治走向与结局。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绪论部分,首先阐述选题的意义,引出论文的主线——从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来考证上海租界电话史,进而探讨西方近代科技文明在租界发展的历史遗存及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启示。在梳理学界研究现状和成果的同时,重点介绍文献分布情况,新史料的发现以及考证方面所做的工作,明确本论文的目标及其研究方法。以中西交通史视角来看,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次西学东进的过程,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扩张下的一块“飞地”,在这场东西方文明碰撞中无疑充当着“桥头堡”,发挥了示范效应。正因如此,租界电话史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科技“内史”,而应当将电话技术放在东西文明交汇的文化透镜下进行审视与反思。在第1章中,笔者用有限篇幅,简单介绍了上海租界形成与治理模式,探讨了上海租界与宗主国之间内在制度沿革与文化脉络,为后文探讨行业规制的发端、发展与演进提供了一个语境。其中,兰宁的遗着《上海史》让我们直接触碰到上海公共租界那段“隐蔽”的历史时空。作为上海租界电话史研究,论文将对电话技术的研究限定在1877-1943这66年时间跨度内,对其技术和行业规制的演变进行梳理和考证。但从历史沿革来看,电话技术脱胎于电报,早期的电话线路即为电报线路,监管制度同样脱胎于电报的管理方式,这使得研究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电话技术本身,而应将研究领域延展到电报,尤其是工部局电报公务网向电话网整体升级改造这一历史事件。在租界早期有关电话的报道中,电报工程师毕晓普是一个活跃人物,已有的研究对此着墨不多。笔者从史料出发,对其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引入、试验、应用推广及商业化运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评价;同时,重点介绍了上海租界在电话早期与电报共生时期的发展状况,考证了上海租界磁石式电话发展进程中所特有的两种技术形态——“简式”磁石式与“复式”磁石式。这是第2章的主要内容。第3章探究的是上海租界电话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三十年的发展期。在这段时期,租界电话经历了从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种制式技术的演进。文献的梳理和考证成为了本章的重要工作。研究发现,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从磁石式向共电式演进中,华洋公司选择了一种由爱立信公司生产的“改进型”磁石与共电混合模式作为过渡。这一发现,颠覆了早期国内学者对我国电话技术演进形态的认知。同时,对变局中自动式电话技术的梳理,使得华洋公司电话技术演进的脉络以及每一次路径选择变得更为清晰。尽管海外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关注并深入研究跨国公司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内在运作机制,但在中国租界史的研究中,跨国公司这条“巨鳄”却一直处于“潜伏”的状态,鲜有学者关注。第4章填补了这一空白,对两大跨国公司,即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与爱立信公司的海外对决,及其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自动式升级中路径选择的影响做了探讨。《爱立信公司大事记》、《I.T.T.:The Management of Opportunity》等西方史料和外文专着,为本章的跨国史学研究提供了材料。第5章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将整个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笔者从工部局董事会会议纪要一手史料出发,考证了不同时期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特点与得失。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依托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详细分析并再现了1930年租界电话特许权之争背后的国际政治因素、跨国公司的利益角逐以及工部局自治等多元利益的博弈,从制度上掀开了披在西方政治文明身上的神秘外衣。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海外贸易,仍然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但是,由于租界自治的出现,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经打破,多元利益的博弈已经形成,最终资本的力量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6章是结语部分,通过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规制演进的历史研究,给出对租界电话发展史的总体评价。

唐黎[3](2018)在《目的论视角下的《CSS软交换系统管理手册》(节选)英汉翻译报告》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为了进一步增加市场份额,相关产品资料(管理手册/用户手册/产品说明书等)的本地化引起了越来越多厂商或服务提供商的注意。本报告以塔迪兰电信《CSS软交换系统管理手册》(第1-3章)的英汉翻译实践为例,介绍了译前准备的相关情况,并初步讨论了科技文本的特征以及科技文本英汉翻译所采用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本次实践的原文是典型的科技英语文本,主要是为设置和维护CSS系统的IT管理员或技术人员、工程师介绍专业的知识。本次翻译以目的论为核心翻译理论,CAT工具的使用有效提高了翻译效率。笔者认为,一次成功的翻译实践应该由几个必不可缺的因素保驾护航:对原文所涉及的技术的基本理解和必要的背景知识,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的指导。此外,CAT软件的使用会加快翻译任务的完成,而这也正是“在具体的目的指引下”进行翻译。

