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图论文_袁园,卢鹏羽,刘杰,罗伟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准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磁,基准,算法,重力,重力场,张量,图像。

基准图论文文献综述

袁园,卢鹏羽,刘杰,罗伟东[1](2019)在《重力和重力梯度基准图构建的多参量联合网格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重力及重力梯度基准图是决定潜艇水下辅助导航定位精度的关键因素。我国海洋重力测量目前的主要比例尺为1:1000000,在局部区域可达1:500000,测线间隔分布相对稀疏。传统的网格化插值技术在远离测点位置时容易产生虚假异常,或异常特征发生偏移。构建了全张量重力梯度数据的6个梯度分量的联合网格化方法,利用各个梯度分量与引力位在波数域中的关系重构了引力位,实现了重力和重力梯度数据的再计算,从而实现了网格处理。通过模型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在插值异常分辨率和位置准确性上具有优势。(本文来源于《导航与控制》期刊2019年03期)

李晨霖,王仕成,张金生,李婷[2](2018)在《基于改进的kriging插值方法构建地磁基准图》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地磁匹配研究中匹配精度问题,针对其关键地磁基准图的构建进行研究。利用一种基于PSO-GA算法的Kriging插值法构建地磁基准图,采用纵向结合法结合PSO算法和GA算法,通过PSO算法对变异函数参数进行优化,迭代一定次数后,对粒子进行择优处理,取较优结果作为产生下一代的染色体,通过遗传算法进行迭代,PSO算法和GA算法交替进行,直至达到规定精度或达到最大迭代代数。对实际测得的区域地磁数据进行插值处理,结果表明采用基于PSO-GA算法的Kriging插值法构建地磁基准图得出的数据更优,上述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仅使用一种优化算法改进的局限,得到更好的优化性能及全局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8年12期)

管斌,孙中苗,刘晓刚,肖云[3](2017)在《用于惯导系统补偿的扰动重力基准图精度需求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未来超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的应用背景,初步研究了用于系统补偿的扰动重力基准图精度需求。首先给出了零加速度情况下扰动重力水平分量对惯导系统位置误差影响的解析计算式,基于该计算式,仿真计算了1′×1′分辨率扰动重力基准图在不同精度条件时惯导系统在补偿后的位置误差,结果表明,当基准图的误差在1 mGal之内时,所得补偿后惯导系统受扰动重力引起的位置误差绝对值基本上控制在100 m之内。(本文来源于《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十叁)——军民融合与地球物理》期刊2017-10-23)

于广涛[4](2016)在《地磁室内定位基准图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迅速,在未来,我国城市人口将越来越多。当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发展迅速阶段,一些地区出现“城市病”问题。为解决我国城市发展遇到的难题,并从根本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发展智慧城市成为当今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重任。智慧城市的发展必然要考虑空间位置信息,在室外,因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出现,室外空间定位技术得以发展,其方便、准确、高效等特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GPS定位技术也存在其局限性,在城市范围内,由于受到多路径效应及GPS信号屏蔽的影响,室内空间信息获取较很少,不能将室内和室外的空间信息完美融合,阻碍了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在室内环境下,急需一种高效、准确、便捷的导航定位技术来获取室内空间位置信息。因此,很多专家学者投身于室内定位及导航的研究当中。本文首先研究室内磁场的特性,通过大量实验及相关知识着重分析室内地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室内空间地磁干扰要素对室内地磁基准图生成存在的影响。在实验中本人发现磁场随时间的推移变化不明显,可作为指纹识别基础数据进行室内定位;同时发现空间位置不同的磁场在方向和量级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室内干扰要素分静态干扰要素及动态干扰要素,实验表明铁磁性材料及电子设备对磁场影响很大,同时,因静态干扰要素周围的磁场明显异于外围磁场,故可将静态干扰要素作为地磁室内定位的标识;同样,动态干扰要素对地磁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且因它的可移动性,对室内地磁基准图生成起到不利的影响,故在地磁基准图数据采集过程中,应该尽量躲避动态干扰要素。本文首先通过一系列的地磁实验证明地磁场信息作为室内定位依据的可行性。其次,通过不同的室内场景来分析室内地磁干扰要素,得出地磁场与干扰要素之间的关系。为实现数据采集的高效、准确、便捷性,本文利用多个HMC5983磁传感器放置在移动平台上大量采集室内地磁基准图,本文研究并设计出室内地磁基准图数据采集移动平台,该移动平台搭载诸多传感器,如惯性导航传感器、车轮编码器、磁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及蓝牙传感器等,实现数据采集,无线传输等功能;利用特定的数据格式进行数据采集,通过串口调试工具对惯性导航传感器和车轮编码器数据进行航迹推算,得出移动平台的室内空间位置;将二维平面坐标及与其对应的叁维地磁数据按照固定格式保存,利用克里金法对该地磁图数据进行插值,生成所需间隔大小的栅格地磁图,将该地磁基准图保存在数据库中。(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6-06-01)

汤自新,黄自力,王雪梅,黄明晶,蒲建波[5](2016)在《基于Moran信息的基准图选取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Moran信息的基准图选取算法,可解决传统基准图选取算法的异源图像匹配效果不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Moran信息用于基准图选取时得到的基准图唯一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将Moran信息与空间子区一致性匹配算法相结合的基准图选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选取出结构特征丰富、唯一性好的基准图。(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6年05期)

