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稠油论文_朱博

导读:本文包含了辽河稠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辽河,蒸汽,油田,大通,工艺,组合,反应器。

辽河稠油论文文献综述

朱博[1](2019)在《辽河油田稠油污水COD与TOC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OD是稠油污水外排的一项重要指标,用COD评价稠油污水有机污染程度有很多不妥之处,而TOC能更好的评价稠油污水有机污染程度。选取曙光污水厂稠油污水,对处理工艺各段污水进行COD与TOC的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曙光污水厂各处理工段分别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的条件下,稠油污水的COD和TOC呈线性关系;COD直接测定结果低于TOC测定结果的精密度;使用TOC值与COD值拟合线性回归方法,得到COD预报值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本文来源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赵吉成[2](2019)在《辽河油田稠油油藏全膨胀筛管防砂技术研究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防砂筛管易堵塞、防砂周期短和防砂段容易套损等问题,开展了全膨胀筛管防砂技术研究。采用可解封的双向卡瓦悬挂器进行整体防砂管柱的锚定,下入可变径液压胀锥对膨胀筛管进行膨胀作业,实现了膨胀筛管的全井段无缩颈膨胀。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膨胀筛管防砂技术完井后内通径大,筛管完全贴紧井壁,消除了筛管与井壁之间的砂环,防砂效果好,应用推广前景广阔。(本文来源于《石油工业技术监督》期刊2019年09期)

卢洪源[3](2019)在《辽河稠油火驱开发地面工艺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辽河油田为进一步提高稠油采收率,2005年开始在杜66块开展了稠油火驱开采研究和现场试验工作。通过国外技术考察、现状调研和技术攻关,形成了适用于辽河稠油油藏有效开采的包括空气注入、小环串接集油、原油预脱水、尾气脱硫脱烃、污水高效气浮等火驱开采地面配套工艺技术,建成了集高压注气、油气集输、原油脱水、尾气处理、污水处理等生产设施为一体的火驱工业区。截止2018年底,杜66块累计建设141个井组,年产油规模26. 3×104t,年注气3. 53×108m3。实现以火驱开发、地面工艺技术优化创新驱动油田高质量发展目标,有力支撑辽河油田千万吨稳产。(本文来源于《天然气与石油》期刊2019年04期)

张朋祥[4](2019)在《稠油油藏蒸汽驱过程中储集层微观变化——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欢曙上台阶齐40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温高压强碱性蒸汽的长期作用下,辽河油田莲花油层受到了较大的损伤,导致总体产量下降。以齐40块为例,从岩石骨架场、孔喉网络场和黏土矿物叁个方面分析了储集层内部微观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蒸汽的注入孔隙形态向着利于油气驱出的方向发展;与蒸汽驱前相比,距注气井40 m范围内的储集层宏观物性变好,颗粒点-线接触关系减少;喉道半径增加,孔喉连通性变好,喉道分选程度提高。随着注采井距的增加,储集层孔渗性能逐渐变差。井距达到120 m时,储集层的物性明显差于汽驱前,颗粒点-线接触大面积增加,蒸汽对孔隙连通性和喉道半径呈破坏作用。黏土矿物形态变化情况为高岭石由汽驱前的蠕虫状转变为汽驱后的零乱片状并堵塞喉道,影响了油气的运移。根据储集层蒸汽驱前后的微观变化规律,提出了调整井位井网的布置,以减小储集层伤害的技术对策。(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4期)

卢洪源[5](2019)在《辽河稠油SAGD开发地面工艺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寻求蒸汽吞吐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接替方式,辽河油田于2005年开始在曙一区杜84块主体部位开展超稠油SAGD开发方式的研究、试验与推广工作。通过对国外SAGD技术考察,对已建地面工艺设施大量调研,并与科研单位联合进行技术攻关,结合辽河油藏物性,在杜84块相继开展SAGD先导试验、工业化试验以及工业化应用。经10年运行与改进,归纳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辽河特色的油气集输、原油处理、稠油注汽、稠油污水处理、热能利用等地面工艺的关键技术。截至2017年底,杜84块累计建设72井组,年产油量105.7×10~4t,比吞吐阶段峰值产量高14.9×10~4t,SAGD阶段累积产油692.5×10~4t,建成了集油气集输、原油脱水、注汽、污水处理等生产设施为一体的SAGD工业区,为辽河油田稳产千万吨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何勇,陈建标,户昶昊,郎雪梅,宫宇宁[6](2019)在《N_2和CO_2气氛下辽河稠油热解过程及产物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和固定床反应器对辽河Q块稠油在N_2和CO_2气氛下的热解过程及产物性质进行了研究。TGA实验结果表明,2种气氛下的稠油热解过程均可划分为轻组分与水分挥发、组分较弱化学键断裂和重组分裂解产油成焦3个阶段,热解曲线总体变化趋势类似。固定床反应器热解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2种气氛下的液体产物产率均升高,热解气和残余物产率均降低,CO_2气氛下650℃液体产物最大产率为61.53%。不同温度下热解所得液体产物和稠油的红外谱图显示,随热解温度升高,甲基含量增多、亚甲基含量减少。对液体产物的氧化过程进行TGA分析发现,随热解温度升高,其失重曲线向高温区明显偏移且失重程度减弱,CO_2热解所得液体产物的氧化失重比N_2快。(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9年01期)