邓勇[4](2015)在《基于NGB机顶盒的视频通讯方案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电视业务发展,东方有线已经在上海市区完成了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全覆盖并大力推广NGB机顶盒。现有网络基础能够满足视频通讯业务发展,因此在现有NGB机顶盒上开发视频通讯功能,以满足第三方应用服务商为有线运营商开发社交化、跨终端、跨网络的融合视频通讯业务服务的需求,将具有非常紧迫的意义。尽管NGB网络具有为视频通讯业务提供稳定链路的能力,但是NGB机顶盒终端不具备视音频编码能力,因此需要在现有机顶盒基础上,增加合适的视频通讯终端模块,设计合理的视频通讯解决方案,以实现NGB机顶盒的视频通讯功能。本文首先依据东方有线的网络和NGB机顶盒终端特性,选择SIP协议作为视频通讯系统基础协议,并选择H.264和G.711分别作为视频通讯的视音频编码标准,构建IMS架构的视频通讯系统;其次,新增外接视频通讯终端设备,实现无编码能力的NGB机顶盒通过网络与之互联,采用扩展SIP协议的方式,完成机顶盒对终端设备的视频通信控制,并在电视机上展示视频画面和声音效果;最后,针对NGB机顶盒视频通讯的应用功能,定义机顶盒与视频通讯服务系统的通讯接口以及开放API规范,结合实际需求实现业务开发。基于上述方案,实现了NGB机顶盒视频通讯功能。系统测试表明,本文设计的机顶盒视频通讯具有跨终端通讯能力,并且视音频质量较好,视频时延较低,能够满足东方有线业务需求。在有线运营商中,东方有线率先在国内提供机顶盒视频通讯业务服务。

彭宝新[5](2014)在《基于DSP的多媒体低频信道通信终端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一款基于DSP的多媒体话机,其作用旨在图文并用弥补普通话机的功能单一而导致用户数量失衡的问题,对现有的普通话机做技术改造,让普通的话机具有显示和目前最流行的触摸手写功能。此款多媒体话机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作为核心处理器件,实现各种信息的处理、功能转换和软件控制。传输方式用按照信息的频率不同将两种信号同时送入话机信道,既完成了普通话机的基础语音通信功能,也实现了多媒体图形文字信息的传输,方便了生活。这种较为新型的通信终端,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通信市场由于数据业务的竞争而带来的固话业务失衡,还可以满足在通信双方在不同的环境之下的零噪音交流;避免由于南北差异而使得普通话音不标准造成的分歧和误会,也在通信技术方面做了一定程度的贡献,且此款终端设计新颖,使得通信交流变得更为直观,更为灵活,更为方便,为解决社会的某些敏感性问题做了贡献。在交换机给通信双方建立私有信道的条件下,用户需要发送信息给对方,只要用手或者触摸笔在触摸液晶屏上输入所需要的信息,然后通过DSP实时控制液晶底层驱动将信息通过坐标变换显示在液晶屏上的同时存储在DSP片外SDRAM中,随后DSP采用2DPSK算法将存储的信息按顺序进行调制,通过数模转换将调制好的信息转换为模拟信号随语音信号一同送入到话机信道中,只不过2DPSK信号使用信道较高的频段传输,语音信号使用信号较低的频段传输。话机信道中的混合信息在接收方先通过选频网络将语音信息和多媒体信息分离,语音信号直接送入话机完成语音通信,多媒体信息则通过模数转换将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再通过2DPSK差分相干解调,将多媒体信息还原为图文坐标信息,最后经过DSP控制液晶彩屏底层驱动将信息显示在液晶屏上。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单向通信。如果信息接收方想要发送信息,则直接在触摸屏上输入信息,然后就可以继续依照之前的操作,直到完成双向通信。

陈涵[6](2014)在《清远抽水蓄能电站语音通信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系统调度语音通信系统及行政管理语音通信系统对于一个电站来说都必不可少。本文主要介绍了清远抽水蓄能电站调度语音通信系统及行政语音通信系统的需求、方案选择、具体设计及工程实施。在本工程中,调度语音通信系统由于其再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极高,因此对语音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都非常高。所以仍然选择传统的电路交换模式搭建语音通信网络,以满足其对可靠性的要求。行政语音系统由于用于日常办公通信,其容错率较高,因此首次在抽水蓄能电站的通信设计中采用了IP语音的方式。由于计算机网络的面向非连接的特性,为了保证IP语音系统具有较高的语音质量及实时性,在承载网络的设计上采用了虚拟交换技术来提高网络带宽,增强网络设备及链路的可靠性。最终达到了不错的效果。经实际验证,清远调度语音通信系统及行政语音通信系统的设计都达到了其实际的使用要求,系统均运行良好。

杨滨旭[7](2011)在《铱星数字手柄转接模拟电话接口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我们生活中,海事卫星通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在海事卫星通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铱星数字通信系统,所以,对于铱星数字通信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铱星数字手柄成本较高以及我们家庭常用的是模拟电话手柄等因素,人们开始考虑是否可以将地面接收的铱星通信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我们常见的模拟信号,通过模拟电话机来实现信号。本文以铱星数字通信为背景,参考国内外设计的铱星数字手柄转换系统,自行完成了铱星数字手柄转接模拟电话接口的设计与实现。本文首先对目前国内外铱星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铱星数字手柄转接模拟电话接口硬件方面的整体结构设计方案,并分别介绍了控制模块和电话业务接口模块。在整体硬件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详细讲述了铱星数字手柄转接模拟电话接口的软件实现,主要从单片机、EEPROM.振铃信号、双音频解码信号四方面进行了系统软件的调试。最后在硬件系统和软件调试的基础上,对整个系统的控制模块、振铃信号、双音频解码和语音通信四项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表明本设计方案正确可行,满足铱星数字手柄转接模拟电话接口的要求。本论文是在做企业《铱星数字电话转接成模拟电话》项目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

