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记忆提取论文_原昊

导读:本文包含了长时记忆提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记忆,自动性,控制性,范式,前叶,情景,再认。

长时记忆提取论文文献综述

原昊[1](2018)在《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机制研究:以色块为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采用斯滕伯格的探测法研究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机制,实验材料选取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灰棕9种颜色的色块,以西南民族大学的12名大一学生为被试。结果发现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机制为系列全扫描,这与斯滕伯格的研究结论一致。(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8年17期)

陈睿,程松涛,杨景,陶云[2](2015)在《文章微观标记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共选取66名本科生,采用修正的阅读广度实验范式,探讨微观标记类型、位置及识记数量对被试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影响。实验1发现:标记类型和位置主效应在正确率上均显着。实验2发现:(1)基于被试:正确率上,标记类型和识记数量主效应均显着;反应时上,仅标记类型和识记数量主效应显着;(2)基于项目:标记类型、识记数量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均显着;当要求识记词的数量≥7个时,标记类型差异显着。(本文来源于《心理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杨友元[3](2015)在《批判性思维与长时记忆信息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批判性思维对于学生培养各方面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在纷繁复杂的学科知识面前如何有效地甄别知识、汲取知识、内化知识,提升认知能力。该文基于对批判性思维的探讨研究得出批判性思维对于促进长时记忆,有效地内化知识具有重要影响。文末对于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策略上提出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5年09期)

周书妍[4](2014)在《学习障碍儿童符号短时记忆提取及心理旋转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考察学习障碍儿童短时记忆提取过程中即时加工水平的特征;(2)了解学习障碍儿童心理旋转及视空间认知水平的状况;(3)探究阅读障碍和数学障碍儿童即时加工的认知机制。方法:(1)采用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TR)、瑞文智力测验、儿童学习能力障碍筛选表等,结合学生成绩和教师评定,从小学四、五、六年级共827名学生中筛选出42名阅读障碍儿童和42名数学障碍儿童组成实验组,另选43名正常儿童组成对照组。(2)实验一采用Sternberg的短时记忆提取实验范式,以阿拉伯数字、汉语数字、汉字和图形为实验材料,从肯定回答(条件1)和否定回答(条件2)两方面,对个体的反应时和正确再认次数进行统计。实验二采用Shepard等人的表象心理旋转实验范式,以阿拉伯数字、汉语数字、汉字、字符为实验材料,从正像结果(条件1)和镜像结果(条件2)两方面,对个体的反应时和正确判断次数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实验一(短时记忆提取)中,学习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在反应时上差异显着(条件1:F(2.120)=3.924,p=0.022, n2=0.060;条件2:F(2,120,=3.048, p=0.050, n2=0.048)。在正确性上,肯定回答条件(条件1)下学习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的差异边缘显着(F(2,120)=2.727,P=0.069,η2=0.043);不论是条件1还是条件2(否定回答)下,两类障碍亚型之间的反应时和正确性均差异不显着。(2)实验二(表象心理旋转)中,学习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在反应时上差异明显(正像:F(2,120)=3.844,p=0.024,η2=0.059;镜像:F(2,120)=2.964,p=0.055,η2=0.046),其中,阅读障碍儿童反应时较正常儿童和数学障碍儿童明显偏大;反应正确性上,学习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差异显着(正像:F(2,120)=5.700,p=0.004,η2=0.0085;镜像:F(2,120)=4.022,p=0.020,η2=0.0062),其中,数学障碍儿童正确性明显低于正常儿童,也低于阅读障碍儿童。结论:(1)不论是短时记忆提取还是心理旋转活动,学习障碍儿童的反应效率均不及正常儿童,反映出这些障碍个体的认知加工水平存在明显问题;(2)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缺陷主要表现为信息加工的速度不佳,而加工的准确性偏低则是数学障碍儿童的主要问题;(3)阅读障碍和数学障碍儿童之间的视认知活动有着各自不同的加工缺陷。(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1)

