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生态空间与生态保护红线规划方法——以长江流域为例

流域生态空间与生态保护红线规划方法——以长江流域为例

论文摘要

生态空间是指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为主要目标的地域范围,确定生态空间范围是协调保护与发展、保障生态服务持续供给的基础。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与中国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及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以长江流域为对象,探讨面向流域生态空间规划的方法与管理对策。研究中,选择生态系统服务指标(水源涵养、洪水调蓄、水质净化、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和生态敏感性指标(水土流失、石漠化和土地沙化),基于流域水文路径分析和与其关联的生态系统服务的受益人口,提出一种流域尺度的生态空间规划方法。研究结果显示,长江流域生态空间面积为102.25万km~2,占长江流域总面积的57.42%,森林占52.87%,灌丛占19.51%,草地占18.96%,湿地占4.26%,保护了79.47%的水源涵养功能,86.99%的洪水调蓄功能,78.09%的水质净化功能,80.60%的水土保持功能,以及86.49%的自然栖息地。在生态空间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红线的格局,现阶段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59.25万km~2,占长江流域总面积的33.27%,其中上游占比59.24%,中游和下游分别占比38.05%和2.71%。本文提出的规划方法与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长江流域生态空间规划、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和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还可以为其他流域的生态空间的规划提供参考。

论文目录

  • 1 方法及资料
  •   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估方法
  •     1.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1.1.2 服务功能重要性分级方法
  •   1.2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方法
  •   1.3 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综合及保护效果评价
  •   1.4 数据来源
  • 2 结果
  •   2.1 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及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
  •   2.2 长江流域生态空间及生态保护红线
  •   2.3 生态空间及生态保护红线的保护效果
  • 3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孔令桥,王雅晴,郑华,肖燚,徐卫华,张路,肖洋,欧阳志云

    关键词: 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受益人口

    来源: 生态学报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中国科学院STS项目(KFJ-STS-ZDTP-010)

    分类号: TU984.115;X321

    页码: 835-843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5548K

    下载量: 1697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流域生态空间与生态保护红线规划方法——以长江流域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