张毅[8](2010)在《带交换功能远程用户接入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程控交换机应用的普及,它已成为现代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程控交换的用户接入方式,也已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推动,呈现出了形式多样的变化。远程用户接入设备,是程控交换机的一种用户放号设备,它本身带交换功能,通过E1中继或SDSL远传接口接入上级程控交换机,实现程控交换机模拟、数字及保密用户的远程放号。本文完成了远程用户接入设备交换控制、中继接口、远传接口等关键部件硬件电路和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该设备能够不通过上级交换机,直接实现本地模拟、数字用户的交换,同时也能够根据用户的出局需求,实现本地用户和上级交换机或其他局用户的互通。本文主要是根据远程用户接入设备的主要性能特点和技术指标,规划了小型化、可搬移的总体设计方案,确定了电磁兼容设计及可靠性设计方案,划分了各部分功能模块,确定了各个模块的实施方案、电路组成及所需的主要器件,实现了交换控制模块、El中继模块、远传接口模块等硬件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交换控制板、E1中继板、SDSL远传接口板的PCB板的制作、硬件的调试工作;软件方面参与软件功能及模块设计。通过搭建功能及可靠性测试环境,在系统内对整机进行功能及可靠性测试;通过在专业电磁兼容实验室进行电磁兼容试验,验证了设计和实现的正确性。本文所设计完成的远程用户接入设备最终将应用到实际的程控通信网中,作为程控交换机远程用户接入的一种补充,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孟繁英[9](2009)在《低通话成本VOIP系统在跨国公司的实际应用》文中提出长期以来,企业内部通信市场一般都是采用传统的电话方式。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大型的跨国企业而言,有多个分支机构或分公司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如果采用传统电话进行企业内部交流及企业与外部业务交流的话,市话且不计,仅国际长途和国内长途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追求高效的通信技术手段,提高办公效率、降低成本一直是企业通信系统建设最关心的问题。随着VoIP技术不断走向成熟,能使企业降低通信成本,提高办公效率的VoIP通信新技术已逐渐得到企业用户的认可和青睐,这种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本人所在的工作单位是一个大型的跨国公司,总公司及所属的子公司几乎遍布全球各个国家。因时域不同及大业务量,高额的电话费用,给公司带来巨额的开支。如何降低公司的通话费用,已经刻不容缓的摆在我们面前。当前,基于IP通讯系统所带来的强大兼容特点,使我公司尝试VOIP的初期将其作为传统电话系统的一个额外补充。这样,我们可以根据需求的变化,不断扩充并充分利用VOIP灵活的组网功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而VOIP系统的优势正是体现在其基于IP的强大兼容性使得其可以与任何系统共存。结合本人实际工作,伴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展,我们需要在新的办公大楼增加一套新的语音系统,经多方比较及综合考虑,我们决定搭建了一套VOIP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传统语言通讯系统的全部功能,同时又能灵活的组网。首先,我们考虑利用新搭建的VOIP系统支持新办公大楼的语音业务,在此基础上结合支持SIP协议的媒体网关实现本地两座办公大楼的互联,互联后,两个办公大楼之间真正实现“零费用”的互联互通。与此同时,我们考虑将该网扩大,实现本地与国内及国际其它办公机构的互联互通。最终实现总公司与所属的子公司在现有的数据网(以太网)上传输语音业务,我们称该网为“ON-Net call”。利用该网,我们能够很轻松的与公司内的任何一个办公点交谈,并且没有任何通信费用,为公司每年节省了巨额的办公费用。

张景平[10](2009)在《基于Skype的VOIP网关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宽带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IP网络中传输的信息已由单纯的文本数据演变到多媒体信息(如语音、视频等),VOIP成为一种价格低廉的通信方式,凭借相对于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络的价格低廉独特优势,成为下一代网络(NGN)的发展目标之一。本文重点研究基于Skype的VOIP网关设计与实现,基于对国内外VOIP的发展动向的综合分析和对Skype软件的基本原理及性能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Skype的VOIP网关系统设计方案,在保持原有电话系统布局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传统PSTN电话系统费用特别是国际长途费用资费问题和解决异地企业分支构建内部电话网络的复杂性。论文首先分析了VOIP的相关技术和Skype网络电话软件的工作原理及性能以及电话语音卡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对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系统各模块的设计原理,给出了各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设计和实现了交互模块、语音卡控制栈、Skype控制栈、语音流控制模块、以及系统的业务逻辑流程等模块,从而完成了基于Skype的VOIP网关系统设计。实验和分析表明,设计完成的基于Skype的VOIP网关系统能较好的达到项目设计要求。本研究成果已经在一些中小企业得到初步应用,具有一定的推广潜力。