刘强[7](2019)在《辽河油田稠油油藏水平井找堵水配套工艺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辽河油田稠油水平井采用原产液剖面测试仪存在堵水分段精度低、以及堵水成功率不高等技术难题,开展稠油水平井找堵水配套工艺技术研究,研发了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仪,耐温达到178℃,测试深度达到3 300 m;并研制出水平井堵水配套工具,实现了水平井精确分段,分段精度达到1 m;优化了化学堵剂配方体系,封堵后突破压力达到11 MPa/m。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解决了辽河油田稠油水平井存在的技术难题,改善了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戴名扬,吴玉国,李小玲,崔连来,吴玉良[8](2019)在《应用OP-12复配型乳化剂的辽河稠油乳化降黏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稠油的乳化降黏,在乳化剂质量分数为30%、乳化温度为50℃、水浴时间为1 h、搅拌速度为200 r/min、搅拌时间为5 min、剪切速率为16.9 s-1的条件下,考察了单一乳化剂OP-12和复配型乳化剂对乳状液稳定性和降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型乳化剂的最优复配方式为:OP-12质量分数0.7%,油酸钠质量分数0.8%。最优复配型乳化剂与稠油可形成稳定的乳状液,且黏度可从1 020.9 mPa·s降至72.0mPa·s,降黏率达到92.95%;最优复配型乳化剂与稠油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优于单一乳化剂OP-12与稠油形成的乳状液。(本文来源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苏伟明,邓南男,李新萌,李晗菲,刘少鹏[9](2018)在《稠油油藏多层合采产量劈分方法研究——以辽河油田D 29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稠油油藏多层合采井产量劈分研究很少,目前并没有被广泛认可的产量劈分方法。针对常规地层因数劈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及其适用性对分析结果精度和可信度的影响,以产液剖面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找出影响单层产出量的关键因素,建立了多参数的产量劈分方程以提高劈分结果精度。在辽河油田D 29块稠油油藏多层合采蒸汽吞吐的产量劈分过程中,采用该方法计算出的数据与实际情况符合度较高,表明应用效果较好,可以较好地解决稠油油藏多层合采的产量劈分问题。(本文来源于《录井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郑水平,王志国[10](2018)在《挑战尖端 站上高端》一文中研究指出事有杆泵举升工艺不能完全满足高温稠油开发的生产需求。因地面“装备”复杂烦琐,管杆磨损严重、系统能力差、最大载荷小,抽油机故障率偏高。补8年艰苦攻关,打破国外垄断,成功开发高温潜油电泵无杆泵采油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报》期刊2018-11-16)

辽河稠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传统防砂筛管易堵塞、防砂周期短和防砂段容易套损等问题,开展了全膨胀筛管防砂技术研究。采用可解封的双向卡瓦悬挂器进行整体防砂管柱的锚定,下入可变径液压胀锥对膨胀筛管进行膨胀作业,实现了膨胀筛管的全井段无缩颈膨胀。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膨胀筛管防砂技术完井后内通径大,筛管完全贴紧井壁,消除了筛管与井壁之间的砂环,防砂效果好,应用推广前景广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辽河稠油论文参考文献

[1].朱博.辽河油田稠油污水COD与TOC相关性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赵吉成.辽河油田稠油油藏全膨胀筛管防砂技术研究及其应用[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9

[3].卢洪源.辽河稠油火驱开发地面工艺关键技术[J].天然气与石油.2019

[4].张朋祥.稠油油藏蒸汽驱过程中储集层微观变化——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欢曙上台阶齐40块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5].卢洪源.辽河稠油SAGD开发地面工艺关键技术[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9

[6].何勇,陈建标,户昶昊,郎雪梅,宫宇宁.N_2和CO_2气氛下辽河稠油热解过程及产物性质[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9

[7].刘强.辽河油田稠油油藏水平井找堵水配套工艺技术[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9

[8].戴名扬,吴玉国,李小玲,崔连来,吴玉良.应用OP-12复配型乳化剂的辽河稠油乳化降黏实验研究[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9

[9].苏伟明,邓南男,李新萌,李晗菲,刘少鹏.稠油油藏多层合采产量劈分方法研究——以辽河油田D29块为例[J].录井工程.2018

[10].郑水平,王志国.挑战尖端站上高端[N].中国石油报.2018

论文知识图

辽河稠油样品TG、DTG变化曲线辽河稠油减渣超临界萃取窄馏分...辽河稠油减渣萃取窄馏分的烷基...辽河稠油沥青质热裂解的TG-DTG...300℃热裂解辽河稠油降黏率与加...辽河稠油沥青质热裂解转化率与...

标签:;  ;  ;  ;  ;  ;  ;  

辽河稠油论文_朱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