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类康复专业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教育模式的探讨

高职类康复专业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教育模式的探讨

甘灏云江璇李新玥

(广东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526020)

【摘要】根据目前中医传统康复人才不足,治疗手段单一的现状及养生保健的市场需求,我校以高层次、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教学方法、考核评价、课外实训及校外实践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康复人才。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中国传统康复技术;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375-02

康复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康复医学与临床紧密相连,更为强调改善患者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在以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康复医学又是一门多专业的综合性学科,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康复治疗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内容包括传统的针灸、推拿,及各种传统运动康复疗法及中药、刮痧、拔罐、足疗等其他传统康复治疗保健方法,以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的,在临床实践上取得良好的效果,体现出独特的优势[1]。目前,中医康复存在人才缺少,知识面窄,对现代康复理念接受不足,治疗手段较为单一的弊端[2]。因此,在教学上我们必然要重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以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为出发,进行课程模式改革提高我院学生该专业的的能力培养。

1.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

在新形势下,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养生保健中针灸、推拿、沐足、艾灸等中医特色服务占到80%,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具有针推推拿技术的康复高职高专毕业生在该行业体现出不可比拟的优势。

教学改革的原则和方向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确立的。经过各种调研和借鉴,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定位在——“培养复合型的社区康复人才,即懂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等方法,对社区常见伤、病、残进行康复治疗”(《和谐社区复合型康复人才的需求与培养》)[3]。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岗位涉及城镇、社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机构、疗养院及各类保健机构。这样“一专多能型康复治疗师”定位决定了我们在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编写、师资力量等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方向。

2.教学改革

我们围绕教育目标及行业需要,针对康复技术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正确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具体内容包括课堂教学、教学方法、考核评价、课外实训及校外实践。

2.1课堂教学

针对高职学制三年,学生在校时间短的特点,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整合,将《推拿学》、《针灸学》、《经络腧穴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等科目围绕临床常见病、多方病的内容优选重编,突出了实用性与必要性,又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更快地适应毕业后实际工作的需要。我校教师参编适用教材,必然对专业设置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学生基础学时较短,底子薄弱,对疾病的认识与把握往往较差,从源头上影响了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疾病整体观的塑造,我们一直贯穿于学习始终。在整个学习阶段,我们一直给学生强调中医整体观念及辩证论治这两大特色,注重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对疾病有清楚的认识,真正使学生具有一技之长。同时,重视与康复评定学、物理治疗、作业疗法等现代康复技术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现代的康复理念和功能评定体系的内容,并提倡技能多样化,重视中西医结合,提倡综合各种康复治疗手段,使教学内容与临床高度接近。

通过基层调研,针对传统康复的主要优势病种及特色项目,我们增加了选修课,主要内容包括小儿推拿、整脊手法、中药敷贴、熏蒸、埋线、小针刀等,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具体情况,选修相关课程,拓宽知识技能的广度,改善技术水平。

2.2教学方法

传统康复治疗课程内容多而杂,以教师灌输式为主授课方法,会造成学生的厌学心理,也无法真正体现技能的意义与内涵。这势必要求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影像设备、模具器械等多手段,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基于问题学习法等教学方法,使课程更具直观性和有效性,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更主要是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2.3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包括笔试、平时成绩与实践考试三个部分。评价的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综合知识与技能,还包含病案分析与处理,体现出中医特色与中西医结合的理念。期末考核的重点在学生实际诊疗水平,实践考试成绩的比重占40%。

2.4课外实训

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同时,教师参与课外实践的指导,协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如:①协助学生管理各种兴趣协会,并提供专门的技术指导;②以赛促学,经常进行各类技术比赛与交流;③经常邀请院内外的学者、医师、企业家等开办各类讲座,拓展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④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职能,包括安排教师轮班管理,增加开放时间等。

针灸及推拿操作性强,技能水平的提高是需要不断反复训练的。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课外实训将学生的被动性化为主动性,更能激发他们技能训练的兴趣。学生之间的相互点穴、按摩、进针、运针,这种感性认识来自于自己的亲身体验,让他们体会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之,更能使他们了解到实践技能的重要性,明白手法的不熟练、行针手法不当不但没有疗效,更会给患者带来直接的伤害与痛苦,这也有利于形成为良好的医德风尚。

2.5校外实践

校外实践包括理论课阶段的医院见习和大三的临床科室实习两部分,在整个阶段均由老师进行实习指导。另外,我院加强与市内主要的医院、疗养院、等加强联系,在周末及假期开展更多的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由有条件的学生自愿参加。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学生进行医疗、康复、保健等社会实践,可更好理论联系实际,适应不同环境岗位的需要。校外实践岗位的多元化,也是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的需要,教师在此时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根据不同职业能力的需要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有侧重的培养康复、医疗、保健、经营管理、优质服务、创业等不同能力,使之更好的与社会岗位接轨。

3.小结

本着高层次、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校不断对中医传统康复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拟通过强化实践教学,重视中西医结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等,力图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真正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康复人才。目前,该教学改革以已取得一定成效,从2009年开始,我校大三学生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保健按摩师的比例为100%;据统计,2010-2014年的毕业生,约三成从事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部分毕业生自行创业已有一定规模。

【参考文献】

[1]吴刚花,许海根.对高职康复专业针灸技能训练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7,(4):17-18.

[2]李惠兰,徐基民,卢虎英等.中医康复教育方法探讨[J].北京中医药,2012,31(8):636-637.

[3]许晓惠,李光辉.和谐社区复合型康复人才的需求与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2,(12):636-637.

标签:;  ;  ;  

高职类康复专业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教育模式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