二、测试话机振铃的一种简便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试话机振铃的一种简便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软交换的地铁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分析
        1.2.1 软交换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1.2.2 地铁电话通信系统发展现状介绍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地铁电话通信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2.1 成都地铁通信系统概述
    2.2 成都地铁电话系统需求分析
        2.2.1 公务电话系统现状及需求分析
        2.2.2 专用电话系统现状及需求分析
    2.3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成都地铁电话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3.1 设计原则
        2.3.2 常用的地铁电话通信系统交换技术
        2.3.2.1 程控交换的特点和功能
        2.3.2.2 软交换技术特点和功能
        2.3.3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成都公务地铁电话系统总体构架设计
        2.3.4 与其它系统接口方案设计
    2.4 软交换技术应用故障情况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软交换的成都地铁公务电话系统详细设计与容灾测试
    3.1 成都地铁7号线公务电话系统详细设计
        3.1.1 系统构成及方案说明
        3.1.2 业务功能
        3.1.3 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3.2 成都地铁10号线公务电话系统详细设计
        3.2.1 系统结构及方案说明
        3.2.2 业务功能
        3.2.3 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3.3 成都地铁公务电话系统容灾测试
        3.3.1 测试目的
        3.3.2 容灾方式
        3.3.3 容灾演练前准备
        3.3.4 演练实施方案
        3.3.5 容灾测试内容及测试结果
        3.3.6 容灾演练影响
    3.4 成都地铁7号线公务电话系统容灾方案选择
        3.4.1 1:1配置模式
        3.4.2 1:0配置模式
        3.4.3 两种容灾方式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软交换的成都地铁专用电话系统详细设计
    4.1 软交换在COCC专用电话系统中的应用
    4.2 成都地铁COCC线网专用电话系统方案设计
        4.2.1 组网规划
        4.2.2 业务功能
        4.2.3 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4.2.4 互联互通接口设计
    4.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总结
    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由来
    0.2 学界研究现状
        0.2.1 晚清到民国电话史研究
        0.2.2 当代中国电话史研究
        0.2.3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0.3 文献分布与订正
        0.3.1 核心史料来源及文献出处
        0.3.2 《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的订正
        0.3.3 《上海邮电志》的订正
    0.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0.4.1 拟实现的目标
        0.4.2 方法与路径
第1章 租界的形成与治理模式
    1.1 租界的设立与扩张
        1.1.1 租界的形成
        1.1.2 租界的扩张
    1.2 上海租界的治理模式
        1.2.1 英美公共租界
        1.2.2 法租界
    小结
第2章 毕晓普主导下的电话引入(1877-1900)
    2.1 电话发明与海外扩张
        2.1.1 阶段性特征
        2.1.2 欧美电话发展情况
    2.2 毕晓普,上海租界电话第一人
        2.2.1 租界早期报道
        2.2.2 电报工程师
        2.2.3 三次电话试验
    2.3 两雄相争到东洋专营
        2.3.1 单线简式磁石
        2.3.2 单线复式磁石
        2.3.3 一场有争议的招标
    小结
第3章 欧洲势力扩张下的路径依赖(1900-1930)
    3.1 共电制交换技术
        3.1.1 汉口路14号
        3.1.2 远东最先进电话系统
        3.1.3 多局制
    3.2 变局中的自动交换技术
        3.2.1 自动电话概况
        3.2.2 上海第一个自动台
        3.2.3 按次计费
        3.2.4 升级五位号码
    3.3 安森报告
        3.3.1 上海电话的悲剧
        3.3.2 十字路口