付阁,杨小冈,刘云峰,唐小佩,赵爱罡[6](2016)在《多飞行器协同条件下基准图适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飞行器协同末制导条件下单一基准图的适应性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基准图适应性分析方法。建立了多飞行器协同末制导模型,重点研究了飞行末段飞行器探测夹角与初始位置的模型关系;针对探测夹角模型,结合实际参数进行算例分析,并提出一种基准图的适应性分析方法;模拟探测夹角对实时图施加几何畸变,采用归一化积相关算法进行大量匹配仿真实验,对提出的基准图适应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有效的验证,为多飞行器实时图校正、基准图改造以及匹配算法适应性增强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电光与控制》期刊2016年09期)

任强强,王跃钢,文超斌,腾红磊,黄武星[7](2016)在《局部连续场下重力基准图插值优选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重力基准图制备中插值算法多、算法选择费时费力的实际,重点研究在局部重力场下插值算法的快速优选问题。结合长期制图的统计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值,并定义了算法优选量化系数——优选度,实现对不同插值算法的快速初步遴选。结果表明,该算法切实提高了特定条件下重力基准图插值算法的选取速度。(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6年03期)

杨朝辉[8](2015)在《SAR景象匹配中边缘特征基准图的制备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SAR景象匹配基准图制备适应性差及自动化程度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特征的基准图制备方法。首先,组合多种SAR边缘检测算法进行边缘检测;其次,通过对边缘检测点的密度统计分析,得到不同级别的边缘等级图;再次,通过匈牙利法求解边缘点对一一映射的最优指派问题,计算出不同级别的边缘等级图与边缘检测结果图集之间的相似测度值;最后,根据最小相似测度值得到最佳边缘检测级别,并将其对应的边缘检测结果作为边缘特征基准图。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场景目标适应性,自动化程度高,能有效地提高景象匹配的匹配概率与匹配精度。(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赵玉新,邢文[9](2015)在《基于多重分形克里金的逐步插值校正法构建局部地磁基准图》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地磁导航技术对高精度地磁基准图的需求,对局部地磁基准图构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克里金插值法具有低通滤波性的缺陷及多重分形克里金法对稀疏实测的地磁异常场数据进行插值时分形特征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重分形克里金的逐步插值校正法,该方法从增加采样点密度的角度出发,考虑了边界效应问题,利用克里金法将稀疏数据插值为过渡分辨率,再用多重分形克里金法进行奇异性校正。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的构图精度具有明显优势,适用于构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局部地磁基准图。(本文来源于《应用科技》期刊2015年06期)

赵玉新,常帅,李旺[10](2014)在《基于二维经验模态分解的地磁基准图制备边界补偿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采用矩谐分析方法构建地磁基准图的边界震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维经验模态分解的区域地磁异常数据边界补偿方法.采用二维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区域地磁异常数据进行多尺度分解,对分解所得小尺度本征模态函数分量,利用总体Hilbert变换法进行瞬时频率和瞬时幅值特征提取,通过自采样和特征匹配进行边界补偿;将大尺度分量之和作为趋势项,利用叁角函数方法建立模型并计算边界之外的大尺度磁异常值.实验证明,相比当前已有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对区域地磁异常数据进行矩谐分析的边界震荡问题,稳定提高构建地磁基准图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基准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决地磁匹配研究中匹配精度问题,针对其关键地磁基准图的构建进行研究。利用一种基于PSO-GA算法的Kriging插值法构建地磁基准图,采用纵向结合法结合PSO算法和GA算法,通过PSO算法对变异函数参数进行优化,迭代一定次数后,对粒子进行择优处理,取较优结果作为产生下一代的染色体,通过遗传算法进行迭代,PSO算法和GA算法交替进行,直至达到规定精度或达到最大迭代代数。对实际测得的区域地磁数据进行插值处理,结果表明采用基于PSO-GA算法的Kriging插值法构建地磁基准图得出的数据更优,上述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仅使用一种优化算法改进的局限,得到更好的优化性能及全局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准图论文参考文献

[1].袁园,卢鹏羽,刘杰,罗伟东.重力和重力梯度基准图构建的多参量联合网格化[J].导航与控制.2019

[2].李晨霖,王仕成,张金生,李婷.基于改进的kriging插值方法构建地磁基准图[J].计算机仿真.2018

[3].管斌,孙中苗,刘晓刚,肖云.用于惯导系统补偿的扰动重力基准图精度需求仿真[C].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十叁)——军民融合与地球物理.2017

[4].于广涛.地磁室内定位基准图数据采集系统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6

[5].汤自新,黄自力,王雪梅,黄明晶,蒲建波.基于Moran信息的基准图选取算法[J].激光与红外.2016

[6].付阁,杨小冈,刘云峰,唐小佩,赵爱罡.多飞行器协同条件下基准图适应性研究[J].电光与控制.2016

[7].任强强,王跃钢,文超斌,腾红磊,黄武星.局部连续场下重力基准图插值优选算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6

[8].杨朝辉.SAR景象匹配中边缘特征基准图的制备方法[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9].赵玉新,邢文.基于多重分形克里金的逐步插值校正法构建局部地磁基准图[J].应用科技.2015

[10].赵玉新,常帅,李旺.基于二维经验模态分解的地磁基准图制备边界补偿方法[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

论文知识图

运算放大器的交流仿真图4-3 PMU 的功能框图转换电路设计图时段速度场矢量图(重心基准)时段速度场矢量图(重心基准)时段速度场矢量图

标签:;  ;  ;  ;  ;  ;  ;  

基准图论文_袁园,卢鹏羽,刘杰,罗伟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