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安全管理规则论文_孙墨林,郑中义,闫化然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际安全管理规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管理规则,国际,港口,规则,定性分析,安全管理体系,油轮。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论文文献综述

孙墨林,郑中义,闫化然[1](2014)在《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对海上安全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海上安全基本要素结构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对船旗国审核和港口国监督检查的影响,利用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构建海上事故致因链,定性分析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在减少事故及事故损失方面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海运》期刊2014年08期)

宋纪伟[2](2008)在《浅析港口国监督对《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PARIS MOU近几年港口国监督检查数据,探讨在目前低标准船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如何通过PSC影响船旗国履行ISM规则的力度,进一步有效发挥PSC对船旗国监督检查的补充作用,从而更好地保证海上安全、防止人员伤亡、避免对海洋环境的危害。(本文来源于《世界海运》期刊2008年04期)

连俊鸿[3](2008)在《关于《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第12章的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实施以来,争议较多,特别是第12章的理解问题,更是众说纷纭。文中根据《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应用指南》的解释,就《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第12章的确切含义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事》期刊2008年03期)

孙海亭,吴兆麟[4](2007)在《《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发展与实施(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研究背景和前人的研究情况,介绍《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原理、功能和实施程序及该规则的起源、产生和发展过程.着重阐述公约实施的几个关键时期、符合与适当的区别、《规则》实施过程中船旗国与港口国角色及关系、《规则》与其他国际海事组织文件的关系等.解释了国际海事组织已通过但未实施的修正以及可能的修正趋势.(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S2期)

连俊鸿[5](2007)在《解析《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第12章》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被认为是西方思维和管理理念的产物。由于ISM以"概括性语言写成"(见ISM前言),加上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和航运管理习惯的不同,导致ISM在国内实施以来,争议不断,对一些条文的理解差别很大。(本文来源于《中国船检》期刊2007年09期)

朱清明[6](2007)在《基于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安全管理观念和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ISM规则所创导的船舶安全管理观念的基本出发点和安全管理方法中的主要依据和具体方法,认为提高对ISM规则的理解和认识,可促进船舶安全和防污染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来源于《船海工程》期刊2007年03期)

胡家宝,张迪,谢艳平,谢承望,余艳丽[7](2006)在《基于《ISM规则》的国际航运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分析了在异构计算机网络中设计《ISM规则》管理信息系统遇到的问题.重点论述了在异构网络平台上《ISM规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与技术路线,通信软件的设计,给出了基于《ISM规则》的国际航运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06年01期)

[8](2002)在《国际安全管理规则7月生效》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海事机构为了航海安全,防止海难事件发生和生命损失,于1994年曾制定了海洋人命安全协定,依据这一协定,后来又制定了具有强制执行性质的补充法规——国际(航运)安全管理规则,于1998年7月开始实行,当时主要限定的对象船种为客轮、油轮、干散货船和500吨以上的高速船只。今年7月份开始,这项法规所涉及安全管理的船种进一步扩大:新增加了500吨级以上的一切海上可移动的海洋构造物和一般货物运输船,即包括一切商船。 7月份生效执行的安全管理规则,重点是以船员为对象,将生命安全作为首项任务。因此海运公司在此(本文来源于《水路运输文摘》期刊2002年05期)

张秋荣[9](2001)在《论《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对海上保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航运业是世界上高风险行业之一。在船舶的日常操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这种风险不仅来自海洋及外界环境,而且还来自于人。恶劣的天气和海况、搁浅、碰撞和火灾等,将导致人员的损失、人身伤害、财产的损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同时,海运欺诈和(本文来源于《水运管理》期刊2001年12期)

彭晓华[10](2001)在《关于渔业船舶实施《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80年代以来,国际上与海上安全和防止污染相关的船舶和船员技术标准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全世界船舶海难事故不断发生,重特大事故呈上升趋势。统计资料表明,所有的海难事故中约80%与人为因素有关。这一严峻现实引起了世界各国对海事(包括渔业捕捞)形势发展的高度关注(本文来源于《中国渔业经济》期刊2001年06期)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PARIS MOU近几年港口国监督检查数据,探讨在目前低标准船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如何通过PSC影响船旗国履行ISM规则的力度,进一步有效发挥PSC对船旗国监督检查的补充作用,从而更好地保证海上安全、防止人员伤亡、避免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论文参考文献

[1].孙墨林,郑中义,闫化然.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对海上安全影响分析[J].世界海运.2014

[2].宋纪伟.浅析港口国监督对《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影响[J].世界海运.2008

[3].连俊鸿.关于《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第12章的理解[J].中国海事.2008

[4].孙海亭,吴兆麟.《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发展与实施(英文)[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

[5].连俊鸿.解析《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第12章[J].中国船检.2007

[6].朱清明.基于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安全管理观念和方法[J].船海工程.2007

[7].胡家宝,张迪,谢艳平,谢承望,余艳丽.基于《ISM规则》的国际航运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

[8]..国际安全管理规则7月生效[J].水路运输文摘.2002

[9].张秋荣.论《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对海上保险的影响[J].水运管理.2001

[10].彭晓华.关于渔业船舶实施《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2001

论文知识图

武汉海事局稳步推进船舶安全检查工作国际海运安全管理新途径IM O的海上安全控制途径规范性文件-图9-1 《天津海事局海事规范性...4 LNG 罐式集装箱LNG罐式集装箱

标签:;  ;  ;  ;  ;  ;  ;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论文_孙墨林,郑中义,闫化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