        3.3.3 出售华洋公司
    小结
第4章 美国力量成就技术终极变革(1930-1943)
    4.1 跨国公司的海外对决
        4.1.1 贝恩与I.T.T.
        4.1.2 海外对决
    4.2 美商旋转制一统天下
        4.2.1 旋转制
        4.2.2 改造工程
        4.2.3 一市两制
    4.3 技术演进的终极定格
        4.3.1 跨国公司组织架构
        4.3.2 寓管理于会计
        4.3.3 全球一体化
    小结
第5章 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
    5.1 1877 -1883,混业竞争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5.1.1 电报管理模式
        5.1.2 工部局的抉择
    5.2 1883 -1908,自然垄断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5.2.1 改造公务电报网
        5.2.2 取消电话许可费
        5.2.3 引入最高限价规制
        5.2.4 东洋公司最后的抉择
        5.2.5 特许专营规制的诞生
    5.3 1908 -1943,契约规制框架下的特许专营管理
        5.3.1 行业规范
        5.3.2 调整收费
        5.3.3 规制中的重大决策
    5.4 1930 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之争
        5.4.1 迟到的改革
        5.4.2 贝恩的警告
        5.4.3 海外的博弈
        5.4.4 最后的较量
    小结
第6章 结语
附录1 :上海租界电话大事年表
附录2 :上海租界电话人物传略
附录3 :上海租界电话用户发展情况表
附录4 :上海租界电话公司历史沿革示意图
附录5 :中、英译名对照表
附录6 :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大事记(英文)
附录7 :柯尔(P.H.Cole)报告(英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致谢

(3)目的论视角下的《CSS软交换系统管理手册》(节选)英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PartⅠ Translation
    1.1 The Source Text
    1.2 The Translated Text
PartⅡ Translation Report
    2.1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2.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2.1.2 Theme and Style of the Source Text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2.1 Preparations
        2.2.2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2.2.3 Translation Theory and Strategies
    2.3 Case Studies: Types of Problems and Solutions
        2.3.1 Semantic Translation
        2.3.2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2.4 Summary
References
AppendixⅠ Glossary
AppendixⅡ 读研期间取得的成果

(4)基于NGB机顶盒的视频通讯方案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视频通讯技术发展及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组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机顶盒视频通讯应用的需求分析
    2.1 总体业务需求
    2.2 视频通讯应用发展资源状况
        2.2.1 东方有线NGB网络状况和性能
        2.2.2 东方有线NGB机顶盒状况和性能
    2.3 机顶盒视频通讯应用需求
    2.4 机顶盒开展视频通讯面临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时视频通讯关键技术研究及选择
    3.1 实时视频通讯关键技术简介
    3.2 视频通讯协议研究
        3.2.1 H.323 协议
        3.2.2 SIP协议
        3.2.3 机顶盒视频通讯系统协议选择
    3.3 视频编码技术研究
    3.4 语音频编码技术研究
        3.4.1 语音编码技术介绍
        3.4.2 语音编码格式选择
    3.5 实时视频通讯关键技术研究结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NGB机顶盒的视频通讯系统架构设计
    4.1 视频通讯平台架构
        4.1.1 系统组成
        4.1.2 业务流程
    4.2 视频通讯核心系统设计
    4.3 视频通讯终端接入设计
        4.3.1 常规视频通讯终端方案
        4.3.2 机顶盒与视频通讯终端USB连接
        4.3.3 机顶盒与视频通讯终端网络连接
    4.4 机顶盒视频通讯应用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GB机顶盒与视频通讯终端互联协议规范设计与实现
    5.1 机顶盒与视频通讯终端连接控制协议
        5.1.1 控制通道
        5.1.2 数据通道
    5.2 机顶盒与视频通讯服务系统通讯接口协议
    5.3 机顶盒应用开发API接口规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NGB机顶盒的视频通讯功能验证及应用实现
    6.1 系统测试环境及内容
    6.2 测试过程
        6.2.1 测试方案
