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显性知识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高校图书馆显性知识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孙晓侠长春师范学院130000

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宝库,在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知识生态环境下,只有致力于将其组织的知识信息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竞争力和新价值的知识管理策略,才能提高图书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创新信息化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大力推动高校图书馆知识产业向前发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显性知识管理知识创新

1.高校图书馆显性知识管理研究概述

自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提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分类以来,人们对显性知识的研究就逐步开展起来,在cnki的概念知识元库中,可以查到相关的词条53条,根据人们对显性知识的理解,可以对显性知识总结出如下特点:第一,显性知识具有可描述性,绝大多数的显性知识都是可以看得见的知识,它可以被规范化、系统化的表述出来,是一种可以经过文档处理的被概念化、文字化的知识;第二,显性知识是易于存储、传递和沟通,可以被人们分享和使用的信息。

根据cnki的统计分析,从1994年到2007年的数据分析与显性知识相关的文献的年变化趋势如下:

图3—1显性知识相关的文献总量年度变化规律图[2]

引自:http://define.cnki.net

从该图中,我们可以看到2004年到2006年是显性知识研究的一个高峰期,人们也是从21世纪开始对知识的分类开始关注。在cnki所统计的出版显性知识相关文献的期刊中,有一半的期刊是图书馆学的核心期刊,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图书馆领域对显性知识管理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

高校图书馆作为对知识、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存储、传播和利用的机构,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库,更肩负着提升整个国民素质、科技发展的重任,是社会知识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部分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显性知识管理是高校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显性知识管理的有效研究、开发与应用,也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校图书馆显性知识管理运行机制研究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础,就是对显性知识的管理,只有对显性知识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才能开展一系列的创新服务和增值服务。因此设计一套好的显性知识管理运行机制,有利于知识创新、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

1)高校图书馆显性知识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系统给予协调和支持。2)高校图书馆进行显性知识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力和市场竞争力。3)高校图书馆显性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加强组织整体的学习能里以及馆员自身的学习能力。4)高校图书馆显性知识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5)实现知识共享,推动高校图书馆显性知识管理的动力。提高知识共享能力,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将显性知识编码化,不仅有利于传播,还能通过共享,节约馆藏建设的成本,更有利于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

以上五种运行机制,是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的。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显性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将图书馆大量的资源系统化、规范化,为馆员和用户提供了一个知识共享的环境,提高了他们利用图书馆的效率和科研创新的能力,并改善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充分利用了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能够使拥有各种专长的人学有所用,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3.高校图书馆显性知识管理开展模式

高校图书馆显性知识管理实施的过程,将决定整个图书馆如何选择知识管理过程的形式和方法。显性知识管理实施的过程中,有多项影响因素确定其管理的质量,主要是:整体的组织文化、馆员素养、专业水平和用户吸收信息的能力等。在这个模式中,如何利用知识资源、怎样进行行政管理、以及实施信息技术服务等,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

收集知识。在收集知识的过程中取决于很多因素。收集知识的进程始于搜寻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准备。搜索时必须利用原始资料。在收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购买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然后再从这些采集来的数据、信息和知识中进行筛选,并进把这些知识进行集中存储。搜集、采集、抽样和过滤数据信息和知识,可以利用电子邮件、传真、互联网和其他的一切交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可以将文献资源进行信息编码和存储外,还可以将在收集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如何决策、视频系统等进行编目和知识储存,这些可以作为未来知识重复利用的基础。

组织和编排知识。高校图书馆显性知识管理需要一个存储结构合理,更新和使用方便的管理规则和方法。即便在最原始的知识存放的图书馆,也可以为用户提供知识来源,这就需要使知识系统化,创立目录、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利用知识的原则。组织和编排知识,取决于现有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现有的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数据库资源、计算机技术等。这个系统,应该是根据用户的需求,逐步完善,适应人们的检索和利用的习惯。

支持和完善显性知识管理体系。解决支持和完善显性知识管理系统最重要的任务是,对显性知识外化的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建立可行的评价制度。在这一阶段,显性知识管理必须周期的记录并解决外化过程中出现的相关的问题,逐步加入新的知识,去除或修改过时的知识,协调有关问题,扩大显性知识管理成果。这个过程,也有赖于图书馆员主动或被动的收集存放知识,要完善这个体系,需要馆员与用户进行密切的交流,将用户的使用信息及时反馈,逐步健全显性知识管理体系。

知识分配。这个过程就是知识传播的过程,高校图书馆显性知识管理主要是将现有的知识资源,进行数字化,进行归纳、分类,使用户能够更清晰的寻找所需要的资源。因此这些数字资源存在着潜在的用户,他所针对的不仅仅是高校的师生,也有可能通过互联网等,将存储的知识转让给其他用户,扩大知识分配的范围,更大程度的实现资源共享。

利用知识。将收集加工的知识用于知识创新,几乎是所有知识管理模式都在以不同的形式运用知识。高校图书馆显性知识管理的目的也在于满足用户利用知识的要求,使用户最大程度的提高使用知识的质量和效率。这个过程是以知识为对象,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具体的知识。该过程关注的焦点是确保用户有效的获取知识及为其工作所运用。

生产知识。知识生产的过程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它包括:分析和过滤以前的知识,调整旧的知识,创造新的知识三个过程。利用现有的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先决条件。知识创新要利用符合知识检索要求的数据库系统,通过各种实验,进行知识再造重组。这个过程依赖于显性知识管理的效率以及馆员的个人素养。

参考文献

【1】柯平.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12

【2】http://define.cnki.net,2009-3-10.

【3】ТузовскийА.Ф.,ЧириковС.В.,ЯмпольскийВ.З.Системыуправлениязнаниями(методыитехнологии).–Томск:Изд-воНТЛ,2005.–260c.

标签:;  ;  ;  

高校图书馆显性知识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