吴永明,柏林,张增强,郑金龙,韩立新[5](2011)在《正常人长时数字记忆信息提取的神经基础的功能磁共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研究正常人进行长时数字记忆信息提取的神经基础。选取22名右利手志愿者进行长时数字记忆任务实验,采用组块设计,记忆任务与对照任务交替进行,同时利用Siemens 1.5T超导型磁共振仪进行fMRI成像,采用SPM99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脑功能区定位在Talairach坐标中显示。结果显示被试者在进行长时数字记忆提取任务时,激活最显着的皮层是左侧额中回(Brodmann分区9区,BA9区),另外左额叶内侧回、左额下回、右额下回、扣带回、左顶下小叶、左顶上小叶、右顶上小叶、右颞中回、左枕舌回、左枕中回、右中脑、小脑、右尾状核尾部等结构也有激活,各大脑皮层的激活均呈现明显的左侧半球优势。根据上述结果推论,长时数字记忆由以左侧大脑半球为优势的各脑区共同参与完成,其中左侧额叶外侧面可能是信息提取的重要结构,而其它脑叶及其之间的广泛联系可能在数字信息的加工、处理和存储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生理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张玉刚,薛红军,李云锋[6](2011)在《材料熟悉程度对长时记忆提取过程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长时记忆提取过程的自动性和控制性成分展开了研究,通过设置"分散注意"实验条件进行记忆提取实验,以飞机"警告信息-所属系统"范式为研究材料,获得不同材料熟悉程度与记忆提取的自动性和控制性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被试实验次数的增加以及对材料越来越熟悉,提取时间逐步减少,分散注意对记忆提取的影响逐步减弱直至消失,记忆提取表现为控制性向自动性逐步过渡。(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ICIA 2011 V3)》期刊2011-06-18)

张玉刚,薛红军,李云锋[7](2010)在《材料熟悉程度对长时记忆提取过程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长时记忆提取过程的自动性和控制性成分展开了研究,通过设置"分散注意"实验条件进行记忆提取实验,以飞机"警告信息-所属系统"范式为研究材料,获得不同材料熟悉程度与记忆提取的自动性和控制性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被试实验次数的增加以及对材料越来越熟悉,提取时间逐步减少,分散注意对记忆提取的影响逐步减弱直至消失,记忆提取表现为控制性向自动性逐步过渡。(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0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Volume 8)》期刊2010-12-04)

梁乐瑶,邢强[8](2009)在《Fan效应——长时记忆提取研究的新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Anderson在长时记忆提取过程的研究中首次提出Fan效应这一概念,并以此作为探究不同干扰程度下记忆效果的工具。对于Fan效应的解释主要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学说:以Anderson为代表的ACT-R理论和以Radvansky为代表的情景模型理论。为了更好地展开有关Fan效应的研究,促进其在国内记忆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对Fan效应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详细介绍。(本文来源于《教育与教学研究》期刊2009年06期)

李长军[9](2009)在《长时记忆形成的全息特性及空间信息的提取和保持》一文中研究指出脑是一种开放的复杂系统。脑的复杂结构决定其各种功能。对大脑的研究从不同水平进行,包括定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关系,剖析神经网络及神经回路,以及探索神经元突触间神经信息的通信。研究的趋势把基本的神经活动推向细胞和分子水平,同时强调从网络观点研究神经系统的功能,目标是揭示大脑各种功能的机制。学习记忆的研究作为脑科学的重要分支,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以往的研究表明海马对记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海马负责陈述性长时记忆的形成及空间记忆的加工过程。本文分别对这两种海马依赖型记忆进行了研究。陈述性记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人们通常说的记住某件事,就是指陈述性记忆由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化。本文应用全息术分析了最近对海马记忆功能的实验结果,重点研究了海马的结构以及其中各部在记忆过程的激活模式。把海马及其相连脑区参与下的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化过程与全息成像过程进行了类比。探讨了海马及其相连脑区的神经组织在完成长时记忆过程中的特性,并讨论了大脑进行全息记忆的可能性,得到了理论与实验的广泛支持。空间记忆是指记忆中负责记录环境信息和空间方位的部分。作为研究记忆功能的主要手段得到了广泛关注。空间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也一直是神经科学和脑科学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海马位置神经元对空间信息的群体动态表征成为人们探索大脑对记忆内容的编码,存储及提取的一个重要工具。本文通过空间记忆任务的行为学实验研究了大脑对空间记忆的加工。91名正常的志愿者(79名男性,12名女性)参加了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空间信息进入工作记忆之后,在之后的任务判断中不需要重新提取,但需要保持。随着任务的进行,空间记忆不断衰退,导致后来的任务难度逐渐变大,表现为正确率的下降,反应时的延长,上述结果说明空间记忆的处理具有先提取后保持的特性。(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9-05-26)