        6.2.2 测试准备
        6.2.3 测试用例
    6.3 实现效果分析
    6.4 基于视频通讯的应用开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5)基于DSP的多媒体低频信道通信终端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多媒体通信终端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多媒体话机的发展趋势
    1.4 课题来源
    1.5 论文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
第二章 多媒体电话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2.1 多媒体终端电话的原理与系统结构
    2.2 多媒体话机所需要的硬件基础
    2.3 TMS320C6713 型 DSP 芯片
    2.4 DSP 系统的特点
    2.5 DSP 的应用
    2.6 液晶显示设备
    2.7 多媒体电话机的各功能模块
        2.7.1 带触摸输入操作的图文显示模块
        2.7.2 数据处理模块
        2.7.3 数据存储模块
        2.7.4 高效率的硬件滤波模块
        2.7.5 与公话网对接的接口模块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液晶显示及信息采集模块的硬件设计
    3.2 实际连接电路图
    3.3 信息存储模块的硬件设计
    3.4 信息发送模块的硬件设计
    3.5 硬件滤波模块的设计
        3.5.1 二阶 RC 滤波器的传输函数
    3.6 信息接收模块的硬件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信息显示及采集模块的软件设计
        4.1.1 GPIO 口和 MCASP 口的配置
        4.1.2 高速时序匹配
        4.1.3 程序流程图
    4.2 信息存储模块的软件设计
    4.3 信息发送模块的软件设计
        4.3.1 调制解调技术
        4.3.2 2DPSK 调制原理
        4.3.3 2DPSK 算法思想
        4.3.4 2DPSK 调制设计流程
        4.3.5 2DPSK 调制输出波形以及实际实验输出结果
    4.4 信息接收模块的软件设计
        4.4.1 2DPSK 解调原理
        4.4.2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4.4.3 滤波器的性能和参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性能测试及分析
    5.1 信息传输的协议
    5.2 信息传输的频率选择
    5.3 多种方式测试传输的成功率
    5.4 信息传输失真的分析与改进方向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清远抽水蓄能电站语音通信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2 抽水蓄能电站语音通信系统现状
        1.2.1 电力系统调度语音通信系统
        1.2.2 行政语音通信系统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语音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关键技术
    2.0 语音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2.1 语音终端设备
        2.1.1 模拟语音电话机
        2.1.2 IP 语音电话机
    2.2 语音通信的传输网络
        2.2.1 传输系统的实现方式及主要功能
        2.2.2 传统语音电话系统的传输网络
        2.2.3 IP 语音电话系统的承载传输网络
    2.3 语音交换设备
        2.3.1 现代通信网中采用的主要的交换方式
        2.3.2 程控语音交换设备
        2.3.3 软交换设备
    2.4 小结
第三章 语音通信系统需求分析及设计
    3.1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概况
    3.2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对语音通信的需求
    3.3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语音通信系统的设计
        3.3.1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生产调度语音通信系统的设计
        3.3.2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行政语音通信系统的设计
    3.4 小结
第四章 工程实施
    4.1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生产调度通信系统的实施
        4.1.1 C&C08B2000 数字交换系统的组网方案
        4.1.2 C&C08B2000 数字交换系统设备配置
        4.1.3 C&C08B2000 数字程控用户交换系统的特点
    4.2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行政语音方案的工程实施
        4.2.1 SoftCo9500 IP 语音综合交换系统的组网方案
        4.2.2 SoftCo9500 IP 语音综合交换系统的设备配置
        4.2.3 SoftCo9500 IP 语音综合交换系统的特点
第五章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语言通信系统应用测试
    5.1 测试环境
    5.2 测试内容
        5.2.1 互通性测试
        5.2.2 紧急呼叫测试
    5.3 测试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铱星数字手柄转接模拟电话接口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铱星数字手柄发展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系统硬件设计
    2.1 系统设计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功能
        2.1.1 系统的基本结构概述
        2.1.2 系统实现的基本功能
    2.2 电话控制芯片的功能和特点
        2.2.1 单片机MSP430F149的功能和特点
        2.2.2 串行EEPROM的功能和特点
        2.2.3 电平转换电路设计
        2.2.4 模拟开关电路设计
        2.2.5 控制振铃时间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2.3 电话业务接口芯片的功能与特点
        2.3.1 电话接口芯片STLC30R80的特点
        2.3.2 芯片CMX605D4的特点
第3章 系统的软件实现
    3.1 单片机测试软件的实现
    3.2 EEPROM测试软件的实现
    3.3 振铃信号的软件实现
    3.4 双音频信号解码的软件实现
    3.5 语音通信的软件实现
第4章 系统的性能测试
    4.1 控制模块的性能测试
        4.1.1 单片机测试分析
        4.1.2 EEPROM测试分析
    4.2 振铃信号的性能测试分析
    4.3 双音频信号解码的性能测试分析
    4.4 语音通信软件实现与性能测试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带交换功能远程用户接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任务简介
        1.1.1. 项目来源
        1.1.2. 课题背景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
        1.2.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2.2. 主要性能指标要求
    1.3 论文的组织
第二章 交换与接入技术介绍
    2.1 程控交换机概述
    2.2 交换网络
    2.3 控制系统
    2.4 信令系统
    2.5 DSL接入技术
    2.6 E1中继技术
第三章 接入与交换方案分析
    3.1 接入技术比较
        3.1.1. 非对称DSL技术
        3.1.2. 对称DSL技术
        3.1.3. 接入技术分析选择
    3.2 交换网络类型确定
        3.2.1. 空分交换网络
        3.2.2. 时分交换网络
        3.2.3. TST交换网络
        3.2.4. 交换网络选定
第四章 带交换功能远程用户放号的实现
    4.1 总体设计
        4.1.1. 功能模块划分
        4.1.2. 硬件架构
        4.1.3. 软件架构
        4.1.4. 电磁兼容性设计
        4.1.5. 可靠性设计
    4.2 交换方案
        4.2.1. 交换部分的组成
        4.2.2. 交换网络控制
        4.2.3. 语音通信信号流程设计
        4.2.4. 控制板软件设计
    4.3 接入方案
        4.3.1. E1中继接入的设计
        4.3.2. 远传模块接入的设计
    4.4 问题与改进
        4.4.1. 问题发现
        4.4.2. 问题分析
        4.4.3. 改进方法
    4.5 业务及电磁兼容性测试
        4.5.1. 测试仪器及配套设备
        4.5.2. 测试环境条件
        4.5.3. 测试网络拓扑
        4.5.4. 测试内容和方法
        4.5.5. 电磁兼容测试
        4.5.6. 测试结论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研究成果

(9)低通话成本VOIP系统在跨国公司的实际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VOIP的由来
    0.2 论文的内容安排
1 相关关键技术概述
    1.1 VoIP技术简介
    1.2 VoIP产生的背景
    1.3 VoIP迅速发展的背景
    1.4 VoIP发展阶段
2 VoIP关键技术分析
    2.1 语音编码
    2.2 信令技术
        2.2.1 H.323协议
        2.2.2 SIP协议
        2.2.3 H323与SIP的共性及差异性
    2.3 QoS服务质量保障技术
3 体系结构
    3.1 IP体系结构拓扑图
    3.2 VOIP系统拓扑图
4 企业VoIP技术解决方案
    4.1 基于PBX的企业VoIP实现
    4.2 基于LAN的企业VoIP实现
5 公司的VOIP系统
    5.1 需求分析
    5.2 系统选型
    5.3 VOIP系统带来的益处
    5.4 网络拓扑图
    5.5 VOIP设备
        5.5.1 设备选型
        5.5.2 设备概述
        5.5.3 设备的平台优势
        5.5.4 设备应用
        5.5.5 设备平台组件
        5.5.6 设备实现的功能
        5.5.7 设备平台操作系统
        5.5.8 设备可靠性
        5.5.9 设备性能&可扩展性
        5.5.10 设备系统管理
        5.5.11 设备监管
        5.5.12 设备服务质量保证
    5.6 设备硬件组成及各部件特性
        5.6.1 硬件设备概述
        5.6.2 核心硬件设备功能详述
        5.6.3 其他硬件介绍
    5.7 系统管理与维护
        5.7.1 业务服务器的分级用户机制
        5.7.2 图形化控制用户业务属性
        5.7.3 呼叫助理功能人性化
        5.7.4 CommPilot:基于Web的呼叫控制
    5.8 特色业务介绍
    5.9 如何在VOIP系统中实现PBX功能?