刘荣[10](2007)在《工作记忆加工对情景长时记忆提取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Baddeley和Hitch提出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模型由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模版、语音环等成分构成,中枢执行系统具有核心控制作用,它保证大脑将注意集中在相关信息及加工过程上,而对无关信息进行抑制,负责在复杂任务中的各个不同过程间进行转换,对工作记忆中的内容进行监控等。Baddeley和Hitch提出的上述工作记忆多成分模型得到了大量来自神经心理学研究结果的支持。但是有关工作记忆和情景长时记忆的关系则没有得到详细研究。近期fMRI研究显示,工作记忆任务和情景长时记忆任务激活了类似的脑区,某些研究者认为这种神经机制上的近乎重合可能反映了参与情景长时记忆任务的工作记忆的作用。通常有两种研究角度试图验证上述设想,一种是将工作记忆保持作为单一的整体加工过程,另一种是将工作记忆保持分为早期与晚期加工两个阶段。但是,目前为止,有关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之间功能联系的研究尚处于探讨阶段,工作记忆在情景长时记忆形成中的具体作用还在不断争论中。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理论观点,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在工作记忆加工---情景长时记忆提取任务范式下,使用字词和图片材料,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工作记忆加工对情景长时记忆提取的作用;在将工作记忆保持作为整体加工单元的同时,还对工作记忆保持的早期加工和晚期加工进行干扰,从而探讨在无干扰、早期干扰、晚期干扰条件下工作记忆加工对情景长时记忆提取的作用,并在此主题下考察材料的特异性。实验一的目的是,在无干扰条件下,将工作记忆保持看作整体的单一加工过程,探讨工作记忆加工对情景长时记忆提取的作用。主要实验结果是,第一,无论字词还是图片,均显示出工作记忆加工效应,长时记忆来源提取成功的工作记忆加工ERPs波形更正于长时记忆来源提取失败的工作记忆加工ERPs波形;且上述工作记忆加工效应具有材料特异性,字词材料在1 50ms开始具有显着差异,图片则延迟至200ms后,直至分析时称结束。地形图显示,字词的工作记忆加工效应集中在400-500ms的中央区激活,图片的工作记忆加工效应则集中在300-400ms的额区激活。第二,工作记忆加工阶段表现出的新旧效应具有材料特异性。字词的新旧效应集中体现在顶区,而图片的新旧效应集中表现在额区。无论是字词还是图片,记住新旧效应的脑区激活程度更强于熟悉新旧效应,且在时间进程上前者提前。实验二的目的是,在工作记忆保持过程中进行早期加工的干扰,探讨工作记忆保持的早期加工对情景长时记忆提取的作用,同时观察是否具有材料特异性。结果显示,第一,对字词和图片,都出现干扰效应,即在各个分析时段均没有发现长时记忆来源提取成功和提取失败的工作记忆加工的显着差异。第二,工作记忆加工阶段的新旧效应具有材料特异性。地形图显示,字词的新旧效应集中在顶区激活,图片的新旧效应集中在额区激活,且两种材料上,记住新旧效应均比熟悉新旧效应在脑区激活的程度更深。与无干扰条件(实验一)相比,顶区新旧效应在早期干扰条件下有显着减弱。实验叁的目的是,在工作记忆保持过程中进行晚期加工的干扰,考察工作记忆晚期加工是否是自动化的过程,对情景长时记忆提取没有显着的影响。主要发现是:第一,无论字词还是图片,均有工作记忆加工效应,即长时记忆来源提取成功的工作记忆加工ERPs波形更正。第二,工作记忆加工阶段的新旧效应表现出材料特异性。地形图显示,字词的记住和熟悉新旧效应主要表现在顶区,字词的记住新旧效应的脑区激活更深,更广泛;图片的记住和熟悉新旧效应均集中在额区激活,记住新旧效应的脑区激活程度更强。总结叁个实验,得到如下结论:1.工作记忆加工对情景长时记忆提取具有重要作用,且对字词和图片均如此,即在工作记忆加工对情景长时记忆提取的作用上具有材料非特异性。2.工作记忆加工效应具有材料特异性,图片集中在额区激活,而字词的激活脑区更广泛,主要在中央区。3.相比晚期加工,工作记忆的早期加工对情景长时记忆提取具有更大影响,对字词和图片均如此,说明工作记忆早期加工对情景长时记忆的影响具有材料非特异性。晚期干扰虽然也产生了影响,但是没有早期干扰作用强烈。4.工作记忆加工阶段的新旧效应具有材料特异性,字词的记住和熟悉新旧效应集中体现在顶区,而图片的记住和熟悉新旧效应集中体现在额区,且记住新旧效应受干扰的影响较大。5.叁个实验均显示,工作记忆加工阶段的“记住”和“熟悉”激活脑区类似,仅在激活程度上有所区分,支持了“记住”和“熟悉”可能只是存在量的区别的理论观点。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从时间进程上探讨了工作记忆加工在情景长时记忆提取中的作用,并同时探讨了材料特性。2.利用新的实验范式,明确了长时记忆来源提取成功和长时记忆来源提取失败的项目,在工作记忆加工阶段的神经机制特点,从新的角度验证了“记住”和“熟悉”的相关理论。3.首次利用ERPs技术探讨了工作记忆保持的“早期”加工和“晚期”加工对情景长时记忆提取的作用,验证了工作记忆“早期”加工对情景长时记忆提取的作用更大。4.首次利用不同于传统新旧效应的研究范式,探讨了工作记忆加工阶段的新旧效应,发现字词和图片的新旧效应在激活脑区存在差别。(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9)