        5.9.1 BW Hosted PBX概述
        5.9.2 为什么选择Hosted PBX?
        5.9.3 Hosted PBX强大功能
    5.10 如何实现PBX与VOIP系统的融合
        5.10.1 方案概述
        5.10.2 为什么要选择SIP中继解决方案?
        5.10.3 为什么选择BW的SIP中继解决方案?
        5.10.4 独特的业务连续性功能
    5.11 中继网关的作用
        5.11.1 中继网关的选型及原因
6 跨国公司内部搭建VOIP系统及组网实例
    6.1 单点VOIP系统的搭建
        6.1.1 新系统支持用户的规模
        6.1.2 前期的准备工作
        6.1.3 构建新VOIP系统硬件及功能简述
    6.2 单点系统安装步骤流程图
        6.2.1 主系统硬件及软件安装步骤
        6.2.2 SIP中继网关的安装及配置
        6.2.3 完成AS,NS,MS配置
        6.2.4 完成语音信箱的配置
        6.2.5 完成模拟网关的配置
        6.2.6 网络配置
    6.3 测试
    6.4 VOIP的正式运行
    6.5 多点组网
        6.5.1 组网的构想
        6.5.2 区域VOIP系统分布
        6.5.3 组网的主要硬件
        6.5.4 网内拨号方式
        6.5.5 如何实现区域内的互联互通?
        6.5.6 如何实现跨区域内的互联互通?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基于Skype的VOIP网关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VOIP发展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VOIP关键技术及相关原理
    2.1 VOIP基本原理
        2.1.1 VOIP基本原理与实现形式
        2.1.2 VOIP核心技术
    2.2 Skype基本原理
        2.2.1 Skype基本原理
        2.2.2 Skype的优越性能
    2.3 电话语音卡基本原理
        2.3.1 电话语音卡基本原理特性及软件层次
        2.3.2 synway模拟卡概况及其基本功能模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方案设计
    3.1 Skype网关可行性分析
    3.2 系统性能要求
    3.3 系统平台选型
        3.3.1 系统软硬件平台选型
        3.3.2 Debian Linux操作系统
    3.4 系统软件构架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用户交互模块设计原理与实现
    4.2 系统控制栈设计原理与实现
        4.2.1 synway语音卡编程基础
        4.2.2 Skype编程基础
        4.2.3 系统控制栈设计
    4.3 语音流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4.3.1 语音流重定向设计
        4.3.2 虚拟声卡驱动设计
    4.4 系统业务逻辑设计
        4.4.1 PSTN呼叫策略设计
        4.4.2 Skype呼叫策略设计
        4.4.3 “上车”功能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
    5.1 系统配置实验
    5.2 系统呼叫实验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四路网关接口指示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测试话机振铃的一种简便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软交换的地铁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D]. 赵雪.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2]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D]. 于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3]目的论视角下的《CSS软交换系统管理手册》(节选)英汉翻译报告[D]. 唐黎.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4]基于NGB机顶盒的视频通讯方案设计与实现[D]. 邓勇.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5]基于DSP的多媒体低频信道通信终端的设计与研究[D]. 彭宝新. 中北大学, 2014(07)
  • [6]清远抽水蓄能电站语音通信系统设计[D]. 陈涵.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7]铱星数字手柄转接模拟电话接口的设计与实现[D]. 杨滨旭. 大连海事大学, 2011(09)
  • [8]带交换功能远程用户接入技术[D]. 张毅.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3)
  • [9]低通话成本VOIP系统在跨国公司的实际应用[D]. 孟繁英.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2)
  • [10]基于Skype的VOIP网关研究与实现[D]. 张景平. 长安大学, 2009(02)

标签:;  ;  ;  ;  ;  

测试电话响铃的简单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