长时记忆提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共选取66名本科生,采用修正的阅读广度实验范式,探讨微观标记类型、位置及识记数量对被试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影响。实验1发现:标记类型和位置主效应在正确率上均显着。实验2发现:(1)基于被试:正确率上,标记类型和识记数量主效应均显着;反应时上,仅标记类型和识记数量主效应显着;(2)基于项目:标记类型、识记数量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均显着;当要求识记词的数量≥7个时,标记类型差异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时记忆提取论文参考文献

[1].原昊.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机制研究:以色块为材料[J].山西青年.2018

[2].陈睿,程松涛,杨景,陶云.文章微观标记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影响[J].心理研究.2015

[3].杨友元.批判性思维与长时记忆信息提取[J].海外英语.2015

[4].周书妍.学习障碍儿童符号短时记忆提取及心理旋转特征[D].湖南师范大学.2014

[5].吴永明,柏林,张增强,郑金龙,韩立新.正常人长时数字记忆信息提取的神经基础的功能磁共振研究[J].生理学报.2011

[6].张玉刚,薛红军,李云锋.材料熟悉程度对长时记忆提取过程影响研究[C].Proceedingsof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telligentComputationandIndustrialApplication(ICIA2011V3).2011

[7].张玉刚,薛红军,李云锋.材料熟悉程度对长时记忆提取过程影响研究[C].Proceedingsof2010The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ationalIntelligenceandIndustrialApplication(Volume8).2010

[8].梁乐瑶,邢强.Fan效应——长时记忆提取研究的新趋势[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

[9].李长军.长时记忆形成的全息特性及空间信息的提取和保持[D].大连理工大学.2009

[10].刘荣.工作记忆加工对情景长时记忆提取的作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7

论文知识图

所示,图片的记住新旧效应,即比较长...晚期干扰下长时记忆来源提取失败的字...早期干扰下字词的记住新旧效应(左:长...一3发散思维及其练习抽象图标在工作记忆中的双重编码加工...安全检查认知模型

标签:;  ;  ;  ;  ;  ;  ;  

长时记忆提取论文_原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